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空调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4535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立式空调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设置有风扇(24)和换热器(23)的框体(10);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能够自由转动地配置在形成于框体前面(11)的框体顶面(15)附近的前方吹出口(13);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能够自由转动地配置在形成于框体前面(11)附近的上方吹出口(14)。在运转停止时,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关闭前方吹出口(13),并且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关闭上方吹出口(14),在制冷运转时,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关闭前方吹出口(13),并且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转动而打开上方吹出口(14),在制热运转时,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关闭上方吹出口(14),并且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转动而打开前方吹出口(13)。
【专利说明】立式空调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空调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能够分别调整冷风的吹出方向及热风的吹出方向的风向调整机构的立式空调机。

【背景技术】
[0002]以往的立式空调机将热风向前方吹出(以下称为“前吹”),并且将冷风向上方吹出(以下称为“上吹”),其具有风向调整机构,例如,将截面大致圆弧状的风向变更板及平面状的装饰板一起通过连杆机构连结,分别能够自由转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4-19394号公报(第5页,第4、5图)
[0006]专利文献I公开的风向调整机构在前吹时,风向变更板成为大致水平,并且装饰板成为水平,向前方形成吹出通路,另一方面,上吹时,风向变更板及装饰板成为大致铅垂,向上方形成吹出通路,因此存在以下问题。
[0007](a)装饰板在前吹时将上方基本上堵住,在上吹时将前方基本上堵住,但在运转停止时,上方或前方的任意一方开口( 一方形成了吹出通路),因此美观性降低,灰尘和异物侵入内部。另外,即使在设计图上以没有间隙的尺寸进行设计,也会因部件成型精度、组装精度的偏差而产生间隙。
[0008](b)另外,虽然能够前吹,但在运转时不能将调节空气向下方吹出。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发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空调机,在运转停止时,能够关闭前吹时的吹出风路及上吹时的吹出风路双方。
[0010]另外,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空调机,在运转时能够使调节空气向下方吹出。
[0011]而且,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空调机,能够调整吹出风的方向。
[0012]本发明的立式空调机具有:框体,设置有风扇和能够有选择地执行制冷运转及制热运转的换热器;前方吹出调整部件,能够自由转动地配置在形成于所述框体的前面的顶面附近的前方吹出口 ;上方吹出调整部件,能够自由转动地配置在形成于所述框体的顶面的前面附近的上方吹出口,在运转停止时,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关闭所述前方吹出口,并且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关闭所述上方吹出口,在制冷运转时,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关闭所述前方吹出口,并且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转动而打开所述上方吹出口,在制热运转时,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关闭所述上方吹出口,并且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转动而打开所述前方吹出口。
[0013]发明的效果
[0014]本发明的立式空调机能够在运转停止时关闭前方吹出口和上方吹出口双方,从而能够确保外观的美观性,并且防止灰尘或异物向内部的侵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立式空调机的整体的剖视图。
[0016]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立式空调机的运转停止时的风向调整机构的剖视图。
[0017]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立式空调机的制冷运转时的风向调整机构的剖视图。
[0018]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立式空调机的制热运转时的风向调整机构的剖视图。
[0019]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立式空调机的风向调整机构的动作的剖视图。
[0020]图6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立式空调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0021]图7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立式空调机的控制系统的流程图。
[0022]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立式空调机的运转停止时的风向调整机构的剖视图。
[0023]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立式空调机的制冷运转时的风向调整机构的剖视图。
[0024]图10是表示图8所示的立式空调机的制热运转时的风向调整机构的剖视图。
[0025]图11是示意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立式空调机的放大一部分地表示运转停止姿势的剖视图。
[0026]图12是抽出图11所示的立式空调机的构成部件的一部分(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并进行表示的剖视图。
[0027]图13A是抽出图11所示的立式空调机的构成部件的一部分(配置在前方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并进行表示的剖视图。
[0028]图13B是抽出图11所示的立式空调机的构成部件的一部分(配置在后方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并进行表示的剖视图。
[0029]图14A是抽出图11所示的立式空调机的构成部件的一部分(框体顶面)并进行表示的剖视图。
[0030]图14B是抽出图11所示的立式空调机的构成部件的一部分(壳体前面)并进行表示的剖视图。
[0031]图15是放大图11所示的立式空调机的一部分地表示制冷剂运转(上吹运转)姿势的剖视图。
[0032]图16是放大图11所示的立式空调机的一部分地表示制热运转(下吹运转)姿势的剖视图。
[0033]图17A是表示成为图11所示的立式空调机的制热运转姿势的动作的剖视图。
[0034]图17B是表示成为图11所示的立式空调机的制热运转姿势的动作的剖视图。
[0035]图18是表示图11所示的立式空调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0036]图19A是用于说明图11所示的立式空调机的控制系统的流程图。
[0037]图19B是用于说明图11所示的立式空调机的控制系统的流程图。
[0038]图20A是示意地说明图11所示的立式空调机的构成部件(壳体前面)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0039]图20B是示意地说明图11所示的立式空调机的构成部件(上方吹出调整部件)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0040]图20C是示意地说明图11所示的立式空调机的构成部件(前方吹出调整部件)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0041]图21A是示意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立式空调机的放大一部分地表示上下吹出运转姿势的剖视图。
[0042]图21B是示意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立式空调机的放大一部分地表示上下吹出运转姿势的剖视图。
[0043]图22是表示图21A所示的立式空调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0044]图23是用于说明图21A所示的立式空调机的控制系统的流程图。
[0045]图24是示意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立式空调机的放大一部分地表示运转停止姿势的剖视图。
[0046]图25是用于说明图24所示的立式空调机的控制系统的流程图。
[0047]图26A是示意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立式空调机的俯视图。
[0048]图26B是透视地表示图26A所示的立式空调机的框体的侧罩的左视图。
[0049]图26C是透视地表示图26A所示的立式空调机的框体的侧罩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0][实施方式1:立式空调机]
[0051]图1?图7用于示意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立式空调机,图1是表示整体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运转停止时的风向调整机构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制冷运转时的风向调整机构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制热运转时的风向调整机构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风向调整机构的动作的剖视图,图6是用于说明控制系统的框图,图7是用于说明控制系统的流程图。此外,各图只是示意图,本发明不限于图示的形态。
[0052]在图1中,立式空调机100具有框体10、配置在框体10内的侧视呈大致V字形的换热器23、配置在换热器23的上方(大致V字形的大致怀抱部分)的风扇24。
[0053]在框体10的框体前面11上形成有前面开口部12,前面开口部12作为用于吸入空气的“吸入口 ”发挥功能。另外,在框体前面11的上方形成有前方吹出口 13,在框体10的框体背面16附近配置有框体顶面15,在框体顶面15的前方吹出口 13附近的范围中形成有上方吹出口 14。
[0054]而且,在框体10上分别设置有:由从风扇24的靠框体背面16侧的位置到框体顶面15的靠上方吹出口 14附近的端部即顶面前端15a的平滑曲线形成的壳体背面17 ;从风扇24的斜前方的位置向框体前面11的前方吹出口 13附近的端部即前面上端Ila稍微倾斜的壳体中央面18。
