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热供暖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壁挂炉供热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为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的装置,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推广,但其工作状况受自然条件制约。虽然也有辅助电加热功能的太阳能热水器,但其较为耗电,且电加热装置长期置于水中,容易引起漏电等安全隐患。壁挂炉热水器以电(气)为能源,工作不受限制,可连续供给热水,但电(气)为不可再生资源,成本高。
目前,市面存在的太阳能壁挂炉供热供暖装置,结合效果不理想,仍存在效率低、资源浪费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太阳能壁挂炉供热供暖系统效率低、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效节能、体积小的太阳能壁挂炉供热供暖系统。
为此,本实用新型包括太阳能加热装置和壁挂炉加热装置,太阳能加热装置通过进水管、出水管与壁挂炉加热装置连接;太阳能加热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和太阳能集水器。壁挂炉加热装置设有智能控制装置、人机交互显示屏和温度控制器,智能控制装置输入端与温度控制器连接,输出端与人机交互显示屏连接。
优选地,出水管和进水管设有电磁阀,进水管还设有热水泵。
优选地,太阳能集水器和壁挂炉加热装置内设有测温点;温度控制器通过电缆与电磁阀、测温点和热水泵连接。
优选地,壁挂炉加热装置设有补水口、生活用水出水口、生活用水回水口、供热出水口和供热回水口。
优选地,补水口设有自动补水阀,供热出水口设有自动泄压阀。
优选地,壁挂炉加热装置内置双循环泵和膨胀水箱。
优选地,还包括空心地板、供热出水管和供热回水管,供热出水管与供热出水口连接,供热回水管与供热回水口连接;空心地板的内部设有通道,通道的一端与供热出水管连接,通道的另一端与供热回水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温度控制器,当太阳能水温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时,壁挂炉加热装置会自动补充加热,达到高效节能的效果。设有自动补水阀、自动泄压阀,壁挂炉加热装置内设有膨胀水箱和双循环泵,保证设备运行和用水安全。壁挂式安装,节省空间。在结构设计上采用了高度集成的设计方式,无需外接其它换热装置及循环泵等附件,节约资源,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与地热采暖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入户安装示意图;
图3是温度控制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4是空心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空心地板与壁挂炉加热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太阳能加热装置;2.壁挂炉加热装置;3.太阳能集热器;4.太阳能集水器;5.出水管;6.进水管;7.第一电磁阀;8.第二电磁阀;9.热水泵;10.人机交互显示屏;11.补水口;12.补水阀;13.生活用水出水口;14.生活用水回水口;15.地板采暖装置;16.地暖盘管;17.供热出水口;18.供热回水口;19.自动泄压阀;20.供热出水管;21.供热回水管;22.温度控制器;23.测温点;24.空心地板;25.第一通道;26.第二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太阳能壁挂炉供热供暖系统,包括太阳能加热装置1和壁挂炉加热装置2。太阳能加热装置1包括太阳能集热器3和太阳能集水器4,壁挂炉加热装置2包括智能控制装置、人机交互显示屏10和温度控制器22。智能控制装置输入端与温度控制器22连接,输出端与人机交互显示屏10连接。
太阳能集水器4两端通过进、出水管与壁挂炉加热装置2连接形成水循环回路。出水管5设有第一电磁阀7,进水管6设有第二电磁阀8和热水泵9。
壁挂炉加热装置2设有补水口11、生活用水出水口13和生活用水回水口14、供热出水口17和供热回水口18;补水口11设有自动补水阀12,供热出水口17设有自动泄压阀19。壁挂炉加热装置2内置双循环泵和膨胀水箱。
人机交互显示屏10能显示采暖水温、生活水温、太阳能水温、采暖系统压力、故障代码,可设置工作时间。
太阳能集水器4和壁挂炉加热装置2内设有测温点23。
如图3所示,温度控制器22通过电缆与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8、测温点23和热水泵9连接。
系统设置水温为35度。从太阳能集水器1流入壁挂炉加热装置2的热水,经过膨胀水箱中的测温点23,温度控制器22将水温实时反馈到智能控制装置。水温低于35度,壁挂炉加热装置2将自动补充加热。
