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除湿和制冷操作的用于区域供暖或者中央供暖的无燃烧单元的锅炉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8658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考虑除湿和制冷操作的用于区域供暖或者中央供暖的无燃烧单元的锅炉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组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燃烧单元的用于区域或者中央供暖的锅炉组件,其中,由该区域供暖或者中央供暖提供的热源用作供暖和供热水的热源,以及除湿和制冷设备所需要的热源。



背景技术:

中央供暖基于的是诸如建筑群中的锅炉的热源安装体系,该建筑群包括多个诸如公寓大楼,向多个建筑物输送和提供来自热源的热媒,如蒸汽、热水和热风,以进行供暖,其使用建筑群自身中的燃料产生热水以将生成的热水提供给每个家庭。

区域供暖基于的体系是,向分散在广泛区域内的多个建筑物提供来自一个或者多个中央供暖机房的高压蒸汽或者高压热水作为供暖热源,其使用来自热生成设备的中温水作为热源生成热水,并将生成的热水提供给多个建筑物,其中,该热生成设备由例如,韩国区域供暖公司管理。

更详细地说明区域供暖,区域供暖是一种通过埋在路面、河流等下面的双重绝缘管,向公寓、建筑物等类似物的机房提供热水的供暖体系,以提供热水并由此进行供暖,该热水由热生成设备如同时产生电力和热的组合热电厂和(垃圾)焚烧厂生成。

该供暖体系具有在冬季提高能量使用效率的优点,但是,又有在夏季多余热量增加而降低能量使用效率的缺点。

同时,作为房间的室内制冷技术,近些年已经使用除湿和制冷技术。该除湿制冷技术是一种执行制冷的技术,其基于的是通过除湿机进行潜热负荷处理以及通过蒸发热量而降低温度。

更详细地,除湿和制冷技术通过除湿机去除包含在空气中的潮湿以去除潜热负荷,并将潮湿提供给经过除湿的干燥空气,以将该潮湿蒸发,从而通过蒸发热降低空气温度,并形成周期循环重复执行这个过程,从而执行制冷。

作为使用除湿制冷技术设备的详细示例,韩国专利公开号No.10-2012-0022684公开了一种“用于除湿和制冷空气的设备”。

该除湿制冷技术消耗更少的能量并且环境友好,因此已经被感兴趣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技术。但是,为了降低夏季的电力消耗,需要更好的能量消耗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燃烧单元的锅炉组件,其使用由中央供暖或者区域供暖系统产生的热量,具体地,提供一种能够在提高能量使用效率的同时减少电力消耗的锅炉组件,其在夏季使用由中央供暖或者区域供暖系统产生的热量作为除湿和制冷设备的热源。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锅炉组件,包括:除湿和制冷单元,其包括外壳,该外壳由其中穿过第一空气的第一通道和其中穿过第二空气的第二通道组成,设置在该第一通道上用于加热该第一空气的加热单元,可旋转地安装在该外壳中通过由该加热单元加热的第一空气进行干燥并吸收来自该第二空气潮湿的除湿机,设置在该第二通道中用于冷却穿过该除湿机的第二空气的制冷单元。该锅炉组件可包括:第一供应管,由外部供应的热源加热的热水穿过其中,并且其连接到第一热交换器以向该第一热交换器提供该热水;供水管,连接到该第一热交换器并向该第一热交换器提供作为热水供应的水,由此在该作为热水供应的水和该热水之间发生热交换;热水供应管,连接到该第一热交换器以供水,即,通过在该第一热交换器中与该热水进行热交换而加热,作为热水供应到外部;第二供应管,连接到该第一热交换器并使穿过该第一热交换器的热水穿过其中;三通阀,设置在该第二供应管上;暖水供应管和第三供应管,连接到该三通阀上,并根据该三通阀的控制选择性地供应由该第二供应管提供的热水;第二热交换器,连接到该第三供应管,并使由该第三供应管提供的热水穿过其中;以及循环管,连接到该第二热交换器和该加热单元,并在水与在该第二热交换器中循环的热水进行热交换之后,经由该加热单元将在该循环管中循环的水再次提供给该第二热交换器。

