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69878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和换热器,所述壳体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气流产生装置,所述壳体设置有至少一组贯通于所述壳体的风洞,所述风洞水平横向设置,各所述风洞的内壁或风洞的外围设置有用于供气流吹出以使所述风洞处产生负压的出风口,所述气流产生装置包括用于将驱动气流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并流经所述换热器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壳体的风轮和用于驱动所述风轮的电机。空调器的送风方法采用上述的空调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调器,其送风效果佳。
【专利说明】空调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其壳体表面设置有出风栅格,通过壳体内部的涡流风扇驱动气流直接从出风栅格吹出,送风效果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其送风效果佳。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器,所述壳体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气流产生装置,所述壳体设置有至少一组贯通于所述壳体的风洞,所述风洞水平横向设置,各所述风洞的内壁或风洞的外围设置有用于供气流吹出以使所述风洞处产生负压的出风口,所述气流产生装置包括用于将驱动气流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并流经所述换热器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壳体的风轮和用于驱动所述风轮的电机。
[000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洞设置有至少两组,且两组风洞以所述气流产生装置为对称中心水平对称设置,每组所述风洞包括至少两个上下间距排列设置的风洞。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风洞的外围,且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洞上下交替排布。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洞的截面形状呈矩形或长圆形。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组所述风洞分别靠近于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个侧壁。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洞处设置有风洞导风板;所述风洞导风板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风洞导风板的第一控制机构。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出风口导风板;所述出风口导风板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出风口导风板的第二控制机构。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连接于所述底壳的前面板,所述底壳内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外侧与所述底壳的内侧相贴,所述密封板开设有通风孔,所述换热器连接于所述密封板与所述前面板相向的一侧且位于所述通风孔处,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前面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所述前面板。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壳包括外形呈圆形的主体部和水平对称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两侧的风洞部;所述风洞部的背面设置有斜面或弧面或台阶部,所述风洞部的内侧一体成型有两端贯通的筒体,所述前面板设置有与所述筒体匹配的贯孔,所述筒体的前端与所述贯孔相接,所述筒体的后端的开口位于所述风洞部的背面的斜面或弧面或台阶部,所述风轮和风机位于所述主体部内。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轮和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密封板的另一侧,所述电机的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壳。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位于所述换热器下方的接水盘。
[001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调器,其通过设置以所述气流产生装置为中心水平对称设置的至少两组风洞,风洞为前后贯通的通道,蒸发器(换热器)设置于进风口处,风从进风口进入后经过蒸发器,随后在进入离心(或者斜流)风轮的中心,风轮旋转将空气从中间向两侧甩开,最后从风轮两侧的出风口流出,出风口出来的风会使得风洞前侧形成空气负压,迫使风洞后方的空气向前流动进行补充,从而形成额外的风,而且这些额外的风没有经过蒸发器换热,与出风口的风(冷风或者热风)混合在一起后,吹到用户身上会让其感觉更加舒适,送风效果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主视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3是图1中A-A剖面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4是图1中B-B剖面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去除前面板后的风路示意图;