地板采暖装置15设有地暖盘管16。壁挂炉加热装置2通过供热出水管20和供热回水管21与地暖盘管16形成水循环回路。供热出水管20与供热出水口17连接,供热回水管21与供热回水口18连接。
本实施例的参数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地板采暖装置15的结构,下面只对区别部分的地板采暖装置15的结构进行描述。
结合图4和5,地板采暖装置15用空心地板24代替,空心地板24内部设有第一通道25和第二通道26。第一通道25和第二通道26分别贯穿整个地板。
第一通道25的一端与供热出水管20连接,使第一通道25与供热出水管20连通。第一通道25的另一端与供热回水管21连接,使第一通道25与供热出水管20连通。
第二通道26的一端与供热出水管20连接,使第二通道26与供热出水管20连通。第二通道26的另一端与供热回水管21连接,使第二通道26与供热出水管20连通。
供热出水管20中的热水从第一通道25和第二通道26流过,再从供热回水管21返回到壁挂炉加热装置2,形成水循环回路。热水的热量通过空心地板24散发出去,达到供热的目的。
空心地板24有三种制备方法:
第一种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取料:称取30重量份的CPE、10重量份的EVA、40重量份的PVC、12重量份的活性碳酸钙粉。
步骤2,混料:将步骤1中所取的各种原材料放入混合机中,进行低混到高混,待温度达到125℃,烘干水分,混合均匀,然后放入冷混机,冷却至40℃。
步骤3,挤压成型:将步骤2所得的混料输入地板挤出机内,在180℃的温度下,通过模具挤压制成地板半成品。
步骤4,定型:将步骤3所得的地板半成品在温度为20℃的水里进行冷处理,完成地板的定型处理。
步骤5,对完成定型的地板板材按照用户所需尺寸进行切割、开槽,形成地板基材。
步骤6,除尘:先人工清除地板基材表面的杂质,然后使用吸尘器进一步去除灰尘,再经过两道静电除尘。
步骤7,通过背覆覆膜,再经过表面处理,然后进行紫外线固化、烘干为成品,最后检验,包装,入库。
该步骤中,表面处理的具体方法是:
(1)将表面用紫外线加热到90℃;
(2)在表面涂上耐磨层;
(3)用紫外线半固化;
(4)涂上弹性底漆;
(5)将弹性底漆加热至100℃;
(6)再涂上淋前辊漆;
(7)进行淋涂UV漆;
(8)进行流平处理;
(9)用紫外线固化到七成干;
(10)用细砂打磨表面至光滑;
(11)吸尘处理;
(12)在表面附上耐磨层。
第二种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取料:称取35重量份的CPE、20重量份的EVA、50重量份的PVC、20重量份的活性碳酸钙粉、2重量份的润滑剂、1重量份的OA6。
步骤2,混料:将步骤1中所取的各种原材料放入混合机中,进行低混到高混,待温度达到125℃,烘干水分,混合均匀,然后放入冷混机,冷却至40℃。
步骤3,挤压成型:将步骤2所得的混料输入地板挤出机内,在180℃的温度下,通过模具挤压制成地板半成品。
步骤4,定型:将步骤3所得的地板半成品在温度为20℃的水里进行冷处理,完成地板的定型处理。
步骤5,对完成定型的地板板材按照用户所需尺寸进行切割、开槽,形成地板基材。
步骤6,除尘:先人工清除地板基材表面的杂质,然后使用吸尘器进一步去除灰尘,再经过两道静电除尘。
步骤7,通过背覆覆膜,再经过表面特殊处理,然后进行紫外线固化、烘干为成品,最后检验,包装,入库。
该步骤中,表面处理的具体方法同前述第一种制备方法中的表面处理过程。
第三种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取料:称取34重量份的CPE、15重量份的EVA、43重量份的PVC、13重量份的活性碳酸钙粉、1重量份的润滑剂、0.5重量份的OA6。
步骤2,混料:将步骤1中所取的各种原材料放入混合机中,进行低混到高混,待温度达到125℃,烘干水分,混合均匀,然后放入冷混机,冷却至40℃。
步骤3,挤压成型:将步骤2所得的混料输入地板挤出机内,在180℃的温度下,通过模具挤压制成地板半成品。
步骤4,定型:将步骤3所得的地板半成品在温度为20℃的水里进行冷处理,完成地板的定型处理。
步骤5,对完成定型的地板板材按照用户所需尺寸进行切割、开槽,形成地板基材。
步骤6,除尘:先人工清除地板基材表面的杂质,然后使用吸尘器进一步去除灰尘,再经过两道静电除尘。
步骤7,通过背覆覆膜,再经过表面特殊处理,然后进行紫外线固化、烘干为成品,最后检验,包装,入库。
该步骤中,表面处理的具体方法同前述第一种制备方法中的表面处理过程。
以上各制备方法中的CPE是CPE-135A,从青岛阳光嘉恒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购买。EVA的型号是EVA18-3,从青岛阳光嘉恒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购买。OA6从青岛阳光嘉恒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购买。PVC的型号是PVC-5型,从淄博临淄茈平化工厂购买。润滑剂的型号是ZB-60,从淄博临淄茈平化工厂购买。活性碳酸钙粉从淄博东临化工有限公司购买。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