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冷凝低氮排放燃气热水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7650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半冷凝低氮排放燃气热水锅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一种用于锅炉行业中《半冷凝低氮排放燃气热水锅炉》,属于燃气加热装置结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加工大国,国民经济迅速增长,能源的消耗量十分巨大,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今后的若干年,节约能源将成为我们的国策和工业企业努力的方向。

当前,全国大面积雾霾的形成和蔓延,使空气污染十分严重,对人类健康必然造成巨大的损害,而雾霾形成的根源是,工业设备(包括锅炉)和大量汽车使用燃料燃烧时释放出的氮氧化物,消除或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是解决雾霾的根本途径。

我们公司研发的模块式《半冷凝低氮排放燃气热水锅炉》在当下应运而生,它的热效率为:96.5%,是节能锅炉中的娇娇者,它不需要单独建立庞大的锅炉房进行远距离的热能输送,而是在居住、办公以及厂房的建筑物内就可安装,这样,既节省了大量的建筑投资又减少了能源消耗;

经检测,该锅炉的氮氧化物排放量为:43.13mg/m3。是《在用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国家标准》的1/9.3,是《新建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国家标准》的1/4.6,是特别排放限值的1/3.5。使用本公司的锅 炉产品,将会节省大量燃气并大大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利国利民。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用于锅炉行业中《半冷凝低氮排放燃气热水锅炉》包括:膨胀补水箱(1),通大气管(2),回水管(3),锁紧螺母(4)(15),锁紧拉杆(5)(12),层间通水套(6)(10),出水管(7),燃烧器(8),锅炉底层水套(9),换热分火片(11),换热鳍片(13),锅炉顶盖(14),烟囱(16),烟气传感器口(17),其特征在于:

1.所述膨胀补水柜(1),为不封闭的长方体结构,由0.8毫米厚度的不锈钢板焊接而成,其与通大气管(2)及回水管(3)交互在一起与锅炉本体连接,当锅炉本体内的传热介质减少时,由膨胀补水柜内的介质予以补充;

2.锁紧螺母(4)、(15)与锁紧拉杆(5)、(12)为机械式拉紧机构,通过锅炉底层水套(9)和锅炉顶盖(14)上的拉紧开口环,将锅炉各层上下拉紧锁定,防止锅炉各层发生位移及层间连接套部位发生渗漏;

3.层间通水套(6)、(10),为短形金属圆筒,是连按锅炉本体各层的流水通道,安装时,层间通水套(6-02)的两端加橡胶密封圈(6-01)和(6-03),当锁紧拉杆(5)、(12)被锁紧螺母(4)、(15)施加压力锁紧后,能保持锅炉运行时各层间不会发生位移和渗漏;

4.出水管(7)为锅炉传热介质的出口,经循环泵驳入板式换热器或储水箱,进行换热或直接使用;

5.燃烧器(8),由燃烧器喷嘴(8-01),燃烧器固定板(8-02)、(8-04),燃气进口管(8-03)组成,燃烧器为喷射式,燃气压力为中压,自然吸气,无预混风机,喷嘴孔径为0.4毫米,由于燃气采用中压喷射,形成自然吸气,使得燃气与空气的配比恰到好处,不会产生过量空气的吸入,既能保障燃气完全充分燃烧,又不会由于有过量的空气造成火焰降温,从而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

6.锅炉底层水套(9)为长方形,材料为铸铁,与燃烧器(8)共同组成锅炉的燃烧室,锅炉底层水套环内表面设计有倾斜45度的斜面,使燃烧器(8)的喷嘴(8-01)喷出的燃气撞到45度斜面后形成伞状散开便于连焰;

7.各换热分火片(11)和各换热鳍片(13)为铸铁制造,组成锅炉换热的主体,当燃料燃烧后的热空气上升经过换热片的内腔时,完成与传热介质的热交换;

8.锅炉顶盖(14),为方形铸铁水套,其向火面铸有间隔尺寸为15毫米的鳍片,以便增加热交换面积,提高热效率;

9.锅炉本体由锅炉顶盖(14)的回水管(3)处进水,由锅炉底层水套(9)的出水管(7)处出水,这样,锅炉的热循环介质就与燃烧后的热气流,形成相反的逆向流动,有利于热量的充分交换,提高了热效率,降低了排烟温度(现排烟温度为83度),同时形成了良好的冷凝效果,使排放的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达到每立方米43.125毫克。

附图说明:

图一锅炉本体组装图

图二层间通水套图

图三燃烧室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锅炉底层水套(9)为长方形,材料为铸铁,与燃烧器(8)共同组成锅炉的燃烧室,锅炉底层水套的环内表面,设计有倾斜45度的斜面,使燃烧器(8)的喷嘴(8-01)喷出的燃气撞到45度斜面后形成伞状散开便于连焰,形成良好的燃烧。

燃烧器(8),由燃烧器喷嘴(8-01),燃烧器固定板(8-02)、(8-04),燃气进口管(8-03)组成,燃烧器为喷射式,燃气压力为中压,自然吸气,无预混风机,喷嘴孔直径为0.4毫米。

由于燃气采用中压喷射,自然吸气,使得燃气与空气的配比恰到好处,不会产生过量空气的吸入,既能保障燃气完全充分燃烧,又不会由于有过量的空气造成火焰降温,从而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

层间通水套(6),为短形金属圆筒,是连接锅炉本体各层的流水通道,安装时,层间通水套(6-02)的两端加橡胶密封圈(6-01)和(6-03),当锁紧拉杆(5)被锁紧螺母(4)施加压力锁紧后,能保持锅炉运行时各层间不会发生位移和渗漏,增加了锅炉运行的可靠性。

换热分火片(11)与换热鳍片(13)均由铸铁制造,由一端层间通水套进水,由另一端层间通水套(6-02)出水,形成之字形往返流 动,每台锅炉内腔的水流长度约为14米,有充足的换热距离。

锅炉本体由锅炉顶盖(14)的回水管(3)处进水,由锅炉底层水套(9)的出水管(7)处出水,这样,锅炉的热循环介质就与燃烧后的热气流形成相反的逆向流动,有利于热量的充分交换,提高了热效率,降低了排烟温度(现在的排烟温度为86度),同时形成了良好的冷凝效果,使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达到每立方米43.125毫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