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供气的燃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3836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自主供气的燃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自主供气的燃炉,包括有:一个基座、罩体、内胆、容器及加热装置;其中的内胆与容器呈上下结合,并分别设置于相同上下结合的罩体与基座内,而容器可供生质固态燃料投入燃烧,通过罩体与基座可分别将内胆与容器作隔绝,有效达到防烫功效;前述的加热装置结合于罩体外部,利用加热装置可自主产生电力,使得加热装置所设的风扇,可将外部空气强制导入于内胆,俾以增加容器对燃料燃烧所需的含氧量,进而快速提升燃料的火力与温度;此外,再通过基座、罩体、内胆、容器及加热装置,可各别拆卸并相互重叠收纳,俾可减少收纳后所占用的空间,达到方便携带收藏与移动的便利性。
【专利说明】自主供气的燃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自主供气的燃炉,尤指一种可将生质固态燃料投入燃烧的自主供气的燃炉。
【背景技术】
[0002]按,环保、绿能及节能减碳的诉求,已逐渐受到世人重视,为了解决废弃物、垃圾不断增加等问题,业界目前已研发出一种废弃物衍生燃料技术(Refuse Derived Fuel ;简称RDF),其主要是将废弃物、垃圾等,经不同处理程序制成特有性的燃料,而其中生质固态燃料(RDF-5),即是将废弃物经破碎、分选、干燥、混合添加剂及成型等处理过程,进而制成一种生质固态燃料,其固态形式可呈粒状或棒状等其它形式展现;相对该生质固态燃料(RDF-5)主要特性是:大小、热值均匀,易于运输及储存,所以目前除已建构出相当节能与环保的新式能源利用物之外,还具有深远的环保意义与重大商机存在。
[0003]也因此,该种生质固态燃料(RDF-5),除可替代一般煤炭做为主要燃料外,该种生质固态燃料(RDF-5)在经燃烧过程,较无黑烟产生;藉此,即可将生质固态燃料(RDF-5)于炉具内燃烧,以做为户外或灾区的热源供给用途;特别所指是以废弃物为燃料,进而提供一种新式的能源,并兼具最高的环保效益。
[0004]据而查及,现有的可供燃烧的燃炉或炉具结构,该等现有的燃炉或炉具均是采单层结构的桶状型态;因此,在利用上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于此将阐述如下:
[0005]1、因现有燃炉或炉具为单层结构,炉具内部经燃烧所产生的高温,必因热传导作用,使得炉具本体亦呈高温状态,不论是搬移、使用都极易造成触烫伤的意外,致而众知:现有炉具在使用上是具有高危险性的。
[0006]2、因现有燃炉或炉具为单层一体成形结构,特别是在运送或收纳时,炉具无法进行拆卸而收纳,导致燃炉或炉具的体积过于庞大占据空间,造成携带、搬运与收纳的不便性。
[0007]3、因现有燃炉或炉具,为了加速内胆内部燃料燃烧,必须通过人力方式于进风口处进行送风,导致使用困难及效率不彰;又或者必须以外接电源,利用外接风机方式于进风口处进行吹风,造成户外或灾区使用时相当不便与不实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有鉴于现有炉具存有诸多缺失,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主供气的燃炉结构,不仅防烫,且具备自主供气燃烧的机能,同时可由拆解而收纳,彻底解决运送、搬移与收纳不便的缺陷。
[0009]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是:
[0010]一种自主供气的燃炉结构,包括有:一个基座、一个罩体、一个内胆、一个容器及一个加热装置;其中的基座设有一个第一容置空间,并于其顶部位置设有一个第一开口,并于该第一开口周缘朝内延伸有第一结合部;而罩体可活动结合于该基座的顶部位置,可以结合于基座的第一开口周围;且,罩体设有一个第二容置空间,该罩体于其顶部位置设有一个第二开口及其底部位置设有一个第三开口,且该罩体于其侧壁设有一个第四开口,该第三开口与该第一开口相对应;内胆可活动结合于基座的第一开口,并相对位于罩体的第二容置空间内,该内胆于其顶部位置设有一个第五开口及其底部位置设有一个第六开口,并于该第六开口周缘朝外延伸有第二结合部,该第二结合部与该基座的第一结合部相互锁接,该第五开口与该罩体的第二开口相对应,该内胆于其侧壁设有一个进风口及一个第三穿孔,该进风口及该第三穿孔与该罩体的第四开口相对应,且该内胆于其顶部位置设有一个盖体,该盖体设有一个第七开口,该第七开口与该第五开口相对应;其次,容器可活动结合于内胆的底部位置的第六开口处,并与内胆相通,而容器相对位于基座的第一容置空间内,该容器设有一个第三容置空间,且该容器于其顶部位置设有一个第八开口,该第八开口与该内胆的第六开口相对应;所述加热装置,结合于该罩体的第四开口处,该加热装置包括有:
[0011]一个用以产生电力的晶片;
[0012]一个导热单元,其一端与该晶片其中一面相结合及其另一端穿过该内胆的第三穿孔,并延伸至该内胆内部;
[0013]一个冷却单元,与该晶片其中另一面相结合;
[0014]一个电力储存单元,与该晶片电性连接用以储存该晶片所产生的电力;
[0015]一个风扇,与该电力储存单元电性连接由电力储存单元供给电源至该风扇,该风扇的出风口对应该内胆的进风口令该风扇所吹出的气流由该内胆的进风口进入。
[0016]藉由容器可供生质固态燃料投入燃烧,通过罩体与基座分别可将内胆与容器作隔绝,进而达到防烫功效;再通过基座与罩体可上、下活动组合、以及内胆与容器亦可上、下活动组合,俾将基座、罩体、内胆、容器及加热装置,以各别拆卸并相互形成重叠收纳,俾以减少收纳后所占用的空间,达到方`便携带、搬移与收藏的便利性;此外,加热装置则是结合于罩体的外部,利用加热装置可自主产生电力,使得加热装置所设的风扇,可将外部空气强制导入于内胆,获求增加容器内燃料燃烧所需的含氧量,达到自主供气能力,进而提升燃料的火力及温度。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多层炉体设计,可将生质固态燃料投入燃烧的内胆,以及位于内胆下方的容器设于一个基座及一个罩体内,不仅具防烫功效,更可通过罩体结合一个加热装置,利用该加热装置可自主产生电力,使加热装置所设的风扇,可将外部空气强制导入于内胆;再通过基座、罩体、内胆、容器及加热装置,可各别拆卸并相互重叠收纳,进而达到方便携带、收藏与移动的便利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燃炉的外观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燃炉的分解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燃炉的剖面侧视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燃炉的加热装置分解图。
[0022]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燃炉一种收纳实施例示意图。
[002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024]1、基座
[0025]10、第一容置空间
[0026]11、第一开口
[0027]12、第一结合部
[0028]13、第二结合部
[0029]14、脚架
[0030]15、第一进穿孔
[0031]16、挡板
[0032]17、隔热板
[0033]171、第一透孔
[0034]2、罩体
[0035]20、第二容置空间
[0036]21、第二开口
[0037]22、第三开口
[0038]23、第四开口
[0039]24、第 二透孔
[0040]25、延伸部
[0041]251、第二穿孔
[0042]3、内胆
[0043]31、第五开口
[0044]32、第六开口
[0045]33、进风口
[0046]34、第三穿孔
[0047]35、第二结合部
[0048]36、盖体
[0049]361、第七开口
[0050]362、第四穿孔
[0051]4、容器
[0052]40、第三容置空间
[0053]41、第八开口
[0054]42、第五穿孔
[0055]5、加热装置
[0056]51、晶片
[0057]511、电力输出端
[0058]52、导热单元
[0059]53、冷却单元
[0060]54、电力储存单元
[0061]541、输出埠
[0062]55、风扇[0063]56、壳体
[0064]57、盖板
[0065]571、第九开口
[0066]572、出风口
[0067]58、隔热罩
[0068]581、第六穿孔
[0069]59、导风罩
[0070]6、支架
[0071]61、第三结合部
[0072]62、第四结合部
[0073]7、锁合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74]为使贵审查员方便简捷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能够更为显现,兹将本实用新型配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0075]请先参阅图1、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揭露一种自主供气的燃炉结构,包括有:一个基座1、一个罩体2、一个内胆3、一个容器4、一个加热装置5、数个支架6及数个锁合件7。
