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产品加工干燥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68725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产品加工干燥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农产品加工干燥机,尤其是一种多层转盘脉动式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机。一种农产品加工干燥机,包括机箱壳体、行走轮,所述机箱壳体内设有空心壳体状的干燥室,还设有气流分配循环系统、物料干燥系统;所述气流分配循环系统包含两组离心风机即左离心风机和右离心风机、两组左、右进风管组即左进风管组和右进风管组、回风管组;所述物料干燥系统结构包含转盘电机、传动机构、中心轴、圆形料架组、连接轴承;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提高干燥速率与物料处理量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和运行能耗,保证干燥产品品质和干燥的均匀性。
【专利说明】一种农产品加工干燥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农产品加工干燥机,尤其是一种多层转盘脉动式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机。

【背景技术】
[0002]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技术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加热气体,经一定形状的喷嘴喷出,并直接冲击物料表面的一种干燥技术。从边界层理论来讲,由于气体射流的流速较高,近距离冲击物料时会在主体气流与物料表面之间形成非常薄的边界层,因而具有较高的速度梯度与温度梯度,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物料达到或接近冲击气流的温度并迅速带走蒸发的水分,因此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的对流换热系数是常规热风干燥的几倍乃至一个数量级,具有效率高、能耗低、易于控制局部传热的技术特点。
[0003]脉动干燥是指按一定的规律交替变化干燥工艺参数的干燥技术。按照有规律地变化干燥参数的不同,可以把脉动干燥分为气流脉动干燥、温度脉动干燥、能量脉动干燥和压力脉动干燥等。其中气流脉动干燥是指冲击物料表面的气流流速按一定规律周期性交替变化的一种脉动干燥方式。气流脉动干燥通过不断的变化作用于物料表面的冲击气流流速,来破坏干燥过程中物料表层水蒸气压与外界环境水蒸气压的平衡状态,增大物料表层水蒸气压与外界环境水蒸气分压之间的压差,从而加速传质,提高干燥过程整体干燥速率。
[0004]中国专利ZLl 10003774.6公开了一种脉动式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机,干燥室内的料架采用平行四杆机构设计,干燥时放置在料架上的长方形料盘绕料架轴作匀速平移回转运动,高温气体经过干燥室顶部的喷嘴垂直向下喷射,当料盘转至最上方时物料受到的气流冲击最大,随后逐渐减小,当料盘转至最下方时物料受到的气流冲击最小,随后又逐渐减大,由此实现对物料的脉动干燥。但该设计的不足之处在于:为实现上述脉动功能,干燥室顶部喷管气流辐射面积需远大于料盘面积,喷嘴有效利用率低,能耗及加工成本高,且喷管气流辐射面积极大的制约了料盘尺寸和物料装载量,无法满足工厂化大批量农产品物料的干燥加工需求;实现脉动功能的旋转料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且料盘托梁对料盘限位与固定不足,干燥时若料架转速过高或料盘未能放置在料盘托梁中间处时易发生料盘跌落现象。
[0005]申请号为201310730719.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转盘式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机,干燥室内沿旋转料轴轴向均布若干层圆形料架,旋转料轴旋转时携带料盘在水平面内旋转,干燥时冲击气流由条形气流喷射口自干燥机左侧水平喷射进入干燥室,平行掠过料盘后由右侧的回风口进入回风管路,当料盘旋转至左侧条形气流喷射口处时干燥强度最高,旋转至右侧回风口处时干燥强度最低,由此实现“干燥一缓苏一干燥一缓苏”的间歇式干燥过程。该设计的不足之处在于:冲击气流流向与料盘平面平行,气流仅是平行的掠过物料表面上方,物料未能受到主体气流有效冲击,传热速率与热风有效利用率低,无法实现气体射流冲击高传热系数的技术优势;干燥室左侧进风,右侧回风的设计使得“缓苏”时间远远大于“干燥”时间,料盘尺寸越大比例失调现象越严重,且沿料盘边缘至料盘中心,不同区域的物料受热不均,间歇干燥程度也不均,越靠近料盘中心“干燥一缓苏一干燥一缓苏”的效果越弱,干燥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干燥不均现象,料盘尺寸越大干燥不均程度越明显,这就制约了该干燥机的物料处理能力与干制品品质的均匀性。