专利名称: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以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所用的横流风扇为首,提出了各种形式的送风机。在这种送风机中,以往提出了在螺旋桨式风扇中安装有防止人的手指等与叶片部相接触的风扇保护部件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 - 132695号公报(摘要和图3)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为了确保壳体(即室内机)的强度,需在吸入口形成棂条(日文棧)。因此,在想要将上述那种螺旋桨式风扇作为室内机用的送风机设置在室内机的吸入口附近的情况下,在螺旋桨式风扇的上风侧除了配置风扇保护部件以外,还要配置成为通风阻力的棂条。这里,也可以将形成在吸入口的棂条兼作为风扇保护部件,即,将相邻的棂条的间隔形成为人的手指等不能伸入的间隔。但是,室内机的壳体通常通过树脂成形而形成,所以现实中很难在吸入口形成像风扇保护部件那样细且间隔小的棂条。因而,在想要将上述那种螺旋桨式风扇作为室内机用的送风机设置在室内机的吸入口附近的情况下,存在形成于吸入口的棂条使吸入空气的通风阻力增加,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性能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做成的,目的在于获得在吸入口附近具有螺旋桨式风扇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该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能够确保壳体的强度,抑制吸入空气的通风阻力的增加,从而能够抑制性能的下降。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包括壳体,其在上部形成有吸入口,在前表面部下侧形成有吹出口 ;至少I个螺旋桨式风扇,其设置在该壳体内的上述吸入口的下游侧,具有风扇保护部件;换热器,其设置在上述壳体内的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下游侧,使制冷剂与利用上述螺旋桨式风扇向上述壳体内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在上述吸入口设有棂条,上述吸入口的棂条在与该棂条的长度方向垂直的纵截面上,配置在将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轴套部沿该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轴方向投影而得到的假想圆筒部内。在本发明中,在与棂条的长度方向垂直的纵截面上,将形成在壳体的吸入口的棂条配置在将螺旋桨式风扇的轴套部沿该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轴方向投影而得到的假想圆筒部内。因此,能够减小在将形成于吸入口的棂条沿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轴向螺旋桨式风扇投影时,与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重叠的棂条的面积,所以能够抑制由棂条引发的通风阻力的增加。因而,在本发明中,能够确保壳体的强度,并且能够抑制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性能下降。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吸入口附近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Z - Z剖视图(纵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一例中的吸入口附近结构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过滤器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另一例中的吸入口附近结构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过滤器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又一例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又一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该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吸入口附近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Z - Z剖视图(纵剖视图)。另外,图4是表示该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分解立体图。下面,根据上述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I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I。室内机I具有在上部形成有吸入口 130、在前表面部下侧形成有吹出口 101的壳体100。并且,在壳体100的内部设有在上游侧具有风扇保护部件50的3个螺旋桨式风扇10、和使制冷剂与向壳体100内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70等。详细而言,螺旋桨式风扇10在吸入口 130的下游侧沿壳体100的左右方向并列设置。换热器70设置在螺旋桨式风扇10的下游侧且吹出口 101的上游侧。另外,本实施方式I的室内机I为了自流入壳体100内的室内空气去除尘土等,也在吸入口 130与螺旋桨式风扇10之间设有过滤器150。本实施方式I的壳体100由框体110和面板120等构成。框体110构成壳体100的后表面部、侧面部的后方及下表面部,螺旋桨式风扇10和换热器70等安装于框体110。