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冷冻干燥机的搁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9396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冷冻干燥机的搁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冷冻干燥机,尤其是涉及一种真空冷冻干燥机的搁板。
背景技术
真空冷冻干燥机就是把可冻干的含水物质或溶液预先在低温下冻结,然后在真空环境下使物质脱水得到干燥的制品,完成上述工艺的设备即为真空冷冻干燥机。目前,真空冷冻干燥机一般包括制冷系统,真空系统和干燥室(捕水冷阱)。将有水分的物料放在干燥室内的搁板上预冻6-8小时后,通过抽真空和控制搁板温度进行升华,使物料由固态直接进入气态被干燥成粉状的固体。现有的冷冻干燥机的搁板一般是由钢板和焊接在不锈钢板上的多条钢管组成,多条钢管并排设置且相邻两条钢管之间无间隙,钢管内输入冷媒,物料通过与多条钢管接触来实现干燥。但是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由于钢管与钢板之间采用焊接工艺,一方面加工难度大,另一方面各条钢管在焊接后的应力变形不一样,从而导致各条钢管之间的平整度较差,致使其上的物料干燥不均匀,造成原料的浪费,造成经济损失;二、钢板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 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导热性能良好,成本较低,加工方便,且平整度好的真空冷冻干燥机的搁板。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真空冷冻干燥机的搁板,包括板体,所述的板体内设置有流体通道,所述的流体通道的进口和出口裸露在所述的板体的侧边,所述的流体通道由连续纵条的不锈钢管一体连接而成,所述的板体由铝合金浇铸在所述的流体通道上形成。相邻的两个纵条的不锈钢管之间的间距为20mm 40mm。所述的不锈钢管的外侧与所述的板体的外侧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mm。所述的不锈钢管的外径为8 10mm,不锈钢管的壁厚为0.8 1mm。所述的板体的表面设置有防腐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将流体通道设置在板体内,且板体是由铝合金浇铸在流体通道上形成的,相对于现有的使用钢板和焊接工艺的搁板,成本较低,且加工方便,.另外板体是由铝合金浇铸在流体通道上形成的,板体与流体通道之间不会产生应力变形,在干燥过程中,板体直接与物料接触,冷媒流过流体通道时,流体通道将冷媒的热量通过板体传递给物料,其平整度较高且热传导性强,保证物料干燥均匀;当两个纵条的不锈钢管之间的间距为20mm 40mm时,在保证干燥效果的前提下,可以节省冷媒原料,降低流体通道的加工难度;当不锈钢管的外侧与的板体的外侧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mm时,当板体的表面设置有特氟龙防腐层时,提高板体的耐腐蚀性和耐摩擦性,可以避免搁板在多次使用后被腐蚀和摩擦而变形,提高其使用寿命。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真空冷冻干燥机的搁板,包括板体1,板体I内设置有流体通道2,流体通道2的进口和出口裸露在板体I的侧边,流体通道2由连续纵条的不锈钢管21 —体连接而成,板体I由铝合金浇铸在流体通道2上形成。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纵条的不锈钢管21之间的间距为20mm。本实施例中,不锈钢管21的外侧与板体I的外侧之间的距离为2mm。本实施例中,不锈钢管21的外径为8mm,不锈钢管21的壁厚为0.8mm。本实施例中,板体I的表面设置有特氟龙防腐层。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纵条的不锈钢管21之间的间距为40mm, 不锈钢管21的外径为IOmm,不锈钢管21的壁厚为Imm0
权利要求
1.一种真空冷冻干燥机的搁板,包括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体内设置有流体通道,所述的流体通道的进口和出口裸露在所述的板体的侧边,所述的流体通道由连续纵条的不锈钢管一体连接而成,所述的板体由铝合金浇铸在所述的流体通道上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真空冷冻干燥机的搁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纵条的不锈钢管之间的间距为20mm 40mm。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真空冷冻干燥机的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锈钢管的外侧与所述的板体的外侧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_。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真空冷冻干燥机的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锈钢管的外径为8 IOmm,不锈钢管的壁厚为O. 8 1mm。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真空冷冻干燥机的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体的表面设置有特氟龙防腐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冷冻干燥机的搁板,包括板体,板体内设置有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进口和出口裸露在板体的侧边,流体通道由连续纵条的不锈钢管组成,板体由铝合金浇铸在流体通道上形成;优点是相对于现有的使用钢板和焊接工艺的搁板,成本较低,且加工方便,另外板体是由铝合金浇铸在流体通道上形成的,板体与流体通道之间不会产生应力变形,在干燥过程中,板体直接与物料接触,冷媒流过流体通道时,流体通道将冷媒的热量通过板体传递给物料,其平整度较高且热传导性强,保证物料干燥均匀。
文档编号F26B25/08GK103256805SQ20131017430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0日
发明者杨树伟 申请人: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