该热水可以是由区域供暖或者中央供暖提供的热源加热的热水。

在该循环管中循环的水可包括防冻液。

该锅炉组件还可包括:供水预热单元,设置在该第二通道内的除湿机和制冷单元之间,以允许该第二空气从中穿过,并连接到该供水管,以允许穿过该供水管的水在提供给该第一热交换器之前经过该供水预热单元。

该锅炉组件还可包括:支管,其从热水供应管分出,连接至供水管;检测阀,设置在该支管上;和泵,设置在该支管上。

循环穿过该循环管的水可由泵进行循环,并且该泵是可变容量类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锅炉组件,包括:除湿和制冷单元,其包括外壳,该外壳由其中穿过第一空气的第一通道和其中穿过第二空气的第二通道组成,设置在该第一通道上用于加热该第一空气的加热单元,可旋转地安装在该外壳中通过由该加热单元加热的第一空气进行干燥并吸收来自该第二空气潮湿的除湿机,和设置在该第二通道中用于冷却穿过该除湿机的第二空气的制冷单元。该锅炉组件还可包括:第一供应管,其允许由外部提供的热源加热的热水穿过其中;第二供应管,从第一供应管分出并连接到热交换器以向该热交换器提供热水;热水供应管,其从该第一供应管分出,并连接到该加热单元,以向该加热单元提供热水;热水释放管,连接到该加热单元和第二供应管,以将穿过该加热单元的热水提供给该第二供应管;开关阀,设置在该第二供应管、热水供应管和热水释放管上;第三供应管,允许穿过该热交换器的热水穿过其中;三通阀,设置在该第三供应管上;暖水供应管,连接到该三通阀上,并根据该三通阀的控制选择性地供应热水;供水管,连接到该热交换器,并向该热交换器提供作为热水供应的水,由此,在该水和热水之间发生热交换;和热水供应管,连接到该热交换器以供水,即,通过在该热交换器中与该热水的热交换而进行加热,作为热水提供给外部。

该热水可以是由区域供暖或者中央供暖提供的热源加热的热水。

该锅炉组件还可包括: 排水管,其连接到该热水供应管,并具有排水阀。

该锅炉组件还可包括:供水预热单元,设置在该第二通道内的该除湿机和制冷单元之间,以允许该第二空气从中穿过,并连接到该供水管,以允许穿过该供水管的水在提供给该热交换器之前经过该供水预热单元。

该锅炉组件还可包括:支管,其从该热水供应管分出,连接至该供水管;检测阀,设置在该支管上;和泵,设置在该支管上。

根据后面参照附图的说明书,本发明的各种特点将更加明晰。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将由区域供暖或者中央供暖产生的热量用作该除湿和制冷单元需要的热源,从而提高能量使用效率并降低电力消耗。

此外,该锅炉组件还可包括供水预热单元,以在使用更低能量、有效加热供水以提供热水的同时,更加改善该除湿制冷单元的制冷性能。

再者,可通过将已经加热的水进行循环而利用该除湿制冷单元加热房间的内部,其中,该经过加热的水是通过该热交换器的热交换而加热的,以通过该支管将水再次引入该供水预热单元。

再者,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锅炉组件还可向循环管中的水中添加防冻液,以避免循环管在冬季冻住和爆裂。

再者,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可通过将停留在暖水供应管、加热单元和暖水释放管中的水通过排出管释放到外部,来防止该管冬季的冻住和爆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锅炉组件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锅炉组件在供暖模式工作状态下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锅炉组件在制冷模式工作状态下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锅炉在制冷和热水供应模式工作状态下的原理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锅炉在供暖模式中使用除湿制冷单元的工作状态下的原理示意图。

图6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锅炉组件的原理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锅炉组件在供暖模式工作状态下的原理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的锅炉组件在制冷模式工作状态下的原理示意图。

图9是图6所示的锅炉在制冷和热水供应模式工作状态下的原理示意图。

图10是图6所示的锅炉在供暖模式中使用除湿制冷单元的工作状态下的原理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2:锅炉组件 100,100’:除湿制冷单元

