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38368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燃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燃炉,包括有:一个基座、内胆、灰渣容置箱体及盛水盘;该内胆可供生质固态燃料投入燃烧,而内胆、灰渣容置箱体及盛水盘依序设于基座的第一容置空间内,并于基座外部设有作为隔热的第一外罩,利用内、外温差产生高、低压力,即使得外部空气可自然进气至内胆供氧燃烧,以成就可连续投料进行燃烧目的;其次,通过可拆式的内胆及可抽取的灰渣容置箱体,再次达到燃烧后的燃料灰渣清洁便利;此外,通过底部的盛水盘作为降温机能,有效避免内胆温度过热而造成基座易于变形;再加上,另于内胆底部设有一个可升降的升降装置,以调整内胆燃料高度,进而有效达到热源大小控制之能。
【专利说明】燃炉【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燃炉,尤指一种可供生质固态燃料投入燃烧的燃炉。
【背景技术】[0002]环保、绿能及节能减碳的诉求,已逐渐受到世人重视,为了解决废弃物、垃圾不断增加等问题,业界目前已研发出一种废弃物衍生燃料技术(Refuse Derived Fuel ;简称RDF),其主要是将废弃物、垃圾等,经不同处理程序制成特有性的燃料,而其中生质固态燃料(RDF - 5),即是将废弃物经破碎、分选、干燥、混合添加剂及成型等处理过程,进而制成一种生质固态燃料,其固态形式可呈粒状或棒状等其它形式展现;相对该生质固态燃料(RDF - 5),主要特性是具有:大小、热值均匀、易于运输及储存,所以目前已建构出相当节能与环保的新式能源利用物,并具有深远的环保意义与重大商机存在。
[0003]因此,生质固态燃料(RDF - 5)除可替代一般煤炭做为主要燃料,其中生质固态燃料(RDF — 5),经燃烧过程较无黑烟产生;藉此,即可将生质固态燃料(RDF — 5)于炉具内燃烧,以做为户外或灾区的热源供给用途;特别所指是以废弃物为燃料,进而提供一种新式的能源,并兼具最高的环保效益。
[0004]据而查及,现有的可供燃烧的燃炉或炉具结构,该等现有的燃炉或炉具均是采单层结构的桶状型态;因此,在利用上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于此将阐述如下:
[0005]1、因现有燃炉或炉具为单层结构,炉具内部经燃烧所产生的高温,必因热传导作用,使得炉具本体亦呈高温状态,不论是搬移、使用都极易造成触烫伤的意外,致而众知:现有炉具在使用上是具有高危险性的。
[0006]2、因现有燃炉或炉具为单层一体成形结构,若要清理炉具内的燃料灰渣时,必须将炉具颠倒,才能将燃料灰渣倒出,造成使用者于清理炉具过程中,相当不便利与不实用,若是炉体过重倒置炉体将是另一隐性危险存在,明显且强烈凸显出现有的燃炉设计问题。
[0007]3、因现有燃炉或炉具并无高入降温设计;一旦,内部燃料于燃烧过程中,发生温度过高时,即会造成炉具本体高热而产生变形问题,致而影响燃炉的使用寿命。
[0008]4、现有燃炉或炉具欲移动时,则必须等到炉体本身的温度冷却后,方可将炉具进行移动,以避免发生烫伤意外;如此一来,必然造成使用者欲移动炉具的危险性与极不便利性。
[0009]5、因现有燃炉或炉具其主要结构为单层的桶状;因此,燃料于炉体内部的高度,均是呈固定且无法调整的,遂而导致燃料于燃烧过程中,火力供应是随着燃料置放高度而决定,需求火力过大或过小,只能从供予燃料的多寡加以控制,相当费力、费时且不科学,致令操作者疲于奔命,亦难令燃炉处于最佳火力控制状态中。
实用新型内容
[0010]有鉴于现有燃炉或炉具存有诸多缺失,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炉,可供生质固态燃料投入燃烧,可防烫、可自然进气供氧燃烧、便于燃料灰渣清理、便于机动移动、可避免炉具过热变形以及可调控燃料火力大小。
[001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是:
[0012]一种燃炉,包括有:一个基座、一个内胆、一个灰渣容置箱体及一个盛水盘;该基座设有一个第一容置空间,该基座于其顶部位置设有一个第一开口,并于其侧边位置设有一个第一穿孔及其底部位置设有一个第二穿孔,该基座于其外部设有作为隔热的第一外罩,该第一外罩设有一个第四穿孔及一个第五穿孔,该第四穿孔与该第一穿孔相对应,该第五穿孔与该第二穿孔相对应,该基座于其顶部设有一个盖体,该盖体设有一个第二开口及一个第一进料口,该第二开口与该第一开口相对应;前述的内胆设于基座的第一容置空间内,可供生质固态燃料投入燃烧,该内胆于其顶部位置设有一个第三开口及其底部位置设有一个第四开口,且该内胆设有数个透孔及一个第二进料口,该第三开口相邻该盖体的第二开口,该第二进料口与该第一进料口相对应;其次,灰渣容置箱体活动穿设该第一穿孔及该第四穿孔并设置于基座的第一容置空间,并相对位于内胆的底面,该灰渣容置箱体设有一个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二容置空间与该内胆的第四开口相对应,且灰渣容置箱体连接有设于该第二容置空间的一个板体及一个升降装置,板体相对位于内胆的底部的第四开口处,该升降装置结合于该板体底面,可由升降装置使板体做上、下往复升降调整,由该升降装置将该板体于该第二容置空间内升降;此外,盛水盘活动穿设该第二穿孔及该第五穿孔并设置于基座的第一容置空间,并相对位于灰渣容置箱体的底面;藉此,通过第一外罩于基座外部作隔热,可达防烫功效的同时,并利用内、外温差产生高、低压力,即可使得外部空气可自然进气至内胆供氧燃烧,进而达到可连续投料进行燃烧目的;其次,通过可拆式的内胆及可抽取的灰渣容置箱体,达到燃烧后的燃料灰渣清洁便利;此外,通过底部的盛水盘作为降温,则可有效避免内胆温度因过热,造成基座易于变形之虞;另外,于内胆底部设有一个可升降的升降装置,俾以调整内胆的燃料高度,有效达到燃料火力大小的控制。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多层设计可供生质固态燃料投入燃烧的内胆并设于一个基座内,基座的外部设有作为隔热的第一外罩,不仅具防烫功效,而且,藉由内、外温差产生高、低压力,使得外部空气可自然地进入于内胆进行供氧燃烧,可以达到可连续投料的进一步功能;其次,基座内分别设有灰渣容置箱体及盛水盘,通过可拆式内胆及可抽取灰渣容置箱体,即可使燃烧后的燃料灰渣课快速便利的清洁,同时通过底部的盛水盘进行降温,除可避免内胆温度过热外,亦可完全排除基座因高热易于变形的缺陷;此外,相对于内胆底部另设有一个可升降的升降装置,用以调整内胆内部生质固态燃料的高度,可有效达到火力大小控制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燃炉的外观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燃炉的分解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燃炉的剖面侧视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燃炉的升降装置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00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燃炉的升降装置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001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0]1、基座[0021]10、第一容置空间
[0022]11、第一开口
[0023]12、第一穿孔
[0024]13、第二穿孔
[0025]14、第三穿孔
[0026]15、第一外罩
[0027]151、第四穿孔
[0028]152、第五穿孔
[0029]153、第六穿孔
[0030]16、第二外罩
[0031]17、盖体
[0032]171、第二开口
[0033]172、第一进料口
[0034]173、导管
[0035]174、封盖
[0036]175、炉架
[0037]176、提把
[0038]18、轴杆
[0039]181、轮子
[0040]19、支撑件
[0041]2、内胆
[0042]21、第三开口
[0043]22、第四开口
[0044]23、透孔
[0045]24、第二进料口
[0046]3、灰渣容置箱体
[0047]30、第二容置空间
[0048]31、板体
[0049]311、透孔
[0050]32、升降装置
[0051]321、连动杆
[0052]322、螺杆
[0053]33、第七穿孔
[0054]34、第一移动支架
[0055]4、盛水盘
[0056]40、第三容置空间
[0057]41、第二移动支架
[0058]5、转动工具。【具体实施方式】
