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制氧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8197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间制氧室内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制氧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间制氧室内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空气净化器以及家用增氧装置逐渐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现有的家用增氧装置一般是采用物理变压吸附法,以分子筛为吸附载体,在常温下直接将空气压缩后轮换分配到分子筛内,通过加压和减压过程使氮氧分离。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家用增氧装置的装配工艺较为复杂以及内部的气管连接接口过多,造成现有的制氧机普遍存在体积大、制氧效率低、气密性差以及制作成本较高的缺陷。而且一般的制氧机只具备制氧的功能,在长期使用中容易滋生细菌,使得释放的空气质量不达标,功能单一以及杀菌消毒效果不明显使得传统的制氧机很难满足现在市场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空间制氧室内机,具有多功能、智能控制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空间制氧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壳体,所述室内机壳体内安装有控制系统、杀菌清洁系统、风控调节系统与过滤吸附系统,所述杀菌清洁系统与所述风控调节系统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风控调节系统设于所述杀菌清洁系统与过滤吸附系统之间;

所述杀菌清洁系统包括:杀菌灯管、灯管固定架与灯管防护罩,所述杀菌灯管通过所述灯管固定架安装在所述室内机壳体的顶部,所述灯管防护罩安装在所述灯管固定架上。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室内机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口,所述杀菌灯管设于所述出风口的下方。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出风口上安装有防尘罩。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杀菌灯管为UV杀菌灯管。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装置与检测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面板、控制显示屏与电源板,所述电源板与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显示屏与所述控制面板信号连接,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人体热能检测器、PM2.5检测器与空气质量检测器,所述人体热能检测器、所述PM2.5检测器及所述空气质量检测器分别与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无线控制装置,所述无线控制装置与所述控制面板信号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风控调节系统包括:驱动马达、旋转叶轮与防风盖板,所述驱动马达与所述旋转叶轮驱动连接,所述旋转叶轮通过所述防风盖板安装在所述室内机壳体内。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室内机壳体靠近所述过滤吸附系统的一端开设有进风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空间制氧室内机通过设置控制系统、杀菌清洁系统、风控调节系统与过滤吸附系统,从而具有制氧、数据监测、只能控制以及杀菌消毒等功能,使得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同时采用杀菌与过滤吸附分开处理方式,大大提高了空气的质量,防止了细菌的二次滋生,使得用户具有一个舒适的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间制氧室内机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的空间制氧室内机的分解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间制氧室内机10的结构图;图2空间制氧室内机10的分解结构图。

一种空间制氧室内机10,包括室内机壳体100,室内机壳体100内安装有控制系统200、杀菌清洁系统300、风控调节系统400与过滤吸附系统500,杀菌清洁系统300与风控调节系统400分别与控制系统200电连接,风控调节系统200设于杀菌清洁系统300与过滤吸附系统500之间。

控制系统200包括控制装置210与检测装置220,控制装置210包括:控制面板211、控制显示屏212与电源板213,电源板213与控制面板211电连接,控制显示屏212与控制面板211信号连接,检测装置220与控制面板211电连接。通过控制显示屏212对控制面板211进行信号传输,从而通过触摸控制显示屏212对控制面板211进行控制。

检测装置220包括:人体热能检测器221、PM2.5检测器222与空气质量检测器223,人体热能检测器221、PM2.5检测器222及空气质量检测器223分别与控制面板211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200还包括无线控制装置(图未示),无线控制装置与控制面板211信号连接。通过设置无线控制装置,使得本发明的空间制氧室内机10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进行无线连接,从而实现智能控制。

要说明的是,人体热能检测器221用于检测室内人体热能,当检测到室内有人活动时,人体热能检测器221将检测信号反馈至控制面板211,控制面板211控制空间制氧室内机10智能启动。当人体热能检测器221检测到室内长期无人的时候,会将检测到的信号反馈至控制面板211从而控制空间制氧室内机10关闭。通过设置人体热能检测器221实现智能启动与关闭,使得使用过程中更加环保节能。