101,101’:第一通道 102,102’:第二通道

103,103’:隔离板 104,104’:除湿机

110,110’:外壳 111,111’:加热单元

115:第一鼓风机 121,121’:供水预热单元

122,122’:制冷单元 123,123’:出口

125:第二鼓风机 201:第一供应管

202:第一热交换器 203:供水管

204:热水供应管 205:第二供应管

206:三通阀 207:热水供应管

208:第三供应管 209:第二热交换器

301,302,303:回水管 401:循环管

402:泵 501,501’:支管

502,502’:检测阀 503,503’:泵

601:第一供应管 602:第二供应管

603:热交换器 604:第一开关阀

605:第三供应管 606:三通阀

607:暖水供应管 608,609,610:回水管

701:取暖热水供应管 702:第二开关阀

703:取暖热水释放管 704:第三开关阀

705:排水管 706:排水阀

801:供水管 802:热水供应管。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锅炉组件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锅炉组件的原理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该实施方式的锅炉组件1包括除湿制冷单元100、第一供应管201、第一热交换器202、供水管203、热水供应管204、第二供应管205、暖水供应管207、第三供应管208、第二热交换器209和循环管401。

除湿制冷单元100使用除湿制冷技术,包括外壳110、加热单元111、除湿机104和制冷单元122。

该外壳110包括第一通道101和第二通道102。第一通道101和第二通道102是空气从中穿过的通道,并可通过外壳110中的隔离板103隔离开而形成。

穿过第一通道101的空气称为第一空气。该第一空气可以是,例如,从房间外部进入到该第一通道101的空气,并可穿过该第一通道101然后可释放到外部。

第一通道101的内部具有加热单元111。在这种情况下,加热单元111设置在更靠近第一空气的进入侧,即,如图所示,第一通道101的左侧而不是下述的除湿机104。穿过该第一通道101的第一空气穿过该加热单元111,然后穿过下述的除湿机104。

加热单元111包括,例如,加热盘管,以提供由电阻生成的热量。可选择地,该加热单元还可包括热水盘管以提供热量。

当加热单元111包括热水盘管时,热水盘管与下述的循环管401相连。通过循环管401提供到热水盘管的水流入该热水盘管,然后循环通过该循环管401。

穿过该加热单元111的第一空气在与流入到热水盘管的水进行热交换时而加热。如此,由该加热单元111加热的第一空气在穿过该除湿机104时对该除湿机104进行干燥。

除湿机104可旋转地安装在外壳110中。此外,除湿机104穿过该第一通道101和第二通道102设置。

除湿机104的表面具有诸如硅胶和沸石的吸附剂,从而可吸收穿过该除湿机104的空气中的潮湿。

穿过该第二通道102的空气称为第二空气。该第二空气可以从,例如,方法的内部进入。利用该除湿机104,在该第二空气穿过该除湿机104时取出该第二空气中的潮湿。

制冷单元122设置在该第二通道102中。在这种情况下,制冷单元122设置在更靠近第二空气的进入侧,即,如图所示,该第二通道的左侧而不是除湿机104。穿过该第二通道102的第二空气穿过该除湿机104并然后穿过该制冷单元122。

制冷单元122在经过除湿的第二空气穿过该除湿机104时对其进行冷却。制冷单元122可以是,例如,蒸发式冷却器,其将水注入到穿过该制冷单元122的第二空气中,从而随着注入水的蒸发冷却该第二空气。

穿过该制冷单元122的第二空气可提供给房间内部用于房间的内部制冷。

同时,为了使上述除湿制冷单元100提供除湿制冷效率,在包含在制冷剂回路中的冷凝器和蒸发器中,该冷凝器可设置在第一通道中而蒸发器设置在该第二通道102中。

更详细地,冷凝器可设置在第一通道101更靠近第一空气的进入侧而不是加热单元111,蒸发器可设置在第二通道102更靠近第二空气的排出侧而不是制冷单元122。

该第一空气在穿过加热单元111之前可穿过该冷凝器。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空气可在与穿过该冷凝器的制冷剂热交换时进行加热。因此,该第一通道101中可包含冷凝器,以进一步改善除湿机104的干燥效率。

第二空气在通过制冷单元122冷却后穿过该蒸发器,在与穿过该蒸发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时进一步冷却。将经过蒸发器进一步冷却的第二空气提供到房间内部,由此,可进一步改善该除湿制冷单元110的制冷效果。

穿过该第二通道102的空气还可以是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混合空气。在这种情况下,外壳110可具有排出侧,用于将该第二空气供应到房间内部,并同时,还可另外具有一个出口123,其将一些穿过该第二通道102的空气释放到外部。