[0059]为使贵审查员方便简捷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能够更为显现,兹将本实用新型配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0060]请先参阅图1、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揭露一种燃炉,包括有:一个基座1、内胆2、灰渣容置箱体3及盛水盘4。
[0061]基座I设有一个第一容置空间10,于其顶部位置设有一个第一开口 11,并于其侧边位置分别设有一个第一穿孔12及一个第三穿孔14、以及于其底部位置设有一个第二穿孔13 ;该第一穿孔12可位于基座I后方位置,第二穿孔13及第三穿孔14可位于基座I前方位置;该基座I于其外部设有一个第一外罩15,且第一外罩15设有一个第四穿孔151、一个第五穿孔152及一个第六穿孔153,该第四穿孔151与第一穿孔12相对应,而第五穿孔152与第二穿孔13相对应,第六穿孔153与第三穿孔14相对应,且第一外罩15与基座I外壁之间,可形成为具间距的结构型态;其次,该基座I于其顶部设有一个第二外罩16及一个盖体17,盖体17是覆设于第一开口 11,并由第二外罩16分别围绕于第一开口 11及盖体17周围;且,盖体17设有一个第二开口 171及一个第一进料口 172,第二开口 171与第一开口11相对应,第一进料口 172设有可延伸至外部的导管173,并于导管173的管口处可设有封盖174,且盖体17相对于其第二开口 171周围可设有炉架175,并于炉架175周围可设有至少两个提把176 ;此外,该基座I于其底部可设有至少一个轴杆18及至少一个支撑件19,且该轴杆18可设有至少一个轮子181。
[0062]内胆2可活动设于基座I的第一容置空间10并相邻第一开口 11,而内胆2于其顶部位置设有一个第三开口 21及其底部位置设有一个第四开口 22,且内胆2另设有数个透孔23及一个第二进料口 24,所述的第三开口 21相邻盖体17的第二开口 171,所述的第二进料口 24与盖体17的第一进料口 172相对应。
[0063]灰渣容置箱体3可活动穿设基座I的第一穿孔12及第一外罩15的第四穿孔151并设置于基座I的第一容置空间10内,使得灰渣容置箱体3可以抽取方式活动穿设第一外罩15与基座I,而设置于基座I的第一容置空间10,并相对位于内胆2的底面。
[0064]灰渣容置箱体3设有一个第二容置空间30,第二容置空间30与内胆2的第四开口 22相对应;灰渣容置箱体3于第二容置空间30设有一个板体31及一个升降装置32,板体31设有数个透孔311,且板体31相对位于内胆2的第四开口 22处,而升降装置32则结合于板体31的底面;灰渣容置箱体3另设有一个第七穿孔33,第七穿孔33分别与第三穿孔14及第六穿孔153相对应,且灰渣容置箱体3外部可设有一个第一移动支架34,通过第一移动支架34使得灰渣容置箱体3可以抽取方式活动穿设第一外罩15与基座I。本实用新型试举一实施例(如图4、图5所示),所述升降装置32包括有数个连动杆321及与该等连动杆321连接的螺杆322,当螺杆322顺时针转动时,由螺杆322可带动该等连动杆321直立,即可由升降装置32推动板体31而上升;当螺杆322逆时针转动时,由螺杆322可带动该等连动杆321弯曲,即可由升降装置32带动板体31下降;所述的螺杆322可与一个预设的转动工具5枢接,由转动工具5转动螺杆322,而螺杆322与第七穿孔33、第三穿孔14及第六穿孔153相对应,而转动工具5可由外部依序穿过第六穿孔153、第三穿孔14及第七穿孔33与螺杆322枢接。[0065]盛水盘4可活动穿设于基座I的第二穿孔13及第一外罩15的第五穿孔152并设置于基座I的第一容置空间10内,使得盛水盘4可由抽取方式活动穿设第一外罩15与基座I ;且,盛水盘4相对位于灰渣容置箱体3的底面;其次,该盛水盘4设有一个第三容置空间40,由第三容置空间40用以装盛冷却液体;又,盛水盘4外部可设有一个第二移动支架41,通过第二移动支架41使得盛水盘4可由抽取方式活动穿设第一外罩15与基座I。
[0066]所述内胆2可供预设的燃料(如:生质固态燃料(RDF - 5)或煤炭)投入燃烧,燃料可由外部依序从导管173、第一进料口 172及第二进料口 24进入内胆2内部进行燃烧,并由基座I的炉架175可供锅具放置烹煮,进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燃炉,可做为户外或灾区的热源供给与用途。
[0067]利用多层设计将内胆2设于基座I与第一外罩15内,由第一外罩15作为隔热,使本实用新型的燃炉结构不仅具防烫功效,再利用内胆2与外部的内、外温差产生高、低压力,使得外部空气可自然进气至内胆2供氧燃烧,达到可连续投料进行燃烧。
