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调温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6762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调温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调温机,包括机体、第一水箱、燃烧室和烟囱,所述燃烧室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箱位于机体的一端,所述烟囱位于机体的另一端,所述燃烧室的外壁设为齿轮形状,所述燃烧室的上方纵向设置有拦火管,所述拦火管的上方纵向设置有方形水管,所述拦火管和方形水管均与第一水箱连通,所述烟囱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水箱,所述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之间横向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连通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本实用新型具有热量利用率高,环境污染低,调温效果好的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节能调温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碳调温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节能调温机。

【背景技术】
[0002]我国种植业与养殖业快速发展,尤其是蔬菜大棚及大棚养殖业,但是冬天的温度较低,影响到了大棚经济效益,而为了提高大棚经济效益,采用了多种提高大棚温度的方法,有的养殖户采用传统的炉子或者底炉加温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大量的消耗养殖棚内的氧气,容易弓I起一氧化碳中毒和失火等严重事件,浪费大量煤炭的同时污染环境,还有的养殖户采用风暖型热风炉,这种加温方式吹出的是干热风,会造成养殖舍内特别干燥,温度不均匀,温差大,热风炉使用寿命短,改善这种燃烧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加温方式,就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节能调温机,所述燃烧室的外壁设为齿轮形状,可以增大燃烧室与第一水箱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对热量的吸收,所述燃烧室的上方纵向设置有拦火管,所述拦火管的上方纵向设置有方形水管,所述拦火管和方形水管均与第一水箱连通,热气流在上升过程中对拦火管和方形水管中的水进行加热,所述烟?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水箱,在热气流放出前充分吸收其中剩余的热量,所述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之间横向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连通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热气流进入烟囱前,多根水管中的水吸收热气流中的热量。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节能调温机,包括机体、第一水箱、燃烧室和烟?,所述燃烧室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箱位于机体的一端,所述烟?位于机体的另一端,所述燃烧室的外壁设为齿轮形状,所述燃烧室的上方纵向设置有拦火管,所述拦火管的上方纵向设置有方形水管,所述拦火管和方形水管均与第一水箱连通,所述烟?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水箱,所述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之间横向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连通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
[0006]进一步,所述燃烧室外壁在圆周方向齿的间距为30_100mm。
[0007]进一步,所述拦火管设置为2-3层,相邻层之间错落排列,相邻层间距为60_120mm。
[0008]进一步,所述拦火管直径为50-80mm,同一层拦火管的间距为60_120mm。
[0009]进一步,所述方形水管边长为10-100mm。
[0010]进一步,所述水管设置为2-7层,相邻层之间错落排列,相邻层间距为100-150mm。
[0011]进一步,所述水管直径为50-80mm,同一层水管的间距为100_150mm。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水箱和水管的上方设置有上烟道,所述上烟道靠近第一水箱侧设置有上清灰口,部分烟灰煤灰落在上烟道内,通过上清灰口对煤灰及时清理。
[0013]进一步,所述第二水箱和水管的下方设置有下烟道,所述下烟道的一侧设置有下清灰口,部分烟灰煤灰落入下烟道,通过下清灰口对煤灰及时清理。
[0014]进一步,所述燃烧室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清灰口,燃烧室的煤灰落下后,通过第一清灰口及时进行清理。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安全、热量利用率高的特点;
[0017]2、本实用新型具有烟气排放的烟灰颗粒等污染物大大减少的优点;
