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煤球烘干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9237阅读:1512来源:国知局
立式煤球烘干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立式煤球烘干炉,涉及烘干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属于一种应用于椭球状型煤的立式圆柱烘干炉。具有炉体,炉体顶端设有重锤翻板阀(1)和入风口(2),炉体底端设有出风口(3),其中,入风口与外部热风炉相联结,出风口与外部引风机的吸气口相联结;其特征在于,炉体内部具有回旋坡道,所述的回旋坡道是由上方的伞形圆锥面(4)与下方的漏斗状圆锥面(5)结合而成的,其中,所述伞形圆锥面的底沿直径小于漏斗状圆锥面的顶沿直径。本实用新型炉体内部通过采用回旋坡道结构,降低椭球状型煤滑落高差和速度,避免摔碎;且增加了煤球在炉体内的运行距离和滞留时间,保证了烘干效果。从而具有保证成品率、提高热效率的积极效果。
【专利说明】立式煤球供干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属于一种应用于椭球状型煤的立式圆柱烘干炉。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型煤主要采用立式圆柱炉和链条炉进行烘干。立式圆柱炉的内部为螺旋下滑式结构,落差较大,煤球容易摔碎,废品率很高;采用链条炉,容易出现粉尘污染问题,因粉尘的原因,其转动部件极易损坏,维修难度高,也增加了维修成本,同时烘干炉内的热量损失严重,经烘干炉所出的成品煤无法达到工艺要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立式煤球烘干炉,以达到防止煤球破损、提高成品率的目的。
[000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立式煤球烘干炉,具有炉体,炉体顶端设有重锤翻板阀和入风口,炉体底端设有出风口,其中,入风口与外部热风炉相联结,出风口与外部引风机的吸气口相联结;其特征在于,炉体内部具有回旋坡道,所述的回旋坡道是由上方的伞形圆锥面与下方的漏斗状圆锥面结合而成的,其中,所述伞形圆锥面的底沿直径小于漏斗状圆锥面的顶沿直径。
[000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立式煤球烘干炉,炉体内部通过采用回旋坡道结构,使得椭球状型煤可以逐级下滑,作回旋式运动,降低了滑落高差和速度,从而避免摔碎;且增加了煤球在炉体内的运行距离和滞留时间,使之与热风更充分的接触,保证了烘干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保证成品率、提高热效率的积极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附图部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其中,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立式煤球烘干炉,具有炉体,炉体顶端具有重锤翻板阀1,主要作为椭球状型煤3的进料口,同时能够将烟气密封,有效防止烟气外泄。此外,炉体顶端还设有入风口 2,炉体底端设有出风口 7。其中,入风口与外部热风炉相联结,出风口与外部引风机的吸气口相联结,与此同时,引风机作用于热风炉,引风机将出风口出来的气体,直接引到热风炉内,从而减小了粉尘污染,降低了引风机功率。
[0009]炉体内部采用5层回旋坡道结构,所述的回旋坡道是由下方的漏斗状圆锥面5和上方的伞形圆锥面4构成的。伞形圆锥面的底沿直径小于漏斗状圆锥面的顶沿直径,二者的直径差,应当大于煤球的直径,一般以煤球直径的2-3倍为宜。当椭球状型煤由重锤翻板阀进入到炉体内部,依次滑过伞形圆锥面和漏斗状圆锥面构成的回旋坡道,逐级下滑,回旋式运动,减小了烘干过程中椭球状型煤变形、碎裂等情况的发生;同时,延长了椭球状型煤在烘干炉内的停留时间,从而保证了烘干效果及成品率,提高了热效率。
[0010]为更好的加强椭球状型煤的烘干效果及成品率,在炉体内部靠近底端位置,还设有漏斗式缓冲坡道6。
【权利要求】
1.一种立式煤球烘干炉,具有炉体,炉体顶端设有重锤翻板阀(I)和入风口(2),炉体底端设有出风口(3),其中,入风口与外部热风炉相联结,出风口与外部引风机的吸气口相联结;其特征在于,炉体内部具有回旋坡道,所述的回旋坡道是由上方的伞形圆锥面(4)与下方的漏斗状圆锥面(5)结合而成的,其中,所述伞形圆锥面的底沿直径小于漏斗状圆锥面的顶沿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煤球烘干炉,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炉体内部靠近底端位置,设有漏斗式缓冲坡道(6 )。
【文档编号】F26B17/12GK204255033SQ201420617290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4日
【发明者】程兴世, 隋峰 申请人:山东盛日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