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以及空调装置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7140发布日期:2018-11-13 19:5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空调装置以及空调装置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装置和该空调装置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至今,当空调装置被安装到房间的天花板中时,已经提出的空调装置具有将室内单元的本体外壳连接至出口单元的管道,该本体外壳在其底部侧形成有进口端口并且其中容纳风扇和室内热交换器,所述出口单元形成有向下(沿从天花板侧至室内空间的方向)敞开的出口端口。在所述传统空调装置中,室内空气被吸入本体外壳中并被换热,并且在换热之后调节过的空气通过出口单元的出口端口被传送至室内空间。

作为具有上述配置的空调装置,例如,已知了专利文件1中所描述的一种空调装置。专利文件1中所描述的空调装置是一种被称为内装式的空调装置,其中管道互连设置在天花板上方的室内单元的本体外壳(专利文件1中的外壳10)和多个出口单元(专利文件1中的出口室30)。在专利文件1中所描述的空调装置中,本体外壳被成形为仅在其一个侧壁中具有多个连接至管道的本体出口端口(也就是说,将调节过的空气排出到连接至出口单元的管道的出口端口)的一基本上长方体形状。就是说,各自连接至出口单元的管道全都被连接到本体外壳的单一侧壁上。因此,专利文件1中所述的空调装置被如此配置,以便本体外壳被设置在房间的角落中。

此外,关于具有上述配置的空调装置,例如,已知了专利文件2中描述的另一种空调装置。在专利文件2所述的空调装置中,设置在天花板上方的本体外壳(专利文件2中的外壳11)被成形为本体外壳的两个以上的侧壁各自具有连接至管道的本体出口端口(专利文件2中的出口端口20)的一基本上长方体形状。此外,在专利文件2所述的空调装置中,本体外壳的各本体出口端口被如此配置,以便仅允许单个管道连接至其上。

另外,关于具有上述配置的空调装置,例如,已知了专利文件3中描述的又一种空调装置。在专利文件3所述的空调装置中,设置成待被嵌入天花板中的本体外壳(专利文件3中的室内单元本体1)被成形为在本体外壳的两个相对侧壁的每个中具有连接至管道的本体出口端口(专利文件3中的第一副出口端口17)的一基本上长方体形状。也就是说,专利文件3中所述的空调装置设有经由管道连接至本体外壳的两个相对侧壁的两个出口单元(专利文件3中的出口端口单元32)。此外,在专利文件3所述的空调装置中,室内热交换器(专利文件3中的热交换器15)在平面观看时被形成一基本上矩形形状。该室内热交换器被放到本体外壳中以便在平面观看时围绕一风扇。专利文件3中所述的空调装置还设有形成于本体外壳的底部侧的一开口和覆盖住底部侧的该开口的一装饰板(专利文件3中的出口板2)。在该装饰板中,在平面观看时,在与室内热交换器的内侧相当的位置中形成一进口端口。此外,在该装饰板中,在平面观看时,在室内热交换器与本体外壳的侧壁之间的位置中并沿本体外壳的侧壁形成四个出口端口(专利文件3中的主出口端口22)。也就是说,专利文件3中所述的空调装置被如此配置,以便还在本体外壳中形成环绕进口端口的出口端口。因此,已经在室内热交换器中换热过的调节空气被从出口单元的出口端口以及形成于本体外壳的出口端口(环绕进口端口形成的出口端口)排出到室内空间中。

引证列表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号JP 2009-150578(第0010与0012段和图1与图2)。

专利文件2: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号JP 2001-27428(第0027段和图1到图3)。

专利文件3:日本专利JP 4604313(第0103到0108段和图17与图18)。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专利文件1中所描述的空调装置被如此配置,以便室内单元的本体外壳被设置在房间的角落里,也就是说,被如此配置,以便室内单元的进口端口被设置在房间的角落里。因此,因为空气趋向于停滞在房间中远离本体外壳的区域中,所以遇到了例如室内空间中的空气循环不良和低舒适性(未能使房间变为舒适环境)的问题。

此外,在专利文件1所描述的空调装置中,存在其中出口单元设置在与设置有本体外壳的角落相对的角落中以便调节整个房间的空气的情况。与所述情况对应有例如需要很长的管道来连接本体外壳与出口单元以及管道中的通风阻力增大的问题。如果将本体外壳设置在房间的中间区域,则可以防止管道过长,但是当试图将出口单元设置在其中形成有外壳出口端口的本体外壳的侧壁的相对侧上时,必须将管道弯转180度,引起了管道中通风阻力的进一步增大。结果,在专利文件1所描述的空调装置中,因为管道中的通风阻力增大了,所以旋转地驱动风扇以保持所需空气体积的风扇电机的扭矩增大了,并且因此,电力消耗增加了,不利地引起了较少的能源节省(欠佳的能源效率)。此外,风扇的转速变高并且噪音不利地变严重了。

