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3631发布日期:2018-08-04 16:2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提高前表面板的外观设计性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中,构成前表面板的前表面侧的外观设计板由透明构件成形,并对其背面侧实施涂装,由此该涂装面透过透明构件显现在正面的外观上以提高室内机的外观设计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将基体板安装于外观设计板来构成前表面板的背面侧,该基体板由不透明构件成形,且在背面侧设有将前表面板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室内机主体的前表面的铰链。

另外,外观设计板在铅垂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固定孔,基体板在铅垂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设有爪部。并且,通过将基体板的爪部分别插入外观设计板的固定孔而在外观设计板的背面侧安装基体板。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06181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中,当前表面板相对于室内机主体处于打开的状态时,能从外侧看到外观设计板的固定孔,且能从该固定孔看到基体板的爪部,因此存在前表面板的外观设计性差的课题。

另外,即便假设将外观设计板的固定孔形成为凹形状以避免固定孔被看见,由于外观设计板由透明构件成形,因此仍存在能从凹形状的部分透视看到基体板的爪部的课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以上的课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前表面由利用透明构件成形的外观设计板构成的前表面板中提高外观设计性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具备在室内机主体的前表面侧设置的前表面板,其中,所述前表面板包括由不透明构件成形的基体板和由透明构件成形且在背面具有外观设计层的外观设计板,在所述基体板的前表面中,在铅垂方向上的端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一侧壁部,在比所述第一侧壁部靠内侧的位置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二侧壁部,在所述第一侧壁部与所述第二侧壁部之间设有沿水平方向连续的凹形状的槽部,在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内面侧沿水平方向空出间隔地设有多个第一嵌合部,在所述外观设计板的背面中,在比铅垂方向上的端部靠内侧的位置设有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凸缘,在所述凸缘的外面侧沿水平方向空出间隔地设有多个第二嵌合部,所述第一嵌合部为凸形状的爪部而所述第二嵌合部为凹形状的凹部,或者所述第一嵌合部为凹形状的凹部而所述第二嵌合部为凸形状的爪部,所述前表面板是在所述基体板的前表面侧安装所述外观设计板而成的结构,所述外观设计板的所述凸缘收纳于所述基体板的所述槽部,所述基体板的所述第一嵌合部与所述外观设计板的所述第二嵌合部嵌合。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前表面板通过将外观设计板的凸缘收纳于基体板的槽部并将基体板的第一嵌合部与外观设计板的第二嵌合部嵌合,从而在基体板的前表面侧以覆盖基体板的方式安装外观设计板。此时,在前表面板的铅垂方向上的侧部,第一嵌合部设置在不透明的基体板的第一侧壁部的内面侧,而且,虽然透明但在背面侧形成有外观设计层的外观设计板的第二嵌合部位于不透明的基体板的第一侧壁部的内侧。因此,成为从外侧看不到基体板的第一嵌合部及外观设计板的第二嵌合部的结构,能够提高前表面通过由透明构件成形的外观设计板构成的前表面板的外观设计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从正面侧观察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基体板的前表面的立体图以及将其一部分放大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基体板的前表面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基体板的背面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外观设计板的前表面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外观设计板的背面的立体图以及将其一部分放大的立体图。

图8是图6的A-A剖视图。

图9是图6的B-B剖视图。

图10是图6的C-C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前表面板的前表面的立体图,是外观设计板向基体板安装之前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前表面板前表面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前表面板背面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2的X-X剖视图。

图15是图12的Y-Y剖视图。

图16是图12的Z-Z剖视图。

图17是图12的X-X剖视图。

图18是图12的X-X剖视图。

图19是图12的X-X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需要说明的是,没有通过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来限定本发明。而且,在以下的附图中,各结构构件的大小关系有时与实际情况不同。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从正面侧观察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纵向剖视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1示出前表面板20a相对于室内机主体100打开的状态。图2将图的左侧作为室内机的前表面侧来示出。

