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闭环尾气热量预热金属炉料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303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闭环尾气热量预热金属炉料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热装置,具体是一种全闭环尾气热量预热金属炉料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举世瞩目的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举行,将世界各国对低碳经济的关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实践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但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又必将经过较高能耗和污染排放的发展阶段,这是产业结构所决定的。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的中国,其增长有很大一部分是由高耗能、高污染的第二产业带来的。据了解,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二。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政府工作的约束性指标。

铸造行业属于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行业,也是机械工业的耗能大户,能耗高、能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经济效益差等制约了铸造行业的发展。合理利用能源,大力抓好节约能源是铸造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而铸件熔炼部分的能耗约占铸件生产总能耗的50%,熔炼炉的效率决定着铸造行业的能源利用率。现阶段我国铸造熔炼工艺中有大量的热能被烟气带走,铸造熔炼炉的余热利用潜力很大。而目前我国熔炼炉多数未采用余热利用设备,即使部分熔炼工艺采用了余热利用设备,但是利用率低,节能效果不明显。如何提高余热利用率进而提高熔炼炉热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目的一直是本领域关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闭环尾气热量预热金属炉料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闭环尾气热量预热金属炉料的装置,包括有壳体、入料口、烟气出口、烟气进口A、烟气进口B、出料口、顶部、衬板、保温隔热材料层、底部、出料炉门、进料炉门和短管,所述的底部呈斜面坡向出料口,所述出料炉门安装衬板,并与衬板之间填充保温隔热材料层,同时衬板与壳体之间也填充保温隔热材料层,所述壳体外部覆盖隔热材料层,侧壁上部安装有烟气进口A和烟气进口B,侧壁下部安装有烟气出口,所述进料炉门安装在壳体顶部上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侧壁上部安装有烟气进口A和烟气进口B,且倾斜向下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衬板与壳体之间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螺栓孔间焊接短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预热装置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热量的流失,提高预热效率,同时不易堵料。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铸造熔炼炉炉料预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铸造熔炼炉炉料预热装置的图1中A向视图。

图3为一种铸造熔炼炉炉料预热装置中图2中A-A剖视图。

图4为一种铸造熔炼炉炉料预热装置中图1中B-B剖视图。

图5为一种铸造熔炼炉炉料预热装置中图3中壳体或炉门与衬板连接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全闭环尾气热量预热金属炉料的装置,包括有壳体1、入料口2、烟气出口3、烟气进口4-A、烟气进口4-B、出料口5、顶部6、衬板7、保温隔热材料层8、底部9、出料炉门10、进料炉门11和短管12,所述的底部9呈斜面坡向出料口5,这样有利于出料炉门10打开时,炉料由重力作用自行滑出预热装置,所述出料炉门10安装衬板7,并与衬板7之间填充保温隔热材料层8,而衬板7与壳体1之间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螺栓孔间焊接短管12,衬板7与壳体1之间也填充保温隔热材料层8,所述壳体1外部包覆隔热材料层,侧壁上部安装有烟气进口4-A和烟气进口4-B,且倾斜向下布置,侧壁下部安装有烟气出口3,所述进料炉门11安装在壳体1顶部6上面。

该预热装置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热量的流失,提高预热效率,同时不易堵料。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