此外,因为专利文件2所描述的空调装置被如此配置以致本体外壳的各个本体出口端口仅允许连接单个管道,所以已经通过室内热交换器的调节空气冲击到本体外壳的侧壁上,并且因此,增大了通风阻力。结果,在专利文件2所描述的空调装置中,因为旋转地驱动风扇以保持所需空气体积的风扇电机的扭矩增大了,所以电力消耗增加了,不利地引起了较少的能源节省(较差的能源效率)。此外,风扇的转速变高并且噪音不利地变严重了。

另外,因为专利文件2中所描述的空调装置仅能设有四个出口单元,也就是说,因为仅存在四个向室内空间输送调节空气的出口端口,所以房间中的温差变大了,引起了例如低舒适性的问题(未能使房间转变为舒适环境)。

另外,因为专利文件3中所描述的空调装置被如此配置,以便环绕进口端口的出口端口也形成在本体外壳中,所以从本体外壳的出口端口排出的调节空气被直接吸入到进口端口中。因此,在专利文件3所述的空调装置中,出现了妨碍房间的空气调节的短循环,不利地引起了较少的能源节省(欠佳的能量效率)。

此外,在专利文件3所描述的空调装置中,从热交换器至本体外壳的出口端口的空气通道和从热交换器经由管道至出口单元的出口端口的空气通道平行地设置在室内热交换器的下游侧。因此,已经在室内热交换器中换热的调节空气的大部分流向离热交换器具有较短距离并且具有低通风阻力的本体外壳的出口端口,且调节空气不倾向于流向具有较长管道并从而具有高通风阻力的出口单元的出口端口。因此,在专利文件3所描述的空调装置中,房间内的温差变大了,引起了例如低舒适性的问题(未能使房间转变为舒适环境)。

本发明涉及提出的上述及其他问题并且涉及获得一种能够增加房间中的舒适性、具有较高能源节省(较高能源效率)和较低噪音的空调装置。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发明的一种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包括:室内单元的本体外壳,该本体外壳具有基本上长方体形状,所述本体外壳在底部侧形成有本体进口端口,在四个侧部侧中的每一个都形成有本体出口端口;离心式风扇,该离心式风扇设置在所述本体外壳内;风扇电机,该风扇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离心式风扇旋转;室内热交换器,该室内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本体外壳内,所述室内热交换器被如此设置以便在平面观看时围绕所述离心式风扇的外周边;接头,该接头设置在每个本体出口端口中,所述接头凸出地设有连接至管道的本体侧管道连接部分;以及多个出口单元,该多个出口单元中的每一个都设有连接至所述管道的出口侧管道连接部分,所述出口单元中的每一个通过所述管道被连接到所述本体侧管道连接部分中的任一个上,并且在其底部侧形成有出口端口,其中至少一个接头形成有多个所述本体侧管道连接部分,在所述本体外壳的每一个侧部侧能够通过所述接头连接至少一个管道,以及至少五个管道能够被连接到所述本体外壳的整体上。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发明的空调装置被如此配置,以便可以经由接头在室内单元的本体外壳中的每一个侧壁上连接至少一个管道。因此,本体外壳可以被设置在房间的中间区域。因此,可以在房间中实现令人满意的空气循环。此外,因为室内热交换器在平面观看时被如此设置以围绕离心式风扇(例如,涡轮风扇),所以调节空气可以按基本上均匀的方式通过接头被分配给连接至本体外壳的侧壁的每个管道。也就是说,调节空气可以按基本上均匀的方式被分配给设置在任意位置(例如,在房间的所有四个方向上)中的出口单元。此外,在根据发明的空调装置中,因为可以经由接头将多个管道连接到本体外壳的至少一个侧壁上,所以可以将至少五个管道连接到本体外壳的整体上。也就是说,根据发明的空调装置可以将比传统空调装置更多数量的管道连接到本体外壳上,并且因此,可以给天花板设置比传统空调装置更多数量的出口单元。因此,在根据发明的空调装置中,可以从比传统空调装置更多数量的出口单元的出口端口向房间供给调节空气。此外,在根据发明的空调装置中,因为可以从比传统空调装置更多数量的出口单元的出口端口向房间供给调节空气,所以不必为本体外壳设置出口端口。因此,在根据发明的空调装置中,消除了房间内温度的不均匀性并且增加了舒适性。

