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头点火针、感应针陶瓷体承烧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5478阅读:8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炉头点火针、感应针陶瓷体承烧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承架,特别涉及一种陶瓷件烧制时使用的承烧板。
背景技术
炉头点火针、感应针陶瓷体作为煤气灶、燃气灶点火针或感应针的载体,其因上部均有法兰式环形凸体出作为炉头点火高度定位,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所以产品烧结时必须采用承烧架吊烧的方式;现有炉头点火针、感应针陶瓷体的承烧架包括一只矩形有底刚玉匣钵或者在刚玉平板上加一只刚玉圈,陶瓷管作为吊烧支承架,先将陶瓷管装进刚玉匣钵或刚玉圈内,再将炉头点火针或感应针插进陶瓷管中处于吊烧状态,签于推板窑窑炉高度的限制,每车只能放置两层刚玉匣钵或刚玉圈,根据点火针或感应针法兰式环形凸出体的最大直径排列,刚玉匣钵或刚玉圈内一般只能装点火针或感应针168根左右,即推板窑每车只能烧制点火针或感应针336根左右,烧制效率较低;使用上述刚玉匣钵或刚玉圈烧制陶瓷件时,会因底部不平,导致陶瓷管倾斜,点火针或感应针发生弯曲的现象,成品的合·格率不高;刚玉匣钵或刚玉圈经反复使用很容易损坏,生产成本较高;另外,刚玉匣钵或刚玉圈会挡住热辐射,陶瓷件受热受到影响,要达到额定温度,需消耗较多的能源。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炉头点火针、感应针陶瓷体承烧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承烧架操作烦锁、钵具损耗大、烧制效率低、烧制的成品合格率不高以及消耗能源较多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整体烧制的长方体或正方体陶瓷承烧架体,所述陶瓷承烧架体的下端设置四只方形支撑脚,所述四只方形支撑脚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陶瓷承烧架体下端面四个角处;在所述陶瓷承烧架体上设置若干竖向且均布的吊烧孔,所述每隔一个吊烧孔的上端低于相邻两个吊烧孔的上端,所述上端较低的吊烧孔的上端面与侧壁形成与点火针或感应针的法兰式环形凸起配合的沉孔,所述沉孔高度、直径分别大于或等于点火针或感应针的法兰式环形凸起的高度、直径,所述沉孔的外周形成支承凸台,所述支承凸台的侧壁设置成与点火针或感应针的法兰式环形凸起配合的弧形面。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炉头点火针或感应针先依次插入带沉孔的吊烧孔后再依次插入带支承凸台的吊烧孔;上述这种高、低错开排布,使得点火针或感应针在承烧架的空间利用率最大化;本承烧架的截面只是原来刚玉匣钵或刚玉圈的四分之一,且使用本承烧架体无再用刚玉匣钵或刚玉圈,节省了刚玉匣钵底部或刚玉圈底部刚玉平板的高度空间,因此,按原高度比例,本承烧架可以放置三层,每层可以放置四块;所述陶瓷承烧架每块承载量为100根左右,每层即为400根左右,这样推板窑每车可以烧制1200根左右,其生产效率接近原来的三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陶瓷承烧架架层之间设置四个小支撑垫块,四个小支撑垫块支撑在各陶瓷承烧架的四个角,且支撑垫块上分别设有与陶瓷承烧架相对应且一样大小的轴向通孔,确保其与各陶瓷承烧架上的点火针、感应针对应吻合,小支撑垫块套接上去后,陶瓷承烧架的上端面与小支撑垫块的下端面吻合、齐平,这样可保证上层陶瓷承烧架叠上去后,平稳且不会碰到下层点火针;陶瓷承烧架被小支撑垫块支承处于架空状态,加上其不需要再用刚玉匣钵或刚玉圈,不会阻挡热辐射,热利用率提高,所需消耗的能源减少;同时省去了刚玉匣钵或刚玉圈的购置成本;本陶瓷承烧架的吊烧孔均设置成与点火针或感应针主体直径基本吻合,再有陶瓷承烧架为一体烧制且面积小不易变形,因此,插装上去的点火针或感应针胎体不会发生倾斜晃动,烧制后的成品也不会出现弯曲现象,成品的合格率大大提高;本陶瓷承烧架的四只方形支撑脚,既可以保证最下层的承烧架体架空,也可以与两层之间的小支撑块对应叠加,加高了架空空间,使得热利用率更好。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仰视图; 图3为图I的左视图;图4为图I的A-A向剖视图。图中,I、陶瓷承烧架体,2、方形支撑脚,3、吊烧孔,4、沉孔,5、弧形面,6、支承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炉头点火针、感应针陶瓷体承烧架包括一整体烧制的长方体或正方体陶瓷承烧架体1,陶瓷承烧架体I的下端设置四只方形支撑脚2,四只方形支撑脚2分别固定连接在陶瓷承烧架体I下端面四个角处;在陶瓷承烧架体I上设置若干竖向且均布的吊烧孔3,每隔一个吊烧孔3的上端低于相邻两个吊烧孔3的上端,上端较低的吊烧孔3的上端面与侧壁形成与点火针或感应针的法兰式环形凸起配合的沉孔4,沉孔4高度、直径分别大于或等于点火针或感应针的法兰式环形凸起的高度、直径,沉孔4的外周形成支承凸台6,支承凸台6的侧壁设置成与点火针或感应针的法兰式环形凸起配合的弧形面5。
权利要求1.炉头点火针、感应针陶瓷体承烧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整体烧制的长方体或正方体陶瓷承烧架体,所述陶瓷承烧架体的下端设置四只方形支撑脚,所述四只方形支撑脚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陶瓷承烧架体下端面四个角处;在所述陶瓷承烧架体上设置若干竖向且均布的吊烧孔,所述每隔一个吊烧孔的上端低于相邻两个吊烧孔的上端,所述上端较低的吊烧孔的上端面与侧壁形成与点火针或感应针的法兰式环形凸起配合的沉孔,所述沉孔高度、直径分别大于或等于点火针或感应针的法兰式环形凸起的高度、直径,所述沉孔的外周形成支承凸台,所述支承凸台的侧壁设置成与点火针或感应针的法兰式环形凸起配合的弧形面。
专利摘要炉头点火针、感应针陶瓷体承烧架,涉及一种支承架,特别涉及一种陶瓷件烧制时使用的承烧板。包括一整体烧制的长方体或正方体陶瓷承烧架体,陶瓷承烧架体的下端设置四只方形支撑脚,四只方形支撑脚分别固定连接在陶瓷承烧架体下端面四个角处;在陶瓷承烧架体上设置若干竖向且均布的吊烧孔,每隔一个吊烧孔的上端低于相邻两个吊烧孔的上端,上端较低的吊烧孔的上端面与侧壁形成与点火针或感应针的法兰式环形凸起配合的沉孔,沉孔的外周形成支承凸台,支承凸台的侧壁设置成与点火针或感应针的法兰式环形凸起配合的弧形面。本承烧架操作简便、钵具损耗小、烧制效率高、烧制的成品合格率高以及消耗能源较较少。
文档编号F24C15/00GK202561845SQ20122018645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8日
发明者陈秋生 申请人:陈秋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