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理解而适当使用表示方向的用语(例如“上”、“下”、“右”、“左”等),但这仅用于说明,这些用语没有限定本申请发明。而且,在本实施方式1中,若没有特别说明,则为在主视观察室内机的状态下使用“上”、“下”、“右”、“左”。

以下,基于图1及图2,说明室内机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通过利用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而向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供给空调空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1中,以室内机是安装于空调对象区域的壁面上的壁挂型的情况为例。

室内机主体100具备背面壳体1、前表面板20a、上部吸入口4、以及吹出口5,背面壳体1设置于背面侧且安装于壁面,前表面板20a由设置于前表面侧且形成有中央凹部11及前表面吸入口12的基体板2和安装于基体板2的前表面侧的外观设计板3构成,上部吸入口4向上部形成开口且主要用于将室内空气吸入内部,吹出口5向下部形成开口且用于将空调空气向空调对象区域供给。

在室内机主体100内收纳有鼓风风扇6和热交换器7,鼓风风扇6从上部吸入口4及前表面吸入口12吸入室内空气,并将空调空气从吹出口5吹出,热交换器7以从上方覆盖鼓风风扇6的方式配置,通过在制冷剂与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而制造出空调空气。并且,通过这些结构要素而在室内机主体100内连通空气流路。而且,在室内机主体100内还具备收容电路基板等的省略了图示的电气配件箱以及设置在热交换器7的下端部的下方并回收热交换器7的结露水的泄放盘8。

需要说明的是,鼓风风扇6例如为横流风扇,热交换器7例如为翅片管型热交换器,但是没有限定于此。

另外,在上部吸入口4及前表面吸入口12与热交换器7之间设有用于将吸入的室内空气中含有的尘埃等去除的过滤器9。此外,在吹出口5设有对气流的吹出方向进行控制的上下风向调节板10。

接下来,简单说明室内机主体100内的空气的流动。

首先,室内空气通过鼓风风扇6而从室内机主体100的上部吸入口4及前表面吸入口12流入到室内机主体100内。此时,通过过滤器9将空气含有的尘埃等除去。该室内空气在通过热交换器7时,由在热交换器7内导通的制冷剂进行加热或冷却而成为空调空气。并且,空调空气由上下风向调节板10调节风向,从吹出口5向室内机主体100的外部即空调对象区域吹出。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基体板2的前表面的立体图以及将其一部分放大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基体板2的前表面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基体板2的背面的立体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中,省略凹部2d的图示,代之以从凹部2d的位置引出直线来图示凹部2d的位置关系。

基体板2由不透明构件例如不透明树脂成形,无法从前表面侧透视背面侧。而且,如图3所示,前表面除了一部分之外,为平坦的面形状。而且,具有矩形形状,在室内机主体100安装于壁面的状态下主视观察时,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即水平方向,宽度方向为上下方向即铅垂方向。而且,基体板2由基体板上部15、基体板下部16、中央凹部11及连接部17构成。

基体板2在主视观察下的上下方向的中央形成有从左端部2f1的内侧延伸至右端部2f2的内侧的中央凹部11。因此,基体板2的上下方向的中央从前表面侧朝向背面侧凹陷。而且,中央凹部11从前表面侧朝向背面侧凹陷,在中央凹部11的下部形成有前表面吸入口12(参照图2)。需要说明的是,形成中央凹部11的位置可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上下方向的中央。

另外,基体板2在主视观察下的中央凹部11的上侧设有矩形形状的基体板上部15,在主视观察下的中央凹部11的下侧设有矩形形状的基体板下部16。而且,在基体板2的背面侧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连接部17,基体板上部15与基体板下部16由该连接部17连接。

在基体板上部15及基体板下部16的前表面中,如图3所示,在宽度方向上的端部2a设有沿长度方向从左端部2f1延伸至右端部2f2的第一侧壁部2c。而且,在第一侧壁部2c的内面侧沿长度方向空出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凹形状的凹部2d。而且,在比第一侧壁部2c靠内侧的位置设有沿长度方向从左端部2f1延伸至右端部2f2的第二侧壁部2e,第一侧壁部2c与第二侧壁部2e相互对置。在第二侧壁部2e的外面侧沿长度方向空出间隔地设有多个凸形状的肋2j。该肋2j设置在相对于爪部3c沿长度方向错开的位置。