应当注意到,存在其中将室内热交换器的各个制冷管线相互连接的连接管线(例如,U形管线)设置在室内热交换器的边缘部分中的情况。此外,在室内热交换器的边缘部分中,连接有将室内热交换器的制冷管线连接至制冷剂回路中的其他部件(例如,压缩机、四通阀、膨胀阀、室外热交换器等)的连接管线。因此,在实际情况中,当将室内热交换器设置成在平面观看时围绕离心式风扇的外部周边时,存在如下情况,即,在室内热交换器的边缘部分附近在平面观看时存在未能围住离心式风扇的区域。然而,在发明中,即使当存在在平面观看时在室内热交换器的边缘部分附近未能围绕离心式风扇的区域时,仍使用例如“在平面观看时室内热交换器被设置成围绕离心式风扇的外部周边”这样的措辞。

另外,如上所述,根据发明的空调装置被如此配置,以便在室内单元的本体外壳中的每一个侧壁上可以经由接头连接至少一个管道。因此,在根据发明的空调装置中,当利用管道连接本体外壳和出口单元时,管道的弯曲角度可为90度或更小。另外,在根据发明的空调装置中,因为本体外壳可以被设置在房间的中间区域,所以每个管道的长度可以被制造得更短。另外,如上所述,在根据发明的空调装置中,因为可以经由接头将多个管道连接到本体外壳的至少一个侧壁上,所以可以将至少五个管道连接到本体外壳的整体上。因此,根据发明的空调装置允许比传统空调装置更多数量的管道连接至本体外壳。因此,发明的空调装置在向出口单元供给调节空气时能够减小通风阻力,并且因此能够减小旋转地驱动风扇以保持所需空气体积的风扇电机的扭矩且降低了风扇电机的功率消耗。此外,在根据发明的空调装置中,因为不必为本体外壳设置出口端口,所以可以防止出现妨碍房间的空气调节的短循环。因此,在发明的空调装置中,可以获得一种具有高能源节省(高能源效率)和低噪声的空调装置。

也就是说,利用发明,可以获得一种能够增加房间内的舒适性、具有高能源节省(高能源效率)并具有低噪声的空调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房间内部观察的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的安装状态的示意图(透视图)。

图2是从天花板上方的空间观察的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的安装状态的示意图(平面图)。

图3是沿图2中的Z-Z线截取的纵向截面图。

图4是沿垂直于离心式风扇的旋转轴的虚拟平面截取的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的室内单元的本体外壳的横截面图。

图5是沿图4的箭头Y的方向的向视图。

图6是图解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7是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的另一实例的横截面图,以图解沿垂直于离心式风扇的旋转轴的虚拟平面截取的室内单元的本体外壳。

图8是图7中所示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9图解了其中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的室内单元的本体外壳设置在网格式天花板中的状态。

图10是从天花板上方的空间观察的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的另一实例的安装状态的示意图(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附图,以下将描述一种根据发明的空调装置。

图1是从房间内部观察的根据发明的空调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安装状态的示意图(透视图)。图2是从天花板上方的空间观察的根据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安装状态的示意图(平面图)。图3是沿图2中的Z-Z线截取的纵向截面图。图4是沿垂直于离心式风扇(例如,涡轮风扇)的旋转轴的虚拟平面截取的空调装置的室内单元的本体外壳的横截面图。图5是沿图4的箭头Y的方向的向视图。图8是图6中所示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

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0的室内单元50设置在房间17的天花板上方的空间18中。此外,所述室内单元50包括形成在单独外壳中并且利用管道互连的本体进口端口10c和多个出口端口30a,该本体进口端口10c为室内单元50的进口端口,该出口端口30a为室内单元50的出口端口。具体地说,本体进口端口10c形成在本体外壳10的本体底部10e中,并且出口端口30a各自形成在相应出口单元30的底部。此外,因为本体外壳10和出口单元30以管道19相连,所以室内单元能够加热或者冷却已经被从本体外壳10的本体进口端口10c吸入的空气并且从出口单元30的出口端口30a将调节过的空气排出到房间17中。

如以上所述的配置,例如,室内单元50的本体外壳10和出口单元30被如图1到3中所示地设置在房间17的天花板上方的空间18中。也就是说,本体外壳10被设置在房间17的中部附近。此外,多个出口单元30各自设置在离开本体外壳10预定距离的位置处。因此,如图1中所示,作为室内单元50的进口端口的本体进口端口10c在房间17中部附近通向房间17。此外,作为室内单元50的出口端口的多个出口端口30a各自在离开本体进口端口10c预定距离的位置处通向房间17。另外,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室内单元50中,在与本体进口端口10c相对的位置处设置进口格栅11a,并且在与相应出口端口30a相对的位置处设置出口格栅30b。因此,当从房间17内部观察天花板表面20时,进口格栅11a被设置在房间17中部附近,并且多个出口格栅30b被设置在离开进口格栅11a预定距离的位置处。