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脉动式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机加工成本高、不利于大批量干燥作业以及转盘式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机热风利用率与传热速率低、物料干燥不均等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经济实用,能够在提高干燥速率与物料处理量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和运行能耗,保证干燥产品品质和干燥的均匀性,满足工厂化大批量农产品物料干燥加工的作业需求的农产品加工干燥机。
[000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产品加工干燥机,包括机箱壳体23、行走轮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壳体23内设有空心壳体状的干燥室13,还设有气流分配循环系统、物料干燥系统;
[0008]所述气流分配循环系统包含两组离心风机即左离心风机20和右离心风机18、两组左、右进风管组即左进风管组16和右进风管组15、回风管组,所述左、右离心风机结构相同,均设有蜗壳出风口 17、回风口 30,所述左、右离心风机安装于干燥室13下方,其中任一组离心风机蜗壳出风口 17与相对应位置设置的进风管组的下端进风口 44相连通,其中任一组离心风机的回风口 30与回风管组下端相连通,左、右进风管组固定在干燥室13外壳左右壁上,回风管组固定在干燥室13后壁上,回风管组上端通过回风孔33与干燥室13内相连通;
[0009]所述的左、右进风管组结构相同,对称安装,其结构包括进风加热室29、进风主管14、圆形气流分配组、条形气流分配组、接线端保护罩43、电加热管42和换气排风管4,所述进风加热室29与进风主管14相连通,所述接线端保护罩43设于进风加热室29 —侧且与进风加热室29相连通,所述电加热管42安装于接线端保护罩43内,所述进风加热室29上设有换气排风管4、进风口 44,所述进风口 44与离心风机上的蜗壳出风口 17相通;
[0010]所述圆形气流分配组包含圆形气流分配室26、设于圆形气流分配室26上的多个圆形喷嘴27,所述条形气流分配组包含条形气流分配室22、设于条形气流分配室22上的条形喷嘴21,圆形气流分配室26和条形气流分配室22交替间隔均匀垂直安装于进风主管14上,所述圆形气流分配室26和条形气流分配室22均与进风主管14相连通;
[0011]所述的回风管组包括回风室38、回风直管段32和回风弯管段31,所述回风室38、回风直管段32、回风弯管段31均相连通,回风室38设有回风孔33、换气排风管4,所述回风室38通过回风孔33与干燥室13相连通,通过换气排风管4与外界大气相连通;
[0012]所述物料干燥系统结构包含转盘电机19、传动机构、中心轴28、圆形料架组10、连接轴承40,所述中心轴28的上下端分别与干燥室13顶部和底部通过连接轴承40转动连接,圆形料架组10包含多个圆形料架51,多个所述圆形料架51沿中心轴28轴向等距分布,中心轴28穿过每一个圆形料架的料架中心套筒49且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料架的结构包含料盘50、物料盘支撑板46、物料盘挡圈48、物料盘挡板45、肋板47,圆形料架51上表面水平共面的物料支撑板46上放置有料盘50,物料支撑板46 —端连接在料架中心套筒49上,另一端连接在物料盘挡圈48上,物料盘挡板45竖向连接于物料盘挡圈48上,用于料盘50的限位。
[0013]所述农产品加工干燥机最好还设有配套使用的温湿度控制系统;
[0014]所述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主机箱、触摸屏、信号采集及输出控制模块、风机变频器、转盘变频器、温、湿度传感器以及电磁阀,所述控制主机箱独立安装在干燥机13侧边上,触摸屏嵌装在控制主机箱的前面板,信号采集及输出控制模块固定在控制主机箱内部的侧壁上,风机变频器、转盘变频器固定在控制主机箱下方,温湿度传感器固定在干燥室13传感器安装管34中,传感器安装管34位于干燥室后壳上部且均匀分布,所述电磁阀安装于换气排风管4处;
[0015]所述触摸屏及控制主机通过通讯总线连接离心风机变频器、转盘变频器、电磁阀、信号采集输出控制模块,风机变频器控制改变离心风机的转速从而控制改变气流喷射口的气流速度,转盘变频器控制改变转盘电机19的转速从而控制改变物料干燥系统的转速,温、湿度传感器用于获取干燥室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并与信号采集与输出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信号采集与输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电加热管42、换气排风管4的电磁阀开关,信号采集与输出控制模块将采集的信息上传给控制主机,并执行控制主机及触摸屏发出的控制指令。