[0055]而且,在框体前面11和换热器23之间配置有过滤器21,在换热器23的下方设置有托盘22。
[0056]另外,在框体10的前面设置有遥控输入部81,从遥控器90发出的信号经由遥控输入部81被输入到控制部80 (对此,另外详细说明)。
[0057](风向调整机构)
[0058]在图2中,在前方吹出口 13能够自由转动地设置有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在上方吹出口 14能够自由转动地设置有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a及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b。S卩,由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a和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b、以及使它们旋转的前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30m、上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40am及上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40bm形成“风向调整机构”。
[0059]另外,设置有干涉检测传感器(输入构件)70,用于检测与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42a的靠框体前面11侧的端缘即上方内表面前端45a的最近距离接近或抵接。此外,干涉检测传感器70不限于直接检测所述接近或抵接,也可以在从上方内表面前端45a远离的位置间接地检测。而且,干涉检测传感器70的位置不限于图1?图5所示的位置。
[0060]此外,由于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a和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b是同样的结构,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它们所具有的结构等(例如,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41a、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41b等),省略附图标记的下标“a、b”的记载。
[0061]另外,立式空调机100具有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a及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b,但本发明不限定上方吹出调整部件的数量,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a可以采用能够使上方吹出口14的整个区域关闭的结构,也可以取消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b,也可以在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a及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b之外,追加设置I个或2个以上的同样结构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
[0062](前方吹出调整部件)
[0063]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侧视时大致为直角三角形或大致扇形,具有:在运转停止时与框体前面11相连的(在运转过程中,存在因下述转动而不与框体前面11相连的情况)平面即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31 ;与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31大致垂直的截面为圆弧的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底面32 ;与大致直角三角形形状的斜面相当的、在运转停止时与壳体中央面18相连的曲面(截面大致圆弧)即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33。
[0064]而且,在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的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33上设置有前方吹出调整部件支点34,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在前方吹出调整部件支点34处能够自由转动地被设置在框体10上,并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构件而转动。
[0065](上方吹出调整部件)
[0066]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具有:在运转停止时与框体顶面15相连的(在运转过程中,存在因后述的转动而不与框体顶面15相连的情况)平面即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41 ;与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41平行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42 ;突出地设置在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42上的上方吹出调整板臂43 ;设置在上方吹出调整板臂43的前端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支点44。
[0067]而且,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在上方吹出调整部件支点44处能够自由转动地设置在框体10上,并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而转动。
[0068](运转停止时)
[0069]如上所述,在运转停止时,在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31与框体前面11相连的状态下,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关闭前方吹出口 13,在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41与框体顶面15相连的状态下,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关闭上方吹出口 14。
[0070]此时,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31的上方的端缘即前方外表面上端31a和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42a的靠框体前面11侧的端缘即上方内表面前端45a大致抵接。
[0071]因此,在运转停止时,能够关闭前方吹出口 13 (前吹时的吹出风路)及上方吹出口14(上吹时的吹出风路)双方,所以,能够抑制立式空调机100的外观的美观性的降低,并且能够抑制灰尘或异物向框体10内的侵入。
[0072](制冷运转时)
[0073]在图3中,在制冷运转时,成为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打开上方吹出口 14且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关闭前方吹出口 13的状态,通过了风扇24的空气(冷风)从上方吹出口 14被送向上方。而且,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的倾动角度能够适当设定,所以能够适当调整冷风的吹出方向。
[0074]此时,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的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33与壳体中央面18相连,因此形成了从风扇24到上方吹出口 14的风路,该风路由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33和壳体中央面18所形成的曲面(截面为大致圆弧)及与该曲面相对的壳体背面17围成。
[0075]因此,冷风在所述风路内被平顺地引导,之后,通过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将吹出方向调整成规定方向,能够抑制吹出风的紊乱。
[0076]另外,与壳体中央面18相连并形成在框体前面11侧的壳体前面19的截面为圆弧,隔着微小的间隙地与截面为圆弧的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底面32相对。因此,引导冷风时,能够将冷风吹入壳体前面19和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底面32之间的情况抑制到最小。
[0077](制热运转时)
[0078]在图4中,在制热运转时,成为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关闭上方吹出口 14且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打开前方吹出口 13的状态,通过了风扇24的空气(热风)从前方吹出口 13被送向前方。
[0079]此时,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的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31与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42平行,并与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42大致抵接。因此,由壳体背面17、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42和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33形成大致平顺地相连的曲面(以下称为“上侧曲面”)。另外,与壳体中央面18和壳体前面19相连并形成曲面(以下称为“下侧曲面”),从而形成由上侧曲面和下侧曲面围成的、从风扇24到前方吹出口 13的风路。
[0080]因此,热风在所述风路内平顺地被引导,之后,从前方吹出口 13朝向斜下方被吹出,并容易使吹出风朝向下方流动,能够容易地使制热时的热风到达脚下。
[0081]S卩,立式空调机100具有截面为大致直角三角形的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所以,在制热运转时,热风被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的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33 (与大致直角三角形的斜面相当)引导,能够向下方吹出。
[0082]此外,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能够停止在规定的转动角度,所以,通过适当地调整转动角度,能够调整热风的吹出方向。