面板120构成壳体100的前表面部、侧面部的前方及上表面部。壳体100的吸入口 130形成于该面板120的上表面部。另外,壳体100的吹出口 101形成在框体110的下表面部前端与面板120的前表面部下端之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I中,螺旋桨式风扇10借助螺旋桨式风扇安装零件30安装于框体110。如上所述在壳体100内并列设有3个螺旋桨式风扇10,所以在面板120上,也在与这些螺旋桨式风扇10相对应的位置上并列形成3个吸入口 130。各吸入口 130为例如大致四边形,在内部形成有棂条140。在本实施方式I中,利用2根横棂条141和2根竖棂条142构成棂条140。也就是说,与I个螺旋桨式风扇10相对应地设置2根横棂条141和2根竖棂条142。另外,在各吸入口 130之间形成有在安装及卸下过滤器150时成为引导件的引导部160。形成于吸入口 130的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是为了确保面板120 (即室内机I)的强度而设置的。但是,这些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也成为自吸入口 130吸入到壳体100内的空气的通风阻力。因此,在本实施方式I中,为了抑制由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引发的通风阻力的增加,以如下方式配置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如图3所示,将沿螺旋桨式风扇10的旋转轴方向对该螺旋桨式风扇10的轴套部11进行投影而得到的范围,定义为假想圆筒部13。在像这样定义了假想圆筒部13的情况下,横棂条141如图2和图3所示,设置为在与横棂条14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纵截面上配置在假想圆筒部13内。同样,竖棂条142如图2所示,设置为在与竖棂条142的长度方向垂直的纵截面上配置在假想圆筒部13内。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I的室内机I为了自流入壳体100内的室内空气去除尘土等,也在吸入口 130与螺旋桨式风扇10之间设置过滤器150。在这些过滤器150上为了确保强度而设有横棂条151和竖棂条152。这些横棂条151和竖棂条152也成为被吸入到壳体100内的空气的通风阻力。因此,在本实施方式I中,在将过滤器150安装于壳体100时,使这些横棂条151和竖棂条152与形成于吸入口 130的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相面对地,配置横棂条151和竖棂条152。具备轴套部11和突出设在该轴套部11的外周部的叶片部12的螺旋桨式风扇10,如上所述配置在吸入口 130的下游侧。配置为被轴套部11覆盖的风扇电动机20与该螺旋桨式风扇10相连接。也就是说,风扇电动机20通过进行旋转驱动,使螺旋桨式风扇10以轴套部11的中心为旋转轴而旋转。这些螺旋桨式风扇10和风扇电动机20安装于螺旋桨式风扇安装零件30。更详细而言,螺旋桨式风扇安装零件30具备包围螺旋桨式风扇10的外周部的钟形口(bell mouth)部31和固定风扇电动机20的风扇电动机固定部32。通过在风扇电动机固定部32安装风扇电动机20,将螺旋桨式风扇10配置在钟形口部31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I中,例如以如下工序将螺旋桨式风扇10安装于壳体100的框体110。首先,预先将螺旋桨式风扇10、风扇电动机20和螺旋桨式风扇安装零件30组装成螺旋桨式风扇组合零件40。随后,将3个螺旋桨式风扇组合零件40安装于固定零件60,再以覆盖这些螺旋桨式风扇组合零件40的上风侧的方式将螺旋桨式风扇10的风扇保护部件50安装于固定零件60。然后,将安装有螺旋桨式风扇组合零件40和风扇保护部件50的固定零件60安装于壳体100的框体110。这样,通过将安装有螺旋桨式风扇组合零件40和风扇保护部件50的固定零件60预先组装,能够减少室内机I的组装工时。配置在螺旋桨式风扇10的下游侧的换热器70例如以横剖看去为大致倒V型,在换热器70的下方设有用于使利用换热器70冷凝而成的排液流向室内机I的外部的排液盘90。排液盘90包括配置在换热器70的前方下端部的下方的前侧排液盘91和配置在换热器70的后方下端部的下方的后侧排液盘92。前侧排液盘91和后侧排液盘92形成为一体,前侧排液盘91和后侧排液盘92之间的部分成为通向吹出口 101的喷嘴部。换热器70和排液盘90与固定零件60 —起安装于壳体100的框体110。另外,本实施方式I的室内机I在吹出口 101设有用于调整自该吹出口 101吹出的空气的方向的风向翼80。该风向翼80也安装于壳体100的框体110。说明动作
构成为上述结构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I以如下方式动作。当螺旋桨式风扇10随着风扇电动机20的旋转驱动而旋转时,自吸入口 130向壳体100内吸入室内空气。此时,形成于吸入口 130的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成为室内空气的通风阻力,担心噪声增大、风扇电动机20的输入恶化等室内机I的性能下降。但是,在本实施方式I中,形成于吸入口 130的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设置为在与这些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上,配置在假想圆筒部13内。因此,能够减小在将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沿螺旋桨式风扇10的旋转轴向螺旋桨式风扇10投影时,与螺旋桨式风扇10的叶片部12重叠的横棂条141及竖棂条142的面积。也就是说,在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的尾流产生陡变的速度缺损区(流速慢的区域),该速度缺损区是气流的速度显著变化的部分,所以在速度缺损区,在由气流的速度差产生的剪切力的作用下,产生强烈的漩涡、气流的乱流。