[0016]所述的料盘50与圆形料架51可拆卸连接,根据圆形料架的分隔料盘区域形式可分为扇形或半圆形,料盘50底板由密布冲孔的不锈钢板制成。其外挡圈直径为490?2490mm,内挡圈为可与料架中心套筒相匹配的圆弧,料盘底板由密布冲孔的不锈钢板制成,冲孔直径为3?10mm,孔间距3?10mm,底板厚度为0.5?2mm。
[0017]所述的圆形气流分配组中圆形喷嘴27均匀分布在圆形气流分配室26的下方,所述条形气流分配组中的条形喷嘴21设置在条形气流分配室22下方,设置数量为I?5条,圆形喷嘴27的风速控制范围为I?18m/s,条形喷嘴21的风速控制范围为I?20m/s,所述处于同一水平方向设置的左右两个圆形气流分配室26或条形气流分配室22在位于下方的单层圆形料架上的投影面积占下方单层圆形料架面积的比值为1/8?1/4,单层圆形料架与其下方圆形料架的位置关系,涉及脉动干燥效果有关,按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位置关系安装,能够在提高干燥速率与物料处理量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和运行能耗,保证干燥产品品质和干燥的均匀性,在实际操作中,对物料进行脉动式气体射流干燥,其干燥效果好而且节约整机运行成本。
[0018]所述的圆形喷嘴27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其截面形状做成圆形或者方形,或者为多边形。直径可为10?50mm。
[0019]所述的回风室38的回风孔33处设有回风孔过滤网12,回风孔过滤网12固定在干燥室壳体35内。
[0020]所述的物料干燥系统结构中的传动机构,其结构包含大链轮36、小链轮37、减速器,所述转盘电机19同轴安装在减速器下端,减速器固定在干燥室壳体35底部,减速器输出轴与大链轮36连接,大链轮36、小链轮37通过链条传动,小链轮37与中心轴28的下端固接,实现旋转传动。
[0021]所述的圆形料架组中,圆形料架沿中心轴28轴向可均匀布置5?10层,圆形料架的外圆直径为500?2500mm。
[0022]所述的机箱壳体23结构包括前盖板5、门2、左盖板8、右盖板1、顶盖板9、后盖板39,门2上设有透视窗3,所述的干燥室13 —周的干燥室壳体35中填充有保温材料。
[0023]上述温湿度控制系统中,系统基于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温度信息,通过控制换热进风管电磁阀开关和电加热管,完成干燥室内温度的精确控制;系统基于湿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湿度信息,通过控制换气排风管处电磁阀的开关,完成干燥室内湿度调控。
[0024]上述温湿度控制系统中,结合多阶段干燥技术,可进行干燥过程中分阶段变温湿度干燥,所述分阶段变温湿度干燥是指温湿度控制系统在干燥过程中根据干燥阶段的不同自动执行不同的温湿度干燥方式;
[0025]上述物料干燥系统中,转盘转速范围为O?lOrmp,转盘的转速可无级调速,结合多阶段干燥技术,可实现干燥过程中分阶段变转盘转速干燥,所述分阶段变转盘转速干燥是指物料干燥系统在干燥过程中根据干燥阶段的不同自动执行不同的转盘转速。
[0026]所述控制系统的温度监控范围为20?120°C,精度为1°C,湿度监控范围为O?100% RH,误差 5% RH。
[0027]整个干燥机系统上电后,利用温湿度控制系统设置分阶段干燥参数(阶段时间、阶段温度、阶段湿度、阶段风速、阶段转速);向料盘中装入待干燥物料;在触摸屏界面启动系统后,系统按照设置的参数自动运行离心风机,物料干燥系统、温湿控制;系统按照阶段时间自动切换阶段,按照阶段干燥参数依次执行各个干燥阶段。
[0028]离心风机运行后,通过风机蜗壳出风口将经过加压的气流输送至在左、右进风管组气流回路中,并且在电加热管处对气流进行加热,具备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气流由左、右进风管组均匀分配后,通过其设置的条形喷嘴或圆形喷嘴将气流喷射至干燥室内的物料表面,完成与物料的热质交换后,在回风管组回路负压的作用下,气流通过回风管组经过回路回风,被吸入离心风机吸气口却回风口 30,完成热气流循环过程;温湿度控制系统基于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息控制电加热管装置的不同功率输出,完成干燥室温度的精确控制,其中系统温度监控范围为20?120°C,精度1°C。
[002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燥机是一种多层转盘脉动式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机,适合于红枣等农产物料的干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克服现有脉动式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机加工成本高、不利于大批量干燥作业以及转盘式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机热风利用率与传热速率低、物料干燥不均等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经济实用,能够在提高干燥速率与物料处理量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和运行能耗,保证干燥产品品质和干燥的均匀性,满足工厂化大批量农产品物料干燥加工的作业需求的农产品加工干燥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003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全剖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全剖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图1中A-A面剖视图。