[0083]此时,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31不与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42平行,所以,使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a (或者,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a及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b双方)转动(图中为顺时针)并避让,能够实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的转动,在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以处理的转动角度转动的同时,使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a转动(图中,逆时针),使前方外表面上端31a与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42大致抵接。
[0084]此外,也可以通过使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成为中空构造,而实现轻量化。
[0085](转动动作)
[0086]在图5中,对打开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时的转动动作进行说明。
[0087]在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关闭上方吹出口 14的状态下,欲使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转动时,前方外表面上端31a与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42a干涉。因此,进行至少将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a暂时打开的动作(图中,顺时针),由此能够避免所述干涉。
[0088]此外,在图5中,使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a及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b双方转动,但在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a和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b不干涉的情况下,仅使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a转动即可。
[0089]而且,在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的前方外表面上端31a附近设置有前方吹出调整部件支点34,在即使仅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转动,也能忽略前方外表面上端31a和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42的干涉的情况下,不需要使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a转动。
[0090](控制系统)
[0091]在图6中,立式空调机100具有用于设定立式空调机100的起动/停止或运转模式的遥控器90。另外,设置有用于对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31的上方的端缘即前方外表面上端31a和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42a的靠框体前面11侧的端缘即上方内表面前端45a之间的最近距离的接近或抵接进行检测的干涉检测传感器(输入构件)70,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通过前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输出构件)31而旋转,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a、40b分别通过上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输出构件)41a、41b而旋转。
[0092]S卩,从遥控器90经由遥控输入部81输入的指示内容和干涉检测传感器70的检测信息被输入控制部80,并输出分别使前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30m及上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40am、40bm旋转的信号。
[0093](流程图)
[0094]在图7中,控制部80根据来自遥控器90的信号判断是制冷运转还是制热运转
(SI),例如,在制冷运转的情况下,根据运转菜单发出使上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40am、40bm旋转的信号,并打开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a、40b(S2)。根据运转模式,存在仅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a、40b的一方旋转的情况。
[0095]然后,开始制冷运转,如上所述地使冷风向上方向吹出(S3)。然后,在输入来自遥控器90的停止信号时(S4),停止制冷循环及风扇24 (S5),并关闭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a、40b (S6)。
[0096]另一方面,在制热运转的情况下,首先,发出使上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40am旋转的信号,以不与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干涉的程度,稍微打开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a(S7),接着,根据运转菜单发出使前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30m旋转的信号,并打开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S8)。然后,使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a返回并关闭上方吹出口 14 (S9),开始制热运转(SlO)。然后,如上所述地向大致水平方向吹出热风。
[0097]另外,在输入来自遥控器90的停止信号时(Sll),停止制冷循环及风扇24(S12),与制热运转开始时同样地稍微打开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a (S13),接着,关闭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 (S14),最后,关闭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a (S15)。
[0098][实施方式2:立式空调机]
[0099]图8?图10示意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立式空调机,图8是表示运转停止时的风向调整机构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制冷运转时的风向调整机构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制热运转时的风向调整机构的动作的剖视图。此外,与实施方式I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一部分的说明。另外,各图只是示意图,本发明不限于所述方式。
[0100]在图8?图10中,立式空调机200是将立式空调机100 (实施方式I)中的截面大致直角三角形的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与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同样地改变成板状的前方吹出调整部件50的结构。
[0101](运转停止时)
[0102]在图8中,立式空调机200所具有的前方吹出调整部件50通过前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50m而旋转,并具有:在运转停止时与框体前面11相连的(在运转过程中,存在因转动而不与框体前面11相连的情况)平面即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51 ;与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51平行的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52 ;突出地设置在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52上的前方吹出调整板臂53 ;设置在前方吹出调整板臂53的前端的前方吹出调整部件支点54。
[0103]而且,前方吹出调整部件50在前方吹出调整部件支点54处能够自由转动地被设置在框体10上,并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而转动。
[0104]此时,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51的上方的端缘即前方外表面上端51a和上方内表面前端45大致抵接。
[0105]因此,在运转停止时,能够关闭前方吹出口 13及上方吹出口 14双方,所以能够抑制立式空调机200的外观的美观性的降低,并且能够抑制灰尘或异物向框体10内的侵入。
[0106](制冷运转时)
[0107]在图9中,在制冷运转时,成为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打开上方吹出口 14且前方吹出调整部件50关闭前方吹出口 13的状态,通过了风扇24的空气(冷风)从上方吹出口 14被送向上方。
[0108]此时,前方吹出调整部件50转动(图中,逆时针),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52的下方的端缘即前方内表面下端52b向壳体前面19的壳体中央面18附近移动,从而形成从风扇24到上方吹出口 14的风路,该风路由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52和壳体中央面18所形成的曲面以及与该曲面相对的壳体背面17围成。
[0109]因此,冷风在所述风路内被平顺地引导,之后,通过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将吹出方向调整成规定方向,能够抑制吹出风的紊乱。
[0110]另外,壳体前面19的截面为圆弧,其曲率半径与前方吹出调整部件支点54和前方内表面下端52b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准确来说,稍大),所以,引导冷风时,将冷风吹入壳体前面19和前方内表面下端52b之间的情况抑制得最小。
[0111](制热运转时)
[0112]在图10中,在制热运转时,成为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关闭上方吹出口 14且前方吹出调整部件50打开前方吹出口 13的状态,通过了风扇24的空气(热风)从前方吹出口13被送向前方。
[0113]此时,前方吹出调整部件50倾斜,由壳体背面17、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42和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52形成大致平滑地相连的曲面(以下称为“上侧曲面”)。另外,由于与壳体中央面18和壳体前面19相连地形成曲面(以下称为“下侧曲面”),所以形成由上侧曲面和下侧曲面围成的、从风扇24到前方吹出口 13的风路。
[0114]因此,热风在所述风路内被平顺地引导,之后,从前方吹出口 13朝向斜下方吹出,能够容易地使吹出风朝向下方流动,从而能够容易地使制热时的热风到达脚下。
