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热式u型槽导流板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65068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即热式u型槽导流板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即热式U型槽导流板换热器,至少包括燃烧室、换热板、烟道和水箱,所述的燃烧室位于水箱底部的一侧,烟道位于水箱的顶部,换热板竖直分布在烟道与燃烧室之间,相邻的两换热板平行安装;所述的换热板为中空板状结构,其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的进气口与燃烧室连通,出气口与烟道连通;所述的换热板中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2个正U型凹槽和至少一个倒U型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向下凹限至与换热板的另一侧外壁接触;所述的正U型凹槽和倒U型凹槽交错分布,两者共同使换热板内部形成弯折形通道。该即热式U型槽导流板换热器即方便清洗水垢又能提高换热效率的换热器。
【专利说明】一种即热式U型槽导流板换热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属于民用热能交换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即热式U型槽导流板换热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商用蒸汽炉、中央热水机组、燃气节能热水机等设备都采用导火管燃烧换热方式。导火管燃烧换热方式的火管是以立体折弯对接并密集分布于换热水箱内的构造。例如申请号为89216748.3的实用新型专利《低燃气压燃气锅炉》即是采取这种方式。
[0003]然而,这种结构在有限的空间下,换热面积小,换热效率低。加工工艺复杂落后,焊接点多,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如使用时间达到2000小时,水垢沉积并覆盖在火管表层,当水垢的厚度超过5mm时,启动设备时火管就等同于干烧,这种情况下,火管必然开裂。火管开裂后,水箱内的水受压力作用喷射到火管折弯处,火管的导火通道被堵塞,引发燃烧不充分而产生燃料扩散,同时,换热功能丧失,设备报废。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即热式U型槽导流板换热器,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不足,该即热式U型槽导流板换热器即方便清洗水垢又能提高换热效率。
[0005]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即热式U型槽导流板换热器,至少包括燃烧室、换热板、烟道和水箱,水箱上设有冷水进水口和热水出水口,所述的燃烧室位于水箱底部的一侧,烟道位于水箱的顶部,换热板竖直分布在烟道与燃烧室之间,相邻的两换热板平行安装,任意相邻的两换热板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的换热板为中空板状结构,其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的进气口与燃烧室连通,出气口与烟道连通;所述的换热板中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2个正U型凹槽和至少一个倒U型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向下凹限至与换热板的另一侧外壁接触;所述的正U型凹槽和倒U型凹槽交错分布,两者共同使换热板内部形成弯折形通道,所述的燃烧室中燃烧产生的热气由进气口进入后经过弯折形通道,由出气口排入烟道。
[0007]所述的换热板的底部设有两个进气口,两进气口分别位于底部的两侧,换热板的顶部的出气口位于顶部的正中部位。
[0008]所述换热板的外壁上设置有3个正U型凹槽和2个倒U型凹槽,正U型凹槽和倒U型凹槽交错分布,所述的U型凹槽由弯折部位和两个直线部位组成,且倒U型凹槽的两个直线部位分别位于与之相邻的两正U型凹槽上的两个直线部位之间。
[0009]所述的换热板和水箱均为金属材质。
[0010]所述的烟道上设有排烟口。
[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即热式U型槽导流板换热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换热板的安装方式采用竖直安装,换热器水箱内的水体遇热后产生的水垢因为重力的作用,不再覆盖在受热面上,即使有水垢产生,当水垢达到一定厚度时,由于重力作用也会自行下落。因此能使换热器水箱的高温受热面因竖向分布作用,减少水垢覆盖,从而维持其换热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2、换热板采用U型槽结构,既增大换热面积又增强高温气流在换热器中的瑞流,从而提闻热效率。3、所述的换热板和水箱均为金属材质,能够避免水垢覆盖后的高温燃烧造成的开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剖面图;
[0014]图3为换热器的内部构造图;
[0015]图4为换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燃烧室,2-换热板,3-烟道,4-水箱,5-正U型凹槽,6-倒U型凹槽,7-进气口,8-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即热式U型槽导流板换热器的结构如图4和图3所示,包括燃烧室1、换热板2、烟道3和水箱4,水箱4上设有冷水进水口和热水出水口,所述的换热板2和水箱4均为金属材质,能够避免水垢覆盖后的高温燃烧造成的开裂。
[0019]所述的燃烧室I位于水箱4底部的一侧,烟道3位于水箱4的顶部,所述的烟道3上设有排烟口。换热板2竖直分布在烟道3与燃烧室I之间。相邻的两换热板平行安装,任意相邻的两换热板之间的间距相同;将燃烧室I设置在水箱4底部的一侧,其主要特点是将燃烧器的火焰喷出方向由下往上改变为平行喷出,为达到火焰平行喷出,需加装空气导流罩改变空气补充方向,空混更加充分,燃烧更彻底。
[0020]所述的换热板2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换热板2为中空板状结构,其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气口 7和出气口 8,所述的进气口 7与燃烧室I连通,出气口 8与烟道3连通;所述的换热板2中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2个正U型凹槽5和至少一个倒U型凹槽6,所述凹槽的底部向下凹限至与换热板的另一侧外壁接触;所述的正U型凹槽5和倒U型凹槽6交错分布,两者共同使换热板2内部形成弯折形通道,所述的燃烧室I中燃烧产生的热气由进气口 7进入后经过弯折形通道,由出气口 8排入烟道3。
[00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换热板2的底部设有两个进气口 7,两进气口 7分别位于底部的两侧,换热板的顶部的出气口 8位于顶部的正中部位。所述换热板2的外壁上设置有3个正U型凹槽5和2个倒U型凹槽6,正U型凹槽5和倒U型凹槽6交错分布,所述的U型凹槽由弯折部位和两个直线部位组成,且倒U型凹槽的两个直线部位分别位于与之相邻的两正U型凹槽上的两个直线部位之间。
[00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如下:火排燃烧器在燃烧室内燃烧,产生的高温气流流经中空的换热板中的弯折形通道,将大部分的热量传递给换热板,然后从烟道中排烟口排出。同时低温水从进水口进入换热器水箱,吸收换热板传递过来的能量,从出水口排出高温水。
【权利要求】
1.一种即热式U型槽导流板换热器,至少包括燃烧室、换热板、烟道和水箱,水箱上设有冷水进水口和热水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室位于水箱底部的一侧,烟道位于水箱的顶部,换热板竖直分布在烟道与燃烧室之间,相邻的两换热板平行安装,任意相邻的两换热板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的换热板为中空板状结构,其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的进气口与燃烧室连通,出气口与烟道连通;所述的换热板中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2个正U型凹槽和至少一个倒U型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向下凹限至与换热板的另一侧外壁接触;所述的正U型凹槽和倒U型凹槽交错分布,两者共同使换热板内部形成弯折形通道,所述的燃烧室中燃烧产生的热气由进气口进入后经过弯折形通道,由出气口排入烟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U型槽导流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板的底部设有两个进气口,两进气口分别位于底部的两侧,换热板的顶部的出气口位于顶部的正中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即热式U型槽导流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的外壁上设置有3个正U型凹槽和2个倒U型凹槽,正U型凹槽和倒U型凹槽交错分布,所述的U型凹槽由弯折部位和两个直线部位组成,且倒U型凹槽的两个直线部位分别位于与之相邻的两正U型凹槽上的两个直线部位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U型槽导流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板和水箱均为金属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U型槽导流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道上设有排烟口。
【文档编号】F24H9/00GK204043209SQ201420453673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2日
【发明者】王建强 申请人:武汉见金节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