[0034]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7]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进风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8]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8的进风管组的结构主视图。
[0039]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图9的进风管组的结构侧视图。
[0040]图11为本实用新型图9的进风管组的结构俯视图。
[0041]图12为本实用新型图9的进风管组的结构仰视图。
[0042]图13为本实用新型图8中的进风主管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14为本实用新型图8中的圆形气流分配室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15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圆形料架组的结构立体图。
[0045]图16为本实用新型图15的圆形料架组的结构主视图。
[0046]图17为本实用新型图15的圆形料架的结构俯视图。
[0047]图18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回风管组的结构立体图。
[0048]图19为本实用新型图18的回风管组的结构主视图。
[0049]图20为本实用新型图19的回风管组的结构右视图。
[0050]图21为本实用新型图19的回风管组的结构俯视图。
[0051]图22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离心风机组的结构立体图。
[0052]图23为本实用新型图22的离心风机组的结构主视图。
[0053]图24为本实用新型图22的离心风机组的结构俯视图。
[0054]图25为本实用新型图22的离心风机组的结构侧视图。
[0055]图26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干燥室壳体的的结构示意图。
[0056]图27为本实用新型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0057]图28为本实用新型温湿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0058]图中所示,I为右盖板,2为门,3为透视窗,4为换气排风管,5为前盖板,6为行走轮,7为门把手,8为左盖板,9为顶盖板,10为圆形料架组,11为折页,12为,13为干燥室,14为进风主管,15为右进风管组,16为左进风管组,17为蜗壳出风口,18为右离心风机,19为转盘电机,20为左离心风机,21为条形喷嘴,22为条形气流分配室,23为机箱壳体,25为门锁,26为圆形气流分配室,27为圆形喷嘴,28为中心轴,29为进风加热室,30为回风口,31为回风弯管段,32为回风直管段,33为回风孔,34为传感器安装管,35为干燥室壳体,36为大链轮,37为小链轮,38为回风室,39为后盖板,40为连接轴承,41为干燥室内壳顶盖板,42为电加热管,43为接线端保护罩,44为进风口,45为物料盘挡板,46为物料盘支撑板,47为肋板,48为物料盘挡圈,49为套筒,50为料盘,51为圆形料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59]实施例1:
[0060]参照图1-图2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农产品加工干燥机,包括机箱壳体23、行走轮6,所述机箱壳体23内设有空心壳体状的干燥室13,还设有气流分配循环系统、物料干燥系统;
[0061]所述气流分配循环系统包含两组离心风机即左离心风机20和右离心风机18、两组左、右进风管组即左进风管组16和右进风管组15、回风管组,所述左、右离心风机结构相同,均设有蜗壳出风口 17、回风口 30,所述左、右离心风机安装于干燥室13下方,其中任一组离心风机蜗壳出风口 17与相对应位置设置的进风管组的下端进风口 44相连通,其中任一组离心风机的回风口 30与回风管组下端相连通,左、右进风管组固定在干燥室13外壳左右壁上,回风管组固定在干燥室13后壁上,回风管组上端通过回风孔33与干燥室13内相连通;