[0115]此外,前方吹出调整部件50能够停止在规定的转动角度,因此,通过适当地调整转动角度,能够调整热风的吹出方向。
[0116]此时,由于前方吹出调整部件50与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a干涉,所以如上(实施方式I)所述,使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a (或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a及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b双方)转动(图中,顺时针转动)而避让,能够实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50的转动,在前方吹出调整部件50以处理的转动角度转动的同时,使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a转动(图中,逆时针转动),使前方外表面上端51a与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42大致抵接。
[0117][实施方式3:立式空调机]
[0118]图11?图14B示意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立式空调机,图11是局部放大地表示运转停止姿势的剖视图,图12是抽出构成部件的一部分(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并进行表示的剖视图,图13A是抽出构成部件的一部分(配置在前方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并进行表示的剖视图,图13B是抽出构成部件的一部分(配置在后方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并进行表示的剖视图,图14A是抽出构成部件的一部分(框体顶面)并进行表示的剖视图,图14B是抽出构成部件的一部分(壳体前面)并进行表示的剖视图。此外,与实施方式I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一部分的说明。此外,各图只是示意图,本发明不限于所述方式。
[0119]在图11?图14B中,立式空调机300分别将实施方式I中说明的立式空调机100中的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置换成前方吹出调整部件(以下称为“F部件”)330,并将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 (准确地来说是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a、40b)置换成上方吹出调整部件
340(准确地来说是上方吹出调整部件(以下称为“U部件”)340a、340b),并且在框体顶面15的顶面前端15a形成框体顶面前端倾斜面(以下称为“框体顶面倾斜面”)315,并使壳体前面19成为平面状的壳体前面319,在壳体中央面18和壳体前面319之间形成有壳体阶梯面 318。
[0120]另外,立式空调机300具有U部件340a及U部件340b,但本发明不限定上方吹出调整部件的数量,可以撤销U部件340b,仅利用U部件340a关闭上方吹出口 14的整个区域,也可以在U部件340a的后面侧设置2个以上的U部件340b。
[0121](前方吹出调整部件)
[0122]在图12中,F部件330侧视呈大致直角三角形或大致扇形,并具有运转停止时与框体前面11相连的(在运转过程中,存在因下述的转动而不与框体前面11相连的情况)平面即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以下称为“F外表面”)31 ;与F外表面31的前方外表面下端31b相连并相对于F外表面31垂直的平面即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底面(以下称为“F底面”)334 ;与F外表面31的前方外表面上端31a相连的前方吹出调整部件顶面(以下称为“F 顶面”)335。
[0123]另外,还具有:与F顶面335的前方外表面上端31b的相反侧的侧缘335a相连并与F外表面31平行的前方吹出调整部件顶面阶梯部(以下称为“F顶面阶梯部”)331 ;与?顶面阶梯部331相连并相对于F外表面31朝向越趋向前方外表面下端31b侧越从F外表面31远离的方向倾斜的前方吹出调整部件顶面倾斜部(以下称为“F顶面倾斜部”)332。
[0124]g卩,由F顶面阶梯部331和F顶面倾斜部332形成“前方吹出调整部件被重叠范围”。
[0125]另外,还具有:与F顶面倾斜部332的F顶面阶梯部331的相反侧的侧缘33a相连并相对于F外表面31朝向越趋向前方外表面下端31b侧越从F外表面31远离的方向以圆弧状(在本发明中,将圆弧、椭圆的一部分、螺旋的一部分等平滑地弯曲的曲线统称为“圆弧状”)平顺地倾斜的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以下称为“F内表面”)33 ;与F内表面33的F顶面倾斜部332的相反侧的侧缘33b相连并与F外表面31平行的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阶梯部(以下称为“F内表面阶梯部”)333。
[0126]而且,F内表面阶梯部333的与F的33b相反的一侧的侧缘32b和前方外表面下端31b通过平面状的F底面334相连。
[0127]而且,在F内表面33上设置有前方吹出调整部件支点34。
[0128](配置在前面附近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
[0129]在图13A中,配置在前面附近的U部件340a具有:在运转停止时与框体顶面15停止于同一面中的(在运转过程中,存在因下述的转动而不与框体顶面15相连的情况)平面即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以下称为“U外表面”)41a ;与U外表面41a平行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以下称为“U内表面”)42a;突出地设置在U内表面42a上的上方吹出调整板臂43a ;设置在上方吹出调整板臂43a的前端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支点44a。
[0130]而且,U部件340a的U外表面41a的宽度(上方外表面前端47a和上方外表面后端48a的距离)比U内表面42a的宽度(上方内表面前端45a和上方内表面后端46a的距离)长,在上方外表面前端47a和上方内表面前端45a之间形成有截面圆弧状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前端圆弧状面(以下称为“UF圆弧状面”)341a。S卩,UF圆弧状面341a形成了 U部件340a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前重叠范围”。
[0131]另外,还具有:与上方外表面后端48a相连并与U外表面41a垂直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后端垂直面(以下称为“UR垂直面”)342a ;对现垂直面342a的上方外表面后端48a的相反侧的端部49a和上方内表面后端46a进行连接的平面状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后端倾斜面(以下称为“UR倾斜面”)343a。即,UR倾斜面343a形成了 “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后重叠范围”。
[0132]此外,在运转停止时(U外表面41a与框体顶面15位于同一面内),UF圆弧状面
341a呈朝向前方斜下方的凸形状,UR倾斜面343a朝向前方斜下方。
[0133](配置在后面附近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
[0134]在图13B中,后面附近配置的U部件340b具有:在运转停止时与框体顶面15停止在同一面的(在运转过程中,存在因下述转动而不与框体顶面15相连的情况)平面即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41b ;与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41b平行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42b ;突出地设置在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42b上的上方吹出调整板臂43b ;设置在上方吹出调整板臂43b的前端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支点44b。
[0135]而且,U部件340b具有:与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以下称为“U外表面”)41b的上方外表面前端47b相连并在运转停止时(U外表面41b与框体顶面15位于同一面)越靠近前面越逐渐位于下方的截面圆弧状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前端圆弧面(以下称为“UF外圆弧面”)341b ;与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以下称为“U内表面”)42b的上方内表面前端45b相连并在运转停止时越接近前面越逐渐位于下方的截面圆弧状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前端圆弧面(以下称为“UF内圆弧面”)342b。
[0136]而且,UF外圆弧面341b和UF内圆弧面342b的间隔越接近前面越逐渐变小,各自的顶端通过截面圆弧状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前端顶端面(以下称为“UF顶端面”)343b平滑地相连。
[0137]g卩,由UF外圆弧面341b和UF内圆弧面342b形成了“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前被重叠范围”。
[0138]另外,还具有:与U外表面41b的上方外表面后端48b相连并与U外表面41b垂直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后端垂直面(以下称为“UR垂直面”)344b ;对现垂直面344b的上方外表面后端48b的相反侧的端部49b和上方内表面后端46b进行连接的平面状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后端倾斜面(以下称为“UR倾斜面”)345b。即,UR倾斜面345b形成了“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后重叠范围”。
[0139]此外,在运转停止时(U外表面41b与框体顶面15位于同一面内),UF外圆弧面341b及UF内圆弧面342b呈朝向前方斜上方的凸形状,UR倾斜面345b朝向前方斜下方。
[0140](框体顶面)
[0141]在图14A中,在框体顶面15上,设置有与顶面前端15a相连并以越接近前面越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的框体顶面倾斜面315,框体顶面倾斜面315形成了“框体顶面被重叠范围”。
[0142]另外,与框体顶面倾斜面315平行地形成位于比框体顶面倾斜面315靠下方的位置的框体顶面下倾斜面316,在框体顶面下倾斜面316上设置有吸水材料317,吸水材料317的表面(上表面)与框体顶面倾斜面315相连。
[0143](壳体阶梯面)
[0144]在图14B中,壳体阶梯面318形成在壳体中央面18和壳体前面19之间,并与框体前面I平行。
[0145](运转停止时)
[0146]在运转停止时,在F外表面31与框体前面11相连的状态下,F部件330关闭前方吹出口 13,在U外表面41a、41b与框体顶面15相连的状态下,U部件340a、340b关闭上方吹出口 14(以下称为“运转停止姿势”)。