但是,通过像本实施方式I那样配置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能够减少气流紊乱的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的尾流的向高速旋转的叶片部12的流入。因此,能够抑制噪声增大、风扇电动机20的输入恶化等这样的室内机I的性能的下降。以上,在本实施方式I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I中,形成于吸入口 130的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设置为在与这些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上,配置在假想圆筒部13内,所以能够减少气流紊乱的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的尾流的向高速旋转的叶片部12的流入,能够抑制噪声增大、风扇电动机20的输入恶化等这样的室内机I的性能的下降。另外,由于过滤器150的横棂条151和竖棂条152也配置在与形成于吸入口 130的横棂条141及竖棂条142相同的位置,所以即使在室内机I中设置有过滤器150的情况下,也能抑制噪声增大、风扇电动机20的输入恶化等这样的室内机I的性能的下降。另外,在本实施方式I中,在室内机I内装设有3个螺旋桨式风扇10,但螺旋桨式风扇10的数量是任意的。另外,换热器70也不限定于横剖看去为大致倒V型,可以采用任意的形状。实施方式2.在实施方式I中,使形成于吸入口 130的棂条140由2根横棂条141和2根竖棂条142构成,将这些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配置为格子状(“井”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构成棂条140的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的根数、配置方式等根据壳体100 (即室内机I)所要求的强度等适当决定即可。下面,列举棂条140的结构的一例。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未作特别说明的部分与实施方式I相同,使用与实施方式I相同的附图标记说明与实施方式I相同的功能、结构。例如在即使不使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的两端部与吸入口 130的缘部相连接也能确保壳体100 (即室内机I)的强度的情况下,也可以如图5所示地形成棂条140。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一例中的吸入口附近结构的俯视图。图5所示的室内机I与实施方式I所示的室内机I相同,形成于吸入口 130的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设置为在与这些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上,配置在假想圆筒部13内。但是,图5所示的室内机I与实施方式I所示的室内机I不同,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的一端部连接于横棂条141与竖棂条142的交叉部。
通过像这样配置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与实施方式I相比,能够进一步减小在将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沿螺旋桨式风扇10的旋转轴向螺旋桨式风扇10投影时,与螺旋桨式风扇10的叶片部12重叠的横棂条141及竖棂条142的面积。因此,与实施方式I相比,能够进一步减少气流紊乱的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的尾流的向高速旋转的叶片部12的流入,进一步抑制噪声增大、风扇电动机20的输入恶化等这样的室内机I的性能的下降。另外,在图5中,使所有的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的一端部连接于横棂条141与竖棂条142的交叉部。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中的至少I根的一端部连接于横棂条141与竖棂条142的交叉部。另外,也可以使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中的至少I根的两端部连接于横棂条141与竖棂条142的交叉部。即使形成为这种结构,也能比实施方式I更佳地抑制室内机I的性能的下降。另外,当在图5所示的室内机I中设置过滤器150的情况下,可以在将过滤器150安装于壳体100后,使横棂条151和竖棂条152与吸入口 130的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相面对地,设置例如图6所示的形状的过滤器150。即使在室内机I中设置有过滤器150的情况下,也能抑制噪声增大、风扇电动机20的输入恶化等这样的室内机I的性能的下降。另外,例如在能够利用I根横棂条141和I根竖棂条142确保壳体100(即室内机O的强度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地形成棂条140。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又一例中的吸入口附近结构的俯视图。图7所示的室内机I与实施方式I所示的室内机I相同,形成于吸入口 130的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设置为在与这些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上,配置在假想圆筒部13内。但是,图7所示的室内机I与实施方式I所示的室内机I不同,利用I根横棂条141和I根竖棂条142构成棂条140。通过像这样构成棂条140,与实施方式I及图5所示的室内机I相比,能够进一步减小在将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沿螺旋桨式风扇10的旋转轴向螺旋桨式风扇10投影时,与螺旋桨式风扇10的叶片部12重叠的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的面积。