[0023]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风路示意图;
[0024]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7]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0028]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其可作为室内空调挂机,可以挂设于墙壁上。上述空调器包括壳体I和设置于所述壳体I内的换热器2。换热器2可以为蒸发器。壳体I的背面可设置有挂装结构,例如挂装孔位等。所述壳体I设置有进风口 101,所述壳体I内设置有气流产生装置3。所述壳体I设置有至少一组贯通于所述壳体I的风洞10,所述风洞10水平横向设置,各所述风洞10的内壁或风洞10的外围设置有用于供气流吹出以使所述风洞10处产生负压的出风口 102,所述气流产生装置3包括用于将驱动气流从所述进风口 101进入所述壳体I内并流经所述换热器2后从所述出风口102排出壳体I的风轮31和用于驱动所述风轮31的电机32,风轮31可连接于电机32的转轴。风轮31可为离心风轮或者斜流风轮。所述风洞I水平横向设置,可以在风洞10处设置导风板,以调节气流的方向,气流产生装置3可驱动气流同时从各风洞10流出,其出风效果好、出风范围大。风轮31在电机32的驱动下,可驱动气流直接甩向壳体I两侧有各风洞10处,使各风洞10处的出风口 102内的气压大于出风口 102外的气压,从而使气流从各出风口 102沿轴向向前吹出,其气流路径短、流阻小、压力损失小,同等条件下出风口 102压力大、风效高,出风口 102可朝向于风洞10的前方,由于空气是具有一定粘性的,气流从出风口 102沿风洞10的轴向向前吹出时,其将夹带邻近的气流一同向前流动,从而在风洞10处形成负压,在负压的抽吸作用下,风洞10后部的空气被向前抽吸而从风洞10后端的开口进入并穿过风洞10后从风洞10的前端开口流出,增强了气流中心的送风效果,而且,风洞10周围的空气也由于负压的作用补充进来,中心气流带动其周围的气流一齐向前流动,增加了送风的范围,利用了空气动力学原理,形成了至少数倍于进风口 101进风能力的送风效果,能效利用率高,且送风效果佳,气流无需经过扇叶的切割,送风量稳定、均匀,使人体感觉更舒适,且节能环保效果好。而且,由于风洞10后方的空气向前流动补充,从而形成额外的风,不仅能提升风量,而且这些额外的风没有经过蒸发器换热,与出风口 102的风(冷风或者热风)混合在一起后,吹到用户身上会让其感觉更加舒适。
[0029]具体地,如图1?图7所示,所述风洞设置有至少两组,且两组风洞以所述气流产生装置为对称中心水平对称设置,每组所述风洞包括至少两个上下间距排列设置的风洞10,出风范围大,以提升出风效果。
[0030]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7所示,所述出风口 102位于所述风洞10的外围,且所述出风口 102与所述风洞10上下交替排布。每一个风洞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出风口 102,相邻风洞10之间的出风口 102可以共用。出风口 102位于壳体I的正面。
[0031]具体地,如图1?图7所示,所述风洞10的截面形状可呈矩形或长圆形等合适形状。
[0032]具体地,如图1?图7所示,两组所述风洞10分别靠近于所述壳体I的左右两个侧壁,其出风范围大。
[0033]具体应用中,各所述风洞10和出风口 102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034]具体地,如图1?图8所示,各所述风洞10处或间隔风洞10处的设置有风洞导风板103 ;所述风洞导风板103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风洞导风板103的第一控制机构。具体地,各所述出风口 102处或间隔的出风口 102处设置有出风口导风板104;所述出风口导风板104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出风口导风板104的第二控制机构。空调器制冷时,第一控制机构、第二控制机构控制风洞导风板103、出风口导风板104向上摆动,空调器制热时,第一控制机构、第二控制机构控制风洞导风板103、出风口导风板104向下摆动,舒适性更佳。
[0035]具体地,如图1?图7所示,所述壳体I包括底壳11和连接于所述底壳11的前面板12,所述底壳11内连接有密封板4,所述密封板4的外侧与所述底壳11的内侧相贴,所述密封板4开设有通风孔401,所述换热器2连接于所述密封板4与所述前面板12相向的一侧且位于所述通风孔401处,所述换热器2与所述前面板12之间具有间距,所述进风口101开设于所述前面板12,进风口 101为设置于前面板12上设有许多小孔,空气从小孔中进入,经过蒸发器,接着进入风轮31中心,最终从出风口 102吹出。所述进风口 101的小孔可以是任意形状,可以是直线或者弧线组成,也可以是直线和弧线的组合组成。所述换热器2与所述前面板12之间具有间距。进风口 101可设置有多个,自对应于风轮31的中心向风轮31外侧壁方向,进风口 101的孔径逐渐增加。
[0036]具体地,如图1?图7所示,所述底壳11包括外形呈圆形的主体部111和水平对称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11两侧的风洞部112 ;所述风洞部112的背面设置有斜面或弧面或台阶部,所述风洞部112的内侧一体成型有两端贯通的筒体113,相邻筒体113之间的间隙即可作为为出风口 102,所述筒体113的后端的开口位于所述风洞部112的背面的斜面或弧面或台阶部,使风洞10后端开口与壳体I的背面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使是空调器挂装于墙壁,气流也可以从风洞10后端进入风洞10并从风洞10的前端流出。所述风轮31和风机位于所述主体部111内。
[0037]具体地,如图1?图7所示,所述风轮31和所述电机32设置于所述密封板4的另一侧,所述电机32的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壳11,以便于安装。
[0038]具体地,所述壳体I内设置有位于所述换热器2下方的接水盘5,以承接冷凝水。
[0039]具体地,前面板12与密封板4之间可设置有显示盒,以显示空调器的工作状态。
[0040]具体地,空调器的壳内还可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以提高空气中负离子的含量。