[0147]此时,F部件330的F顶面335和前面侧的U部件340a的U外表面41a位于同一面内,U部件340a的UF圆弧状面341a即“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前重叠范围”与由F部件330的F顶面阶梯部331及F顶面倾斜部332形成的凹部(凹陷)即“前方吹出调整部件被重叠范围”重叠,UF圆弧状面341a与F顶面倾斜部332接触。
[0148]另外,前面侧的U部件340a的U外表面41a和后面侧的U部件340b的U外表面41b位于同一面内,位于下侧的U部件340b的UF外圆弧面341b即“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前被重叠范围”与位于上侧的U部件340a的UR倾斜面343a即“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后重叠范围”重叠,UF外圆弧面341b与UR倾斜面343a接触。
[0149]而且,U部件340b的U外表面41b和框体顶面15位于同一面内,U部件340b的UR倾斜面345b即“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后重叠范围”与形成在框体顶面15的顶面前端15a上的框体顶面倾斜面315即“框体前面被重叠范围”重叠,UR倾斜面345b与框体顶面倾斜面315接触。
[0150]如上所述,立式空调机300在运转停止姿势下,F部件330和U部件340a、U部件340a和前面侧的U部件340b、以及前面侧的U部件340b和后面侧的框体顶面15分别局部地(在所述重叠范围和所述被重叠范围中)重叠,所以框体10的上方吹出口 14没有间隙地可靠地被覆盖。
[0151]因此,即使在如下情况下,S卩,虽然在设计图上以没有间隙的尺寸设计,但是部件成型精度和组装精度产生偏差,部件之间也不会形成间隙,美观性提高,并且能够防止灰尘等从上方向框体10内侵入。
[0152]另外,F部件330的F外表面31与框体前面11位于同一面内,F内表面阶梯部333与形成在壳体中央面18和壳体前面19之间的壳体阶梯面318抵接,因此能够防止灰尘等从前方向框体10内侵入。
[0153]此外,以上,记载了在各个部件彼此的重叠部中,各个部件接触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为实现接触(碰撞)时的消音或减音,也可以在重叠部的一方设置弹性材料(海绵、植绒材料等柔软素材的材料),避免重叠部彼此的直接接触。
[0154]而且,使重叠部的一方为平面,使另一方成为向该平面侧凸的截面圆弧状,但也可以使一方为截面圆弧状,使另一方为平面。即,也可以使F顶面倾斜部332成为向后方斜上方向凸的截面圆弧状,使UF圆弧状面341a成为平面状。同样地,也可以使UR倾斜面343a成为向后方斜下方凸的截面圆弧状,使UF外圆弧面341b成为越趋向前方越向下方倾斜的平面状。
[0155]而且,也可以使壳体阶梯面318相对于框体前面11非平行(倾斜),使F内表面阶梯部333相对于F外表面31成为与所述非平行相同程度的非平行(倾斜)。
[0156]图15?图19示意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立式空调机,图15是放大一部分地表示制冷剂运转(上吹运转)姿势的剖视图,图16是放大一部分地表示制热运转(下吹运转)姿势的剖视图,图17A及图17B是表示成为制热运转姿势的动作的剖视图,图18是表示控制系统的框图,图19A及图19B是用于说明控制系统的流程图。此外,与实施方式I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一部分的说明。此外,各图只是示意图,本发明不限于所述方式。
[0157](制冷运转时的姿势)
[0158]在图15中,在制冷运转时,成为U部件340a、340b打开上方吹出口 14且F部件330关闭前方吹出口 13的状态,通过了风扇24的空气(冷风)从上方吹出口 14被送向上方。
[0159]此时,配置在后方的U部件340b侵入框体10内,停止在与壳体背面17大致平行(根据运转条件决定的角度)的位置,另一方面,在配置在前方的U部件340a向框体10外突出的状态下,停止于大致铅垂(准确地来说,根据越趋向上方越位于前方地稍微倾斜的运转条件决定的角度)的位置。而且,F部件330的F内表面33平滑地与壳体中央面18相连(以下称为“制冷运转姿势”)。
[0160]因此,形成了由F内表面33和壳体中央面18所形成的曲面(截面大致圆弧)以及与该曲面相对的壳体背面17围成的、从风扇24到上方吹出口 14的风路,通过风扇24输送的冷风朝向斜上方吹出。
[0161]此时,由于配置在后方的U部件340b接近风扇24,所以能够更可靠地引导吹出方向。
[0162]另外,F内表面阶梯部333与壳体阶梯面318接触,所以能够防止被风扇24输送的冷风向框体前面11侧泄漏。而且,若在F内表面阶梯部333及壳体阶梯面318的一方或双方设置弹性体(如上所述地除了消音和减音,还能够实现气密性的提高。未图示),就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所述泄漏。
[0163]而且,即使假设在F内表面阶梯部333和壳体阶梯面318之间形成了间隙,由于壳体前面19和F底面334隔着微小的间隙相对,所以从壳体中央面18到框体前面11的流路(间隙)以截面L字形在流路的中途弯折,所以经由所述流路向框体10的前面侧漏出的冷风被抑制得最小。
[0164](制冷运转开始时的动作)
[0165]在图15中,对制冷运转开始时的U部件340a、340b的动作进行说明。
[0166]前面侧的U部件340a和后面侧的U部件340b的一部分重叠,从而不能使两者同时转动。因此,首先,为使在后面侧处于下侧的UF圆弧状面341a向下方移动,使后方的U部件340b向箭头Rl所示的方向(图中,逆时针方向)转动,并停止在预先设定的停止位置。然后,为使在前面侧位于上侧的UR倾斜面343a向下方移动,使前方的U部件340a向箭头R2所示的方向(图中,顺时针方向)转动,并停止在预先设定的停止位置。
[0167](制冷运转结束时的动作)
[0168]另一方面,在制冷运转结束时,相反地实施所述制冷运转开始时的各步骤。S卩,首先,使前方的U部件340a向与箭头R2相反的方向(图中,逆时针方向)转动,将前方的U部件340a的UF圆弧状面341a压抵在F部件330的F顶面倾斜部332。
[0169]然后,使后方的U部件340b向与箭头Rl相反的方向(图中,顺时针方向)转动,将后方的U部件340b的UF圆弧状面341a压抵在后方的U部件340b的UR倾斜面343a。此时,后方的U部件340b的UR倾斜面345b与框体顶面倾斜面315接触。
[0170](制热运转时的姿势)
[0171]在图16中,在制热运转时,成为U部件340a、340b关闭上方吹出口 14且F部件330打开前方吹出口 13的状态,通过了风扇24的空气(热风)从前方吹出口 13被送向前方。
[0172]此时,前方的U部件340a的U内表面42a、后方的U部件340b的U内表面42b及框体顶面15位于同一面内,各自的一部分如上所述地重叠。另外,F部件330的F外表面31与前方的U部件340a的U内表面42a (准确地来说,上方内表面前端45a)接触,成为与U外表面41a平行地接近的姿势(以下称为“制热运转姿势”)。
[0173]因此,由壳体背面17、U内表面42b、U内表面42a及F内表面33形成平顺地相连的曲面(以下称为“上侧曲面”)。另外,由壳体中央面18和壳体前面19形成平顺地相连的曲面(以下称为“下侧曲面”),从而形成由上侧曲面和下侧曲面围成的、从风扇24到前方吹出口 13的风路。
[0174]因此,热风在所述风路内被平顺地引导,之后,从前方吹出口 13向斜下方吹出,能够容易地使吹出风向下方流动,从而能够容易地使制热时的热风到达脚下。
[0175]此时,框体顶面15和后面侧的U内表面42b、以及后面侧的U内表面42b和前面侧的U内表面42a分别如上所述地一部分重叠,前面侧的U内表面42a和F外表面31局部接触,从而能够将热风从上侧曲面的漏出抑制得最小。
[0176]S卩,立式空调机300具有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或截面为扇形的F部件330,从而在制热运转时,热风被F部件330的F内表面33 (与直角三角形的斜面相当)引导,能够将热风向下方吹出。
[0177]此外,由于F部件330能够停止于规定的转动角度,所以通过适当地调整转动角度,能够调整热风的吹出方向。此时,F部件330的前方外表面上端31a与前面侧的U部件340a的U内表面42a气密地接触。
[0178](制热运转开始时的动作)
[0179]在图16、图17A及图17B中,对制热运转时的F部件33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运转停止时,在F部件330的前方吹出调整部件顶面倾斜部332上覆盖着前方的U部件340a的UF圆弧状面341a (重叠),因此,不能消除所述重叠,不能使F部件330转动。
[0180]S卩,首先,与所述制冷运转时一样,为使处于下侧的UF外圆弧面341b向下方移动,使后方的U部件340b向箭头R3所示的方向(图中,逆时针方向)稍微转动并停止。然后,为使处于上侧的UF圆弧状面341a向上方移动,使前方的U部件340a向箭头R4所示的方向(图中,逆时针方向)稍微转动并停止。此时,后方的U部件340b的转动角度成为如下程度,即,即使使前方的U部件340a转动,上方外表面后端48a也不与UF顶端面343b干涉的程度(参照图17A)。
[0181]因此,使F部件330向箭头R5所示的方向(图中,顺时针方向)转动,直到F外表面31成为水平(参照图17B)。
[0182]而且,使前方的U部件340a向与所述方向相反的方向(箭头R6所示的方向(图中,逆时针方向))稍微转动,将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42a压抵在F外表面31上,而且,使后方的U部件340b向与所述方向相反的方向(箭头R7所示的方向(图中,逆时针方向))稍微转动,将UF外圆弧面341b压抵在前方的U部件340a的UR倾斜面343a上。
[0183](制热运转结束时的动作)
[0184]另一方面,在制热运转结束时,相反地实施所述制热运转开始时的各步骤。S卩,首先,使后方的U部件340b向与箭头R7相反的方向(图中,顺时针方向))稍微转动,使前方的U部件340a向与箭头R6相反的方向(图中,顺时针方向)稍微转动。
[0185]因此,使F部件330向与箭头R5相反的方向(图中,逆时针方向)转动,将F内表面阶梯部333压抵在壳体阶梯面318上。
[0186]而且,使前方的U部件340a向与箭头R4相反的方向(图中,逆时针方向)转动,将前方的U部件340a的UF圆弧状面341a压抵在F部件330的F顶面倾斜部332上。
[0187]然后,使后方的U部件340b向与箭头R3相反的方向(图中,顺时针方向)转动,将后方的U部件340b的UF外圆弧面341b压抵在后方的U部件340b的UR倾斜面343a上。此时,后方的U部件340b的UR倾斜面345b与框体顶面倾斜面315接触。
[0188](控制系统)
[0189]在图18中,立式空调机300具有用于设定立式空调机300的起动/停止和运转模式的遥控器390。另外,F部件330通过前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输出机构)330m而转动,U部件340a、340b分别通过上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输出机构)340am、340bm而转动。
[0190]S卩,从遥控器390经由遥控输入部381输入的指示内容被输入控制部380,并输出使前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330m及上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340am、340bm分别转动的信号。
[0191](流程图)
[0192]在图19A、图19B及图15?图17B中,对立式空调机300中的控制部380的动作进行说明。
[0193]控制部380首先根据来自遥控器390的信号判断是制冷运转(上吹运转)还是制热运转(下吹运转)(Si)。
[0194](制冷运转开始时)
[0195]在图19A中,在制冷运转开始时,如上所述,在运转结束姿势中,U部件340a和U部件340b局部重叠,所以不能使两者同时转动。因此,首先,为使处于下侧的UF外圆弧面341b向下方移动,使后方的U部件340b向箭头Rl所示的方向(图中,逆时针方向)转动,并停止在预先设定的停止位置(S31)。
[0196]然后,为使处于上侧的UR倾斜面343a向下方移动,使前方的U部件340a向箭头R2所示的方向(图中,顺时针方向)转动,并停止在预先设定的停止位置(S32)。
