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造纸的真空泵房中使用的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08971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在造纸的真空泵房中使用的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在造纸的真空泵房中使用的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造纸行业设备的不断发展,目前辅助设备真空泵是后加工纸业设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大型的造纸深加工企业,需要大量的真空系统来满足设备的深加工生产,所以必须确保真空泵(供气设备)的良好运转,当然对其提供周期性维保及良好工作环境是确保其正常运转的首要条件。随着车间用气量较大,导致真空泵需求数量多、功率大、发热高等,一旦热量得不到散发,高温环境大大影响了设备的运转性能,使真空泵部件提早老化,电机烧坏,易发生故障,同时高温环境也给维保人员带来诸多不便,存在着健康及高温的安全隐患。如现有真空泵房含真空泵27台,共计637. 5KW,2011年夏季室温高达50°C,高温环境下设备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散热强度大、效果好的在造纸的真空泵房中使用的散热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在造纸的真空泵房中使用的散热系统,由负压式风机及进风口组成,所述的负压式风机设置在真空泵房的顶部,与真空泵房内连通,所述的进风口开设在真空泵房的侧部,该进风口保持常开。所述的负压式风机设有10个,均匀分布在真空泵房的顶部。所述的负压式风机设有10个,其中六个风机均匀设在真空泵房顶部的一边,另外四个风机均匀设在真空泵房顶部的另一边。所述的进风口为进出口门。所述的进风口设有三个,均匀设在真空泵房的侧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动力散热强度大,散热效果较好;2、有力确保了设备良好的运转环境,降低了维修费用;3、减少了高温环境下的安全隐患。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真空泵房、2为负压式风机、3为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在造纸的真空泵房中使用的散热系统,其结构如图1所示,由负压式风机2及进风口 3组成,其中,负压式风机2设置在真空泵房I的顶部,与真空泵房内连通,负压式风机2共设有10个,均匀分布在真空泵房I的顶部,其中六个负压式风机2均匀设在真空泵房I顶部的一边,另外四个负压式风机2均匀设在真空泵房I顶部的另一边。在真空泵房I的侧部均匀设置有三个进风口 3,进风口 3为进出口门,保持常开状态。散热过程进风口 3保持常开状态,以确保进风畅通,通过负压式风机2运转,使真空泵房I的内部产生空气对流,将室外新鲜空气引进室内,高温空气从风机的排风处外排至屋顶外,从而达到通风换气、散热的效果。二楼真空泵房总面积320m2、体积2208m3,依照流体力学流出等于流入原理设计风速O. 13m/s,屋顶上安装负压式风机10台后,使空压机房内部产生空气对流,形成风速,达到通风、换气的效果。设计二楼空压机房20秒换气一次,每小时换气180次,彻底解决二楼空压机房闷热气味、高温及通风不良现象。
权利要求1.一种在造纸的真空泵房中使用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散热系统由负压式风机及进风口组成,所述的负压式风机设置在真空泵房的顶部,与真空泵房内连通,所述的进风口开设在真空泵房的侧部,该进风口保持常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造纸的真空泵房中使用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压式风机设有10个,均匀分布在真空泵房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造纸的真空泵房中使用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压式风机设有10个,其中六个风机均匀设在真空泵房顶部的一边,另外四个风机均匀设在真空泵房顶部的另一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造纸的真空泵房中使用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口为进出口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在造纸的真空泵房中使用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进风口设有三个,均匀设在真空泵房的侧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造纸的真空泵房中使用的散热系统,由负压式风机及进风口组成,负压式风机设置在真空泵房的顶部,与真空泵房内连通,进风口开设在真空泵房的侧部,该进风口保持常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动力散热强度大,散热效果较好,有力确保了设备良好的运转环境,降低了维修费用,并且还可以减少高温环境下的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F24F7/007GK202835641SQ20122042925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7日
发明者孙宏伟, 苏惠疆, 许勇毅 申请人: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