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炉排烟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47333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淬火炉排烟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淬火炉排烟罩,包括内部形成燃烧室的下罩体、内部形成排放通道的上罩体,下罩体与上罩体能够拆卸地相连接,下罩体包括周向拆卸地连接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侧板,四个侧板的内部分别形成蓄水腔,四个侧板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并依次前者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至后者的进水口,上罩体包括芯筒、外筒,芯筒与外筒之间形成容水腔,外筒的外侧壁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口、上部设置有出水口,第四侧板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至外筒的进水口。出现漏点时,只需更换对应块板体或筒体,便捷、省成本,而利用燃烧余热对板体和筒体内的水进行加热,热能利用,而水从下部进入、上部排出,保证内部不会残留空气,避免了爆炸事故。
【专利说明】淬火炉排烟罩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淬火炉排烟罩。
【背景技术】
[0002]淬火炉在对工件进行淬火加热时,为了避免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往往要在炉内充保护气体(如丙烷等),而供工件进入的炉口是敞开的,为了避免送入工件的同时带入氧气,利用从炉口向外释放的保护气体来制约空气的流进,而这些保护气体一般最好不要直接排放,所以在炉口上增加排烟罩,将保护气体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后排放,传统技术中的排烟罩是由钢板一体焊接成型的,若发生漏点,就要整个排烟罩都更换,导致使用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淬火炉排烟罩,其由多个可分拆的分布组成,便于部分更换,并且利用燃烧的余热对水进行加热,同时避免爆炸事故。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淬火炉排烟罩,包括内部形成燃烧室的下罩体、内部形成排放通道的上罩体,所述的下罩体与所述的上罩体能够拆卸地相连接,所述的下罩体包括周向相能够拆卸地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的内部分别形成蓄水腔,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贯通至对应的蓄水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第一侧板上的进水口连接至水源,所述的第一侧板上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至所述的第二侧板上的进水口,所述的第二侧板上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至所述的第三侧板上的进水口,所述的第三侧板上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至所述的第四侧板上的进水口,所述的上罩体包括中心的芯筒、设置在所述的芯筒的外周的外筒,所述的芯筒的外壁与所述的外筒的内壁之间形成容水腔,所述的外筒的外侧壁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的容水腔相贯通的进水口、上部设置有与所述的容水腔相贯通的出水口,所述的第四侧板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至所述的外筒的进水口。
[0005]优选地,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沿周向依次设置。
[0006]优选地,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中相邻的两者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的下罩体与所述的上罩体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多块可拆卸拼接的板体和筒体构成排烟罩,当其中某一块出现漏点时,只需更换对应块板体或筒体,便捷、省成本,而利用保护气体燃烧的余热对板体和筒体内的水进行加热,达到能源利用的目的,而水从下部进入、上部排出,保证内部不会残留空气,避免了爆炸事故,降低了使用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09]附图1为本发明的淬火炉排烟罩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淬火炉排烟罩的侧视示意图。
[0010]附图中:1、下罩体;2、上罩体;3、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5、第三侧板;6、第四侧板;7、芯筒;8、外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以下详细描述:
本说明书各附图中的箭头方向表示进水至出水的方向。
[0012]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淬火炉排烟罩,包括内部形成燃烧室的下罩体1、内部形成排放通道的上罩体2,下罩体I与上罩体2能够拆卸地相连接,下罩体I包括周向相能够拆卸地连接的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第三侧板5和第四侧板6,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
4、第三侧板5及第四侧板6的内部分别形成蓄水腔,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第三侧板5及第四侧板6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贯通至对应的蓄水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第一侧板3上的进水口连接至水源,第一侧板3上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至第二侧板4上的进水口,第二侧板4上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至第三侧板5上的进水口,第三侧板5上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至第四侧板6上的进水口,上罩体2包括中心的芯筒7、设置在芯筒7的外周的外筒8,芯筒7的外壁与外筒8的内壁之间形成容水腔,外筒8的外侧壁的下部设置有与容水腔相贯通的进水口、上部设置有与容水腔相贯通的出水口,第四侧板6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至外筒8的进水口,外筒8的出水口处设置有放水阀。
[0013]其中,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第三侧板5及第四侧板6沿周向依次设置,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第三侧板5及第四侧板6中相邻的两者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下罩体I与上罩体2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
[0014]当然,上述的下罩体I也可以是由周向连接的多块侧板构成的多壁体。
[0015]整个水路的出水端高于进水端的位置,使得整个水路上充满水,避免内部残留气体造成部件爆炸的现象,并且能够达到燃烧余热的最大限度的利用。
[0016]该排烟罩安装在淬火炉的进料口的位置,为避免空气随工件进入淬火炉中,使用时淬火炉内的部分保护气体会从进料口溢出,并与空气混合进入下罩体I内并进行燃烧,产生的水和气从上罩体2排出,同时产生的热量将外壁内的水加热。
[0017]本发明的设计采用多块可拆卸拼接的板体和筒体构成排烟罩,当其中某一块出现漏点时,只需更换对应块板体或筒体,便捷、省成本,而利用保护气体燃烧的余热对板体和筒体内的水进行加热,达到能源利用的目的,而水从下部进入、上部排出,保证内部不会残留空气,避免了爆炸事故,降低了使用成本。
[0018]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淬火炉排烟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形成燃烧室的下罩体、内部形成排放通道的上罩体,所述的下罩体与所述的上罩体能够拆卸地相连接,所述的下罩体包括周向相能够拆卸地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的内部分别形成蓄水腔,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贯通至对应的蓄水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第一侧板上的进水口连接至水源,所述的第一侧板上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至所述的第二侧板上的进水口,所述的第二侧板上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至所述的第三侧板上的进水口,所述的第三侧板上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至所述的第四侧板上的进水口,所述的上罩体包括中心的芯筒、设置在所述的芯筒的外周的外筒,所述的芯筒的外壁与所述的外筒的内壁之间形成容水腔,所述的外筒的外侧壁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的容水腔相贯通的进水口、上部设置有与所述的容水腔相贯通的出水口,所述的第四侧板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至所述的外筒的进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炉排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沿周向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炉排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中相邻的两者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炉排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罩体与所述的上罩体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
【文档编号】F27D17/00GK103954141SQ201410150871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5日
【发明者】徐益明, 卢为忠 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热处理设备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