另外,在第一侧壁部2c与第二侧壁部2e之间形成有沿长度方向从左端部2f1延伸至右端部2f2的槽部2b。

需要说明的是,槽部2b具有沿长度方向连续的凹形状,第一侧壁部2c及第二侧壁部2e相对于槽部2b朝向前表面侧突出。

另外,如图4所示,在基体板上部15的宽度方向上的上端部2a1和下端部2a2、及基体板下部16的宽度方向上的上端部2a1和下端部2a2中,形成凹部2d的位置沿长度方向错开长度A。这是为了在将外观设计板3向基体板上部15及基体板下部16安装时防止外观设计板3的安装方向上下颠倒。需要说明的是,在不需要防止外观设计板3的安装方向上下颠倒时,在基体板上部15的宽度方向上的上端部2a1和下端部2a2、及基体板下部16的宽度方向上的上端部2a1和下端部2a2中,形成凹部2d的位置可以不用沿长度方向错开。

另外,在基体板上部15的背面,如图5所示,左右设有两个用于向室内机主体100的前表面进行安装的铰链2i。并且,通过将该铰链2i向在室内机主体100的前表面形成的铰链用孔(未图示)插入,从而将前表面板20a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安装于室内机主体100的前表面。需要说明的是,铰链2i的个数没有限定为两个。而且,在基体板上部15及基体板下部16的背面的长度方向上的两方的端部2f设有朝向背面侧突出的凸缘2g。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外观设计板3的前表面的立体图,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外观设计板3的背面的立体图以及将其一部分放大的立体图,图8是图6的A-A剖视图,图9是图6的B-B剖视图,图10是图6的C-C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及图7中,将外观设计板3上下排列两个地表示。

外观设计板3由透明构件例如透明树脂成形,并在背面形成有外观设计层3f。在该外观设计层3f,例如通过涂装、印刷等而实施着色、图案化、绘画等。因此,能够从前表面侧透过透明树脂看到外观设计层3f。而且,如图6所示,整个前表面为平坦的面形状。而且,具有矩形形状,在室内机主体100安装于壁面的状态下主视观察时,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即水平方向,宽度方向为上下方向即铅垂方向。

另外,如图6~图8所示,在外观设计板3的背面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3a附近且在比端部3a靠内侧的位置设有沿长度方向朝向背面侧突出的第一凸缘3b,在长度方向上的端部3g设有沿宽度方向朝向背面侧突出的第二凸缘3e。而且,在第一凸缘3b的外面侧沿长度方向空出间隔地设有多个凸形状的爪部3c,这些爪部3c设置在与基体板2的凹部2d对应的位置。在此,爪部3c朝向外观设计板3的外侧突出。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前表面板20a的前表面的立体图且是外观设计板3向基体板2安装之前的图,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前表面板20a的前表面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前表面板20a的背面的立体图,图14是图12的X-X剖视图,图15是图12的Y-Y剖视图,图16是图12的Z-Z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2及图16也被用作后述的实施方式2~4的前表面板20b、20c、20d的图。而且,图12的X-X剖视图、Y-Y剖视图及Z-Z剖视图是前表面板20a的上侧的剖视图,即,是在基体板上部15安装有外观设计板3的剖视图,但是前表面板20a的下侧的剖视图、即在基体板下部16安装有外观设计板3的剖视图也是同样的。

在室内机主体100的前表面安装的矩形形状的前表面板20a由基体板2和外观设计板3构成。并且,如图11所示,以覆盖基体板上部15及基体板下部16的整个前表面的方式在基体板上部15及基体板下部16分别安装外观设计板3。

