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负压力喷嘴兼具余火再利用功能的节能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57742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带负压力喷嘴兼具余火再利用功能的节能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灶具,尤其涉及一种带负压力喷嘴兼具余火再利用功能的节能灶。



背景技术:

灶具作为厨房必需品,普通灶的燃气利用率低,且因为气体的燃烧不充分而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另外现有的一些灶具设备中长明火喷嘴设置位置过于隐蔽,使用者无法观察到长明火喷嘴的状态,不能准确判断火苗情况,从而影响点火的操作。

因此,亟待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燃气的使用率和余火的再利用效率,节能效果显著的带负压力喷嘴兼具余火再利用功能的节能灶。

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负压力喷嘴兼具余火再利用功能的节能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混合炉底、炉膛和炉圈,在所述炉膛内、沿其侧壁设有用于吸收余火的聚能装置,该炉膛的底部设有带有喷孔的燃烧板,该燃烧板的外围套设有聚火圈,该燃烧板的中心喷孔位置垂直穿设有带长明火喷嘴的长明火气管,该燃烧板的其余喷孔位置垂直穿设有喷嘴,其中该喷嘴的上表面高出燃烧板表面,且低于长明火喷嘴的上端。本发明的喷嘴高度高出燃烧板表面,在喷嘴处形成大气负压,从而将空气吸入,使氧气与燃气燃气充分混合,可使燃气燃气充分燃烧,火焰猛烈,燃烧时火焰温度可高达1500°,可以节约燃气,减少红火红火产生,具有环保节能的功效,占总节气率35%。同时,本发明的长明火喷嘴的上端则高于喷嘴上端,使得使用者方便观察长明火的状态,准确判断长明火火苗情况,可正确指导使用者进行点火或关火操作使用。

其中,所述聚能装置包括呈锥状的托盘和沿该托盘内表面排布的若干个扇形聚能板,该扇形聚能板组合拼装成贴紧托盘内表面的圆锥形聚能面。因聚能板是易碎品,本发明中采用扇形聚能板组合成圆锥形聚能面,使得聚能板更加便于运输,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易破碎,且一旦有个别聚能板存在破损,可进行单个聚能板的替换,而不影响整体的使用;且扇形聚能板可吸收使用过程中散发的余火,余火被聚能板吸收后转化为红外线再利用,可提高火焰的温度,节约燃气,占总节气率65%。

再者,所述炉圈的上表面开设有排气孔,炉圈底部开设排气腔,该排气腔与排气孔相通。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从排气腔进入排气孔,并从灶内排出,且在排出废气的过程中可同时实现保留火苗,火苗不会随着废气的排放而被同时带走热量。

优选的,所述聚火圈的高度高于燃烧板。本发明的聚能圈高于燃烧板,可实现火苗的不跑偏,最大化保障热量的利用率。

进一步,所述混合炉底的中部内腔内设有混合阻尼板,该混合阻尼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导流孔,且混合阻尼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用于穿过长明火气管的通孔。本发明从灶的混合炉底下方鼓入炉膛内的燃气和空气,在混合阻尼板处形成阻尼混合,从而形成完全且充分的可燃混合气,使得燃气和空气在未燃烧前进行混合,提高混合的均匀性,从而保障燃气的充分燃烧,提高燃气的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混合阻尼板为圆形板片,该圆形板片的直径大于混合炉底中部内腔的直径,且该圆形板片卡合在所述混合炉底中部内腔的侧壁上。因炉膛底部为圆锥形中空结构,混合阻尼板可直接卡合在混合炉底内。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优点:首先本发明中增设燃烧板,以及设置在燃烧板的喷嘴,且喷嘴高出燃烧板表面,在喷嘴处形成大气负压,从而将空气吸入,使氧气与燃气充分混合,可使燃气充分燃烧,火焰猛烈,燃烧时火焰温度可高达1500°,可以节约燃气,减少红火产生,具有环保节能的功效;其次本发明中长明火喷嘴的上端则高于喷嘴上端,使得使用者方便观察长明火的状态,准确判断长明火火苗情况,可正确指导使用者进行点火或关火操作使用;再者,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从排气腔进入排气孔,并从灶内排出,且在排出废气的过程中可同时实现保留火苗,火苗不会随着废气的排放而被同时带走热量;然后,本发明中增设聚能圈,且聚能圈高于燃烧板,可实现火苗的不跑偏,最大化保障热量的利用率;以及本发明通过增设混合阻尼板,使得从灶的混合炉底下方鼓入炉膛内的燃气和空气,在混合阻尼板处形成阻尼混合,从而形成完全且充分的可燃混合气,使得燃气和空气在未燃烧前进行混合,提高混合的均匀性,从而保障燃气的充分燃烧,提高燃气的利用率;还有,本发明中采用扇形聚能板组合成圆锥形聚能面,使得聚能板更加便于运输,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易破碎,且一旦有个别聚能板存在破损,可进行单个聚能板的替换,而不影响整体的使用;且扇形聚能板可吸收使用过程中散发的余火,余火被聚能板吸收后转化为红外线再利用,可提高火焰的温度;最后本发明通过各部件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本发明的带负压力喷嘴兼具余火再利用功能的节能灶能够提高燃气的使用率和余火的再利用效率,且其节气达到6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炉膛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炉膛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聚火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燃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扇形聚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长明火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混合炉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混合阻尼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带负压力喷嘴兼具余火再利用功能的节能灶,包括混合炉底1、炉膛2、炉圈3、聚能装置4、燃烧板5、聚火圈6、喷嘴、长明火喷嘴7的长明火气管8。其中,图1和图2中的长明火气管8非使用状态的所在位置,为了显示方便,将长明火气管8向上抽拉出。实际使用时,长明火气管8向下插入混合炉底内,并穿过混合炉底,且长明火喷嘴7略高于喷嘴。

