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极焙烧火道墙升降式砌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7012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阳极焙烧火道墙升降式砌筑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阳极焙烧车间火道墙大修的施工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碳素焙烧炉的设计是5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技术,火道墙采用砖砌筑结构,经历了半个世纪,并为大多数碳素厂所采用,随着生产实践的进一步深入,该技术的一些技术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第一,边火道墙向外突出或整体倾斜,使料箱变窄,装出炉困难;第二,中间火道向内外凹陷,使火道变窄,影响热流气体的流动和燃烧效果;第三,火道墙裂缝严重,导致漏风漏料,影响产品质量,增大热能损耗,破损比较严重的火道墙必须进行中修、大修。通常情况下,国内目前大修炉墙均采用在炉室内部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考虑安全因素,需搭设脚手架和施工平台,且要反复安装、拆卸和移动平台和脚手架,操作不方便。例如某厂一条火道墙长度约5398mm,宽度约530mm,高度约5039mm,总质量约18t,拆除一条火道墙大约需要7 8小时,重新砌筑需24小时左右,拆除并重砌一条火道墙就必须零星搬运近36t的材料。这不仅给修炉工作带来困难,而且给车间的正常生产增加难度。特别是环式焙烧炉是以循环方式作业,留给维修、拆除、重砌火道墙的时间非常紧张,通常在炉温还有80°C 90°C时就必须开始刨修,工作环境极为恶劣,反过来又影响施工质量,形成恶性循环。为此,有人提出了设计专门的火道墙大修车间,大修车间配备有天车,预先逐条砌筑好火道墙,再逐条整体吊运至焙烧炉进行安装,以改善施工条件。目前的火道墙大修车间配备的砌筑机是这样的,其包括可升降的砌筑基板,在砌筑基板的周围有固定的砌筑施工平台,砌筑施工平台处于高位,随着砌筑基板上火道墙已砌筑高度逐渐升高,逐渐降低砌筑基板的位置,至整条火道墙砌筑完成后,将砌筑基板降至厂房地面,拆除砌筑基板与砌筑机的连接,并将砌筑基板连同整条火道墙平移出不受砌筑施工平台干涉的范围,再安装吊具吊运至焙烧炉内安装,这种方式需要对砌筑好的火道墙进行二次吊运,不利于保证墙体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火道墙砌筑效率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砌筑时火道墙位置固定的阳极焙烧火道墙升降式砌筑机。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阳极焙烧火道墙升降式砌筑机,包括移动机架及其行走机构和行走机构锁定装置,还包括连接在移动机架上的框形升降平台,所述移动机架包括左架体和右架体,左架体和右架体通过上部架体相互连接形成立体框架,上部架体具有设定的悬空高度,移动机架通过平台提升机构与升降平台连接。所述升降平台位于所述立体框架的内部。所述移动机架和升降平台上对应设置有平台机械锁定结构。[0009]所述平台机械锁定结构包括安装在升降平台上的一组凸轮锁扣和对应设置在移动机架上的承台,所述承台沿高度方向等距设置。所述平台提升机构为卷扬机构,卷扬机构的卷筒设置在上部架体上。在移动机架上还连接有检修平台及延伸至检修平台的检修梯,检修平台和检修梯位于立体框架的外部,检修平台位于卷扬机构的卷筒的旁侧。所述行走机构为轮轨式行走机构,并配置有行走机构锁定装置。所述上部架体上还设置有天车挂钩操作平台。所述上部架体与左架体、右架体之间分别设置有拉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砌筑时火道墙固定,设备及砌筑平台逐步移动,无火道墙二次吊运要求,可保证从砌筑至吊装入焙烧炉前不移动墙体,减少墙体变形,更好的保证墙体强度,减少厂房天车占用时间及安全隐患。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阳极焙烧火道墙升降式砌筑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阳极焙烧火道墙升降式砌筑机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K部放大图。图中标记为,1-移动机架,2-升降平台,3-卷扬机构,4-检修平台,5-凸轮锁扣,6-天车挂钩操作平台,7-行走机构,8-检修梯,9-火道墙,10-火道墙整体吊具,11左架体,12-右架体,13-上部架体,14-拉板,15-承台,16-电缆,17-轨道,18-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阳极焙烧火道墙升降式砌筑机,包括移动机架I及其行走机构7和行走机构锁定装置,还包括连接在移动机架I上的框形升降平台2,所述移动机架I包括左架体11和右架体12,左架体11和右架体12通过上部架体13相互连接形成立体框架,框形升降平台2的中空部分作为砌筑作业区域,上部架体13具有设定的悬空高度,此悬空高度要高于砌筑并已安装整体吊具后的火道墙高度,升降平台2升到最高位时,其最低点也不得低于此悬空高度,移动机架I通过平台提升机构与升降平台2连接。如图2所示,利用该砌筑机砌筑墙体时,控制砌筑机上的升降平台2水平或垂直移动进行砌墙工作,在砌墙过程中墙体不需要移动。