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加热器的壳体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45356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用于加热器的壳体单元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热器的壳体单元,该加热器具有两个供热循环,一个供热循环用于室内供热,一个供热循环用于非饮用水加热,该壳体单元具有泵壳体(26),泵壳体在吸入侧具有腔室(29),两个回流管道(12,13)通入该腔室中,所述回流管道借助设置于其中的开关元件(34,35)相对于泵的吸入侧被交替地关闭,在此,回流管道(12,13)在其穿过腔室壁的区域中围成介于60°和120°之间的角α。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用于加热器的壳体单 J Li 〇 用于加热器的壳体单元

【背景技术】
[0002] 这种用于加热器、通常是壁挂式燃气加热器的壳体单元公知地具有很多种结构变 化。这种结构的核心始终是泵、有选择地使一个或另一个供热循环与主热交换器管道连接 的换向阀以及用于非饮用水加热的板式热交换器。此外,通常还设有旁路管道、通风口、限 压阀、传感器(如压力计、流量计等)和其它的构件。为了避免针对上述构件产生较高的单 独布管费用,在现有技术中是采用所谓的壳体单元,这种壳体单元通常由合成材料注塑成 型件制成,其不仅收纳构件之间的管道连接件,还收纳大部分的构件。
[0003] 由专利文献EP 2397777 A1可知一种这样的壳体单元。该壳体单元被设置为连接 在板式热交换器的连接端子对上,并在安装状态下设置在板式热交换器的前面。这样布置 的优点在于宽度相对较小,但深度相对较大。这种结构类型的缺点是,板式热交换器只有在 将壳体单元拆除后才可接近,这在维修中在更换板式热交换器时会导致过高的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0004] 在该背景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壳体单元,其一方面能够以较少数量的 单独布管实现紧凑的结构,另一方面还能够使板式热交换器的更换尽可能的简单。
[0005]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具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壳体单元来实现。本发明优选的 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以下的说明以及附图中给出。
[0006] 根据本发明的壳体单元用于具有两个供热循环的加热器,其中一个供热循环用于 室内供热,另一个供热循环用于非饮用水加热,该壳体单元具有泵壳体,该泵壳体在吸入侧 具有腔室,有两个回流管道通入该腔室中,这两个回流管道可以通过设置于其中的开关元 件相对于泵的吸入侧被交替地关闭。根据本发明将这两个回流管道设置为,使它们在穿过 腔室壁的区域中彼此成60°和120°之间的角度,即优选使回流管道彼此近似于垂直,从 而使回流管道、特别是用于室内供热的供热循环的回流管道可以从底侧通入,而另一回流 管道从侧面通入。通过这种壳体单元可以实现板式热交换器和具有泵的壳体单元并排设 置,这样就可以在更换加热器中的板式热交换器时不必先移除壳体单元。根据本发明的实 施方式的优点还在于可以实现结构非常紧凑的壳体单元,这使得加热器的结构只有很小的 结构深度。
[0007]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在于,将壳体单元设计为,使回流管道在穿过腔室壁的区域中 围成介于60°到120°之间的角,即优选近似于彼此垂直。通常从下面引入加热器的、用于 室内供热的回流管道可以近乎直接地连接在壳体单元上。通过相对于该用于室内供热的回 流管道以60°到120°之间的角度、优选为近似90°的角度设置的、用于非饮用水加热的 供热循环的回流管道,可以实现一种侧向设置,这种侧向设置允许直接设置在板式热交换 器的旁边,在此,针对板式热交换器的连接可以通过壳体单元本身或优选通过中间壳体来 实现。由此可以适宜地在安装位置上从后面实现连接,从而在维修状态下可以从前面移除 板式热交换器,而不需要拆除壳体单元或可能的中间壳体。