<室内单元50的详细配置>

现在,以下将详细地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室内单元50的详细配置。

本体外壳10被成形成由本体顶部10a、本体侧部10b和本体底部10e限定出的基本上长方体形状。此外,在本体底部10e中,例如,形成基本上矩形形状的本体进口端口10c,并且例如在各个本体侧部10b中形成基本上矩形形状的本体出口端口10d。此外,在本体底部10e中,在稍后描述的室内热交换器16的下侧形成凹槽形的排水接收器10f。另外,在本体底部10e上,从下面安装装饰板11c。在该装饰板11c中,在朝向本体进口端口10c的范围中形成开口,其中进口格栅11a被可打开且可关闭地安装在该开口中。在进口格栅11a与本体进口端口10c之间设置过滤器12,并且通过打开进口格栅11a,可以拆下过滤器12并且可以清理室内单元50。

此外,在本体外壳10中,给各个本体侧部10b的本体出口端口10d安装接头21。接头21与本体出口端口10d的各个连接部分被按与本体出口端口10d的形状相当的基本上矩形形状打开。在所述接头21的每一个中,在接头21与本体出口端口10d的连接部分的相反侧上,凸起地设置两个本体侧管道连接部分21a,以用于在其上连接管道19(换句话说,被插入管道19中)。也就是说,每个本体侧管道连接部分21a经由管道19被连接至对应的出口单元30。假设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圆筒形的管道19。因此,本体侧管道连接部分21a的各截面形状是与管道19的内周形状相当的基本上圆形。

注意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虽然本体外壳10和接头21被构造成独立部件,但是本体外壳10和接头21也可以被整体地成型。

此外,各个接头21设有变形部分21b,以便抑制各接头21中的通风阻力。该变形部分21b被如此成形,以便从具有本体出口端口10d的连接部分至本体侧管道连接部分21a的部段使其形状从矩形逐渐变形为圆形而同时减小其横截面积。

另外,关于凸出地设置至同一接头21的多个本体侧管道连接部分21a,在平面观看时,邻近的本体侧管道连接部分21a的端部凸出以致相互分开。

如上所述,因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0的室内单元50被如此配置以便管道19可以通过接头21被连接至本体外壳10中的每一个本体侧部10b(更具体地说,每个本体侧部10b的本体出口端口10d),所以本体外壳在天花板上方的空间18中的安装位置没有任何限制。因此,如图1和2中所示,本体外壳10在平面观看时可以被设置在房间17的中间区域中。因此,如图2中所示,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0的室内单元50中,当利用管道19连接本体外壳10和出口单元30时,管道19的弯曲角度可为90度或更小。此外,每个管道19的长度可以被制造得较短。此外,因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0的室内单元50可以通过接头21将两个管道19连接到本体外壳10的每一个本体侧部10b上,所以可以将八个管道19连接到本体外壳10上,其在数量上比传统空调装置的数量要大。

应当注意到,虽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出通过接头21将两个管道19连接至本体外壳10的每个本体侧部10b的一实例,也就是说,显示了其中总共八个管道19被连接至本体外壳10的一实例,但是管道19的所述数量是一个实例。不用说,通过改变各管道19的内径和各本体侧管道连接部分21a的外径,可以在各个接头21中形成更大数量的本体侧管道连接部分21a,并且可以连接更大数量的管道19。

如图3和4中所示,上述本体外壳10设有用作送风装置的离心式风扇1、转动地驱动离心式风扇1的风扇电机15、室内热交换器16等。

离心式风扇1总体上被成形为包括主板2、多个叶片4和遮罩3的基本上圆柱形几何形状。主板2在平面观看时具有基本上圆形几何形状,并且被如此成形以使大体中心部分向下凸出。在向下凸出部分的大体中心部分中,形成了其中固定风扇电机15的电机转动轴15a的凸台2a。主板2的底部侧设置多个叶片4,并且所述叶片4的下边缘设有形成离心式风扇1的吸力导引壁的遮罩3。旋转地驱动离心式风扇1的风扇电机15在平面观看时被设置在本体外壳10的本体顶部10a的大体中心部分中。关于该风扇电机15,电机转动轴15a被如此设置以致向下凸出,并且如上所述地被固定到离心式风扇1的凸台2a上。也就是说,离心式风扇1的风扇吸入端口1a被成形在离心式风扇1的底部侧,以便朝向本体外壳10的本体进口端口。此外,离心式风扇1的风扇排出端口1b被成形在离心式风扇1的侧面上。