砌筑时将砌筑机移至火道墙存放位置,然后行走机构锁定装置锁紧,在对同一面火道墙进行砌砖时,砌筑机固定不动,上下升降平台2进行施工,平台高度位置由平台提升机构控制,当施工完一面火道墙后,墙体在原地干燥待用,砌筑机行走至下一工位或停于待机位置,以免影响火道墙吊装,因为从砌筑至吊装入焙烧炉前墙体不会移动,减少了墙体变形,能更好的保证墙体强度,墙体不易垮塌,减少厂房天车占用时间及安全隐患。升降平台2可以设置在移动机架I的外侧或内侧,甚至升降平台2包容移动机架I的左架体11及右架体12,但所述升降平台2最好是位于所述立体框架的内部,即升降平台2位于左架体11和右架体12之间,从而平台距离中部的砌筑作业区域更近,且这种结构下移动机架I的跨度相对大,更稳定。所述移动机架I和升降平台2上对应设置有平台机械锁定结构,升降平台2在到达设定高度后可相对于移动机架I固定,保证升降平台的稳定,有利于作业安全。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平台机械锁定结构包括安装在升降平台2上的一组凸轮锁扣5和对应设置在移动机架I上的承台15,所述承台15沿高度方向等距设置,凸轮锁扣5转动到预定角度时其凸出部位可挂接到承台15上,实现由承台15对升降平台2的支撑,反向转动时,其凸出部位不再受承台15的约束,升降平台2可在移动机架I上上下移动,凸轮锁扣5可由电气系统联锁同步控制,实现自动锁定和自动解除锁定。所述平台提升机构优选为卷扬机构3,卷扬机构3的卷筒设置在上部架体13上,并根据需要在移动机架I和升降平台2上配置滑轮和钢丝绳,保证升降平稳,且便于根据需要在卷扬机构3上配置锁定机构,进一步保证平台的升降安全,这方面的技术属于相当成熟的现有技术,不再详细介绍。如图1所示,在移动机架I上还连接有检修平台4及延伸至检修平台4的检修梯
8,检修平台4和检修梯8位于立体框架的外部,检修平台4位于卷扬机构3的卷筒的旁侧,方便对卷扬机构及其电气系统进行检修。如图1所示,所述行走机构7优选为轮轨式行走机构,这方面的技术属于相当成熟的现有技术,不再详细介绍。如图1所示,为方便进行安装火道墙整体吊具安装,在所述上部架体13上还设置有天车挂钩操作平台6。如图1所示,为进一步保证移动机架I的稳定性,所述上部架体13与左架体11、右架体12之间分别设置有拉板14。
权利要求1.阳极焙烧火道墙升降式砌筑机,包括移动机架(I)及其行走机构(7),和行走机构锁定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连接在移动机架(I)上的框形升降平台(2),所述移动机架(I)包括左架体(11)和右架体(12 ),左架体(11)和右架体(12 )通过上部架体(13 )相互连接形成立体框架,上部架体(13)具有设定的悬空高度,移动机架(I)通过平台提升机构与升降平台(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极焙烧火道墙升降式砌筑机,其特征是:所述升降平台(2)位于所述立体框架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极焙烧火道墙升降式砌筑机,其特征是:所述移动机架(I)和升降平台(2)上对应设置有平台机械锁定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阳极焙烧火道墙升降式砌筑机,其特征是:所述平台机械锁定结构包括安装在升降平台(2)上的一组凸轮锁扣(5)和对应设置在移动机架(I)上的承台(15),所述承台(15)沿高度方向等距设置。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阳极焙烧火道墙升降式砌筑机,其特征是:所述平台提升机构为卷扬机构(3),卷扬机构(3)的卷筒设置在上部架体(13)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阳极焙烧火道墙升降式砌筑机,其特征是:在移动机架(I)上还连接有检修平台(4)及延伸至检修平台(4)的检修梯(8),检修平台(4)和检修梯(8)位于立体框架的外部,检修平台(4)位于卷扬机构(3)的卷筒的旁侧。
7.如权利要 求1、2、3或4所述的阳极焙烧火道墙升降式砌筑机,其特征是:所述行走机构(7 )为轮轨式行走机构。
8.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阳极焙烧火道墙升降式砌筑机,其特征是:所述上部架体(13)上还设置有天车挂钩操作平台(6)。
9.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阳极焙烧火道墙升降式砌筑机,其特征是:所述上部架体(13)与左架体(11)、右架体(12)之间分别设置有拉板(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砌筑时火道墙位置固定的阳极焙烧火道墙升降式砌筑机,该砌筑机包括移动机架及其行走机构和行走机构锁定装置,还包括连接在移动机架上的框形升降平台,所述移动机架包括左架体和右架体,左架体和右架体通过上部架体相互连接形成立体框架,上部架体具有设定的悬空高度,移动机架通过平台提升机构与升降平台连接,移动机架和升降平台上对应设置有平台机械锁定结构,在移动机架上还连接有检修平台及延伸至检修平台的检修梯。该砌筑机砌筑时火道墙固定,设备及砌筑平台逐步移动,无火道墙二次吊运要求,可保证从砌筑至吊装入焙烧炉前不移动墙体,减少墙体变形,更好的保证墙体强度,减少厂房天车占用时间及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F27D1/16GK203083365SQ201220721348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4日
发明者王有来, 车金平, 邓文, 杨求思, 任均民, 李勇, 陈泽华, 贺磊, 万洪胜, 石强, 孙金国 申请人:四川启明星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