进入到第二通道102的空气与室外空气进行混合,穿过该第二通道102的一些混合空气通过该出口123释放到外部,由此对房间内部进行通风。

与前面不同,在除湿制冷单元100中,构成制冷剂回路的冷凝器还可设置在该第二通道102中。详细地,该冷凝器可设置在第二通道102中更靠近该第二空气的释放侧而不是制冷单元。

在这种情况下,穿过该第二通道102的空气可以是从外部进入的空气,并且,穿过该第二通道102的室外空气可再次释放到外部。

在穿过该制冷单元122而冷却的第二空气与穿过该冷凝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时,除湿制冷单元100对制冷剂进行冷凝。

通过如此冷凝的制冷剂在制冷剂管中循环,并利用该制冷剂管通过它进行制冷剂循环,从而促进房间内部的制冷。

详细地说,制冷剂管埋在房间内部的地面、墙壁、顶部等类似的地方,并由此可用于房间内部的分散制冷。可选择地,一些制冷剂管可设置在房间内部的风机盘管单元中,并操作该风机盘管单元,由此进行房间的室内制冷。

可选择地,制冷剂管穿过位于房间内部的空调室内单元的蒸发器,并由此该空调还可对房间内部进行制冷。在这种情况下,还可改善空调的制冷效果,并且可降低空调的电力消耗。

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锅炉组件1的除湿制冷单元100包括外壳110、加热单元111、除湿机104和制冷单元122,还可具有包括前述详细示例的各种方式。

同时,第一空气在第一通道101中的通路可通过操作设置在该第一通道101中的第一鼓风机115而强制(打开)。类似地,第二空气在第二通道102中的通道可通过操作设置在该第二通道102中的第二鼓风机125强制(打开)。

第一供应管201是热水穿过其中的管,其中,该热水通过由外部提供的热源进行加热,该管与该第一热交换器202相连,以向该第一热交换器202提供热水。

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外部的热源可以是由区域供暖或者中央供暖提供的热源。

更详细地说,由区域供暖或者中央供暖系统产生的热而进行加热的水可提供给设置在建筑群机房内的主热交换器10。

主热交换器10与回水管303相连,在提供给该主热交换器10并穿过该主热交换器10时,通过回水管303循回的水与区域供暖或者中央供暖系统提供的经过加热的水进行热交换,因此可以是热水。经过如此加热的热水穿过该第一供应管201,然后提供给该第一热交换器202。

供水管203与该第一热交换器202相连。供水管203将该水作为热水供应提供,例如,通过自来水厂向该第一热交换器203(202)供水。穿过该第一热交换器的用作热水供应的水,在与由该第一供应管201提供给该第一热交换器202的热水进行热交换时加热。

热水供应管240与该第一热交换器202相连,并把要作为热水供应的、用作热水供应的水传输到外部,该用作热水供应的水是通过第一热交换器202的热交换进行加热的。

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锅炉组件1还可包括第二通道102中的设置在该除湿机104和制冷单元122之间的供水预热单元121。此外,该供水预热单元121可与该供水管203相连。

在这种情况下,穿过该供水管203的作为热水的水在提供给改第一热交换器202之前,穿过该供水预热单元121。此外,穿过该供水预热单元121的作为热水的水与穿过该供水预热单元121的第二空气进行热交换。

在冬季,从房间内部进入到房间外部的第二空气可以是稍高温的,并且可在穿过由第一空气加热的除湿机104时进行加热。在穿过该供水预热单元121时,如果该高温低湿度的第二空气与穿过该供水预热单元121的作为热水的水进行热交换,则在由热交换器202进行热交换之前,可对该作为热水供应的水进行预热。另外,在通过制冷单元122进行冷却之前,可对该第二空气进行预冷。

因此,当锅炉组件1还包括供水预热单元121时,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锅炉组件1可以更有效地加热作为热水供应的水以进行热水供应,并同时进一步改善除湿制冷单元100的室内制冷性能。

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锅炉组件1还可包括从该热水供应管204分出的支管501,以与供水管203、包含在该支管501中的检测阀502、以及包含在该支管501中的泵503相连。

从热水供应管204分出的支管501与供水管203相连,其中,基于提供到该供水管203的水的流向(朝向该第一热交换器202的方向),与供水管203的连接点是在穿过该供水预热单元121之前水的流入点。