在该离心式风扇1的上游侧,除去从本体进口端口10c处吸入的空气中的灰尘的过滤器12被如此设置以便朝向本体进口端口10c。此外,在离心式风扇1的上游侧,在过滤器12与离心式风扇1的风扇吸入端口1a之间设置向离心式风扇1引导已经通过过滤器12的空气的喇叭口14。

室内热交换器16在平面观看时被如此设置以便围绕离心式风扇并被设置在风扇排出端口1b的下游侧。也就是说,室内热交换器16在平面观看时被设置在离心式风扇1与本体外壳10的本体侧部10b之间。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室内热交换器16被沿着本体外壳10的本体侧部10b形成,并且在平面观看时是基本上矩形形状(基本上框架形状)。

应当注意到,存在其中将室内热交换器16的各个制冷管线相互连接的连接管线(例如,U形管线)设置在室内热交换器16的边缘部分中的情况。此外,在室内热交换器16的边缘部分中,连接有使室内热交换器16的制冷管线与制冷剂回路中的其他部件互连的连接管线(稍后描述的连接管线13a和13b)。因此,如图4中所示,当将室内热交换器16设置成在平面观看时围绕离心式风扇1的外部周边时,存在如下情况,即,在平面观看时在室内热交换器16的边缘部分附近存在未能围住离心式风扇1的区域。然而,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即使当在平面观看时在室内热交换器16的边缘部分附近存在未能围住离心式风扇1的区域时,仍使用例如“室内热交换器16被设置成在平面观看时围绕离心式风扇1的外部周边”这样的措辞。

连接管线13a和连接管线13b被连接至该室内热交换器16。此外,在连接管线13a中,设置使已经从室内热交换器16处流入的或者已经从室内热交换器16处流出的制冷剂膨胀的膨胀阀6。此外,如图6中所示,室内热交换器16由管线连接至通过连接管线13a和连接管线13b设置在室外等处的室外单元60。具体地说,室外单元60包括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61、作为制冷剂的流动切换装置的四通阀62和室外热交换器63。压缩机61的排出侧和吸入侧被连接至四通阀62。此外,四通阀62通过连接管线13b被连接至室内热交换器16以及室外热交换器63。也就是说,四通阀62被如此配置以便能够在其中压缩机61的排出侧连接至室内热交换器16的通道(换句话说,其中压缩机61的吸入侧连接至室外热交换器63的通道)和其中压缩机61的排出侧连接至室外热交换器63的通道(换句话说,其中压缩机61的吸入侧连接至室内热交换器16的通道)之间进行切换。此外,室外热交换器63通过设有膨胀阀6的连接管线13a被连接至室内热交换器16。

应当注意到,虽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膨胀阀6被设置在室内单元50中,但是膨胀阀6可以被设置在室外单元60中。

如上所述,室内热交换器16的底部被设置在形成于本体外壳10的本体底部10e中的排水接收器10f中。当室内热交换器16起到蒸发器作用时,并且当室内空气被室内热交换器16(更具体地说,被流入室内热交换器16中的制冷剂)冷却时,室内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冷凝并且产生了排水。该排水被保持在排水接收器10f中。照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给排水接收器10f设置排水泵9并且将排水管9a的一端连接至排水泵9a。此外,将排水泵9的另一端延伸到房间17外。通过开动排水泵9并且汲起排水接收器10f中的排水,将排水接收器10f中的排水排出到房间17外。

各个出口单元30例如被成形为基本上长方体形状,并且在底部侧形成基本上矩形形状的出口端口30a。此外,如上所述,在各个出口单元30的底部侧如此设置出口格栅30b以便朝向出口30a。此外,例如在各个出口单元30的顶侧上,凸起地设置出口侧管道连接部分30c以从其上连接相应的管道19(换句话说,被插入管道19中)。也就是说,通过将各个管道19连接至相应的本体侧管道连接部分21a和出口侧管道连接部分30c,使得本体外壳10与对应出口单元30相互连通。

如上所述,如此配置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0的室内单元50,以便可以比传统空调装置将更大数量的管道19连接至本体外壳10。因此,与传统的空调装置相比,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0的室内单元50可以在天花板上方的空间18中设置更大数量的出口单元30。换句话说,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0的室内单元50可以在房间17内设置比传统空调装置更大数量的出口端口30a,所述出口端口30a可以被设置在平面观看时的任意位置中。

其次,将描述如上配置的本体外壳10向天花板上方的空间18进行安装的示例性安装结构。

如图4和图5中所示,给本体外壳10的各个转角部位设置安装支架5(也就是说,本体侧部10b的连接部分)。在各个安装支架5的侧边部分中形成U形凹口。如图5中所示,通过将锚定螺栓7插入到各个安装支架5的凹口中并且通过利用被拧入到锚定螺栓7上的螺母来螺纹固定安装支架的顶侧和底侧,来将本体外壳10悬挂并固定到天花板上方的空间18中,所述锚定螺栓7被嵌入到上层楼面的地板框架8的底部侧。

