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蒸发冷水机给空气处理机提供冷源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2524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间接蒸发冷水机给空气处理机提供冷源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空调技术领域,是一种间接蒸发冷水机给空气处理机提供冷源的装置。
背景技术
干空气能蒸发制冷技术就是利用干空气能来获得空调所需制冷量,在不同类型的蒸发制冷装置中,利用水和干空气的热湿交换获得低温的冷风或(和)冷水的一种制冷技术。干空气能蒸发制冷技术由于其绿色、健康、节能、环保、经济等独特的优点,在干热地区尤其是新疆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公开号为CN1435625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间接蒸发式供冷的方法及其装置,公开号为CN101191646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蒸发制冷冷水机组,这两篇中国专 利文献分别提出了一种利用干空气能制冷,输出的载冷介质为冷水的一种蒸发制冷设备,作为系统冷源提供给各类建筑空调、通风或工艺冷水使用。但只是作为一种方法和装置,并未综合考虑空调系统不同用户的负荷特性及水温、水量的匹配使用等因素。授权公告号为CN 100417864C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基于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空调系统,但在空调水系统流程上,以及在间接蒸发新风机组中,传统的间接蒸发冷却段作为必备设置并非在所有的蒸发制冷适用区域是一种合理配置。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I、没有考虑空调系统末端的负荷特性及相应的匹配问题;2、在实践应用中,原专利流程的冷量不能充分和有效的释放;3、系统水力特性,包括不同用户水量、水压的平衡及匹配的问题;4、水系统管路布置在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间接蒸发冷水机给空气处理机提供冷源的装置,其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按照不同的用户负荷特性及水温要求利用能量,实现了“低对低,高对高”的能量利用形式,使能量利用更加合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间接蒸发冷水机给空气处理机提供冷源的装置,包括间接蒸发冷水机、循环水泵、空气处理机的表面式换热器,间接蒸发冷水机包括下部的水槽、上部的喷淋布水器、间接蒸发冷水机的表面式换热器,其间接蒸发冷水机下部水槽的出水管串接循环水泵后分成两路水管,一路水管与间接蒸发冷水机的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管相连通,另一路水管与空气处理机的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管相连通,间接蒸发冷水机的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管和空气处理机的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管都与间接蒸发冷水机的喷淋布水器的进口相连通。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选择上述喷淋布水器包括第一喷淋布水器和第二喷淋布水器,间接蒸发冷水机的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管与间接蒸发冷水机上部第一喷淋布水器的进口相接通,空气处理机的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管与间接蒸发冷水机上部第二喷淋布水器的进口相接通。上述第一喷淋布水器和第二喷淋布水器是相互上下放置的或相互水平布置的。上述空气处理机的出水口之后串接有传统机械制冷机组,空气处理机出水口与传统机械制冷机组的冷却进水口连通,传统机械制冷的冷却出水口与间接蒸发冷水机的喷淋布水器的进水口连通。上述空气处理机与传统机械制冷机组集成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并按照不同的用户负荷特性及水温要求利用能量,实现了“低对低,高对高”的能量利用形式,使能量利用更加合理;还能解决间接蒸发冷水机的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压力和空调水系统中空气处理机的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压力不平衡时导致机组性能下降的问题,也还能解决由于间接蒸发冷水机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和空气处理机表面式换热器出水温度不同时所导致的热量混合损失的问题。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间接蒸发冷水机,2为间接蒸发冷水机的表面式换热器,3为空气处理机的表面式换热器,4为循环水泵,5为传统机械制冷机组,6为直接蒸发制冷段。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论述实施例I :如附图I所示,实施例I的间接蒸发冷水机给空气处理机提供冷源的装置包括间接蒸发冷水机I、循环水泵4、空气处理机的表面式换热器3,间接蒸发冷水机包括下部的水槽、上部的喷淋布水器、间接蒸发冷水机的表面式换热器2,间接蒸发冷水机下部水槽的出水管串接循环水泵4后分成两路水管,一路水管与间接蒸发冷水机的表面式换热器2的进水管相连通,另一路水管与空气处理机的表面式换热器3的进水管相连通,间接蒸发冷水机的表面式换热器2的出水管和空气处理机的表面式换热器3的出水管都与间接蒸发冷水机的喷淋布水器的进口相连通。实施例I的工作过程间接蒸发冷水机的出水通过水泵4 一股输送到间接蒸发冷水机的表面式换热器2,另一股输送到空气处理机的表面式换热器3,预冷室外新风后,再回到间接蒸发冷水机的喷淋布水器,这样就构成了循环工作过程。