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物烘房的热风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47013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织物烘房的热风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织物烘房的热风循环系统,包括两端分别为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送风管、对送风管内的空气进行导流的循环风机和排气风机,以及对送风管内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包括与烘房室外的空气连通的进风管、与烘房室内的空气连通的出风管和回风管、连通进风管和出风管的导风管、以及通过所述排气风机连通烘房室内和室外的排风管,所述循环风机包括工作相互独立的第一循环风机和第二循环风机,所述进风管通过第一循环风机分别与回风管和导风管连通,所述导风管依次通过加热器和第二循环风机与出风管连通。烘房中使用本发明的热风循环系统后能耗降低、热效率提高,各处温差小,有利于织物烘燥均匀性和热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专利说明】一种织物烘房的热风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热风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热风循环系统,配合用于织物烘房中。
【背景技术】
[0002]经过化学粘合剂浸溃或喷洒的纤网织物必须经过烘燥、焙烘热处理,粘合剂才能对织物起粘合加固作用。含有热熔纤维的织物只有经过烘箱(房)等设备的热处理,才可能熔融粘合而加固,因此,烘燥是织物化学粘合法工艺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加工阶段。烘燥中传热的方式常见的有对流式、接触式、辐射式。对流式因其具有传热均匀、织物表面承受的张力小等优点而成为三种传热方式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0003]对流式是应用空气作为载体,将空气加热后形成的热风吹响织物表面上,使水分蒸发、粘合剂凝聚交联固化而达到粘合加固目的。现有用于烘房中的热风系统通常由进风管、加热器、风机、喷风口组成,进风管环绕烘房设置,其两端均设置在烘房的外侧,一端为进风口,一端为出风口,通过对进风管内空气加热后由风机导风至喷风口喷射至烘房内,对烘房内环境的加热,完成织物的烘燥。这种热风系统中的热风没能循环利用,造成能耗高、热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织物烘房的热风循环系统,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热效率。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织物烘房的热风循环系统,包括两端分别为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送风管、对所述送风管内的空气进行导流的循环风机和排气风机,以及对所述送风管内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包括与所述烘房室外的空气连通的进风管、与所述烘房室内的空气连通的出风管和回风管、连通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的导风管、以及通过所述排气风机连通烘房室内和室外的排风管,所述循环风机包括工作相互独立的第一循环风机和第二循环风机,所述进风管通过第一循环风机分别与回风管和导风管连通,所述导风管依次通过加热器和第二循环风机与出风管连通。
[0006]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以所述导风管、出风管、回风管、加热器、第一循环风机、第二循环风机构成单组循环,所述循环系统至少具有两组所述的单组循环,且下一组的所述单组循环的导风管与其上一组的所述单组循环的出风管连通。
[0007]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出风管上间隔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喷风□。
[0008]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加热器为电加热器。
[0009]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的一种织物烘房的热风循环系统,采用一级循环时,对烘房中热空气回用,将新鲜空气与烘房中热空气混合后,经加热器加热,由循环风机输送至烘房内。烘房内的热空气本身具有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相较于全部对新鲜空气进行加热的情况,本发明加热升温容易,因此,通过循环回用烘房中的热空气有效的利用了热能,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热效率;一个烘房内采用多级循环时,使得烘房中各处的温差较小,有利于织物烘燥均匀性和热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1]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单组热风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多组热风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M1、循环风机,Ml-1、第一循环风机,M1-2、第二循环风机,M2、排风风机;
2、加热器,4、进风管,6、出风管,8、回风管,10、导风管,12、排风管,14、喷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如图1所示,一种织物烘房的热风循环系统,包括两端分别为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送风管、对送风管内的空气进行导流的循环风机Ml和排气风机M2,以及对送风管内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2,所述送风管包括与烘房室外的空气连通的进风管4、与烘房室内的空气连通的出风管6和回风管8、连通进风管4和出风管6的导风管10、以及通过排气风机M2连通烘房室内和室外的排风管12,循环风机Ml包括工作相互独立的第一循环风机Ml-1和第二循环风机M1-2,进风管4通过第一循环风机Ml-1分别与回风管8和导风管10连通,导风管10依次通过加热器2和第二循环风机M1-2与出风管6连通。
[0015]本发明热风循环系统热风循环过程为:在第一循环风机Ml-1的作用下,从进风管4处获得新鲜空气与烘房中回风管8中部分回用的热空气混合后,在导风管10中经加热器加热升温,经第二循环风机M1-2输送至烘房内,对织物进行烘燥后,热空气一部分经回风管8回流处进风管4混合,一部分由排风风机M2经排风管12排出烘房。烘房内的热空气本身具有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相较于全部对新鲜空气进行加热的情况,本发明加热升温容易,因此,通过循环回用烘房中的热空气有效的利用了热能,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热效率。
[0016]如图2所示,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以导风管10、出风管6、回风管8、加热器
2、第一循环风机M1-1、第二循环风机M1-2构成单组循环,本发明的循环系统至少具有两组所述的单组循环,且下一组单组循环的导风管10与其上一组单组循环的出风管6连通。
[0017]为了便于描述,优选三组所述的单组循环,其热风循环过程为:从A点补充新鲜空气与I室D点返回空气混合后成B点状态,经加热器2加热升温至C点状态,由循环风机Ml输送至烘房内,与织物接触变为D状态。一部分空气返回,另一部分空气为II室的补充空气,与II室的返回空气G混合后变为E态,经加热器2加热升温至F状态,由循环风机Ml送入烘房II,与织物接触后变为G态,依次类推,进行多次循环加热。
[0018]一个烘房内采用多级循环时,既可避免烘房内的温度过高,又能使最终排出的废气有较高的相对湿度,有效地利用了热能,同时使得烘房内各处的温差较小,有利于织物烘燥均匀性和热效率的提高。
[001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管6上间隔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喷风口 14,通过喷风口 14将出风管6内的热空气喷射至织物表面。[002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器2为电加热器,通过电加热的方式升温快,温度点容易控制,能耗相对较低。
[0021]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所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织物烘房的热风循环系统,包括两端分别为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送风管、对所述送风管内的空气进行导流的循环风机和排气风机,以及对所述送风管内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包括与所述烘房室外的空气连通的进风管、与所述烘房室内的空气连通的出风管和回风管、连通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的导风管、以及通过所述排气风机连通烘房室内和室外的排风管,所述循环风机包括工作相互独立的第一循环风机和第二循环风机,所述进风管通过第一循环风机分别与回风管和导风管连通,所述导风管依次通过加热器和第二循环风机与出风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烘房的热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导风管、出风管、回风管、加热器、第一循环风机、第二循环风机构成单组循环,所述循环系统至少具有两组所述的单组循环,且下一组的所述单组循环的导风管与其上一组的所述单组循环的出风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织物烘房的热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上间隔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喷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烘房的热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为电加热器。
【文档编号】F26B21/00GK103954114SQ201410120806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8日
【发明者】谈三荣, 周玉珍 申请人:吴江龙升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