<动作说明>

随后,将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0的动作。

首先,将描述空调装置100在空气调节动作(冷却动作和加热动作)期间的制冷剂流动。然后,将描述在空调装置100的室内单元50的空气调节动作期间的空气流动。

如上所述,例如在图6中,通过管线连接空调装置100。此外,在冷却动作期间的空调装置100中,四通阀62的通道被设置成由图6中的实线表示的通道(其中压缩机61的排出侧连接至室外热交换器63的通道)。也就是说,在压缩机61中被压缩至高温高压状态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四通阀62流入到室外热交换器63中。已经流入室外热交换器63中的气体制冷剂被室外空气冷却并且被冷凝而转变成高压液体制冷剂。该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连接管线13a流入到室内单元50中。已经流入室内单元50中的高压液体制冷剂被膨胀阀6减压而转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制冷剂,并且流入到室内热交换器16中。已经流入室内热交换器16中的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制冷剂冷却从离心式风扇1供给的室内空气被蒸发并转变成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该低压的气态制冷剂通过连接管线13b流入到室外单元60中。已经流入室外单元60的低压气态制冷剂被压缩机61再次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

此外,在加热动作期间的空调装置100中,四通阀62的通道被设置成由图6中的虚线表示的通道(其中压缩机61的排出侧连接至室内热交换器16的通道)。也就是说,在压缩机61中被压缩至高温高压状态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四通阀62和连接管线13b流入到室内热交换器16中。已经流入室内热交换器16中的气态制冷剂加热从离心式风扇1供给的室内空气,被冷凝并转变成高压液体制冷剂。该高压液体制冷剂被膨胀阀6减压而转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制冷剂。该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制冷剂通过连接管线13a流入到室外单元60中。已经流入室外单元60的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流入室外热交换器63中。已经流入室外热交换器63中的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制冷剂被室外空气加热,被蒸发并且转变成低压气态制冷剂。该低压气态制冷剂被压缩机61再次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

其次,将描述在空调装置100的室内单元50的空气调节动作期间的空气流动。当开始空气调节动作时,旋转地驱动设置在室内单元50的本体外壳10内的风扇电机15。利用以上所述的,如图4中所示,设置在本体外壳10中的离心式风扇1沿箭头A的方向转动,围绕风扇的旋转轴(换句话说,风扇电机15的电机转动轴15a)的中心O枢转。利用离心式风扇1的上述转动,将房间17中的空气吸入到本体外壳10中。更具体地说,房间17中的空气通过进口格栅11a流入到过滤器12中,并且在过滤器12中除去灰尘。除去了灰尘的空气在穿过本体进口端口10c和喇叭口14之后被从风扇吸入端口1a吸入到离心式风扇1中。这里,室内单元50的本体进口端口10c在平面观看时被设置在房间17的大体中间部分中。因此,室内单元可以按令人满意的方式使空气在房间17中循环。

已经被吸入离心式风扇1中的空气被从风扇排出端口1b排出至室内热交换器16。已经被排出至室内热交换器16的空气如上所述地被流入室内热交换器16中的制冷剂冷却或者加热,被转化为调节过的空气,并且通过本体出口端口10d流出本体外壳10。这里,在室内单元50中,因为室内热交换器16在平面观看时被如此设置以便围绕离心式风扇1,所以调节过的空气可以被按基本上均匀的方式排出至形成于本体外壳10的各个本体侧部10b中的每个本体出口端口10d。

已经从本体出口端口10d流出的调节空气通过相应接头21被分配至各个管道19。此外,已经被分配给各个管道19的调节空气被从连接至各个管道19的出口单元30的出口端口30a排出到房间17中。因此,房间17被进行了空气调节。这里,如上所述,接头21具有变形部分21b(所述部分被如此成形以便从具有本体出口端口10d的连接部分至本体侧管道连接部分21a的部段使其形状从矩形逐渐变形为圆形而同时减小其横截面积)。因此,在室内单元50中,当调节空气的通道从各个本体出口端口10d的大开口的基本上矩形形状变形为管道19的圆形截面形状时,可以抑制压力损失的增加。此外,如上所述,在室内单元50中,因为至少一个管道19可以通过接头21被连接至本体外壳10的每一个本体侧部10b上,所以各个管道19的弯曲角度为90度或者更小,并且此外,各个管道19的长度被制造得较短。因此,当给出口单元30供给调节空气时室内单元50可以减小通风阻力。此外,如上所述,比传统空调装置更大数量(总共八个)的管道19通过接头21被连接至本体外壳10的本体侧部10b上。因此,当给出口单元30供给调节空气时室内单元50可以进一步减小通风阻力。此外,因为在室内单元50中连接有比传统空调装置更大数量(总共八个)的管道19,所以调节空气可以通过比传统空调装置更大数量的出口单元30的出口端口30a被供给至房间17。