实施例2 如附图I和2所示,实施例I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在于实施例2的喷淋布水器包括第一喷淋布水器和第二喷淋布水器,间接蒸发冷水机的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管与间接蒸发冷水机上部第一喷淋布水器的进口相接通,空气处理机的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管与间接蒸发冷水机上部第二喷淋布水器的进口相接通。如附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第一喷淋布水器和第二喷淋布水器之间采用相互上下放置或相互水平布置。两股水分别连接在间接蒸发冷水机的不同喷淋布水器中,不同进水的喷淋布水器可以是上下放置的,也可以是水平布置的,在水平布置中,不同喷淋布水器可以是水平单独设置,也可以是混合设置的。由于间接蒸发冷水机的表面式换热器2的出水压力和空气处理机的表面式换热器3的出水压力不同时导致机组性能降低的问题,并可避免由于两股水温不同造成的混合不可逆热损失。实施例3 如附图I至3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I至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的空气处理机的出水口之后串接有传统机械制冷机组5,空气处理机出水口与传统机械制冷机组5的冷却进水口连通,传统机械制冷机组5的冷却出水口与间接蒸发冷水机I的喷淋布水器的进水口连通。实施例3的工作过程为空气处理机的出水口之后串接有传统机械制冷机组5,空气处理机出水口的回水作为传统机械制冷机组5的冷却水使用后,再回到间接蒸发冷水机I的喷淋布水器。如附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可根据使用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室内控制参数,空气处理机可选择设置或不设置直接蒸发制冷段6,选择设置直接蒸发制冷段6,可在不同气象时间段内,灵活选择是否开启,从而增大机组制冷量的供给。实施例4 如附图3至4所示,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4的空气处理机的出水口之后串接有传统机械制冷机组5,并且空气处理机与传统机械制冷机组5集成在一起。综上所述,在不同建筑类型中,对于蒸发制冷空调系统,选择不同的系统流程就能实现更加有效的节能效果,合理的系统流程不仅在运行中更加节能,还能大幅度的降低系统的初投资和系统的运行费用。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权利要求1.一种间接蒸发冷水机给空气处理机提供冷源的装置,包括间接蒸发冷水机、循环水泵、空气处理机的表面式换热器,间接蒸发冷水机包括下部的水槽、上部的喷淋布水器、间接蒸发冷水机的表面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间接蒸发冷水机下部水槽的出水管串接循环水泵后分成两路水管,一路水管与间接蒸发冷水机的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管相连通,另一路水管与空气处理机的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管相连通,间接蒸发冷水机的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管和空气处理机的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管都与间接蒸发冷水机的喷淋布水器的进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间接蒸发冷水机给空气处理机提供冷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喷淋布水器包括第一喷淋布水器和第二喷淋布水器,间接蒸发冷水机的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管与间接蒸发冷水机上部第一喷淋布水器的进口相接通,空气处理机的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管与间接蒸发冷水机上部第二喷淋布水器的进口相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接蒸发冷水机给空气处理机提供冷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喷淋布水器和第二喷淋布水器是相互上下放置的或相互水平布置的。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间接蒸发冷水机给空气处理机提供冷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空气处理机的出水口之后串接有传统机械制冷机组,空气处理机出水口与传统机械制冷机组的冷却进水口连通,传统机械制冷的冷却出水口与间接蒸发冷水机的喷淋布水器的进水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间接蒸发冷水机给空气处理机提供冷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空气处理机与传统机械制冷机组集成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空调技术领域,是一种间接蒸发冷水机给空气处理机提供冷源的装置,其间接蒸发冷水机下部水槽的出水管串接循环水泵后分成两路水管,一路水管与间接蒸发冷水机的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管相连通,另一路水管与空气处理机的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管相连通,间接蒸发冷水机的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管和空气处理机的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管都与间接蒸发冷水机的喷淋布水器的进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并按照不同的用户负荷特性及水温要求利用能量,实现了“低对低,高对高”的能量利用形式,使能量利用更加合理;还能解决水压力不平衡时导致机组性能下降的问题,也还能解决热量混合损失的问题。
文档编号F24F5/00GK202470267SQ201220090328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2日
发明者于向阳 申请人:于向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