如果从外部向该供水管203供应的水以及通过该热水供应管204供应的经过加热的水停止向外部释放,则已经供应到该供水管203的水在一个通路终循环,即穿过该供水预热单元121、穿过该第一热交换器202,并然后再次通过支管501重新进入该供水预热单元121。

为了执行这个循环,支管501可配置有泵503。此外,为了让水仅在前述的方向上循环,该支管501可配置有检测阀502。

通过水的循环,将通过该第一热交换器202进行热交换和加热的水供应到该供水预热单元121。在其穿过该供水预热单元121时,进入到该第二通道102的第二空气通过与穿过该供水预热单元121的热水进行热交换而得到进一步的加热。在这个情况下,可停止制冷单元122。

将穿过该第二通过102的第二空气提供给处于加热状态的房间内部,并由此可加热房间内部。

第二供应管205与该第一热交换器202相连。将穿过该第一热交换器202的热水提供给暖水供应管207或者第二热交换器209。

第二热交换器205具有一个三通阀206。此外,暖水供应管207与第三供应管208与该三通阀206相连。

根据该三通阀206的控制,通过该第一供应管201供应的热水可选择性地提供给该暖水供应管207或者第三供应管208。

暖水供应管207可与包含在室内取暖设备中的暖水分配器20相连,并且,通过与该暖水分配器20以及主热交换器10相连的回水管301和303,穿过该暖水分配器20的热水可再次供应给该主热交换器10。

第三供应管208与该第二热交换器209相连,从而热水穿过该第三供应管208提供给该第二热交换器209。通过连接到该第二热交换器209和主热交换器10的回水管302和303,穿过该第二热交换器209的热水可再次提供给该主热交换器10。

循环管401与第二热交换器209和加热单元111相连,从而水通过包含在该加热单元111中的热水盘管循环穿过该循环管401,并然后将该水再次提供给第二热交换器209。

在穿过该第二热交换器209时,通过循环管401循环的水通过与穿过该第二热交换器209的热水进行的热交换而进行加热。经过加热的水穿过该加热单元111的热水盘管。这时,经过加热的水与穿过该加热单元111的第一空气进行热交换。第一空气通过与穿过该热水盘管的经过加热的水的热交换而得到加热。穿过该热水盘管的水通过循环管401循环,再次提供给该第二热交换器209。

循环管401可具有泵402。通过泵402,循环管401中的水可循环穿过该循环管401。这时,需要控制循环水的流量以控制该除湿制冷单元100的制冷性能。为了这个目的,泵402可以是可变容量型的。

同时,在循环管401中循环的水还可包括防冻液。当不需要除湿制冷单元100的操作时,可停止通过该循环管401的水循环。特别地,在冬季,循环管401中的水会结冻并由此循环管401可能会冻爆。因此,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的发生,循环管401中的水可能还包括防冻液。

接下来将参照图2至5,对根据本发明当前实施方式的锅炉组件1的每个模式的工作状态进行说明。

图2是图1所示的锅炉组件在供暖模式工作状态下的原理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锅炉组件在制冷模式工作状态下的原理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锅炉在制冷和热水供应模式工作状态下的原理示意图,以及,图5是图1所示的锅炉在供暖模式中使用除湿制冷单元的工作状态下的原理示意图。

如图2所示,在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锅炉组件1在取暖模式下,首先,除湿制冷单元100的工作停止。根据三通阀206的控制,通过该第一供应管201提供的热水穿过该第一热交换器202和第二供应管205,提供给热水供应管207。

将提供给该热水供应管207的热水供应给该暖水分配器20,并然后通过回水管301和303返回到主热交换器10。通过热水的循环处理执行室内取暖。

如图3所示,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锅炉组件1在制冷模式中,根据该三通阀206的控制,其将通过第二供应管205提供的热水经由第三供应管208供应给该第二热交换器209。

此外,在泵402的操作下,水通过循环管401进行循环,而在循环管401中循环的水通过与第二热交换器209的热交换进行加热,并然后提供给加热单元111。

从室外进入到第一通道101的第一空气穿过该加热单元111,通过与穿过该加热单元111的经加热水的热交换而得到加热,并在穿过该除湿机104时对除湿机104进行干燥。穿过该除湿机104的第一空气释放到外部。