如图15所示,在前表面板20a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以将外观设计板3的第一凸缘3b插入于基体板2的槽部2b并将外观设计板3的第一凸缘3b收纳于基体板2的槽部2b的方式进行安装。而且,如图14所示,以将外观设计板3的爪部3c插入于基体板2的凹部2d且将外观设计板3的爪部3c嵌合于基体板2的凹部2d的方式进行安装。而且,如图16所示,在前表面板20a的长度方向上的侧部,以通过外观设计板3的第二凸缘3e覆盖基体板2的凸缘2g的方式进行安装。而且,在槽部2b存在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肋2j,这些肋2j与第一凸缘3b的内面侧接触。

此时,通过外观设计板3的爪部3c嵌合于基体板2的凹部2d来限制前后左右方向的移动,通过外观设计板3的第一凸缘3b与肋2j接触来限制上下方向的移动及爪部3c的脱落。而且,在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运转时,通过如上述那样使第一凸缘3b与肋2j接触,能够减少外观设计板3与基体板2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降低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在运转时的接触音。

另外,如图14及图15所示,在前表面板20a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外观设计板3的端部3a位于与基体板上部15及基体板下部16的第一侧壁部2c相同的高度。而且,在前表面板20a的长度方向上的侧部,如上所述,基体板2的凸缘2g由外观设计板3的第二凸缘3e覆盖。因此,在主视观察下,基体板上部15及基体板下部16被外观设计板3遮挡。而且,在前表面板20a的宽度方向上,外观设计板3的端部3a位于与基体板上部15及基体板下部16的第一侧壁部2c相同的高度。因此,在侧视观察前表面板20a时,能够使基体板2与外观设计板3的交界不明显,能够提高前表面板20a的外观设计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1中,外观设计板3的端部3a位于与基体板上部15及基体板下部16的第一侧壁部2c相同的高度,但是没有限定于此,外观设计板3的端部3a只要处于向上侧或下侧超过基体板上部15及基体板下部16的第一侧壁部2c的位置即可。由此,在主视观察下,基体板上部15及基体板下部16也能够由外观设计板3遮挡。

需要说明的是,基体板上部15与外观设计板3的安装结构及基体板下部16与外观设计板3的安装结构如上述所说明的,二者相同。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前表面板20a通过将外观设计板3的第一凸缘3b收纳于基体板2的槽部2b并将基体板2的凹部2d与外观设计板3的爪部3c嵌合,从而在基体板2的前表面侧以覆盖基体板2的方式安装外观设计板3。此时,在前表面板20a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凹部2d设置于不透明的基体板2的第一侧壁部2c的内面侧,而且,虽然透明但在背面侧形成有外观设计层3f的外观设计板3的爪部3c位于不透明的基体板2的第一侧壁部2c的内侧。因此,成为从外侧看不到基体板2的凹部2d及外观设计板3的爪部3c的结构,能够提高前表面板20a的外观设计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1的前表面板20a是在基体板上部15及基体板下部16分别安装有外观设计板3的结构,但是没有限定于此。例如,可以是对不具有中央凹部11且仅由基体板上部15及基体板下部16中的任一方构成的基体板以覆盖其整个前表面的方式安装一个外观设计板的结构。也可以是对基体板以覆盖其整个前表面的方式安装3个以上的外观设计板的结构。在这些情况下,前表面板的安装结构也与上述说明的结构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1的基体板上部15及基体板下部16相当于本发明的“基体板”,凹部2d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嵌合部”,爪部3c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嵌合部”,第一凸缘3b相当于本发明的“凸缘”。

实施方式2.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但是关于与实施方式1重复的结构省略(一部分的)说明,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7是图12的X-X剖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2的前表面板20b中,取代图14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外观设计板3的爪部3c及基体板2的凹部2d,在基体板2的第一侧壁部2c的内面侧设置凸形状的爪部2h,在外观设计板3的第一凸缘3b的外面侧形成有凹形状的凹部3h。而且,在第二侧壁部2e的外面侧设有凸形状的肋2j。需要说明的是,爪部2h朝向基体板2的内侧突出,肋2j朝向基体板2的外侧突出。

