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屋顶式空调机。
背景技术:
屋顶式空调机的电辅热装置一般邻近送风口位置设置,由于送风口需要连接与室内环境相连的送风管道以朝向室内环境送风,在拆装和检修电辅热装置时,需要先将送风管道由送风口拆卸之后,才能拆装电辅热装置或对电辅热装置进行检修,由此给电辅热装置的拆装和检修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屋顶式空调机,所述屋顶式空调机通过设置与送风口彼此间隔的操作窗口,可以通过操作窗口拆装电辅热装置,由此可以避免对送风管道的拆装程序,从而方便电辅热装置的拆装和检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屋顶式空调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出间隔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具有送风口和操作窗口,所述送风口和所述操作窗口间隔设置,所述送风口连接有与室内环境相连的送风管道;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分别设在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内;电辅热装置,所述电辅热装置设在所述第一腔室内且与所述操作窗口相对设置以通过所述操作窗口拆装所述电辅热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屋顶式空调机,通过设置与送风口彼此间隔的操作窗口,可以通过操作窗口拆装电辅热装置,由此可以避免对送风管道的拆装程序,从而方便电辅热装置的拆装和检修。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屋顶式空调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辅热装置和所述操作窗口均邻近所述送风口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操作窗口和所述送风口在上下方向上并排设置。
可选地,所述操作窗口位于所述送风口上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电辅热装置配合以定位所述电辅热装置。
可选地,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设在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壁上且位于所述电辅热装置的底部以支撑所述电辅热装置;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设在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上方,所述第二定位件设有插入孔,所述电辅热装置的顶部穿设在所述插入孔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件限定出顶部敞开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上端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定位槽下端的横截面积,所述电辅热装置支撑在所述定位槽的底壁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件形成为环形框架,所述插入孔形成在所述环形框架的中心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壳体上以打开或封堵所述操作窗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换热器形成为倒“m”型。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屋顶式空调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圈示的a部的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屋顶式空调机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屋顶式空调机的电辅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屋顶式空调机100;
壳体1;第一腔室11;送风口111;操作窗口112;第二腔室12;
第二换热器2;
电辅热装置3;电控盒31;电裸丝32;
压缩机4;
定位件5;第一定位件51;第二定位件52;
盖板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屋顶式空调机100。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屋顶式空调机100包括:壳体1、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2和电辅热装置3。
壳体1内限定出间隔的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第一腔室11具有送风口111和操作窗口112,送风口111和操作窗口112间隔设置,送风口111连接有与室内环境相连的送风管道(图未示出),以朝向室内环境送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2分别设在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内,也就是说,第一换热器设在第一腔室11内,第二换热器2设在第二腔室12内,第二腔室12内还可以设有压缩机4和节流装置,制冷剂在第二腔室12内的压缩机4、第二换热器2和节流装置中分别进行压缩、换热和节流后通过制冷剂输送管道输送至位于第一腔室11内的第一换热器中,制冷剂在第一换热器中与第一腔室11内的空气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空气通过送风管道输送至室内环境中以对室内环境进行制冷或制热。
屋顶式空调机100还包括电辅热装置3,电辅热装置3可以包括电控盒31和与电控盒31电连接的电裸丝32,电辅热装置3设在第一腔室11内,以提高屋顶式空调机100的制热性能。现有的屋顶式空调机100,在需要对电辅热装置3进行检修和清洁时,需要先将送风管道由送风口111拆卸之后,再通过送风口111对电辅热装置3进行拆卸以进行检修和清洁处理,检修和清洁工作完成后,再将送风管道安装至送风口111位置处。电辅热装置3拆装麻烦,大大影响了屋顶式空调机100的检修效率,同时对送风管道进行重复拆卸将会降低送风管道连接的可靠性。
而本申请的屋顶式空调机100设有与送风口111间隔开的操作窗口112,电辅热装置3与操作窗口112相对设置,从而可以通过操作窗口112拆装电辅热装置3,由此在拆装电辅热装置3时不需要对送风管道进行拆卸,大大提高了电辅热装置3的拆装效率,方便了电辅热装置3的检修和清洁。