对于第二空气,室内空气或者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混合空气进入到该第二通道102以穿过该除湿机104,并由该除湿机104进行除湿。在穿过该制冷单元122时,可对穿过该除湿机104的第二空气进行制冷,以及,在穿过随后设置在第二通道102的制冷单元122中的该蒸发器(未示出)时,可对该第二空气进一步制冷,并然后供应到房间内部。

可选择地,该第二空气可以是室外空气和在穿过除湿机104时经过除湿制冷的空气,该制冷单元122可以在穿过该冷凝器(未示出)时冷凝其制冷剂,该冷凝器可随后设置在第二通道102中的制冷单元122上。穿过该冷凝器的第二空气可释放到外部。

穿过该第二热交换器209的热水通过回水管302和303返回到该主热交换器10。

如图4所示,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锅炉组件1处于制冷和热水供应模式,其实际上与前述制冷模式的工作状态相同。但是,作为热水供应的水还通过供水管203供应。

由供水管203提供的作为热水供应的水穿过该供水预热单元203,并与高温低湿度的第二空气进行热交换,并在该作为热水供应的水穿过该供水预热单元121时进行预热。在穿过第一热交换器202时,经过预热的作为热水供应的水与热水进行热交换而得到加热。该经过加热的水是通过热水供应管204供应到外部的水。

此外,在由制冷单元122进行冷却之前,穿过该第二通道102的第二空气通过该供水预热单元121进行热交换,以进行预冷却。经过预冷却的第二空气在穿过该制冷单元122时进行冷却,并然后供应到房间内部。

如图5所示,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锅炉组件1可执行使用除湿制冷单元100的供暖操作。在使用除湿制冷单元100的供暖模式中,已经提供给供水管203的水在穿过该第一热交换器202时进行热交换,从而进行加热,将经过加热的水供应给该热水供应管204并然后再次通过支管501重新进入供水预热单元121。这个循环是通过泵503实现的,并通过检测阀502的控制仅在一个方向上进行。

穿过除湿机104时,穿过该第二通道102的第二空气处于高温低湿度的状态,并在穿过该供水预热单元121时,与穿过该供水预热单元121的经过加热的水进行热交换,从而进行再次加热。制冷单元122的工作停止。经过如此加热的第二空气供应到房间内部以对房间内部进行加热。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锅炉组件进行详细说明。图6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锅炉组件的原理示意图。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锅炉组件2包括除湿制冷单元100’,第一供应管601,第二供应管602,取暖水供应管701,取暖水释放管703,开关阀604、702和704,热交换器603,第三供应管605,暖水供应管607,回水管609,供水管801和热水供应管802。

除湿制冷单元100’包括外壳110’、加热单元111’、除湿机104’和制冷单元122’,其中,这些部件分别执行与包含在根据上面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的除湿制冷单元100中的外壳110、加热单元111、除湿机104和制冷单元122同样的功能。因此,下面将略去对它们的详细描述,而仅对它们的不同进行说明。

此外,图6至10中所示的附图标记115和125分别代表第一鼓风机和第二鼓风机。这里,第一鼓风机和第二鼓风机在前面的实施方式中已经进行过说明,因此,这里也省略对它们的详细描述。

当加热单元111’包括热水盘管时,热水盘管与取暖水供应管701相连。从第一供应管601向该取暖水供应管701公约热水,这将在下面进行描述。

接下来,将穿过该取暖水供应管701的热水成为“取暖水”。取暖水通过该取暖水供应管701供应给热水盘管,并且,供应的取暖水流入该热水盘管,并然后通过与该热水盘管连接的取暖水释放管703供应到该第二供应管602。

在于流入到该热水盘管的取暖水进行热交换时,穿过该加热单元111’的第一空气得到加热。如此,由加热单元111’加热的第一空气在穿过该除湿机104’时对该除湿机104’进行干燥。

第一供应管601是热水从中穿过的管,该热水由外部提供的热源加热。在这种情况下,由外部提供的热源可以是通过区域供暖或者中央供暖提供的热源。

主热交换器10’与回水管610相连,并且,在提供给该主热交换器10’以及穿过该主热交换器10’时,返回到该回水管610的水与区域供暖或者中央供暖系统提供的暖水进行热交换,由此可为热水。经过如此加热的水经过该第一供应管601提供给第二供应管602或者取暖水供应管701。