因此,与实施方式I及图5所示的室内机I相比,能够进一步减少气流紊乱的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的尾流的向高速旋转的叶片部12的流入,进一步抑制噪声增大、风扇电动机20的输入恶化等这样的室内机I的性能的下降。另外,在图7中,使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的两端部与吸入口 130的缘部相连接,但也可以使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中的至少I根的一端部连接于横棂条141与竖棂条142的交叉部。通过构成为这种结构,能够进一步抑制室内机I的性能的下降。另外,当在图7所示的室内机I中设置过滤器150的情况下,可以在将过滤器150安装于壳体100时,使横棂条151和竖棂条152与吸入口 130的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相面对地,设置例如图8所示的形状的过滤器150。即使在室内机I中设置有过滤器150的情况下,也能抑制噪声增大、风扇电动机20的输入恶化等这样的室内机I的性能的下降。以上,实施方式I及图5和图7所示的室内机I使形成于吸入口 130的棂条140由相同数量的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构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使横棂条141的根数与竖棂条142的根数不同,也能实施本发明。例如如图9所示,也可以利用2根横棂条141和I根竖棂条142构成棂条140。例如如图10所示,也可以利用I根横棂条141和2根竖棂条142构成棂条140。另外,当然也可以例如只利用横棂条141或只利用竖棂条142构成棂条140。另外,例如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的最大数量不限定于2根,当然也可以利用3根以上的横棂条141和竖棂条142构成棂条140。也就是说,形成于吸入口 130的棂条只要设置为在与该棂条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上配置在假想圆筒部13内,就能实施本发明。附图标记说明1、室内机;10、螺旋桨式风扇;11、轴套部;12、叶片部;13、假想圆筒部;20、风扇电动机;30、螺旋桨式风扇安装零件;31、钟形口部;32、风扇电动机固定部;40、螺旋桨式风扇组合零件;50、风扇保护部件;60、固定零件;70、换热器;80、风向翼;90、排液盘;91、前侧排液盘;92、后侧排液盘;100、壳体;101、吹出口 ;110、框体;120、面板;130、吸入口 ;140、棂条;141、横棂条;142、竖棂条;150、过滤器;151、横棂条;152、竖棂条;160、引导部。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该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包括:壳体,其在上部形成有吸入口,在前表面部下侧形成有吹出口 ;至少I个螺旋桨式风扇,其设置在该壳体内的所述吸入口的下游侧,具有风扇保护部件;换热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所述螺旋桨式风扇的下游侧,使制冷剂与利用所述螺旋桨式风扇向所述壳体内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在所述吸入口设有棂条; 所述吸入口的棂条在与该棂条的长度方向垂直的纵截面上,配置在将所述螺旋桨式风扇的轴套部沿该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轴方向投影而得到的假想圆筒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与I个所述螺旋桨式风扇对应设置的所述吸入口的棂条由至少I根竖棂条和至少I根横棂条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棂条和所述横棂条中的至少I根的至少一端部连接于所述竖棂条与所述横棂条的交叉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与I个所述螺旋桨式风扇对应设置的所述吸入口的棂条由至少I根竖棂条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与I个所述螺旋桨式风扇对应设置的所述吸入口的棂条由至少I根横棂条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该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具有过滤器,该过滤器具备外框和形成在该外框内的棂条,该过滤器安装在所述吸入口与所述螺旋桨式风扇之间; 所述过滤器的棂条形成为在安装状态下处于与所述吸入口的棂条相面对的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获得在吸入口附近具有螺旋桨式风扇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其能确保壳体的强度,抑制吸入空气的通风阻力的增加,从而抑制性能下降。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1)在形成在上部的吸入口(130)的下游侧,配置有具有风扇保护部件(50)的至少1个螺旋桨式风扇(10)。在吸入口(130)设置有棂条(140)。各棂条(140)在与该棂条(140)的长度方向垂直的纵截面上,配置在将螺旋桨式风扇(10)的轴套部(11)沿该螺旋桨式风扇(10)的旋转轴方向投影而得到的假想圆筒部(13)的内部。
文档编号F24F13/30GK103075791SQ20121034692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6日
发明者大石雅之, 山田彰二, 福井智哉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