[0197]S卩,控制部380与运转菜单相应地发出使上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340am、340bm转动的信号,使U部件340a、340b转动,并打开上方吹出口 14。于是,由于成为制冷运转姿势(参照图15),所以起动制冷循环及风扇24(S33)。
[0198](制冷运转结束时的动作)
[0199]而且,从遥控器390输入停止信号时(S34),停止制冷循环及风扇24(S35)。
[0200]然后,相反地实施所述制冷运转开始时的各步骤。即,首先,使前方的U部件340a向与箭头R2相反的方向(在图15中,逆时针方向)转动,将前方的U部件340a的UF圆弧状面341a压抵在F部件330的F顶面倾斜部332 (S36)。
[0201]然后,使后方的U部件340b向与箭头Rl相反的方向(在图15中,顺时针方向)转动,将后方的U部件340b的UF外圆弧面341b压抵在后方的U部件340b的UR倾斜面343a (S37)。此时,后方的U部件340b的UR倾斜面345b与框体顶面倾斜面315接触,并成为运转停止姿势。
[0202](制热运转开始时的动作)
[0203]在图19B中,如上所述,在运转停止时,F部件330的前方吹出调整部件顶面倾斜部332被前方的U部件340a的UF圆弧状面341a覆盖(重叠),因此没有消除所述重叠时,不能使F部件330转动。
[0204]S卩,首先,在所述制冷运转时同样地,为使处于下侧的UF外圆弧面341b向下方移动,使后方的U部件340b向箭头R3所示的方向(在图17A中,逆时针方向)稍微转动并停止(S41)。
[0205]然后,为使处于上侧的UF圆弧状面341a向上方移动,使前方的U部件340a向箭头R4所示的方向(在图17A中,逆时针方向)稍微转动并停止(S42)。此时,后方的U部件340b的转动角度成为如下程度,即,即使使前方的U部件340a转动,上方外表面后端48a也不与UF顶端面343b干涉的程度(参照图17A)。
[0206]因此,使F部件330向箭头R5所示的方向(在图17B中,顺时针方向)转动并停止,直到F外表面31成为水平(S43)。
[0207]而且,使前方的U部件340a向箭头R6所示的方向(在图16中,逆时针方向)稍微转动,将U下表面42a压抵在F外表面31 (S44)。
[0208]而且,使后方的U部件340b向箭头R7所示的方向(在图16中,逆时针方向)稍微转动,将UF外圆弧面341b压抵在前方的U部件340a的UR倾斜面343a (S45)。
[0209]于是,成为制热运转姿势,起动制冷循环及风扇24 (S46)。
[0210](制热运转结束时的动作)
[0211]而且,从遥控器390输入停止信号时(S47),停止制冷循环及风扇24(S48)。
[0212]而且,相反地实施所述制热运转开始时的各步骤。即,首先,使后方的U部件340b向与箭头R7相反的方向(在图16中,顺时针方向)稍微转动并停止(S49),使前方的U部件340a向与箭头R6相反的方向(在图16中,顺时针方向)稍微转动并停止(S50)。
[0213]因此,使F部件330向与箭头R5相反的方向(在图17B中,逆时针方向)转动,将F内表面阶梯部333压抵在壳体阶梯面318 (S51)。
[0214]而且,使前方的U部件340a向与箭头R4相反的方向(在图17A中,逆时针方向)转动,将前方的U部件340a的UF圆弧状面341a压抵在F部件330的F顶面倾斜部332 (S52)。
[0215]然后,使后方的U部件340b向与箭头R3相反的方向(在图17A中,顺时针方向)转动,将后方的U部件340b的UF外圆弧面341b压抵在后方的U部件340b的UR倾斜面343a (S53)。此时,后方的U部件340b的UR倾斜面345b与框体顶面倾斜面315接触,成为运转停止姿势。
[0216](变形例)
[0217]图20A?图20C示意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立式空调机的构成部件的变形例,图20A是壳体前面,图20B是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图20C是前方吹出调整部件。此外,图11?图19中的部件的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一部分的说明。此外,各图只是示意图,本发明不限于所述方式。
[0218]在图20A中,壳体前面419是在壳体前面319上设置与框体前面11平行的多个凹凸419a的结构。因此,冷风难以通过壳体前面419和F底面334之间的间隙泄漏。
[0219]此外,凹凸419a的形状和大小没有限定,例如,凹部是深度为Imm左右的截面正方形,凸部的宽度(凹部彼此的间隔)为Imm左右。
[0220]另外,在壳体阶梯面318上设置有弹性部件418。由于弹性部件418具有橡胶部件等的弹性,所以消音、减音或气密性(密封性)提高。
[0221]在图20B中,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40a、440b是在U部件340a、340b中的U内表面42a、42b上形成与上方内表面前端45a、45b平行的多个凹槽441a、441b而成的。因此,即使在U内表面42a、42b结露的情况下,由于结露水通过表面张力附着在凹槽441a、441b中,所以能够防止结露水向框体10内滴下。
[0222]在图20C中,前方吹出调整部件430是使F部件330成为中空而成的,具有:具有F外表面31的前方外表面部件431 ;具有F内表面33、F顶面倾斜部332、F内表面阶梯部333及F底面334的截面U字(-字)形的前方内表面部件433 ;前方隔热材料432。
[0223]在前方外表面部件431的前方外表面上端31a及前方外表面下端31b上,分别形成有向F内表面33侧突出的前方上凸缘431a及前方下凸缘431b。
[0224]而且,在形成前方内表面部件433的F内表面33的前面侧,粘接有前方隔热材料432。在前方隔热材料432的上方,隔着隔热材料连接部分432a形成有板状的隔热材料被重叠面435。隔热材料连接部分432a被F顶面倾斜部332的前面侧的端面和F外表面31的后面侧的面夹压,隔热材料被重叠面435被粘接在F顶面倾斜部332,隔热材料被重叠面435的一部分被F顶面倾斜部332的上表面和前方上凸缘431a的下表面夹压。
[0225]而且,F底面334的前面侧的前端被接合于前方下凸缘431b,在F底面334的下表面设置有与F外表面31平行的多个凹凸434。
[0226]因此,前方外表面部件431和前方内表面部件433被牢固地接合。另外,在制冷运转时,即使F内表面33被冷却,通过前方隔热材料432也能够抑制冷能向F外表面31的传递,从而能够防止F外表面31上的结露。
[0227]而且,能够避免面侧的U部件340a的UF圆弧状面341a和F顶面倾斜部332的直接接触,隔热材料被重叠面435具有消音和减音功能,所以能够抑制前面侧的U部件340a的一部分与前方吹出调整部件430重叠时的声音和振动的发生。
[0228]而且,由于凹凸434,调节空气难以流过F底面334和壳体前面319之间的间隙。
[0229]以上的变形例能够适当地选择并将其一部分用于立式空调机300。
[0230][实施方式4:立式空调机]
[0231]图21A?图23示意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立式空调机,图21A及图21B是放大一部分地表示上下吹出运转姿势的剖视图,图22是表示控制系统的框图,图23是用于说明控制系统的流程图。此外,与实施方式3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一部分的说明。此外,各图只是示意图,本发明不限于所述方式。
[0232]立式空调机400在制热运转开始时,在一定时间期间内,将调节空气向上方和前方双方吹出。
[0233]S卩,防止制热运转开始时的未充分地被加热的调节空气全部朝向使用者吹出,以确保舒适性。另外,在制冷运转开始时或制热运转开始时,虽然未充分地被冷却或加热,也将以某程度被冷却或加热的调节空气的一部分向前方吹出,执行吸引其的“短路”,从而促进换热器23的温度上升或温度冷却。
[0234](上下吹出运转时)
[0235]在图21A?图23中,立式空调机400设置有测定换热器23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423和被输入温度传感器423的测定结果的控制部480。
[0236]控制部480首先根据来自遥控器390的信号判断是制冷运转(上吹运转),还是制热运转(下吹运转),或者是在执行了上下运转之后进行制冷运转(上吹运转)或制热运转(下吹运转)(S61)。
[0237]是制冷运转(上吹运转)的情况下,进入图19的“C”,是制热运转(下吹运转)的情况下,进入图19的“H”,分别进行实施方式3中的控制(参照图19)。
[0238]执行了上下运转之后进行制冷运转(上吹运转)或制热运转(下吹运转)的情况下,首先,为使处于下侧的UF外圆弧面341b向下方移动,使后方的U部件340b向箭头Rl所示的方向(在图21A中,逆时针方向)转动,并停止在预先设定的停止位置(S62)。
[0239]然后,为使处于上侧的UR倾斜面343a向下方移动,使前方的U部件340a向箭头R2所示的方向(在图21A中,顺时针方向)转动,并停止在预先设定的停止位置(S63)。即,控制部480根据运转菜单发出使上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340am、340bm转动的信号,使U部件340a、340b转动,并打开上方吹出口 14。
[0240]然后,使F部件330向箭头R8所示的方向(在图21A中,顺时针方向)转动并停止,直到成为F外表面31朝向斜上方的姿势(S64)。
[0241]因此,起动制冷循环及风扇24而开始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S65)。
[0242]而且,温度传感器423所测定的温度下降或上升到预先设定的下吹设定温度时(S66),取得制冷运转姿势或制热运转姿势。
[0243]S卩,制冷运转时,使F部件330向箭头R9所示的方向(在图21B中,逆时针方向)转动,将F内表面阶梯部333压抵在壳体阶梯面318,关闭前方吹出口 13(S67)。即,取得制冷运转姿势(参照图15),然后,进入图19A中的“A”,执行制冷运转中的各步骤。
[0244]此外,继续制冷运转时,存在制冷循环及风扇24的运转状态不恒定的情况,被适当地控制。
[0245]另一方面,制热运转时,使F部件330向箭头R8所示的方向(在图21A中,顺时针方向)进一步转动,F外表面31与框体顶面15平行(S68)。
[0246]而且,使前面侧的U部件430a向与箭头R2相反的方向转动并停止(S69),而且,使后面侧的U部件430b向与箭头Rl相反的方向转动并停止(S70)。即,关闭前面开口部12,取得制冷运转姿势(参照图15),然后,进入图19B中的“B”,执行制热运转中的各步骤。
[0247]此外,继续制热运转时,存在制冷循环及风扇24的运转状态不恒定(不变)的情况,被适当地控制。例如,刚刚开始运转时,减小风扇24的转速,存在调节空气的吹出速度较低的情况。
[0248][实施方式5:立式空调机]
[0249]图24及图25示意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立式空调机,图24是放大一部分地表示运转停止姿势的剖视图,图25是用于说明控制系统的流程图。此外,与实施方式3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一部分的说明。此外,各图是示意图,本发明不限于所述方式。
[0250]立式空调机500能够应对如下情况,即,后面侧的U部件340b的UF圆弧状面341a本应与前面侧的U部件340a的UR倾斜面343a接触,但在运转停止时,因某种理由(例如,孩子的恶作剧等),后面侧的U部件340b的UF顶端面343b与前面侧的U部件340a的U外表面41a接触,即,两者的重叠的上下关系颠倒。
[0251]即,无论两者的重叠的上下关系是否颠倒,暂时使后方的U部件340b向箭头RlO所示的方向(在图24中,逆时针方向)稍微转动,并停止在预先设定的停止位置(S81),从而使在后面侧处于下侧的UF圆弧状面341a向下方移动。
[0252]然后,使前方的U部件340a向箭头RlI所示的方向(在图24中,逆时针方向)稍微转动,并停止在预先设定的停止位置(S82)。
[0253]然后,进入图19A中的“SI”。
[0254]当两者的重叠成为颠倒的上下关系时,在步骤S81、82中,由于后方的U部件340b及前方的U部件340a实际转动,所以能够使后方的U部件340b转动。