[0062]所述的左、右进风管组结构相同,对称安装,其结构包括进风加热室29、进风主管14、圆形气流分配组、条形气流分配组、接线端保护罩43、电加热管42和换气排风管4,所述进风加热室29与进风主管14相连通,所述接线端保护罩43设于进风加热室29 —侧且与进风加热室29相连通,所述电加热管42安装于接线端保护罩43内,所述进风加热室29上设有换气排风管4、进风口 44,所述进风口 44与离心风机上的蜗壳出风口 17相通;
[0063]所述圆形气流分配组包含圆形气流分配室26、设于圆形气流分配室26上的多个圆形喷嘴27,所述条形气流分配组包含条形气流分配室22、设于条形气流分配室22上的条形喷嘴21,圆形气流分配室26和条形气流分配室22交替间隔均匀垂直安装于进风主管14上,所述圆形气流分配室26和条形气流分配室22均与进风主管14相连通;所述的圆形气流分配组中圆形喷嘴27均匀分布在圆形气流分配室26的下方,所述条形气流分配组中的条形喷嘴21为一条,设置在条形气流分配室22下方的正中位置,圆形喷嘴27的风速控制范围为lOm/s,条形喷嘴21的风速控制范围为lOm/s。
[0064]所述的回风管组包括回风室38、回风直管段32和回风弯管段31,所述回风室38、回风直管段32、回风弯管段31均相连通,回风室38设有回风孔33、换气排风管4,所述回风室38通过回风孔33与干燥室13相连通,通过换气排风管4与外界大气相连通;
[0065]所述物料干燥系统结构包含转盘电机19、传动机构、中心轴28、圆形料架组10、连接轴承40,所述中心轴28的上下端分别与干燥室13顶部和底部通过连接轴承40转动连接,圆形料架组10包含多个圆形料架,多个所述圆形料架沿中心轴28轴向等距分布,中心轴28穿过每一个圆形料架的料架中心套筒49且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料架的结构包含料盘50、物料盘支撑板46、物料盘挡圈48、物料盘挡板45、肋板47,圆形料架上表面水平共面的物料支撑板46上放置有料盘50,物料支撑板46 —端连接在料架中心套筒49上,另一端连接在物料盘挡圈48上,物料盘挡板45竖向连接于物料盘挡圈48上,用于料盘50的限位。
[0066]所述的圆形料架组中,圆形料架沿中心轴28轴向可均匀布置5层,圆形料架的外圆直径为500mm。
[0067]中心轴的上下端与位于干燥室内壳和干燥室盖板的轴承转动连接,轴承固定在轴承座内,轴承座安装在干燥室内壳底端和干燥室内壳顶盖板中。圆形料架在干燥室内沿旋转料轴的轴向等距分布,中心轴穿过每一个圆形料架的料架中心套筒,并在每一个圆形料架的料架中心套筒处与其固定,达到支撑料架和旋转传动的目的,料盘放置在圆形料架上的分隔料盘区域内。所述的料盘50,根据圆形料架的分隔料盘区域形式为半圆形,料盘50底板由密布冲孔的不锈钢板制成。
[0068]离心风机运行后,通过风机蜗壳出风口将经过加压的气流输送至在左、右进风管组气流回路中,并且在电加热管处对气流进行加热,具备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气流由左、右进风管组均匀分配后,通过其设置的条形喷嘴或圆形喷嘴将气流喷射至干燥室内的物料表面,完成与物料的热质交换后,在回风管组回路负压的作用下,气流通过回风管组经过回路回风,被吸入离心风机吸气口却回风口 30,完成热气流循环过程。
[0069]实施例2:
[0070]参照图28,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干燥机还设有配套使用的温湿度控制系统;
[0071]所述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主机箱、触摸屏、信号采集及输出控制模块、风机变频器、转盘变频器、温、湿度传感器以及电磁阀,所述控制主机箱独立安装在干燥机13侧边上,触摸屏嵌装在控制主机箱的前面板,信号采集及输出控制模块固定在控制主机箱内部的侧壁上,风机变频器、转盘变频器固定在控制主机箱下方,温湿度传感器固定在干燥室13传感器安装管34中,传感器安装管34位于干燥室后壳上部且均匀分布,所述电磁阀安装于换气排风管4处;
[0072]所述触摸屏及控制主机通过通讯总线连接离心风机变频器、转盘变频器、电磁阀、信号采集输出控制模块,风机变频器控制改变离心风机的转速从而控制改变气流喷射口的气流速度,转盘变频器控制改变转盘电机19的转速从而控制改变物料干燥系统的转速,温、湿度传感器用于获取干燥室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并与信号采集与输出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信号采集与输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电加热管42、换气排风管4的电磁阀开关,信号采集与输出控制模块将采集的信息上传给控制主机,并执行控制主机及触摸屏发出的控制指令。
[0073]上述温湿度控制系统中,系统基于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温度信息,通过控制换热进风管电磁阀开关和电加热管,完成干燥室内温度的精确控制;系统基于湿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湿度信息,通过控制换气排风管电磁阀的开关,完成干燥室内湿度调控。