[0068]当欲清洁内胆2内的燃料灰渣时,只需通过可拆式的内胆2,将内胆2取出,S卩可倒出胆2内的燃料灰渣,无须将整体的燃炉提起倒立;另外,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可抽取的灰渣容置箱体3,只需将灰渣容置箱体3由基座I抽取出,即可将剩余燃料灰渣倒出,达到燃烧后的燃料灰渣清理的便利性。
[0069]本实用新型通过基座I底部的盛水盘4,可装盛有冷却液体以作为降温之用,除可有效排除内胆2因温度过热问题外,更可排除基座I因过热而易产生热变形之虞。
[0070]本实用新型通过灰渣容置箱体3的第二容置空间30所设的升降装置32,可带动板体31往复上升或下降运动,当升降装置32带动板体31上升时,即内胆2内的燃料位于高处,使燃炉的输出热源增加;当升降装置32带动板体31下降时,即内胆2内的燃料位于低处,使燃炉的输出热源降低;如此,即可有效达到控制燃炉输出的火力与大小。
[0071]本实用新型通过基座I底部所设轴杆18所设的轮子181,即可使本实用新型的燃炉具有机动移动的功能;且,盖体17设有至少两个提把176,提供使用者欲移动燃炉时,无须等到燃炉冷却,只需通过握持该等提把176,即可安全移动燃炉。
【权利要求】
1.一种燃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个基座,设有一个第一容置空间,该基座于其顶部位置设有一个第一开口,并于其侧边位置设有一个第一穿孔及其底部位置设有一个第二穿孔,该基座于其外部设有一个第一外罩,该第一外罩设有一个第四穿孔及一个第五穿孔,该第四穿孔与该第一穿孔相对应,该第五穿孔与该第二穿孔相对应,该基座于其顶部设有一个盖体,该盖体设有一个第二开口及一个第一进料口,该第二开口与该第一开口相对应; 一个内胆,设于该基座的第一容置空间,该内胆于其顶部位置设有一个第三开口及其底部位置设有一个第四开口,且该内胆设有数个透孔及一个第二进料口,该第三开口相邻该盖体的第二开口,该第二进料口与该第一进料口相对应; 一个灰渣容置箱体,活动穿设该第一穿孔及该第四穿孔并设置于该基座的第一容置空间,该灰渣容置箱体相对位于该内胆底面,该灰渣容置箱体设有一个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二容置空间与该内胆的第四开口相对应,且该第二容置空间设有一个板体及一个升降装置,该板体相对位于该内胆的第四开口处,该升降装置结合于该板体底面,由该升降装置将该板体于该第二容置空间内升降; 一个盛水盘,活动穿设该第二穿孔及该第五穿孔并设置于该基座的第一容置空间,该盛水盘相对位于该灰渣容置箱体底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炉,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设有一个第三穿孔,该第一外罩设有一个第六穿孔,该灰渣容置箱体有一个第七穿孔,该第七穿孔分别与该第三穿孔及该第六穿孔相对应;且该升降装置包括有数个连动杆及与该连动杆连接的螺杆,该螺杆与该第七穿孔、该第三穿孔及该第六穿孔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炉,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于其顶部设有一个第二外罩,该第二外罩围绕于该第一开口及该盖体周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炉,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进料口设有延伸至外部的导管,该导管的管口处设有封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炉,其特征在于:该盖体相对于该第二开口周围设有炉架,并于该炉架周围设有至少两个提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炉,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于其底部设有至少一个轴杆及至少一个支撑件,该轴杆设有至少一个轮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炉,其特征在于:该板体设有数个透孔。
【文档编号】F24B1/191GK203478335SQ201320564719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2日
【发明者】魏承洋, 陈佑任 申请人:川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