[0008] 角α优选围绕泵叶轮的转动轴线定向(orientieren)。此外,回流管道所通入的 吸入侧的腔室具有开关元件,通过该开关元件可以交替地关闭回流管道,从而使在吸入侧 的腔室中形成的空间一方面可以作为阀壳体使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该空间内部实现平静 的流动和气体分离,由此,当例如接近在安装位置上的腔室的顶部(Oberseite)设置具有 通向周围环境的入口的排气阀时,腔室也有利地构成空气分离器的一部分。
[0009] -方面为了在腔室内部实现阀的功能,另一方面也为了提供一种有利于工具技术 地构成的壳体单元,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扩展方案,在腔室内部利用管段构成回流管 道,这些管段优选至少在腔室的区域中被构造为直的,并近似于彼此垂直地设置,从而使它 们至少在内部可以借助烧注芯(Ziehkernen)形成。
[0010] 在此,优选将通入腔室中的管段的自由端部彼此设置为,使位于管段端部上的环 形端面彼此相对、优选平行地设置。平行设置的优点在于,位于它们之间的开关元件的设置 同样可以平行地实现。替代地,开关元件也可以利用彼此成角度坚立的楔形密封面构成。在 此需要指出的是,管段端部的倾斜应该彼此相应地实现,从而可以根据情况利用开关元件 关闭一管段端部或另一管段端部。
[0011] 在此,可以优选将用于回流管道的连接端直接设置在泵壳体上、特别是腔室上,在 此,在安装位置上,适宜地将用于室内供热的供热循环的回流管道的连接端设置在泵壳体 的下面,而将用于非饮用水加热的供热循环的回流管道的连接端设置在泵壳体的侧面。安 装位置特别是关于排气泵始终由空气分离器的布置来限定,该空气分离器和其排气阀设置 于腔室的上部区域中。
[0012] 在根据本发明的壳体单元中,腔室构成空气分离器的一部分。将空气分离器设置 在泵的吸入侧区域中特别是作为腔室的一部分是特别有利的,但是空气分离器也可以设置 在其它位置上,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在壳体单元之外。
[0013]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扩展方案,开关元件具有杠杆,该杠杆的一个端部配置 有密封体,该密封体带有间隙地设置在管段端部之间,在此,杠杆可摆动地支承在围成腔室 的壁部中,杠杆的另一端部与控制驱动装置相连接。在壁部的区域中,不仅实现对杠杆的支 承,还实现对杠杆的密封,这种密封可以通过密封件或优选通过密封圈实现。在此,可以在 杠杆的端部上设置密封体,该密封体利用两个彼此成约180°设置的侧面交替地密封管段 的端侧端部。但是也可以在端部上设置两个朝向杠杆两侧的特别的密封体,其中一个密封 体用于一个管段的端面,而另一个密封体用于另一个管段的端面。控制驱动装置位于泵壳 体的液体引导部之外,并且可以在不拆卸杠杆的情况下从外部接近并被更换。
[0014] 这样的开关元件被视为现有技术。在本发明中只是参考了例如专利文献 EP2397777A1中的相关内容,在该文献中对这种具有控制驱动装置的开关元件进行了详细 说明。
[0015] 特别是在前述的将板式热交换器设置在壳体单元旁边的壳体布局中,优选将控制 驱动装置设置在泵壳体的背对驱动电机的一侧。在这样的布局中,驱动电机一方面与控制 驱动装置始终设置在通常彼此成180°相背的两侧,因此,控制驱动装置和电机围绕位于它 们之间的壳体单元。在此特别优选将控制驱动装置在安装位置上设置在泵壳体的背侧,因 为控制驱动装置在此一方面可以节省空间地放置,另一方面总体上是可接近的,因此当通 常为了能够在后面抓住壳体单元而在一侧(例如在上侧)存在足够的自由空间时,可以在 不拆卸位于背侧的壳体单元的情况下更换控制驱动装置。
[0016] 当从叶轮的轴向方向观察时,泵壳体具有基本上为矩形的外轮廓,例如通常当包 括电机泵头部通过四个螺丝固定在泵壳体上时,会由环形形状形成正方形的轮廓,为此特 别优选使杠杆关于该矩形外轮廓对角线地设置,因为杠杆沿对角线可以具有比其它设置更 大的长度,而不会突出超过壳体的外轮廓。