[0074]向料盘中装入待干燥物料,离心风机运行后,通过风机蜗壳出风口将经过加压的气流输送至在左、右进风管组气流回路中,并且在电加热管处对气流进行加热,具备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气流由左、右进风管组均匀分配后,通过其设置的条形喷嘴或圆形喷嘴将气流喷射至干燥室内的物料表面,完成与物料的热质交换后,在回风管组回路负压的作用下,气流通过回风管组经过回路回风,被吸入离心风机吸气口却回风口 30,完成热气流循环过程;温湿度控制系统基于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息控制电加热管装置的不同功率输出,完成干燥室温度的精确控制,其中系统温度监控范围为O?150°C,精度1°C。
[0075]整个干燥机系统上电后,利用温湿度控制系统设置分阶段干燥参数(阶段时间、阶段温度、阶段湿度、阶段风速、阶段转速);在触摸屏界面启动系统后,系统按照设置的参数自动运行离心风机,物料干燥系统、温湿控制;系统按照阶段时间自动切换阶段,按照阶段干燥参数依次执行各个干燥阶段。
[0076]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料盘50与圆形料架51可拆卸连接,根据圆形料架的分隔料盘区域形式可分为扇形或半圆形,料盘50底板由密布冲孔的不锈钢板制成。
[0077]实施例4: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料盘50与圆形料架51可拆卸连接,根据圆形料架的分隔料盘区域形式可分为扇形或半圆形,料盘50底板由密布冲孔的不锈钢板制成。
[0078]实施例5:
[0079]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回风室38的回风孔33处设有回风孔过滤网12,回风孔过滤网12固定在干燥室壳体35内。
[0080]实施例6:
[0081]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回风室38的回风孔33处设有回风孔过滤网12,回风孔过滤网12固定在干燥室壳体35内。
[0082]实施例7:
[0083]与实施例3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回风室38的回风孔33处设有回风孔过滤网12,回风孔过滤网12固定在干燥室壳体35内。
[0084]实施例8:
[0085]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物料干燥系统结构中的传动机构,其结构包含大链轮36、小链轮37、减速器,所述转盘电机19同轴安装在减速器下端,减速器固定在干燥室壳体35底部,减速器输出轴与大链轮36连接,大链轮36、小链轮37通过链条传动,小链轮37与中心轴28的下端固接,实现旋转传动。
[0086]实施例9:
[0087]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物料干燥系统结构中的传动机构,其结构包含大链轮36、小链轮37、减速器,所述转盘电机19同轴安装在减速器下端,减速器固定在干燥室壳体35底部,减速器输出轴与大链轮36连接,大链轮36、小链轮37通过链条传动,小链轮37与中心轴28的下端固接,实现旋转传动。
[0088]实施例10:
[0089]与实施例7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物料干燥系统结构中的传动机构,其结构包含大链轮36、小链轮37、减速器,所述转盘电机19同轴安装在减速器下端,减速器固定在干燥室壳体35底部,减速器输出轴与大链轮36连接,大链轮36、小链轮37通过链条传动,小链轮37与中心轴28的下端固接,实现旋转传动。
[0090]实施例11:
[0091]与实施例1或2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圆形料架组中,圆形料架沿中心轴28轴向可均匀布置8层,圆形料架的外圆直径为2000mm。
[0092]实施例12:
[0093]与实施例1或2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圆形料架组中,圆形料架沿中心轴28轴向可均匀布置10层,圆形料架的外圆直径为2500mm。
[0094]实施例13:
[0095]与实施例1或2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机箱壳体23结构包括前盖板5、门2、左盖板8、右盖板1、顶盖板9、后盖板39,门2上设有透视窗3,所述的干燥室13一周的干燥室壳体35中填充有保温材料。
[0096]实施例14:
[0097]与实施例10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机箱壳体23结构包括前盖板5、门2、左盖板8、右盖板1、顶盖板9、后盖板39,门2上设有透视窗3,所述的干燥室13 —周的干燥室壳体35中填充有保温材料。
[0098]实施例15:
[0099]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圆形气流分配组中圆形喷嘴27均匀分布在圆形气流分配室26的下方,所述条形气流分配组中的条形喷嘴21设置在条形气流分配室22下方,设置数量为3条,圆形喷嘴27的风速控制范围为lm/s,条形喷嘴21的风速控制范围为lm/s,所述处于同一水平方向设置的左右两个圆形气流分配室26或条形气流分配室22在位于下方的单层圆形料架上的投影面积占下方单层圆形料架面积的比值为 1/8。