[004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送风方法,采用上述的空调器,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气流产生装置3将气流从所述进风口 101处吸入,使气流流经所述换热器2后,所述风轮31将气流甩向沿壳体I两侧的各所述风洞10,并使气流从各所述风洞10侧壁的出风口 102向前吹出,从各出风口 102处吹出的气流向前流动使各风洞10前侧形成负压区,在各负压区的作用下,各风洞10后侧的空气被抽吸穿过各所述风洞10并与从各所述出风口 102吹出的气流一起向前吹出。从各出风口 102处吹出的气流向前流动使各风洞10前侧形成负压区,在各负压区的作用下,各风洞10后侧的空气被抽吸穿过各所述风洞10并与从各所述出风口 102吹出的气流一起向前吹出。从出风口 102处吹出的气流向前流动使风洞10前侧形成负压区,在负压区的作用下,风洞10后侧的空气被抽吸穿过风洞10并与从出风口 102吹出的气流一起向前吹出,由于空气是具有一定粘性的,气流从出风口 102吹出时,其将夹带邻近的气流一同向前流动,增强了气流中心的送风效果,而且,风洞10周围的空气也将由于负压的作用补充进来,增加了送风的范围,利用了空气动力学原理,形成了至少数倍于进风口 101进风能力的送风效果,能效利用率高,且送风效果佳,气流无需经过扇叶的切割,送风量稳定、均匀,使人体感觉更舒适,且节能环保效果好。空调器制冷时,第一控制机构、第二控制机构控制风洞导风板103、出风口导风板104向上摆动,空调器制热时,第一控制机构、第二控制机构控制风洞导风板103、出风口导风板104向下摆动,舒适性更佳。
[004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器,其通过设置以所述气流产生装置3为中心水平对称设置的至少两组风洞10,风洞10为前后贯通的通道,蒸发器(换热器2)设置于进风口 101处,风从进风口 101进入后经过蒸发器,随后在进入离心(或者斜流)风轮31的中心,风轮31旋转将空气从中间向两侧甩开,最后从风轮31两侧的出风口 102流出,出风口 102出来的风会使得风洞10前侧形成空气负压,迫使风洞10后方的空气向前流动进行补充,从而形成额外的风,而且这些额外的风没有经过蒸发器换热,与出风口 102的风(冷风或者热风)混合在一起后,吹到用户身上会让其感觉更加舒适。
[00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器,所述壳体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气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至少一组贯通于所述壳体的风洞,所述风洞水平横向设置,各所述风洞的内壁或风洞的外围设置有用于供气流吹出以使所述风洞处产生负压的出风口,所述气流产生装置包括用于将驱动气流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并流经所述换热器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壳体的风轮和用于驱动所述风轮的电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洞设置有至少两组,且两组风洞以所述气流产生装置为对称中心水平对称设置,每组所述风洞包括至少两个上下间距排列设置的风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风洞的外围,且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洞上下交替排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洞的截面形状呈矩形或长圆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风洞分别靠近于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个侧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洞处设置有风洞导风板;所述风洞导风板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风洞导风板的第一控制机构。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出风口导风板;所述出风口导风板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出风口导风板的第二控制机构。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连接于所述底壳的前面板,所述底壳内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外侧与所述底壳的内侧相贴,所述密封板开设有通风孔,所述换热器连接于所述密封板与所述前面板相向的一侧且位于所述通风孔处,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前面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所述前面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包括外形呈圆形的主体部和水平对称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两侧的风洞部;所述风洞部的背面设置有斜面或弧面或台阶部,所述风洞部的内侧一体成型有两端贯通的筒体,所述前面板设置有与所述筒体匹配的贯孔,所述筒体的前端与所述贯孔相接,所述筒体的后端的开口位于所述风洞部的背面的斜面或弧面或台阶部,所述风轮和风机位于所述主体部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和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密封板的另一侧,所述电机的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壳。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位于所述换热器下方的接水盘。
【文档编号】F24F1/00GK204227555SQ201420649683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1日
【发明者】华龙 申请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