[0017] 适宜地,在泵壳体的背侧设有连接套管,用于使杠杆与泵壳体结合为一体,并且可 以将杠杆与支承杠杆的壁部一起安装于连接套管中。这种用于可替换地安放开关元件的连 接套管被视为现有技术,并在专利文献EP 2397777A1中对其进行了详细说明并示出。
[0018] 优选将根据本发明的壳体单元设计并设置为,其位于板式热交换器的窄侧的旁 边,并通过用于待加热的非饮用水的回流管道与板式热交换器导通、机械地连接,在此优选 配置中间壳体,用于将壳体单元与板式热交换器机械、导通地连接。该中间壳体也可以构成 壳体单兀的一部分。
[0019] 优选将壳体单元构造为,泵壳体在其沿叶轮的轴向方向观察到的矩形外轮廓中一 方面通过压力套管突出于处于安装位置时的上部之上,另一方面高出排气阀。这样的布置 是合适的,因为排气阀一方面应尽可能地设置在泵的最高点上,另一方面还需要将压力套 管引向在加热器中被向上引入到主热交换器的管道,在该主热交换器中借助燃烧器将初级 供热循环的水加热。在这样的布置中,可以利用在轮廓区域中位于其间的自由空间来设置 用于开关元件的控制驱动装置。这样布置的优点在于:控制驱动装置一方面设置于通常可 接进的位置上,另一方面位于反正也无法使用的空间中。
[0020] 优选壳体单元在泵壳体内部具有通道,该通道在中间连接有旁路阀的情况下将用 于非饮用水加热的供热循环的回流管道与腔室相连接。附加地或替代地,该通道还可以在 中间连接有限压阀的情况下将用于非饮用水加热的供热循环的回流管道与周围环境相连 接,即,一方面在回流管道和腔室之间构成旁路连接,以确保在用于室内供热的供热循环关 闭时能够维持循环系统,另一方面通过限压阀实现与周围环境的连接,以确保在超过预定 压力时能够通过该限压阀实现向外部环境的减压,由此将排除系统内部的构件由于过大的 压力升高而发生破裂或其它故障的危险。优选这种通道由腔室壁中的成型件(Einformung) 构成,在此,优选该成型件与用于收纳排气阀的成型件平行地设置,从而使得该成型件能够 以相同的方式利用浇注核在内部形成。在此,该成型件被引入连接在用于待加热的非饮用 水的回流管道上的管段中,即沿流动方向位于开关元件之前的区域中。
[0021] 在此,通道和腔室之间的管道连接可以简单地通过在成型件的壁中穿孔而构成。 流动优化在这里并不重要,因为在正常运行中并不需要旁路管道来旁路。优选使旁路阀与 成型件结合为一体,即,穿孔被旁路阀封闭,并在打开旁路阀之后才开放穿孔。优选限压阀 也与成型件结合为一体,其适宜地以暗盒(Patrone)的形式插入成型件中,由此在成型件 的自由端部上只有用于测试操作的手柄以及优选在安装位置上向后取向的出口向外突出。
[0022] 优选根据本发明的壳体单元整体地构造为合成材料注塑成型件,由此可以通过批 量生产低成本地用作加热器的前述构件和可能的其它构件的收纳件,并同时构成所需要的 连接管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 下面参照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0024] 图1以非常简化的示意图示出了具有加热器的供热设备的液压回路,
[0025] 图2示出了具有与之相连接的板式热交换器和中间壳体的壳体单元在安装位置 上的俯视图,
[0026] 图3示出了如图2所示的构件在安装位置上的后视图,
[0027] 图4示出了壳体单元的侧视图,和
[0028] 图5示出了如图3所示的壳体单元的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如图1所示的供热设备具有两个供热循环,一个用于室内供热,一个用于非饮用 水加热。该供热设备包括实际的加热器,该加热器可以是壁挂式燃气加热器或地板立式加 热器。在图1中,加热器一侧的部件包括位于虚线〇上方的供热设备的部件,而其余的壳体 侧的部件包括位于虚线0下方的供热设备的部件。
[0030] 加热器具有四个出现在加热器底侧的水管连接端,即供热始流连接端 (Heizungsvorlaufanschluss) 1、供热回流连接端2、冷水连接端3以及热水连接端4。其它 的(气、电)连接端未示出。该加热器一方面用于供给例如用于室内供热以及非饮用水加 热的供热器(Heizk0rper,散热器)形式的交换器5。为此,在加热器内部设有板式热交换 器6,通过该板式热交换器对来自冷水连接端3的冷的非饮用水进行加热并输送至热水连 接端4。这种加热通过在加热器中在主热交换器7中例如通过气体燃烧产生的热水来实现, 该热水被引导反向运动通过板式热交换器6。