按示例性实施例配置的空调装置100被如此配置以便至少一个管道19可以通过接头21被连接至本体外壳10的每一个本体侧部10b。因此,本体外壳10可以被设置在房间17的中间区域。因此,可以在房间17中实现令人满意的空气循环。此外,因为在平面观看时,室内热交换器16被如此设置以围绕离心式风扇1,所以调节空气可以按基本上均匀的方式通过接头21被分配给连接到本体外壳10的本体侧部10b上的每个管道19。也就是说,调节空气可以按基本上均匀的方式被分配给设置在任意位置(例如,在房间的所有四个方向上)中的每个出口单元30。此外,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0中,因为可以通过接头21将比传统空调装置更大数量的八个管道19连接至本体外壳10,所以可以在其上设置更大数量的出口单元30。也就是说,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0中,可以从比传统空调装置更大数量的出口单元30的出口端口30a向房间17供给调节空气。因此,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0中,消除了房间17内温度的不均匀性并且增加了舒适性。

另外,如上所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0被如此配置以便至少一个管道19可以通过接头21被连接至本体外壳10的每个本体侧部10b。因此,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0中,当利用管道19连接本体外壳10和出口单元30时,管道19的弯曲角度可为90度或者更小。另外,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0中,因为本体外壳10可以被设置在房间17的中间区域,所述每个管道19的长度可以被制造得更短。此外,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0中,如上所述,因为可以通过接头21将多个管道19连接到本体外壳10的每个本体侧部10b上,所以可以将比传统空调装置更大数量(总共八个)的出口单元10连接到本体外壳10上。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0能够在向出口单元30供给调节空气时减小通风阻力,并且因此能够减小旋转地驱动离心式风扇1以保持所需空气体积的风扇电机15的扭矩并且降低了风扇电机15的功率消耗。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0可以是一种具有高能源节省(高能源效率)和低噪声的空调装置。

另外,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0中,因为接头21包括变形部分21b,所以当调节空气的通道被从各个本体出口端口10d的大开口的基本上矩形形状变形为管道19的圆形截面形状时可以抑制压力损失的增加。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0可以是一种具有甚至更高能源节省的空调装置。

另外,在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0中,关于凸出地设置至同一接头21的多个本体侧管道连接部分21a,在平面观看时邻近的本体侧管道连接部分21a的端部凸出以相互分开。因此,当将管道19连接至邻近的本体侧管道连接部分21a时,因为管道19不会轻易地相互撞到一起,所以更容易转动并移除管道19。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0可以是一种具有高可加工性的空调装置。

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0中,出口单元30各自被设置在离开本体外壳10预定距离的位置处。此外,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0中,因为可以从比传统空调装置更大数量的出口单元30的出口端口30a向房间17供给调节空气,所以不必给本体外壳10设置出口端口。也就是说,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0在本体进口端口10c附近未设置出口端口。因此,因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0可以防止出现妨碍房间17的空气调节的短循环,所以在房间17的空气调节期间可以抑制无用的功率消耗,并且因此,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可以是一种具有高度能源节省的空调装置。

应当注意到,虽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室内热交换器16被形成为单独部分,但是室内热交换器在平面观看时可以是多个分开式的热交换器。例如,如图7中所示,室内热交换器16可能是包括平面观看时一基本上L形热交换器16a和平面观看时一基本上倒转的L形热交换器16b的、平面观看时一基本上矩形形状。此外,例如,室内热交换器16可以被如此配置,以便四个基本上I形热交换器在平面观看时被按一基本上矩形形状设置。如上,通过将室内热交换器16配置成在平面观看时具有多个分开式的热交换器,与通过弯曲单个热交换器来形成一基本上矩形形状的情况相比,也就是说,与制造单一部分型室内热交换器16相比,可以减小制造室内热交换器16所需的空间,并且在室内热交换器16的制造期间可以改善可加工性。

此外,当将室内热交换器16配置成在平面观看时具有多个分开式的热交换器时,可以给每个热交换器都连接膨胀阀。例如,如在图7中,当室内热交换器16是由两个热交换器16a和16b构成时,例如,可以如图8中那样地配置制冷剂回路。也就是说,可以在热交换器16a与室外热交换器63之间设置膨胀阀6a,并且可以在热交换器16b与室外热交换器63之间设置膨胀阀6b。通过将膨胀阀连接到构成室内热交换器16的多个分开式的热交换器中的每一个上,可以改变构成室内热交换器16的各个热交换器的温度(更具体地说,流入各个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温度)。因此,从各个出口单元30的出口端口30a处排出的调节空气可具有多个温度,因此增加了室内房间17中的舒适性。应当注意到,虽然在图8中,热交换器16a和16b被并联地连接,但是可以通过串联地连接热交换器16a和16b来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