[0076]基座I设有一个第一容置空间10,于其顶部位置设有一个第一开口 11,并于第一开口 11周缘朝内延伸有第一结合部12,基座I于其底面设有数个第二结合部13及数个脚架14,而脚架14可结合至第二结合部13,且基座I于其底部可设有一个第一穿孔15,并于第一穿孔15处设有可活动位移的挡板16,使得外部空气可由第一穿孔15进入,并藉由挡板16的移动,调整第一穿孔15的开口大小;又,基座I于其外部可覆设有隔热板17,且隔热板17设有数个第一透孔171,而所述的第一透孔171,可呈蜂巢状或其它形状。
[0077]罩体2结合于基座I的顶部位置并相对位于第一开口 11周围,罩体2设有一个第二容置空间20,并于其顶部位置设有一个第二开口 21及其底部位置设有一个第三开口 22,且罩体2于其侧壁设有一个第四开口 23,所述的第三开口 22与基座I的第一开口 11相对应,而罩体2表面设有数个第二透孔24,所述的第二透孔24,可呈蜂巢状或其它形状;又,罩体2于第二开口 21周缘朝内延伸设有延伸部25,延伸部25设有数个第二穿孔251。
[0078]内胆3结合于基座I的第一开口 11处并相对位于罩体2的第二容置空间20,且内胆3于其顶部位置设有一个第五开口 31及其底部位置设有一个第六开口 32,并于第六开口32周缘朝外延伸有第二结合部35,该第二结合部35可与基座I的第一结合部12相互锁接,而第五开口 31与罩体2的第二开口 21相对应,且内胆3于其侧壁设有一个进风口 33及一个第三穿孔34,其中的进风口 33与第三穿孔34分别与罩体2的第四开口 23相对应;又,内胆3于其顶部位置设有一个盖体36,盖体设有一个第七开口 361,并于第七开口 361周围设有数个第四穿孔362,所述第七开口 361与第五开口 31相对应,所述第四穿孔362与罩体2的第二穿孔251相对应。
[0079]容器4结合于内胆3的第六开口 32处并相对位于基座I的第一容置空间10,且容器4设有一个第三容置空间40,并于其顶部位置设有一个第八开口 41,第八开口 41与内胆3的第六开口 32相对应并相通,且容器4设有数个第五穿孔42。所述的容器4可供预设的燃料(如:生质固态燃料(RDF-5)或煤炭)投入燃烧。
[0080]加热装置5结合于罩体2的第四开口 23处,其包括有:一个晶片51、一个导热单元52、一个冷却单元53、一个电力储存单元54、一个风扇55、一个壳体56、一个盖板57、一个隔热罩58及一个导风罩59 ;其中的晶片51是运用温差原理用以产生电力,其设有电力输出端511 ;导热单兀52的一端设有基部与晶片51其中一面相结合及其另一端设有吸热部穿过内胆3的第三穿孔34并延伸至内胆3内部;冷却单元53与晶片51其中另一面相结合,所述的冷却单元53可为散热器;而电力储存单元54与晶片51的电力输出端511为电性连接,用以储存晶片51所产生的电力;且,电力储存单元54可设有至少一个输出埠541 ;风扇55与电力储存单元54为电性连接,由电力储存单元54供应电源予风扇55,令风扇55所吹出的气流可由内胆3的进风口 33导迫而入。
[0081]该加热装置5主要是利用导热单元52,延伸至内胆3内部进行吸热、以及利用冷却单元53进行散热,由晶片51运用温差原理而可产生电力,并将电力储存至电力储存单元54,再由电力储存单元54供给电源予风扇55,俾使加热装置5可自主产生电力,并将电力供予风扇55,即可将外部空气强制导入于内胆3内部,以增加容器4内燃料燃烧所需的含氧量,达到自主供气机能,进而提升燃料的火力及温度。
[0082]前述的晶片51、导热单元52、冷却单元53、电力储存单元54及风扇55可分别设置于壳体56内部,并通过盖板57将壳体56覆盖包覆,而盖板57设有一个第九开口 571及一个出风口 572,导热单元52可由第九开口 571穿出,风扇55所吹出的气流可由出风口 572排出,并同步能辅助于冷却单元53施以降温;其次,所述的隔热罩58可设于盖板57的第九开口 571处,且隔热罩58设有可供导热单元52穿出的第六穿孔581 ;所述导风罩59可结合于盖板57的出风口 572,且导风罩59与内胆3的进风口 33相对应,使得风扇55所吹出的气流经由导风罩59可完全流入内胆3的内部。
[0083]所述支架6分别设有第三结合部61及第四结合部62,第三结合部61可置入罩体2的第二穿孔251,第四结合部62可置入盖体36的第四穿孔362,使得支架6可稳固结合于盖体36顶部。通过支架6可供锅具放置烹煮,达到本实用新型的自主供气的燃炉可做为户外或灾区的热源供给的用途。
[0084]利用多层设计,将内胆3设于罩体2内,以及容器4设于基座I内,俾使本实用新型的自主供气的燃炉具防烫功效。
[0085]所述基座I与罩体2可通过锁合件7而上、下相互组合,所述内胆3与容器4可通过锁合或嵌合方式上、下相互组合,所述加热装置5亦可通过锁合件7组合于罩体2外部;另外,所述的脚架14、支架6皆可活动拆卸或组合。藉以将基座1、罩体2、内胆3、容器4、加热装置5、脚架14及支架6各别拆卸并相互重叠收纳(如图5所示),俾可减少收纳后所占用的空间,达到方便携带、移动、运送与收藏便利性。