[0031] 为了使热承载介质(通常是水)实现通过主热交换器7和次级热交换器5和6的 循环,设置湿运行离心泵形式的循环泵8。循环泵8将热承载介质通过压力管道9输送至 主热交换器7,热承载介质在这里被加热,然后或者通过管道10输送至板式热交换器6,或 者通过管道11输送至供热始流连接端1,并从供热始流连接端1输送至用于室内供热的热 交换器5。从热交换器5和6流出的介质通过用于输送来自热交换器5的水的回流管道12 和用于输送来自热交换器6的水的回流管道13被输送至换向阀14,该换向阀根据接通位置 使回流管道12或回流管道13与泵8的吸入侧相连接。
[0032] 通过电动机15这样控制换向阀14 :在运行中使回流管道12与泵8相连接。当应 该减少非饮用水龙头位置处的热水时,利用流量传感器16检测热水,并通过电动控制驱动 装置15切换控制阀门14,从而使回流管道13与泵8的吸入侧连接。
[0033] 此外,加热器具有旁路管道17,用以确保即使在两个供热循环都关闭时也能够在 加热器内部进行循环。在此,限压阀18作为旁路阀与旁路管道17结合为一体,该限压阀在 达到预设的压差时被打开。此外,加热器还具有其它的构件,在此只示例性地示出了其中的 平衡容器19、安全阀20和排气阀21。
[0034] 为了使加热器的装配、特别是内部装配以及在安装和以后的维护过程中加热器内 部的布管更加容易,设置被构造为一体化合成材料注塑成型件的壳体单元22。
[0035] 壳体单元22在图2至图5中示出并将在下面对其进行详细说明,其特别是在图2 和图3中被移除,该壳体单元设置在板式热交换器6的旁边,该板式热交换器在安装位置上 与墙平行地设置,并与壳体单元22 -起设置在加热器壳体的底部23上,使得加热器壳体的 底侧可以盖住连接端1-4。
[0036] 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将板式热交换器6设置为,在松开两个固定螺丝之后,在 不拆除壳体单元22或连接在热交换器6上的中间壳体24和25的情况下就可以将板式热 交换器6向前移除,这将使得加热器特别易于维护,因为特别是对于硬水而言并不能排除 板式热交换器6会过早地发生故障。
[0037] 壳体单兀22 -方面包括泵壳体26,该泵壳体为了与电动机27相连接而被设置在 安装侧朝向前面的一侧,在电动机轴上安装有叶轮,叶轮可转动地设置在为螺旋形壳体的 泵壳体26中,在该处通过在安装位置上向上延伸的压力套管28将热承载介质从吸入口输 送到管道9。泵壳体在吸入侧,即在安装位置上用于叶轮的空间的后面具有罐形的腔室29, 并在安装位置上在底侧具有用于室内供热的回流管道12的连接端,该连接端在此被设计 为供热回流连接端2。此外,腔室29在侧面,确切地说在安装位置上在朝向板式热交换器6 的左侧具有连接端30,该连接端30与中间壳体24相连接并接收板式热交换器6的回流管 道13。在径向的腔室壁29中设有用于连接端2和30的穿孔,该穿孔在腔室29的内部被 管段31和32围绕或继续延伸,这些管段在腔室29的内部通向管道连接端。在本实施方式 中,在径向腔室壁中用于连接端2和30的穿孔被设置为彼此间的角α为90°,在此,侧向 连接端30在径向腔室壁中被设置为向下可移动的部件。
[0038] 管段31和32在其自由端部被构造为倾斜的,使得它们的环形端面33彼此面对并 彼此平行地设置,如图5所示。通过开关元件可以交替地封闭管段31和32,该开关元件由 杠杆34构成,该杠杆可摆动地被引导通过腔室壁,并在该杠杆的内端部设有密封体35,该 密封体根据杠杆位置关闭或打开管段31的自由端部或管段32的自由端部。位于腔室29 外面的杠杆端部与控制驱动装置15相连接,该控制驱动装置与杠杆34相垂直地设置。杠 杆34的纵轴线在安装位置上与泵壳体26的水平线或底侧成45°的角度,S卩,杠杆34关于 沿叶轮轴的轴向方向(50)观察基本上呈正方形的泵壳体26沿直径设置,确切的说是设置 在腔室29内部的背侧上。为此,在背侧上形成相应的连接端36,其中,杠杆34与杠杆34可 摆动地支承于其中的壁部37暗盒式地结合为一体。垂直设置的控制驱动装置15在上侧突 出于泵壳体26之上,并且沿叶轮的轴向方向50观察,该控制驱动装置位于压力套管28和 具有排气阀21或位于其后面的安全阀20的空气分离器38之间。安全阀20暗盒式地与腔 室壁中的成型件40结合为一体,该成型件在端侧通入管段31中,该管段31构成板式热交 换器6的回流管道,并通过成型件40的壁中的凹部41与腔室29的内部相连接。在成型件 40中在管侧并入限压阀18作为旁路阀,在其上方连接有安全阀20,当超过预定压力时,安 全阀20通过凹部41将腔室29内部与周围环境相连接。