此外,当房间17的天花板是网格式天花板(悬吊天花板)时,可以如图9中所示地安装室内单元50的本体外壳10。网格式天花板即天花板表面20是通过将天花板材料装配到其中宽度×长度为2ft×2ft(2乘2,大约600平方毫米)、4ft×4ft(4乘4,大约1300平方毫米)尺寸和例如2乘4的标准尺寸的天花板框架中所形成的。因此,当房间17的天花板为网格式天花板(悬吊天花板)时,通过形成装饰板11c以便与天花板材料(也就是说,其中装配天花板材料的框架)具有基本上相同尺寸并且通过将装饰板11c和天花板表面20设置在基本上相同的平面上,可以将室内单元50的本体外壳10安装到天花板上方的空间18中。通过将装饰板11c和天花板表面20设置到基本上相同的平面上,装饰板不会凸出到房间17中。因此,房间17中的居住者不会感觉压抑,并且增加了房间17的生活舒适性。

此外,已经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图解了其中室内单元50被设置在天花板上方的空间18中的一实例,但是如果房间17的天花板上方没有空间18,则不用说,可以按外露方式将室内单元50设置到房间17的天花板上。

另外,虽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了其中将八个管道19连接到本体外壳10的整体上的室内单元50,但是如果例如可以如图10中所示地将至少五个管道19连接到本体外壳10上,则可以实现发明。也就是说,如果可以通过接头21将两个管道19连接到本体外壳10的至少一个本体侧部10b上,则可以将五个以上的管道19(其在数量上大于传统的空调装置)连接到本体外壳10的整体上,并且因此可以达到如上所述的相同有益效果。

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特别是没有对本体外壳10的哪个本体侧部10b可以设置接头21进行说明,所述接头21凸出地设有多个本体侧管道连接部分21a。例如,可以如下地设置其上凸出地设有多个本体侧管道连接部分21a的接头21。例如,存在其中房间17在平面观看时不是正方形形状而是矩形形状的情况。此外,在房间位于建筑物、房屋等的角落的房间中,存在其中房间17在平面观看时不是正方形形状或者矩形形状的情况。也就是说,存在其中房间17在平面观看时可能具有带较长边的壁和带较短边的壁的情况。在如上所述中,存在其中在天花板上方的空间18中沿着在平面观看时具有较长边的房间的壁设置多个出口单元30的情况。例如,在图10中,沿着在平面观看时具有最长边的房间17(换句话说,天花板上方的空间18)的壁设置两个出口单元30。这是因为,在平面观看时具有较长边的房间17的壁附近,存在仅从一个出口单元30供给调节空气不足以维持舒适温度的顾虑。在所述情况中,如图10中所示,凸出地设有两个本体侧管道连接部分21a的接头21可以被设置到本体外壳10中朝向房间17中在平面观看时具有最长边的壁(也就是说,在其附近设有两个出口单元30的壁)的本体侧部10b上。利用上述配置,可以缩短连接至被设置在房间17中在平面观看时具有最长边的壁附近的出口单元30的管道19的长度,并且所述管道19的弯曲角度可在90度内。也就是说,当向出口单元30供给调节空气时可以减小通风阻力,并且可以获得一种具有高能源节省(高能源效率)和低噪声的室内单元50。

附图标记列表

1:离心式风扇、1a:风扇吸入端口、1b:风扇排出端口、2:主板、2a:凸台、3:遮罩、4:叶片、5:安装支架、6:膨胀阀、6a、6b:膨胀阀、7:锚定螺栓、8:地板框架、9:排水泵、9a:排水管、10:本体外壳、10a:本体顶部、10b:本体侧部、10c:本体进口端口、10d:本体出口端口、10e:本体底部、10f:排水接收器、11a:进口格栅、11c:装饰板、12:过滤器、13a:连接管线、13b:连接管线、14:喇叭口、15:风扇电机、15a:电机转动轴、16:室内热交换器、16a:L形热交换器、16b:倒转的L形热交换器、17:房间、18:天花板上方的空间、19:管道、20:天花板表面、21:接头、21a:本体侧管道连接部分、21b:变形部分、30:出口单元、30a:出口端口、30b:出口格栅、30c:出口侧管道连接部分、50:室内单元、60:室外单元、61:压缩机、62:四通阀、63:室外热交换器、100:空调装置、A:风扇的转动方向、O:风扇的旋转轴的中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