如图17所示,在前表面板20b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以将外观设计板3的第一凸缘3b插入于基体板2的槽部2b并将外观设计板3的第一凸缘3b收纳于基体板2的槽部2b的方式进行安装。而且,以将基体板2的爪部2h插入于外观设计板3的凹部3h并将基体板2的爪部2h嵌合于外观设计板3的凹部3h的方式进行安装。而且,如图16所示,在前表面板20a的长度方向上的侧部,以通过外观设计板3的第二凸缘3e覆盖基体板2的凸缘2g的方式进行安装。而且,在槽部2b存在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肋2j,这些肋2j与外观设计板3的第一凸缘3b的内面侧接触。

此时,通过基体板2的爪部2h嵌合于外观设计板3的凹部3h来限制前后左右方向的移动,通过外观设计板3的第一凸缘3b与肋2j接触来限制上下方向的移动及爪部2h的脱落。而且,在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运转时,通过如上述那样使第一凸缘3b与肋2j接触,能够减少外观设计板3与基体板2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降低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在运转时的接触音。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前表面板20b通过将外观设计板3的第一凸缘3b收纳于基体板2的槽部2b并将基体板2的爪部2h与外观设计板3的凹部3h嵌合,从而在基体板2的前表面侧以覆盖基体板2的方式安装外观设计板3。此时,在前表面板20a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爪部2h设置在不透明的基体板2的第一侧壁部2c的内面侧,而且,虽然透明但在背面侧形成有外观设计层3f的外观设计板3的凹部3h位于不透明的基体板2的第一侧壁部2c的内侧。因此,成为从外侧看不到基体板2的爪部2h及外观设计板3的凹部3h的结构,能够提高前表面板20b的外观设计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2的爪部2h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嵌合部”,本实施方式2的凹部3h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嵌合部”。

实施方式3.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但是关于与实施方式1及2重复的结构省略(一部分的)说明,对于与实施方式1及2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8是图12的X-X剖视图。

在实施方式1的前表面板20a中,外观设计板3的爪部3c如图14所示设置于第一凸缘3b的外面侧,但是在本实施方式3的前表面板20c中,如图18所示,设置于第一凸缘3b的内面侧。而且,在实施方式1的前表面板20a中,基体板2的凹部2d如图14所示形成于第一侧壁部2c的内面侧,但是在本实施方式3的前表面板20c中,如图18所示,形成于与第一侧壁部2c对置的第二侧壁部2e的外面侧。而且,在第一侧壁部2c的内面侧设有凸形状的肋2j。需要说明的是,爪部3c朝向外观设计板3的内侧突出,肋2j朝向基体板2的内侧突出。

如图18所示,在前表面板20c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以将外观设计板3的第一凸缘3b插入于基体板2的槽部2b并将外观设计板3的第一凸缘3b收纳于基体板2的槽部2b的方式进行安装。而且,以将外观设计板3的爪部3c插入于基体板2的凹部2d并将外观设计板3的爪部3c嵌合于基体板2的凹部2d的方式进行安装。而且,如图16所示,在前表面板20a的长度方向上的侧部,以通过外观设计板3的第二凸缘3e覆盖基体板2的凸缘2g的方式进行安装。而且,在槽部2b存在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肋2j,这些肋2j与外观设计板3的第一凸缘3b的外面侧接触。