[0039] 腔室29不仅包括换向阀14,还同时用于在吸入口前的区域中分离空气,并在上侧 设有具有空气分离阀21的空气分离器38。
[0040] 中间壳体24连接板式热交换器6的一对管道连接端,而板式热交换器6的另一对 管道连接端连接中间壳体25。特别是如图5所示,中间壳体24将壳体单元22的连接端30 与板式热交换器6的在安装位置上位于右边背侧的连接端对的下连接端连接起来。上连接 端6向外通向管道连接端。中间壳体25连接在板式热交换器6的另一背侧连接端对上,并 通向在加热器的底部23上的供热始流连接端1和热水连接端4。
[0041] 在前面所使用的表示空间的文字,例如前、后、上、下和侧面始终是根据这样的设 置:在该设置中,加热器例如被安装在墙上,加热器的底部23被水平设置,并且安装是从该 处向上延伸。观察角度与通常在加热器中一样始终是基于前壳体壁打开的情况,在此,壳体 的背壁设置于安装有加热器的墙上。
[0042] 附图标记列表
[0043] 0图1中的水平线
[0044] 1供热始流连接端
[0045] 2供热回流连接端
[0046] 3冷水连接端
[0047] 4热水连接端
[0048] 5室内供热的热交换器
[0049] 6板式热交换器 [0050] 7主热交换器
[0051] 8循环泵
[0052] 9压力管道
[0053] 10 管道
[0054] 11 管道
[0055] 12室内供热的回流管道
[0056] 13非饮用水加热的回流管道
[0057] 14换向阀
[0058] 15控制驱动装置
[0059] 16流量计
[0060] 17旁路管道
[0061] 18限压阀,旁路阀
[0062] 19平衡容器,膨胀容器
[0063] 20安全阀,限压阀
[0064] 21排气阀
[0065] 22壳体单元
[0066] 23加热器壳体的底部
[0067] 24在壳体单元22上的中间壳体
[0068] 25中间壳体
[0069] 26泵壳体
[0070] 27电动机
[0071] 28压力套管
[0072] 29 腔室
[0073] 30连接端
[0074] 31水平管段
[0075] 32垂直管段
[0076] 33环形端面
[0077] 34 杠杆
[0078] 35密封体
[0079] 36连接端
[0080] 37 壁部
[0081] 38空气分离器
[0082] 40成型件
[0083] 41 凹部
[0084] 50轴向方向。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加热器的壳体单兀,该加热器具有两个供热循环,一个供热循环用于室内 供热,一个供热循环用于非饮用水加热,所述壳体单元具有泵壳体(26),所述泵壳体在吸入 侧具有腔室(29),两个回流管道(12,13)通入该腔室中,所述回流管道借助设置于其中的 开关元件(34,35)相对于泵的吸入侧被交替地关闭,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道(12,13)在 其穿过腔室壁的区域中围成介于60°和120°之间的角α。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单元,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腔室(29)内的所述回流管 道(12,13)由管段(31,32)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段(31,32)至少在所述腔室 (29)的区域中被构造为直的,并被设置为彼此近似垂直的。
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单元,其特征在于,通入所述腔室(29)的所 述管段(31,32)在端侧被构造为彼此倾斜的,从而使管段端部上的端面(33)彼此相对置, 优选彼此平行。
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泵壳体(26)上设 有用于所述回流管道(12,13)的连接端,其中,用于室内供热的供热循环的回流管道(12) 的连接端(2)在安装位置上设置在所述泵壳体(26)的下面,用于非饮用水加热的供热循环 的回流管道(13)的连接端(30)在安装位置上设置在所述泵壳体(26)的侧面。