[0100]实施例16:
[0101]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圆形气流分配组中圆形喷嘴27均匀分布在圆形气流分配室26的下方,所述条形气流分配组中的条形喷嘴21设置在条形气流分配室22下方,设置数量为5条,圆形喷嘴27的风速控制范围为18m/s,条形喷嘴21的风速控制范围为20m/s,所述处于同一水平方向设置的左右两个圆形气流分配室26或条形气流分配室22在位于下方的单层圆形料架上的投影面积占下方单层圆形料架面积的比值为1/4。
[0102]实施例17:
[0103]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圆形气流分配组中圆形喷嘴27均匀分布在圆形气流分配室26的下方,所述条形气流分配组中的条形喷嘴21设置在条形气流分配室22下方,设置数量为2条,圆形喷嘴27的风速控制范围为5m/s,条形喷嘴21的风速控制范围为15m/s,所述处于同一水平方向设置的左右两个圆形气流分配室26或条形气流分配室22在位于下方的单层圆形料架上的投影面积占下方单层圆形料架面积的比值为 1/6。
【权利要求】
1.一种农产品加工干燥机,包括机箱壳体(23)、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壳体(23)内设有空心壳体状的干燥室(13),还设有气流分配循环系统、物料干燥系统; 所述气流分配循环系统包含两组离心风机即左离心风机(20)和右离心风机(18)、两组左、右进风管组即左进风管组(16)和右进风管组(15)、回风管组,所述左、右离心风机结构相同,均设有蜗壳出风口(17)、回风口(30),所述左、右离心风机安装于干燥室(13)下方,其中任一组离心风机蜗壳出风口(17)与相对应位置设置的进风管组的下端进风口(44)相连通,其中任一组离心风机的回风口(30)与回风管组下端相连通,左、右进风管组固定在干燥室(13)外壳左右壁上,回风管组固定在干燥室(13)后壁上,回风管组上端通过回风孔(33)与干燥室(13)内相连通; 所述的左、右进风管组结构相同,对称安装,其结构包括进风加热室(29)、进风主管(14)、圆形气流分配组、条形气流分配组、接线端保护罩(43)、电加热管(42)和换气排风管(4),所述进风加热室(29)与进风主管(14)相连通,所述接线端保护罩(43)设于进风加热室(29) —侧且与进风加热室(29)相连通,所述电加热管(42)安装于接线端保护罩(43)内,所述进风加热室(29)上设有换气排风管(4)、进风口(44),所述进风口(44)与离心风机上的蜗壳出风口(17)相通; 所述圆形气流分配组包含圆形气流分配室(26)、设于圆形气流分配室(26)上的多个圆形喷嘴(27),所述条形气流分配组包含条形气流分配室(22)、设于条形气流分配室(22)上的条形喷嘴(21),圆形气流分配室(26)和条形气流分配室(22)交替间隔均匀垂直安装于进风主管(14)上,所述圆形气流分配室(26)和条形气流分配室(22)均与进风主管(14)相连通; 所述的回风管组包括回风室(38)、回风直管段(32)和回风弯管段(31),所述回风室(38)、回风直管段(32)、回风弯管段(31)均相连通,回风室(38)设有回风孔(33)、换气排风管(4),所述回风室(38)通过回风孔(33)与干燥室(13)相连通,通过换气排风管(4)与外界大气相连通; 所述物料干燥系统结构包含转盘电机(19)、传动机构、中心轴(28)、圆形料架组(10)、连接轴承(40),所述中心轴(28)的上下端分别与干燥室(13)顶部和底部通过连接轴承(40)转动连接,圆形料架组(10)包含多个圆形料架(51),多个所述圆形料架(51)沿中心轴(28)轴向等距分布,中心轴(28)穿过每一个圆形料架的料架中心套筒(49)且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料架(51)的结构包含料盘(50)、物料盘支撑板(46)、物料盘挡圈(48)、物料盘挡板(45)、肋板(47),圆形料架(51)上表面水平共面的物料支撑板(46)上放置有料盘(50),物料支撑板(46) —端连接在料架中心套筒(49)上,另一端连接在物料盘挡圈(48)上,物料盘挡板(45)竖向连接于物料盘挡圈(48)上,用于料盘(50)的限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产品加工干燥机,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配套使用的温湿度控制系统; 所述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主机箱、触摸屏、信号采集及输出控制模块、风机变频器、转盘变频器、温湿度传感器以及电磁阀,所述控制主机箱独立安装在干燥机(13)侧边上,触摸屏嵌装在控制主机箱的前面板,信号采集及输出控制模块固定在控制主机箱内部的侧壁上,风机变频器、转盘变频器固定在控制主机箱下方,温湿度传感器固定在干燥室(13)传感器安装管(34)中,传感器安装管(34)位于干燥室后壳上部且均匀分布,所述电磁阀安装于换气排风管(4)处; 