[0086]所述加热装置5无须外接电力,俾可自主产生电力,使得加热装置5所设的风扇55,可将外部空气强制导入内胆3内部,藉以增加容器4内燃料燃烧所需的含氧量,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燃炉具自主供气机能,有效提升燃料的火力及温度。
【权利要求】
1.一种自主供气的燃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个基座,设有一个第一容置空间,该基座于其顶部位置设有一个第一开口,并于该第一开口周缘朝内延伸有第一结合部; 一个罩体,结合于该基座的顶部位置,该罩体设有一个第二容置空间,该罩体于其顶部位置设有一个第二开口及其底部位置设有一个第三开口,且该罩体于其侧壁设有一个第四开口,该第三开口与该第一开口相对应; 一个内胆,结合于该基座的第一开口处并相对位于该罩体的第二容置空间,该内胆于其顶部位置设有一个第五开口及其底部位置设有一个第六开口,并于该第六开口周缘朝外延伸有第二结合部,该第二结合部与该基座的第一结合部相互锁接,该第五开口与该罩体的第二开口相对应,该内胆于其侧壁设有一个进风口及一个第三穿孔,该进风口及该第三穿孔与该罩体的第四开口相对应,且该内胆于其顶部位置设有一个盖体,该盖体设有一个第七开口,该第七开口与该第五开口相对应; 一个容器,结合于该内胆的第六开口处并相对位于该基座的第一容置空间,该容器设有一个第三容置空间,且该容器于其顶部位置设有一个第八开口,该第八开口与该内胆的第六开口相对应; 一个加热装置,结合于该罩体的第四开口处,该加热装置包括有: 一个用以产生电力的晶片; 一个导热单元,其一端与该晶片其中一面相结合及其另一端穿过该内胆的第三穿孔,并延伸至该内胆内部; 一个冷却单元,与该晶片其中另一面相结合; 一个电力储存单元,与 该晶片电性连接用以储存该晶片所产生的电力; 一个风扇,与该电力储存单元电性连接由电力储存单元供给电源至该风扇,该风扇的出风口对应该内胆的进风口令该风扇所吹出的气流由该内胆的进风口进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供气的燃炉,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于其底面设有数个第二结合部及数个脚架,该脚架能结合至该第二结合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供气的燃炉,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于其外部覆设有隔热板,该隔热板设有数个第一透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供气的燃炉,其特征在于:该罩体设有数个第二透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供气的燃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数个支架,该支架分别设有第三结合部及第四结合部;该罩体于该第二开口周缘朝内延伸设有延伸部,该延伸部设有数个第二穿孔;该盖体于该第七开口周围设有数个第四穿孔,该第四穿孔与该第二穿孔相对应,该支架的第三结合部能置入该第二穿孔,该支架的第四结合部能置入该第四穿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供气的燃炉,其特征在于:该容器设有数个第五穿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供气的燃炉,其特征在于,该加热装置包括有:一个壳体、一个盖板、一个隔热罩及一个导风罩,该晶片、该导热单元、该冷却单元、该电力储存单元及该风扇,分别设置于该壳体内部,并由该盖板将该壳体覆盖,该盖板设有一个第九开口及一个出风口 ;该隔热罩设于该第九开口处,且该隔热罩设有一个第六穿孔,该导热单元穿出该第六穿孔;该导风罩结合于该出风口,且该导风罩与该内胆的进风口相对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供气的燃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数个锁合件,该基座与该罩体由该锁合件而相互结`合。
【文档编号】F24B1/18GK203478334SQ201320564714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2日
【发明者】魏承洋, 陈佑任 申请人:川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