第二供应管602与该第一热交换器601相连,并且与该热交换器603相连。通过该第一供应管601提供的热水穿过该第二供应管602,并供应给与该第二供应管602相连的热交换器603。

取暖水供应管701从该第一供应管601分出,连接到该加热单元111’。此外,取暖水释放管703与该加热单元111’和第二供应管602相连。

通过该第一供应管601供应到取暖水供应管701的取暖水穿过该加热单元111’,并然后通过与该加热单元111’相连的取暖水释放管703供应到该第二供应管602。

第二供应管602、取暖水供应管701和取暖水释放管703分别可具有开关阀604、702和704。根据开关阀604、702和704的操作,通过该第一供应管601供应的热水穿过该加热单元111’,并然后可经由第二供应管602供应给热交换器603,或者不穿过该加热单元111’经由第二供应管602供应给热交换器603。

开关阀604、702和704可包括安装在第二供应管602上的第一开关阀604,安装在取暖水供应管701上的第二开关阀702,以及安装在取暖水释放管703上的第三开关阀704。这里,第一开关阀604可安装在从第二供应管602上的第一供应管601分出的点以及取暖水释放管703连接的点之间。

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锅炉组件2还可包括与取暖水供应管701相连的排水管705。此外,该排水管705可具有排水阀706。根据排水阀706的开和关,停留在取暖水供应管701、加热单元111’,以及取暖水释放管703内的水可通过该排水管705释放到外部。

当在冬季无需除湿制冷单元100’的操作时,除湿制冷单元100’则停止,停留在取暖水供应管701、加热单元111’,以及取暖水释放管703内的水会冻结并由此管可能会冻爆。因此,通过将这些水通过排水管705释放到外部,可避免管的结冻爆裂。

同时,供水管801与热交换器603相连。供水管801提供作为暖水供应的水,例如,通过水厂自来水厂供水。穿过该热交换器603的作为暖水供应的水与通过第二供应管602供应的热水进行热交换而得到加热。

热水供应管802与热交换器603相连,并将通过热交换进行加热的、作为暖水供应的水作为热水提供到外部。

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锅炉组件1还包括供水预热单元121’,其设置在第二通道的除湿机104’和制冷单元121’之间。此外,供水预热单元121’可与该供水管801相连。

在这种情况下,在提供给该热交换器603之前,穿过该供水管801的作为热水供应的水穿过该供水预热单元121’。此外,穿过该供水预热单元121’的作为热水供应的水,与穿过该供水预热单元121’的第二空气进行热交换。

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锅炉组件2还可包括从热水供应管802分出的以与供水管801相连的支管501’,包含在该支管501’上的检测阀502’,以及包含在该支管501’上的泵503’。

支管501’从热水供应管802分出以与供水管801相连,其中,基于提供到供水管801的水在供水管801中的流向(朝向第一热交换器603的方向),与供水管801相连的点是在穿过供水预热单元121’之前供水管801的流入点。

如果从外部供应给供水管801的水以及通过热水供应管802供应的暖水停止向外部释放,以及供应到供水管801的是以如下机制循环:穿过供水预热单元121’,穿过热交换器603,并然后再次通过支管501’进入到供水预热单元121’。

为了执行这个循环,支管501’可具有泵503’。此外,为了让水仅在前述一个上循环,支管501’可具有检测阀502’。

同时,从第二供应管602供应的穿过该热交换器603的热水穿过与热交换器603相连的第三供应管605。

在这种情况下,第三供应管605具有三通阀606。该三通阀606与暖水供应管607相连。此外,三通阀606可与回水管609和610相连。

根据三通阀606的控制,穿过第三供应管605的热水可选择性地供应给暖水供应管607或者回水管609和610。

暖水供应管607可与包含在室内取暖设备中的暖水分配器20’相连,通过与该暖水分配器20’和主热交换器10’相连的回水管609和610,穿过该暖水分配器20’热水可再次供应给主热交换器10’。

