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凝管。
背景技术:
冷凝管通常包括内管和外管,各形状不一。一般的冷凝管在冷却过程中,接触面积有限,流体流经内管后接触面的可以实现快速冷却。而流体非接触面附近的流体冷却效果就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触面大、冷却效率高的用于油性流体的冷凝管,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呈扁平状,所述内管也成扁平状,用以增加流体与内管的接触面,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从进口到出口方向上设置成波浪状,用于增加流体流经内管的时间,即增加冷却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设有两个进口及两个出口,用以提供在扁平内管下流体的多点进出。
更进一步的,所述内管的两个进口设置在扁平内管横截面的三段平分点的中间两个交接处。
所述内管设有一个宽进口及一个宽出口或者两个出口。
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了扁平化的内管设计,该扁平管的设计极大的增加了流体与内管的增加面积,即能快速与外观内的冷媒完成热量传递,高效完成冷却效果;同时,扁平管还可以是波浪状的,更进一步增加了流体在相同的流体动力下经过冷凝管的时间,更进一步确保了冷凝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冷凝管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内管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一:
本发明包括内管1和外管2,所述外管呈扁平状,所述内管也成扁平状,用以增加流体与内管的接触面,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1设有两个进口11及两个出口12,用以提供在扁平内管下流体的多点进出。所述外管2也设有冷媒进口21和冷媒出口22。
更进一步的,所述内管的两个进口设置在扁平内管横截面的三段平分点的中间两个交接处,能更均匀的向扁平的内管提供流体。
具体实施方式二:
冷凝管包括内管1和外管2,所述外管2呈扁平状,所述内管1也成扁平状,用以增加流体与内管的接触面,提高换热效率。
所述内管从进口到出口方向上设置成波浪状,如图2所述的波浪状凸起13,用于增加流体流经内管的时间,即增加冷却时间。进一步保证冷却的效果和效率。特别适用于油性流体,其流动性更好,并且需要更宽的接触面来实现热量传导。
具体实施方式三:
所述内管的进口和出口可以是一个或两个;所述进口可以是一根较宽的进口,所述出口也可以是一根较宽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