另外,可以想到的是,通过操作窗口112不仅可以对电辅热装置3进行拆装、检修和清洁,同时还可以对第一腔室11内的其他部件进行故障探测和检修处理,例如对第一腔室11内的第一换热器和制冷剂管道进行检测和维修等,由此大大方便了屋顶式空调机100的检修工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屋顶式空调机100,通过设置与送风口111彼此间隔的操作窗口112,可以通过操作窗口112拆装电辅热装置3,由此可以避免对送风管道的拆装程序,从而方便电辅热装置3的拆装和检修,大大提高了电辅热装置3的拆装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辅热装置3和操作窗口112均邻近送风口111设置,这样第一腔室11内的空气均可以经过电辅热装置3加热后再通过送风口111和送风管道送入室内环境中以室内环境进行制热,制热性能好。
可选地,操作窗口112和送风口111在上下方向上并排设置,通过使操作窗口112和送风口111在上下方向并排设置,不仅使得屋顶式空调机100整体外观美观,并且方便电辅热装置3的拆卸和安装。其中本实施例包括两个具体示例,下面通过具体示例来描述电辅热装置3的拆装过程:
第一,操作窗口112设在送风口111的下方,此时电辅热装置3在安装时,可以用手捏住或使用工具钳等安装工具夹住电辅热装置3的下端,然后通过操作窗口112由下至上插入第一腔室11内并将其放置到所需的安装位置处,在对电辅热装置3进行拆卸时,用手捏住或使用工具钳等安装工具夹住电辅热装置3的下端通过操作窗口112向下抽出电辅热装置3。
第二,操作窗口112设在送风口111的上方(如图1中所示),此时电辅热装置3在安装时,可以用手捏住或使用工具钳等安装工具夹住电辅热装置3的上端,然后通过操作窗口112由上至下插入第一腔室11内并将其放置到所需的安装位置处,在对电辅热装置3进行拆卸时,用手捏住或使用工具钳等安装工具夹住电辅热装置3的上端通过操作窗口112向上抽出电辅热装置3。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腔室11内设有定位件5,定位件5与电辅热装置3配合以定位电辅热装置3,也就是说,通过定位件5和电辅热装置3之间的配合,将电辅热装置3固定在第一腔室11内,例如可以将电辅热装置3固定在送风口111位置处等,通过设置用于对电辅热装置3进行定位的定位件5,可以将电辅热装置3固定在所需的位置处,避免电辅热装置3在第一腔室11内发生晃动而造成电辅热装置3发生损坏或影响屋顶式空调机100的制热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定位件5包括第一定位件51和第二定位件52,第一定位件51设在第一腔室11的内壁上且位于电辅热装置3的底部以支撑电辅热装置3,第二定位件52设在第一腔室11的内壁上且位于第一定位件51的上方,第二定位件52设有插入孔,电辅热装置3的顶部穿设在插入孔内。电辅热装置3的底部支撑在第一定位件51上,电辅热装置3的顶部可以抵靠在插入孔的内壁上,插入孔可以形成为如图1-图2中所示的方形孔,电辅热装置3顶部的前后左右四个侧壁可以分别抵靠在插入孔的前后左右四个内壁上,由此第一定位件51对电辅热装置3在上下方向上进行限位,第二定位件52对电辅热装置3在前后左右方向上进行限位,从而将电辅热装置3定位在第一腔室11内,定位结构简单、安装配合方便。
可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定位件51限定出顶部敞开的定位槽,定位槽上端的横截面积大于定位槽下端的横截面积,电辅热装置3支撑在定位槽的底壁上。第一定位件51限定出顶部敞开的定位槽,通过将电辅热装置3支撑在定位槽的底壁上,定位槽的前后侧壁对电辅热装置3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通过定位槽的前侧壁与电辅热装置3进行止抵,可以限制电辅热装置3向前的位移,通过定位槽的后侧壁与电辅热装置3进行止抵,可以限制电辅热装置3向后的位移,通过第一定位件51和电辅热装置3的配合,不仅在上下方向对电辅热装置3进行限位,并且还可以在前后方向上电辅热装置3进行进一步限位,定位更加稳定可靠。
另外,通过使定位槽上端的横截面积大于定位槽下端的横截面积,这样在电辅热装置3由上至下插入定位槽内后,定位槽的上端可以对电辅热装置3的安装起到导引作用,在安装时,可以将电辅热装置3与定位槽粗略对准后将电辅热装置3向下插入,电辅热装置3在定位槽上端的导引下顺利插入定位槽的下端并支撑在定位槽的底壁上,安装更加方便,在安装时不需要很高精度的校准工作,通过定位槽自身的导引作用将电辅热装置3安装到位,由此大大降低电辅热装置3的安装难度和对安装人员的要求,安装效率也随之提高。可选地,第一定位件51可以由钢板弯折形成后再安装至第一腔室11的内壁上,例如可以通过黏贴、焊接或采用螺钉等紧固件进行安装固定,加工方便;或者可选地,第一定位件51可以一体形成在第一腔室11的内壁上,也就是说,第一定位件51和壳体1由一体加工制造而成,由此可以提高第一定位件51和第一腔室11内壁的连接强度。
优选地,第一定位件51可以包括两个,两个第一定位件51可以分别设在第一腔室11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例如图1-图2中所示,两个第一定位件51分别设在第一腔室11的左右两个侧壁上,由此第一腔室11的左右侧壁还可以对电辅热装置3起到限位作用,具体地,如图1-图2中所示,第一腔室11的左侧壁可以与电辅热装置3的左侧壁相互止抵以限制电辅热装置3向左的位移,第一腔室11的右侧壁可以与电辅热装置3的右侧壁相互止抵以限制电辅热装置3向右的位移,这样使得电辅热装置3的定位更加稳定、可靠。
可选地,第二定位件52形成为环形框架,插入孔形成在环形框架的中心位置,插入孔的形状可以与电辅热装置3顶部的外轮廓相互配合,例如当电辅热装置3顶部的外轮廓在插入孔所在平面的投影为方形时,插入孔也形成为方形,由此,插入孔和第二定位件52可以更好地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屋顶式空调机100还包括盖板6,盖板6可拆卸地设在壳体1上以打开或封堵操作窗口112。当电辅热装置3安装进入第一腔室11内后,将盖板6安装至壳体1上以将操作窗口112封堵,由此不仅使得屋顶式空调机100整体结构美观,并且可以防止外部环境中的雨水和灰尘等通过操作窗口112进入第一腔室11内对第一换热器和电辅热装置3等造成损坏或影响第一换热器和电辅热装置3的工作性能。当需要对电辅热装置3进行拆装时,将盖板6由壳体1上拆卸下来,操作窗口112敞开,此时可以对电辅热装置3进行拆卸或安装工作等。
优选地,盖板6可枢转地设在壳体1上,通过转动盖板6即可打开或关闭操作窗口112,操作方便,由此可以避免对盖板6进行重复安装和拆卸。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换热器2形成为倒“m”型,由此可以提高第二换热器2的换热性能,屋顶式空调机100的制冷或制热效果更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