此时,通过外观设计板3的爪部3c嵌合于基体板2的凹部2d来限制前后左右方向的移动,通过外观设计板3的第一凸缘3b与肋2j接触来限制上下方向的移动及爪部3c的脱落。而且,在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运转时,通过如上述那样使第一凸缘3b与肋2j接触,能够减少外观设计板3与基体板2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降低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在运转时的接触音。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3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前表面板20c通过将外观设计板3的第一凸缘3b收纳于基体板2的槽部2b并将基体板2的凹部2d与外观设计板3的爪部3c嵌合,从而在基体板2的前表面侧以覆盖基体板2的方式安装外观设计板3。此时,在前表面板20c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凹部2d设置在不透明的基体板2的位于第一侧壁部2c的内侧的第二侧壁部2e,而且,虽然透明但在背面侧形成有外观设计层3f的外观设计板3的爪部3c位于不透明的基体板2的第一侧壁部2c的内侧。因此,成为从外侧看不到基体板2的凹部2d及外观设计板3的爪部3c的结构,能够提高前表面板20c的外观设计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3的凹部2d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嵌合部”,本实施方式3的爪部3c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嵌合部”。

实施方式4.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但是关于与实施方式1~3重复的结构省略(一部分的)说明,对于与实施方式1~3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9是图12的X-X剖视图。

在实施方式2的前表面板20b中,基体板2的爪部2h如图17所示设置在第一侧壁部2c的内面侧,但是在本实施方式4的前表面板20d中,如图19所示,设置在第二侧壁部2e的外面侧。而且,在实施方式2的前表面板20b中,外观设计板3的凹部3h如图17所示形成于第一凸缘3b的外面侧,但是在本实施方式4的前表面板20d中,如图19所示,形成于第一凸缘3b的内面侧。而且,在第一侧壁部2c的内面侧设有凸形状的肋2j。需要说明的是,爪部2h朝向基体板2的外侧突出,肋2j朝向基体板2的内侧突出。

如图19所示,在前表面板20c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以将外观设计板3的第一凸缘3b插入于基体板2的槽部2b并将外观设计板3的第一凸缘3b收纳于基体板2的槽部2b的方式进行安装。而且,以将基体板2的爪部2h插入于外观设计板3的凹部3h并将基体板2的爪部2h嵌合于外观设计板3的凹部3h的方式进行安装。而且,如图16所示,在前表面板20a的长度方向上的侧部,以通过外观设计板3的第二凸缘3e覆盖基体板2的凸缘2g的方式进行安装。而且,在槽部2b存在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肋2j,这些肋2j与外观设计板3的第一凸缘3b的外面侧接触。

此时,通过基体板2的爪部2h嵌合于外观设计板3的凹部3h来限制前后左右方向的移动,通过外观设计板3的第一凸缘3b与肋2j接触来限制上下方向的移动及爪部2h的脱落。而且,在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运转时,通过如上述那样使第一凸缘3b与肋2j接触,能够减少外观设计板3与基体板2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降低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在运转时的接触音。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4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前表面板20d通过将外观设计板3的第一凸缘3b收纳于基体板2的槽部2b并将基体板2的爪部2h与外观设计板3的凹部3h嵌合,从而在基体板2的前表面侧以覆盖基体板2的方式安装外观设计板3。此时,在前表面板20d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爪部2h设置在不透明的基体板2的位于第一侧壁部2c的内侧的第二侧壁部2e,而且,虽然透明但在背面侧形成有外观设计层3f的外观设计板3的凹部3h位于不透明的基体板2的第一侧壁部2c的内侧。因此,成为从外侧看不到基体板2的爪部2h及外观设计板3的凹部3h的结构,能够提高前表面板20d的外观设计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4的爪部2h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嵌合部”,本实施方式4的凹部3h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嵌合部”。

附图标记说明

1背面壳体,2基体板,2a端部,2a1上端部,2a2下端部,2b槽部,2c第一侧壁部,2d凹部,2e第二侧壁部,2f端部,2f1左端部,2f2右端部,2g凸缘,2h爪部,2i铰链,2j肋,3外观设计板,3a端部,3b第一凸缘,3c爪部,3e第二凸缘,3f外观设计层,3g端部,3h凹部,4上部吸入口,5吹出口,6鼓风风扇,7热交换器,8泄放盘,9过滤器,10上下风向调节板,11中央凹部,12前表面吸入口,15基体板上部,16基体板下部,17连接部,20a前表面板,20b前表面板,20c前表面板,20d前表面板,100室内机主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