PM2.5检测器222用于检测室内PM2.5值,并将检测到的信号反馈至控制面板211,控制面板211根据检测到的信号启动杀菌清洁系统300、风控调节系统400与过滤吸附系统500进行相关工作。

空气质量检测器223用于检测室内的空气质量,当检测到的空气质量不达标时,控制面板211根据检测到的信号启动杀菌清洁系统300、风控调节系统400与过滤吸附系统500进行工作,通过风控调节系统400对室内空气进行吸取并分别经过过滤吸附系统500与杀菌清洁系统300进行吸附灭菌,使得空气质量恢复的到正常值。空气质量检测器223除了可以检测香烟烟雾和宠物气味外,还可以检测杀虫剂、化妆品、喷雾类气体、酒精类气体等。

用户通过无线控制装置进行无线连接与控制,并且人体热能检测器221、PM2.5检测器222及空气质量检测器223检测到的数据信息会在用户的移动设备上进行显示,从而使用户实时掌握室内环境的最新信息,保证室内处于一个环保舒适的状态。

进一步的,杀菌清洁系统300包括:杀菌灯管310、灯管固定架320与灯管防护罩330,杀菌灯管310通过灯管固定架320安装在室内机壳体100的顶部,灯管防护罩330安装在灯管固定架320上。

室内机壳体100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口110,杀菌灯管310设于出风口110的下方。

要说明的是,空间制氧室内机10与外部的制氧机(图未示)连接,产生的氧气经出风口110排入室内,通过在将杀菌清洁系统300设置在出风口110处,使得杀菌灯管310可以对排出的氧气进行杀菌照射,保证排出的气体符合卫生要求,避免长期使用滋生细菌。

当风控调节系统400工作对室内空气进行吸取排放时,室内空气经过过滤吸附系统500时,其中的有害物质或颗粒会被过滤吸附系统500进行吸附,通时杀菌清洁系统300会对吸附在过滤吸附系统500上的物质进行照射杀毒,从而起到空气净化的作用,使得排出的空气符合室内空气标准。

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110上安装有防尘罩111。杀菌灯管310为UV杀菌灯管或紫外线照射灯等,灯管防护罩330起到防护的作用,防止杀菌光学外漏。

风控调节系统400包括:驱动马达410、旋转叶轮420与防风盖板430,驱动马达410与旋转叶轮420驱动连接,旋转叶轮420通过防风盖板430安装在室内机壳体100内。

要说明的是,驱动马达410驱动旋转叶轮420进转动从而进行工作,防风盖板430能保证其他的流向,从而使抽取的气体能够先经过滤吸附系统500到杀菌清洁系统300排出,从而起到很好的吸附杀菌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室内机壳体100靠近过滤吸附系统500的一端开设有进风口120。其他经进风口120进入并通过过滤吸附系统500进行吸附过滤处理。

过滤吸附系统500包括过滤器510与过滤网520,过滤器510安装在室内机壳体100的底部,过滤网520安装在过滤器510上。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器510采用高性能过滤器加活性炭的组合,具有很强的吸附功能。空气经进风口120进入首先通过过滤网520进行颗粒固定过滤处理,再通过过滤器510的活性炭进行吸附除味处理,从而将大部分的有害物质隔离出来,然后再通过设置室内机壳体100顶部的杀菌清洁系统300的杀菌灯管310进行照射杀菌,从而防止细菌的二次滋生,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与设备的使用卫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空间制氧室内机10通过设置控制系统200、杀菌清洁系统300、风控调节系统400与过滤吸附系统500,从而具有制氧、数据监测、只能控制以及杀菌消毒等功能,使得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同时采用杀菌与过滤吸附分开处理方式,大大提高了空气的质量,防止了细菌的二次滋生,使得用户具有一个舒适的环境。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