如图11所示,本发明中的混合炉底1为上下相同的类似锥形结构,混合炉底的下端设有外螺纹,可与进气管相连接,供入空气和燃气。本发明中混合炉底1、炉膛2和炉圈3自下而上依次连接。聚能装置4设置在所述炉膛2内且沿其侧壁排布,本发明的聚能装置4包括呈锥状的托盘9和沿该托盘9内表面排布的若干个扇形聚能板10,该扇形聚能板10组合拼装成贴紧托盘9内表面的圆锥形聚能面,如图8和图9所示。因聚能板是易碎品,本发明中采用扇形聚能板组合成圆锥形聚能面,使得聚能板更加便于运输,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易破碎,且一旦有个别聚能板存在破损,可进行单个聚能板的替换,而不影响整体的使用;且扇形聚能板可吸收使用过程中散发的余火,余火被聚能板吸收后转化为红外线再利用,可提高火焰的温度。

本发明的炉膛2的结构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炉膛2的底部设有带有喷孔的燃烧板5,燃烧板5上均布有用于插入喷嘴的一阶台阶式通孔,如图7所示。该燃烧板5的中心喷孔位置垂直穿设有带长明火喷嘴7的长明火气管8,该燃烧板5的其余喷孔位置垂直穿设有若干个喷嘴,喷嘴为小管件结构。其中该喷嘴的上表面高出燃烧板5表面,且低于长明火喷嘴7的上端。其中,带长明火喷嘴7的长明火气管8的结构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喷嘴高度高出燃烧板表面,在喷嘴处形成大气负压,从而将空气吸入,使氧气与燃气充分混合,可使燃气充分燃烧,火焰猛烈,燃烧时火焰温度可高达1500°,可以节约燃气,减少红火产生,具有环保节能的功效。同时,本发明的长明火喷嘴的上端则高于喷嘴上端,使得使用者方便观察长明火的状态,准确判断长明火火苗情况,可正确指导使用者进行点火或关火操作使用。

本发明的燃烧板5的外围套设有聚火圈6,聚火圈6的高度高于燃烧板5,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聚能圈高于燃烧板,可实现火苗的不跑偏,最大化保障热量的利用率。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的炉圈3的上表面开设有排气孔11,炉圈底部开设排气腔12,该排气腔12与排气孔11相通。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从排气腔进入排气孔,并从灶内排出,且在排出废气的过程中可同时实现保留火苗,火苗不会随着废气的排放而被同时带走热量。

本发明的混合炉底1内还设有混合阻尼板13,该混合阻尼板13上开设有若干个导流孔14,且混合阻尼板13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用于穿过长明火气管7的通孔。混合阻尼板13为圆形板片,该圆形板片的直径大于混合炉底中部内腔的直径,且该圆形板片卡合在所述混合炉底中部内腔的侧壁上。因炉膛底部为圆锥形中空结构,混合阻尼板可直接卡合在混合炉底内。该混合阻尼板即可以起到支撑燃烧板的作用,还能起到混合空气和燃气的作用,本发明从灶的混合炉底下方鼓入炉膛内的燃气和空气,在混合阻尼板处形成阻尼混合,从而形成完全且充分的可燃混合气,使得燃气和空气在未燃烧前进行混合,提高混合的均匀性,从而保障燃气的充分燃烧,提高燃气的利用率。

本发明通过各部件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本发明的带负压力喷嘴兼具余火再利用功能的节能灶能够提高燃气的使用率和余火的利用率,且其节气达到65%以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