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29)构成空气 分离器(38)的一部分,并在安装位置上在顶部设有排气阀(21)。
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元件(34, 35) 具有杠杆(34),该杠杆的一端部配有密封体(35),该密封体有间隙地设置在所述管段端部 之间,所述杠杆可摆动地支承在围成所述腔室(29)的壁部(37)中,所述杠杆的另一端部与 控制驱动装置(15)相连接。
8.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驱动装置(15) 设置在所述泵壳体(26)的与驱动电机(27)相背对置的一侧。
9.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驱动装置(15) 在安装位置上设置在所述泵壳体(26)的背侧。
10.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沿叶轮的轴向方向 (50)观察,所述泵壳体(26)具有基本上为矩形的外轮廓,所述杠杆(34)关于该矩形的外轮 廓对角线地设置。
11.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单元,其特征在于,为了使所述杠杆(34) 结合在所述泵壳体(26)中,设置连接套管(36),所述杠杆(34)能够与支承该杠杆的所述壁 部(37) -起安装在所述连接套管中。
12.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单元被设置在板 式热交换器(6)的窄侧的旁边,并通过用于待加热的非饮用水的所述回流管道(13)与该板 式热交换器相连接,优选借助中间壳体(24)与所述板式热交换器(6)相连接。
13.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泵壳体(26)的 沿所述叶轮的轴向方向(50)观察到的矩形外轮廓中一方面通过压力套管(28)从安装位置 之内的顶部突出,另一方面高出所述排气阀(21),其中,所述开关元件(34,35)的所述控制 驱动装置(15)设置在该轮廓区域之内。
1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泵壳体(26)的 内部设有通道,该通道在中间连接旁路阀(18)的情况下将用于非饮用水加热的供热循环 的所述回流管道(13)与所述腔室(29)连接,和/或在中间连接限压阀(20)的情况下与周 围环境相连接。
1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由所述腔室壁 中的成型件构成,该成型件与用于收纳所述排气阀(21)的成型件平行地设置,并通入连接 在用于待加热的非饮用水的所述回流管道(13)的所述管段(31)中。
1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道和所述腔室 (29)之间的管道连接由所述成型件(40)中的穿孔(41)构成。
1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阀(18)与所 述成型件(40)结合为一体。
18.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压阀(20)暗盒 式地与所述成型件(40)结合为一体。
19.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体(26)被一 体化地构造为合成材料注塑成型件。
【文档编号】F24H1/52GK104114952SQ201380009806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7日
【发明者】B·多辛, S·S·延森 申请人:格兰富控股联合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