无需穿过暖水分配器20’,供应到回水管609和610的热水返回到主热交换器10’。

接下来,将参照图7至10对根据本发明该实施方式的锅炉组件2的每一模式的工作状态进行说明。

图7是图6所示的锅炉组件在供暖模式工作状态下的原理示意图,图8是图6所示的锅炉组件在制冷模式工作状态下的原理示意图,图9是图6所示的锅炉在制冷和热水供应模式工作状态下的原理示意图,图10是图6所示的锅炉在供暖模式中使用除湿制冷单元的工作状态下的原理示意图。

如图7所示,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锅炉组件2在取暖模式中,除湿制冷单元的工作停止。此外,第一开关阀604打开,而第二开关阀702和第三开关阀704关闭。

因此,根据三通阀606的控制,由第一供水管601供应的热水不提供给加热单元,且其经由第二供水管602穿过该热交换器603,穿过该热交换器603的热水通过第三供水管605供应给取暖水供应管607。

通过该取暖水供应管607将热水供应给暖水分配器20’,并然后通过回水管608(609)和610返回主热交换器10’。室内取暖通过热水的这个循环操作执行。

如图8所示,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锅炉组件2在制冷模式中,第一开关阀604关闭,而第二开关阀702和第三开关阀704打开。因此,将通过第一供应管601供应给取暖水供应管701的热水,通过取暖水供应管701供应给加热单元111’,以及通过取暖水释放管703供应给第二供应管602。

第一空气从房间外部进入到第一通道101’,并穿过该加热单元111,通过与穿过该加热单元111’的暖水进行热交换而得到加热,并在穿过该除湿机104’时对该除湿机104’进行干燥。穿过该除湿机104’的第一空气释放到外部。

对于第二空气,室内空气或者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混合空气进入到第二通道102’,以穿过该除湿机104’,并由该除湿机104’进行除湿。在穿过该制冷单元122’时,对穿过该除湿机104’的第二空气进行冷却,并在穿过随后设置在第二通道102’中的制冷单元122’上的蒸发器(未示出)时可进行一步冷却,并然后供应到房间内部。

可选择地,第二空气可以是室外空气,该空气可在穿过除湿机104’时进行除湿和制冷,在穿过冷凝器(未示出)时,制冷单元122’可对制冷剂进行冷凝,该冷凝器可设置在第二通道102’的制冷单元122’上。穿过该冷凝器的第二空气释放到外部。

在三通阀606的控制下,通过取暖水释放管703提供给第二供应管602的热水,通过热交换器603供应给回水管609,并经由回水管609返回到主热交换器10’。

如图9所示,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锅炉组件2处于制冷和热水供应没实中,其实际上与前述制冷模式中的工作状态相同。但是,作为热水供应的水还通过供水管801供应。

通过供水管801供应的作为热水供应的水穿过供水预热单元121’,并与高温低湿度的第二空气进行热交换,在该作为热水供应的水穿过该供水预热单元121’时对其进行预热。在穿过该热交换器603时,通过与热水的热交换对经过预热的作为热水供应的水进行加热。经过加热的水是通过热水供应管802供应到外部的热水。

此外,在制冷单元122’进行预冷却之前,穿过该第二通道102’的第二空气通过供水预热单元121’的热交换进行加热。经过预冷却的第二空气在穿过该制冷单元122’时进行冷却,并然后供应到房间的内部。

如图10所示,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锅炉组件2可执行使用除湿制冷单元100’的取暖模式。在使用除湿制冷单元100’的取暖模式中,已经供应给供水管801的水在穿过热交换器603时进行热交换而进行加热,将经过加热的水供应该热水供应管802,并然后再通过支管501’重新进入到供水预热单元121’。这个循环通过泵503’实现,并在检测阀502的控制下仅在一个方向上进行。

在穿过除湿机104’时,穿过第二通道102’的第二空气处于高温低湿度的状态,并在穿过供水预热单元121’时与穿过供水预热单元121’的热水进行热交换,从而在一个更高温度的状态。制冷单元122’的工作停止。将经过如此加热的第二空气公约到房间的内部进行房间内部分取暖。

虽然处于示例的目的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公开说明,但是,它们是本发明的特定说明。因此,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的制造方法并不限于此,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各种改变和变形是可能的,这都不脱离由附后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发明精神的范围。

因此,任何和所有的改变、变化或者等同调整均应理解为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本公开的详细范围将根据附后的权利要求书描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