[0018]3、本实用新型具有升温均匀,可保持棚内湿度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水箱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3]一种节能调温机,包括机体、第一水箱、燃烧室和烟?,所述燃烧室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箱位于机体的一端,所述烟?位于机体的另一端,所述燃烧室的外壁设为齿轮形状,所述燃烧室的上方纵向设置有拦火管,所述拦火管的上方纵向设置有方形水管,所述拦火管和方形水管均与第一水箱连通,所述烟?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水箱,所述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之间横向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连通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
[0024]将燃煤放入燃烧室中燃烧,所述燃烧室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水箱,燃烧热量被第一水箱中的水大量吸收,所述燃烧室的外壁设为齿轮形状,增大了燃烧室的散热面积,所述燃烧室的上方纵向设置有拦火管,所述拦火管的上方纵向设置有方形水管,燃烧产生的热气流向上流通过程中,一部分热量又可以被拦火管和方形水管中的水吸收,所述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之间横向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连通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热气流通过上烟道流向下烟道需要穿过水管,水管中的水吸收热气流中的热量,最后热气流通过烟囱排出调温机,所述烟?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水箱,第二水箱中的水最后对热气流中的热量进行吸收,对热气流中热量多次吸收,提高了热量利用率,节约能源,同时,热气流携带的烟灰煤灰等大气污染物也会不断的落在上烟道、下烟道中,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6]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节能调温机,包括机体8、燃烧室1、进煤口 11、方形水管12、拦火管13、第一清灰口 14、第一水箱2、上烟道3、上清灰口 31、水管4、第二水箱5、烟囱6、下烟道7、下清灰口 71。
[0027]所述燃烧室I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水箱2,所述第一水箱2位于机体8的一端,所述烟囱6位于机体8的另一端,所述燃烧室I的外壁设为齿轮形状,所述燃烧室I的上方纵向设置有拦火管13,所述拦火管13的上方纵向设置有方形水管12,所述拦火管13和方形水管12均与第一水箱2连通,所述烟? 6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水箱5,所述第一水箱2与第二水箱5之间横向设置有水管4,所述水管4连通第一水箱2和第二水箱5,所述第一水箱2和水管4的上方设置有上烟道3,所述上烟道3靠近第一水箱2侧设置有上清灰口 31,所述燃烧室I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清灰口 14,所述第二水箱5和水管4的下方设置有下烟道7,所述下烟道7的一侧设置有下清灰口 71。
[0028]实施例一:
[0029]如图1、图3所示一种节能调温机,包括机体8、第一水箱2、燃烧室I和烟囱6,所述燃烧室I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水箱2,所述第一水箱2位于机体8的一端,所述烟囱6位于机体8的另一端,所述燃烧室I的外壁设为齿轮形状,所述燃烧室I的上方纵向设置有拦火管13,所述拦火管13的上方纵向设置有方形水管12,所述拦火管13和方形水管12均与第一水箱2连通,所述烟? 6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水箱5,所述第一水箱2与第二水箱5之间横向设置有水管4,所述水管4连通第一水箱2和第二水箱5。
[0030]燃煤在燃烧室I中燃烧时,所述燃烧室I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水箱2,燃烧热量被第一水箱2中的水大量吸收,所述燃烧室I的外壁设为齿轮形状,增大了燃烧室I的散热面积,所述燃烧室I的上方纵向设置有拦火管13,所述拦火管13的上方纵向设置有方形水管12,燃烧产生的热气流向上流通过程中,一部分热量又可以被拦火管13和方形水管12中的水吸收,所述第一水箱2与第二水箱5之间横向设置有水管4,所述水管4连通第一水箱2和第二水箱5,热气流通过上烟道3流向下烟道7需要穿过水管4,水管4中的水吸收热气流中的热量,最后热气流通过烟囱7排出调温机,所述烟囱7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水箱5,第二水箱5中的水最后对热气流中的热量进行吸收,使热量最大限度的被吸收,节约了能源。
[0031]实施例二:
[0032]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实施例一所说明的一种节能调温机,所述燃烧室I外壁在圆周方向齿的间距为30-100mm,所述拦火管13设置为2-3层,相邻层之间错落排列,相邻层间距为60-120mm,所述拦火管13直径为50-80mm,同一层拦火管13的间距为60-120mm,所述方形水管12边长为10-100_,所述水管4设置为2-7层,相邻层之间错落排列,相邻层间距为100-150mm,所述水管4直径为50_80mm,同一层水管4的间距为100_150mm,所述第一水箱2和水管4的上方设置有上烟道3,所述上烟道3靠近第一水箱2侧设置有上清灰口31,所述第二水箱5和水管4的下方设置有下烟道7,所述下烟道7的一侧设置有下清灰口71,所述燃烧室I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清灰口 14。