[0255]另一方面,两者的重叠成为本来的上下关系时,在步骤S81、82中,在后方的U部件340b及前方的U部件340a不转动的状态下,保持运转停止时的姿势(由于上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40am、40bm滑动)。此时,后方的U部件340b能够转动。
[0256]因此,根据立式空调机500,即使在前面侧的U部件340a和后面侧的U部件340b的一部分的重叠状态颠倒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与立式空调机300同样的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而且,所述运转控制能够适用于立式空调机400。
[0257][实施方式6:立式空调机]
[0258]图26A?图26C示意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立式空调机,图26A是俯视图,图26B是透视框体的侧罩地表示的左视图,图26C是透视框体的侧罩地表示的右视图。此夕卜,与实施方式I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一部分的说明。此夕卜,各图只是示意图,本发明不限于所述方式。
[0259]在图26A?图26C中,在立式空调机600中,使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转动的前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30m设置在框体10的左侧面侧所配置的框体左部件1L上,使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a及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b转动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40am及上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40bm被设置在框体10的右侧面侧所配置的框体右部件1R上。
[0260]因此,前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30m和上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40am、40bm成为不干涉的配置。
[0261]而且,固定在前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30m的旋转轴上的小齿轮(未图示)的旋转分别依次传递到能够自由旋转地设置在框体左部件1L上的小齿轮631、632、633、664。此时,小齿轮632的齿数比小齿轮631的齿数多,另外,小齿轮632和小齿轮633具有共用的旋转轴并一体地旋转,小齿轮634固定于前方吹出调整部件支点34,从而前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30m的旋转在被减速的状态下传递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支点34。
[0262]因此,设置前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30m的位置的自由度增加,并且即使前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30m采用较小扭矩的小型马达,也能够使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可靠地转动,因此能够实现立式空调机600的轻量化和制作成本的降低。
[0263]附图标记的说明
[0264]10框体,1L框体左部件,1R框体右部件,11框体前面,Ila前面上端,12前面开口部(吸込口),13前方吹出口,14上方吹出口,15框体顶面,15a顶面前端,16框体背面,17壳体背面,18壳体中央面,19壳体前面,21过滤器,22托盘,23换热器,24风扇,30前方吹出调整部件,30m前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31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F外表面),31a前方外表面上端,32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底面,33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F内表面),34前方吹出调整部件支点,40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0m上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41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U外表面),42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U内表面),43上方吹出调整板臂,44上方吹出调整部件支点,45上方内表面前端,50前方吹出调整部件,50m前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51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51a前方外表面上端,52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52b前方内表面下端,53前方吹出调整板臂,54前方吹出调整部件支点,70干涉检测传感器,80控制部,81遥控输入部,90遥控器,100立式空调机(实施方式I),200立式空调机(实施方式2),300立式空调机(实施方式3),315框体顶面倾斜面,316框体顶面下倾斜面,317吸水材料,318壳体阶梯面,319壳体前面,330前方吹出调整部件(F部件),330m前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331前方吹出调整部件顶面阶梯部(F顶面阶梯部),332前方吹出调整部件顶面倾斜部(F顶面倾斜部),333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阶梯部(F内表面阶梯部),334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底面(F底面),335前方吹出调整部件顶面(F顶面),335a侧缘,340上方吹出调整部件(U部件),340a上方吹出调整部件(U部件),340b上方吹出调整部件(U部件),340am上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340bm上方吹出调整部件马达,341a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前端圆弧状面(UF圆弧状面),341b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前端圆弧面(UF外圆弧面),342a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后端垂直面(UR垂直面),342b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前端圆弧面(UF内圆弧面),343a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后端倾斜面(UR倾斜面),343b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前端顶端面(UF顶端面),344b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后端垂直面(UR垂直面),345b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后端倾斜面(UR倾斜面),380控制部,381遥控输入部,390遥控器,400立式空调机(实施方式4),418弹性部件,419壳体前面,419a凹凸,423温度传感器,430前方吹出调整部件,431前方外表面部件,431a前方上凸缘,431b前方下凸缘,432前方隔热材料,432a隔热材料连接部分,433前方内表面部件,434凹凸,435隔热材料被重叠面,440a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40b上方吹出调整部件,441a凹槽,441b凹槽,480控制部,500立式空调机(实施方式5),600立式空调机(实施方式6),631小齿轮,632小齿轮,633小齿轮,634小齿轮。
【权利要求】
1.一种立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框体,风扇和能够有选择地执行制冷运转及制热运转的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框体;前方吹出调整部件,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能够自由转动地配置在形成于所述框体的前面的顶面附近的前方吹出口 ;上方吹出调整部件,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能够自由转动地配置在形成于所述框体的顶面的前面附近的上方吹出口, 在运转停止时,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关闭所述前方吹出口,并且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关闭所述上方吹出口, 在制冷运转时,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关闭所述前方吹出口,并且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转动而打开所述上方吹出口, 在制热运转时,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关闭所述上方吹出口,并且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转动而打开所述前方吹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具有: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形成了在运转停止时与所述框体的前面相连的面;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与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相对,越趋向下方越远离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 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具有: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形成了在运转停止时与所述框体的顶面相连的面;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与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平行, 在制热运转时,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转动,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变得与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大致平行, 在制冷运转时,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转动,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成为相对于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外表面大致平行的姿势或以规定角度倾斜的姿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上设置有前方吹出调整部件支点,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以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支点为中心转动, 在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上设置有突出的上方吹出调整板臂,并且在该上方吹出调整板臂上设置有上方吹出调整部件支点,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以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支点为中心转动。