所述触摸屏及控制主机通过通讯总线连接离心风机变频器、转盘变频器、电磁阀、信号采集输出控制模块,风机变频器控制改变离心风机的转速从而控制改变气流喷射口的气流速度,转盘变频器控制改变转盘电机(19)的转速从而控制改变物料干燥系统的转速,温、湿度传感器用于获取干燥室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并与信号采集与输出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信号采集与输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电加热管(42)、换气排风管(4)的电磁阀开关,信号采集与输出控制模块将采集的信息上传给控制主机,并执行控制主机及触摸屏发出的控制指令。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农产品加工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盘(50)与圆形料架(51)可拆卸连接,根据圆形料架的分隔料盘区域形式可分为扇形或半圆形,料盘(50)底板由密布冲孔的不锈钢板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农产品加工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气流分配组中圆形喷嘴(27)均匀分布在圆形气流分配室(26)的下方,所述条形气流分配组中的条形喷嘴(21)设置在条形气流分配室(22)下方,设置数量为1?5条,圆形喷嘴(27)的风速控制范围为1?18m/s,条形喷嘴(21)的风速控制范围为1?20m/s,所述处于同一水平方向设置的左右两个圆形气流分配室(26)或条形气流分配室(22)在位于下方的单层圆形料架上的投影面积占下方单层圆形料架面积的比值为1/8?1/4。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产品加工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气流分配组中圆形喷嘴(27)均匀分布在圆形气流分配室(26)的下方,所述条形气流分配组中的条形喷嘴(21)设置在条形气流分配室(22)下方,设置数量为1?5条,圆形喷嘴(27)的风速控制范围为1?18m/s,条形喷嘴(21)的风速控制范围为1?20m/s,所述处于同一水平方向设置的左右两个圆形气流分配室(26)或条形气流分配室(22)在位于下方的单层圆形料架上的投影面积占下方单层圆形料架面积的比值为1/8?1/4。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农产品加工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风室(38)的回风孔(33)处设有回风孔过滤网(12),回风孔过滤网(12)固定在干燥室壳体(35)内。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农产品加工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料干燥系统结构中的传动机构,其结构包含大链轮(36)、小链轮(37)、减速器,所述转盘电机(19)同轴安装在减速器下端,减速器固定在干燥室壳体(35)底部,减速器输出轴与大链轮(36)连接,大链轮(36)、小链轮(37)通过链条传动,小链轮(37)与中心轴(28)的下端固接,实现旋转传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产品加工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料干燥系统结构中的传动机构,其结构包含大链轮(36)、小链轮(37)、减速器,所述转盘电机(19)同轴安装在减速器下端,减速器固定在干燥室壳体(35)底部,减速器输出轴与大链轮(36)连接,大链轮(36)、小链轮(37)通过链条传动,小链轮(37)与中心轴(28)的下端固接,实现旋转传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农产品加工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料架组中,圆形料架沿中心轴(28)轴向可均匀布置5?10层,圆形料架的外圆直径为500?2500mm。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农产品加工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箱壳体(23)结构包括前盖板(5)、门⑵、左盖板⑶、右盖板⑴、顶盖板(9)、后盖板(39),门⑵上设有透视窗(3),所述的干燥室(13) —周的干燥室壳体(35)中填充有保温材料。
【文档编号】F26B21/00GK204214214SQ201420593580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4日
【发明者】姚雪东, 朱荣光, 王高, 黄勇, 薛令阳, 高振江 申请人:石河子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