[0033]燃煤在燃烧室I中燃烧,燃烧热量被第一水箱2中的水大量吸收,所述燃烧室I的外壁设为齿轮形状,所述燃烧室I外壁在圆周方向齿的间距为30-100mm,热气流上升穿过拦火管13和方形水管12,所述拦火管13设置为2-3层,相邻层之间错落排列,相邻层间距为60-120mm,所述拦火管13直径为50-80mm,同一层拦火管13的间距为60-120mm,这样可以更充分的吸收热气流中的热量,所述方形水管12边长为lO-lOOmm,对穿过拦火管13的热气流中的热量进行吸收,所述第一水箱2和水管4的上方设置有上烟道3,燃烧产生的热气流夹带烟灰煤灰,向上流通进入上烟道3,所述上烟道3靠近第一水箱2侧设置有上清灰口31,部分烟灰煤灰会落在上烟道3内,通过上清灰口 31及时进行清理,所述燃烧室I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清灰口 14,燃烧室I中产生的煤灰落下后,通过第一清灰口 14进行清理,热气流由上烟道3流向下烟道7,期间穿过水管4,所述水管4设置为2-7层,相邻层之间错落排列,相邻层间距为100-150mm,所述水管4直径为50_80mm,同一层水管4的间距为100_150mm,增加对热气流中的热量吸收效率,所述第二水箱5和水管4的下方设置有下烟道7,热气流夹带的烟灰煤灰部分落在下烟道7内,所述下烟道7的一侧设置有下清灰口 71,可以及时对落在下烟道7内的烟灰煤灰进行清理,这样大量的烟灰煤灰落入烟道内,大大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
[0034]具体工作时,燃煤在燃烧室I燃烧,燃烧室I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清灰口 14,可以及时清理煤灰煤渣,燃烧室I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水箱2,燃烧热量被第一水箱2中的水大量吸收,燃烧室I的外壁设为齿轮形状,增大了燃烧室I的散热面积,燃烧室I的上方纵向设置有拦火管13,拦火管13设置为2-3层,相邻层之间错落排列,拦火管13的上方纵向设置有方形水管12,燃烧产生的热气流向上流通过程中,一部分热量又可以被拦火管13和方形水管12中的水吸收,第一水箱2和水管4的上方设置有上烟道3,燃烧产生的热气流夹带烟灰煤灰,由燃烧室向上流通进入上烟道3,所述上烟道3靠近第一水箱2侧设置有上清灰口31,部分烟灰煤灰会落在上烟道3内,通过上清灰口 31及时进行清理,第二水箱5和水管4的下方设置有下烟道7,第一水箱2与第二水箱5之间横向设置有水管4,热气流通过上烟道3流向下烟道7需要穿过水管4,水管4设置为2-7层,相邻层之间错落排列,水管4中的水充分吸收热气流中的热量,热气流夹带的烟灰煤灰部分落在下烟道7内,下烟道7的一侧设置有下清灰口 71,可以及时对落在下烟道7内的烟灰煤灰进行清理,最后热气流通过烟囱7排出调温机,所述烟囱7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水箱5,第二水箱5中的水最后对热气流中的热量进行吸收,使热量最大限度的被吸收,节约了能源,同时,热气流携带的烟灰煤灰等大气污染物也会不断的落在上烟道、下烟道中,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
[0035]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节能调温机,包括机体、第一水箱、燃烧室和烟?,所述燃烧室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箱位于机体的一端,所述烟?位于机体的另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外壁设为齿轮形状,所述燃烧室的上方纵向设置有拦火管,所述拦火管的上方纵向设置有方形水管,所述拦火管和方形水管均与第一水箱连通,所述烟?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水箱,所述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之间横向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连通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调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外壁在圆周方向齿的间距为30-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调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拦火管设置为2-3层,相邻层之间错落排列,相邻层间距为60-1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调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拦火管直径为50-80_,同一层拦火管的间距为60-1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调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水管边长为10-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调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设置为2-7层,相邻层之间错落排列,相邻层间距为100-1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调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直径为50-80_,同一层水管的间距为100-15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调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和水管的上方设置有上烟道,所述上烟道靠近第一水箱侧设置有上清灰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调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箱和水管的下方设置有下烟道,所述下烟道的一侧设置有下清灰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调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清灰口。
【文档编号】F24H1/44GK204206847SQ201420553745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5日
【发明者】刘玉鑫 申请人:青岛久恒调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