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立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转动时,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预先朝向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从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避让的方向转动,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转动之后,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朝向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接近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的方向转动。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立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由配置在前面侧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和配置在后面侧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构成, 在配置在所述前面侧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的运转停止时的后面侧的端部上形成有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后端倾斜面, 在配置在所述后面侧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的运转停止时的前面侧的端部上形成有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前端圆弧面, 在运转停止时,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后端倾斜面与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前端圆弧面重叠, 在制冷运转开始时及制热运转开始时的任意情况下,配置在所述后面侧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朝向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前端圆弧面向所述框体内移动的方向转动,然后,配置在所述前面侧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朝向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后端倾斜面向所述框体外移动的方向转动。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立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由配置在前面侧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和配置在后面侧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构成, 在配置在所述前面侧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的运转停止时的后面侧的端部上形成有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后端倾斜面, 在配置在所述后面侧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的运转停止时的前面侧的端部上形成有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前端圆弧面, 在运转停止时,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后端倾斜面与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前端圆弧面重叠, 在制冷运转开始的初期及制热运转开始的初期的任意情况下,配置在所述后面侧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朝向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前端圆弧面向所述框体内移动的方向转动,然后,配置在所述前面侧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朝向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后端倾斜面向所述框体外移动的方向转动,而且,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朝向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的下端向所述框体外移动的方向转动。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立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由配置在前面侧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和配置在后面侧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构成, 在配置在所述前面侧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的运转停止时的后面侧的端部上形成有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后端倾斜面, 在配置在所述后面侧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的运转停止时的前面侧的端部上形成有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前端圆弧面, 在运转停止时,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后端倾斜面与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前端圆弧面重叠, 在制冷运转开始的初期及制热运转开始的初期的任意情况下,配置在所述后面侧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暂时朝向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前端圆弧面向所述框体外移动的方向转动,并且,配置在所述前面侧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暂时朝向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后端倾斜面向所述框体内移动的方向转动, 然后,配置在所述后面侧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朝向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内表面前端圆弧面向所述框体内移动的方向转动,然后,配置在所述前面侧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朝向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后端倾斜面向所述框体外移动的方向转动。
8.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立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体的顶面上形成有框体顶面倾斜面, 在配置在所述后面侧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的运转停止时的后面侧的端部上形成有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后端倾斜面, 在运转停止时,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后端倾斜面与所述框体顶面倾斜面重叠。
9.如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立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的运转停止时的上端面上形成有前方吹出调整部件顶面阶梯部, 在配置在所述前面侧的上方吹出调整部件的运转停止时的前面侧的端部上形成有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前端圆弧状面, 在运转停止时,上方吹出调整部件前端圆弧状面与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顶面阶梯部重叠。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立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的运转停止时的所述框体侧的面上形成有多条凹槽。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立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的运转停止时的下端面上形成有多条凹凸。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立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是中空的,内部设置有隔热材料。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立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转动的前方吹出调整部马达被设置在所述框体的一侧的侧面附近,使所述上方吹出调整部件转动的上方吹出调整部马达被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另一侧的侧面附近, 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马达的旋转通过减速机构被传递到所述前方吹出调整部件。
【文档编号】F24F13/14GK104136854SQ201380010391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日
【发明者】山口幸治, 尾形英行, 池田尚史, 八田政知, 落合敬一, 山下哲央, 田泽哲也, 友村圭祐, 山内敏也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