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种分体式空调及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住房空间小,大部分家庭使用的都是2匹以下的分体式壁挂空调。如图1所示,现有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按上下位置排序,依次为中框体、蒸发器、离心风轮、底座,出风口均开设在下方的交角处,冷风直接向下吹动,导致房间内温度不均匀,上高下低,由于出风口向下,容易直接吹着用户,长时间受到冷空气吹拂容易感冒,容易患上空调病。在睡觉时出风口对着人体直接吹还会影响睡眠质量。
因此,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如何设计一种空调的室内机,避免出风口直吹用户,使房间内温度分布更加均匀,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体式空调及空调室内机,能够避免出风口直吹用户,使房间内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面板、中框体和底座,导风条可转动设置于所述中框体的上方;位于所述面板、所述中框体和所述底座围成腔体内的蒸发器设置于离心风轮的下方,所述蒸发器从下方与后方将所述离心风轮包围,所述离心风轮引导空气流经所述蒸发器并经过所述导风条排出。
可选地,所述底座呈凹槽状,分别从前方、下方与后方将所述蒸发器包围,所述底座的下方呈V字形,用于收集所述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并导流。
可选地,所述底座前方与后方均为框架结构,设置用于流通空气的开孔。
可选地,所述底座的后方外侧壁上设置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能够将所述底座的后方侧壁间隔形成空隙。
可选地,所述底座的前方顶端设置第一蜗舌,所述底座的后方顶端设置第二蜗舌,所述第一蜗舌和所述第二蜗舌相互配合形成弧形的风道,空气经过所述风道从所述导风条中排出。
可选地,所述风道还包括导风圈。
可选地,所述蒸发器的两端分别通过密封条密封,所述密封条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蜗舌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第二蜗舌与所述底座之间。
可选地,所述导风条位于所述中框体上方的前侧,能够使空气向倾斜向上、向下或水平吹出。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分体式空调,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面板、中框体和底座,其中导风条可转动地设置于中框体的上方;蒸发器和离心风轮两者位于面板、中框体和底座三者围成腔体内,蒸发器设置于离心风轮的下方,蒸发器从下方与后方将离心风轮包围,离心风轮引导空气流经蒸发器并经过导风条排出。
本发明将导风条设置于中框体的顶部,冷空气能够从顶部排出,避免冷风直接吹向用户,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减少空调病的发生。而且空调的冷风向上吹动,冷空气下降,使房间内的温度分布地更加均匀。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分体式空调,可以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的轴测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轴测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纵剖面结构图。
其中包括:
面板1、中框体2、底座3、第一蜗舌31、第二蜗舌32、限位块33、导风圈34、导风条4、蒸发器5、密封条51、离心风轮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空调及空调室内机,能够避免出风口直吹用户,使房间内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分体式空调及空调室内机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明。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轴测结构图。本发明所给出的空调室内机,包括面板1、中框体2和底座3,面板1、中框体2和底座3三者相互组装构成空调室内机的外壳部分。在本发明中,导风条4可转动设置于中框体2的上方,位于中框体2和面板1的交角处。蒸发器5和离心风轮6两者位于面板1、中框体2和底座3围成腔体内,其中蒸发器5设置于离心风轮6的下方,蒸发器5从下方与后方将离心风轮6包围,离心风轮6带动空气流动,空气流经蒸发器5时进行降温,冷却后的空气经过导风条4的引导排出到外界出风。
本发明将导风条4设置于中框体的顶部前侧,冷空气能够从顶部排出,避免冷风直接吹向用户,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减少空调病的发生。而且空调的冷风向上吹动,冷空气下降,使房间内的温度分布地更加均匀。空气在进入空调内部时,先经过离心风轮6底部的蒸发器5实现冷却,进行环形流动,最终经过导风条4从上方排出,改变了空调冷风的出风位置,从而避免直接吹向人体。
具体地,本发明所设置的底座3呈凹槽状,分别从前方、下方与后方将蒸发器5包围,本文中所说的前方指空调室内机安装时背向墙壁的一侧,靠近墙壁的一侧称为后方。底座3的下方呈V字形的板状结构,用于收集蒸发器5产生的冷凝水并导流。蒸发器5在换热过程中将空气中的水蒸汽凝结成水滴不断滴下,本发明通过底座3下方的V字形板状结构收集下漏的冷凝水,由于底座3将蒸发器5整体实现了包围,因此可以全面地收集漏水,有效地防止水滴下漏,并且在底座3上设置相应的排水通道,将收集的漏水及时排出。
具体地,底座3前方与后方均为框架结构,设置用于流通空气的开孔。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装配完成后的纵剖面结构图。底座3前方与后方均为竖直设置的结构,在其前方与后方分别设置为框架结构,预留能够流通空气的开孔,离心风轮6运转时将空气分别从前方与后方吸入空气内部,流经蒸发器5实现降温。其中中框体2在前方也同样地设置开孔,用于流通空气。
由于底座3的后方部分用于流通空气,若底座3紧贴墙壁会影响空气流通,为了提高空气的流通速率,在底座3的后方外侧壁上设置限位块33,限位块33能够使底座3的后方侧壁间隔形成空隙。如图2所示,限位块33可分别设置在底座3的顶部和底部,通过限位块33抵靠的墙壁上,中间部分与墙壁形成空气流的通道。
更进一步,在底座3的前方顶端设置第一蜗舌31,底座3的后方顶端设置第二蜗舌32,第一蜗舌31和第二蜗舌32相互配合形成弧形的风道,空气经过所述风道从导风条4中排出。底座3的前方与后方的高度可不一致,图2所示底座3前方高度较低,后方较高,恰好与蒸发器5的高度一致,在底座3前方的顶端设置第一蜗舌31,后方的顶端设置第二蜗舌32,第一蜗舌31和第二蜗舌32装配后配合形成用于出风的风道,风道呈近似圆弧形,与空气流动的方向相适应。其中风道还包括导风圈34。
蒸发器5的两端分别通过密封条51密封,密封条51分别设置于第一蜗舌31与底座3之间、第二蜗舌32与底座3之间的位置。具体地,密封条51为密封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及其相互组合的基础上,导风条4位于中框体2上方的前侧前角处,转轴连接在中框体2上,通过导风条4转动到不同的角度能够使空气向倾斜向上、向下或水平吹出。
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出风设置在上方,在小房间内可以避免冷风直吹人体,更有益于身体健康。同样可以使房间内的温度更为均匀。而且底座结构的设计还防止室内机漏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分体式空调,包括上述的空调室内机,可以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其他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