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膛二次助氧配风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68723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炉膛二次助氧配风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炉膛二次助氧配风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炉膛,所述炉膛的上部设有配风器,所述配风器的顶部均布有若干个配风孔,所述配风孔的后部设有与配风器相连的后配风管,所述后配风管的另外一端从炉膛的后壁伸出于炉体外,所述配风器的前部设有配风器相连的前配风管,所述炉体的侧壁上设有配风口,所述前配风管的另外一端从配风口处伸出。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2)使炉膛内的燃料达到燃烧充分的目的,不但节约了燃料的使用量,而且降低因燃烧不充分而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排放量,环保效果好。
【专利说明】—种炉膛二次助氧配风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暖炉,特别是一种采暖炉上的炉膛二次助氧配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的采暖炉,其配风装置主要包括四根配风管,该四根配风管从炉体底部或灰门底部配风,这种配风设计原理使助氧配风过程中风量不均匀,尤其是在晚间封火关闭清灰门后,二次风不起作用因而容易缺氧,造成炉膛内的燃料燃烧不充分,同时还会造成往回返烟和室外烟筒冒烟丢失了大量热能,而且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二次助氧配风功能因而能使炉膛内的燃料燃烧充分从而降低环境污染的炉膛二次助氧配风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炉膛二次助氧配风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炉膛,所述炉膛的上部设有配风器,所述配风器的顶部均布有若干个配风孔,所述配风孔的后部设有与配风器相连的后配风管,所述后配风管的另外一端从炉膛的后壁伸出于炉体外,所述配风器的前部设有配风器相连的前配风管,所述炉体的侧壁上设有配风口,所述前配风管的另外一端从配风口处伸出。
[0005]进一步,为了更均匀的提供一次和二次助氧配风,本实用新型的炉膛二次助氧配风装置,所述后配风管为两根,所述前配风管也为两根,所述配风口为两个,所述配风口分别设置在炉体的左右两个侧壁上,所述两根前配风管的底部均通过配风口伸出于炉体之外。
[0006]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I)结构简单;(2)炉膛的上部设有配风器,配风器的顶部均布有若干个配风孔,配风器的后部设有与配风器相连的后配风管,配风器的前部设有配风器相连的前配风管,通过后配风管将风送至配风器,可对炉膛内的燃料实现一次助氧配风,通过前配风管将风送入配风器,可对炉膛内的燃料实现二次助氧配风,最终使炉膛内的燃料达到燃烧充分的目的,不但节约了燃料的使用量,而且降低因燃烧不充分而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排放量,环保效果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1、配风孔,2、配风器,3、炉体,4、后配风管,5、配风口,6、前配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炉膛二次助氧配风装置,包括炉体3,所述炉体3内设有炉膛,所述炉膛的上部设有配风器2,所述配风器2的顶部均布有若干个配风孔I,所述配风器2的后部设有与配风器2相连的后配风管4,所述后配风管4的另外一端从炉膛的后壁伸出于炉体3外,所述配风器2的前部设有配风器2相连的前配风管6,所述炉体3的侧壁上设有配风口 5,所述前配风管6的另外一端从配风口 5处伸出;所述后配风管4为两根,所述前配风管6也为两根,所述配风口 5为两个,所述配风口 5分别设置在炉体3的左右两个侧壁上,所述两根前配风管6的底部均通过配风口 5伸出于炉体3之外。
[0010]本实用新型的炉膛二次助氧配风装置,结构简单,具体使用的时候,通过后配风管4将风送至配风器2,可对炉膛内的燃料实现一次助氧配风,通过前配风管6将风送入配风器2,可对炉膛内的燃料实现二次助氧配风,通过一次助氧配风和二次助氧配风,因而能始终保持炉膛内充满充足的风力和氧气,最终使炉膛内的燃料达到燃烧充分的目的,不但节约了燃料的使用量,而且降低因燃烧不充分而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排放量,环保效果好。
【权利要求】
1.一种炉膛二次助氧配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3),所述炉体(3)内设有炉膛,所述炉膛的上部设有配风器(2),所述配风器(2)的顶部均布有若干个配风孔(1),所述配风器(2)的后部设有与配风器(2)相连的后配风管(4),所述后配风管(4)的另外一端从炉膛的后壁伸出于炉体(3)外,所述配风器(2)的前部设有配风器(2)相连的前配风管(6),所述炉体(3)的侧壁上设有配风口(5),所述前配风管¢)的另外一端从配风口(5)处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膛二次助氧配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配风管(4)为两根,所述前配风管(6)也为两根,所述配风口(5)为两个,所述配风口(5)分别设置在炉体(3)的左右两个侧壁上,所述两根前配风管(6)的底部均通过配风口(5)伸出于炉体(3)之外。
【文档编号】F24B1/19GK204153820SQ201420593480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5日
【发明者】刘永泉, 孙振峰, 朱计坤, 何俊海, 于波 申请人:刘永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