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排风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9245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排风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风电器,尤其是一种新型排风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通风效果不好的室内,如卫生间,通常需要安装相应的排风电器,以加强室内空气的流动性。然而,现有的排风电器其排风口为常开结构,使用时,排风口一端朝向室外安装,采用该结构的排风电器,难于避免雨水由排风口流入,不能有效进行防水。

本实用新型即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排风设备,排风口设在鼓风腔位于外壳体后侧端部,且排风口上设有可活动开启或封挡住所述排风口的排风控制组件,通过控制排风控制组件即可使得排风口打开排气或者闭合,有效解决了当本实用新型闲置时,避免雨水从排风口进入,故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设计合理简洁,及良好的防止雨水之功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排风设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排风设备,包括一侧开口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有将外壳体内腔分成吸气腔和鼓风腔的隔板,所述吸气腔和鼓风腔相连通,所述鼓风腔内设有离心鼓风组件,所述外壳体开口侧连接有导风面板,所述导风面板上设有与吸气腔连通的吸气口,所述鼓风腔位于外壳体后侧端部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上设有可活动开启或封挡住所述排风口的排风控制组件。

所述离心鼓风组件包括置于外壳体内以形成鼓风腔的蜗壳,所述蜗壳内呈水平转动连接有离心叶轮,所述蜗壳侧设有用于驱动离心叶轮转动的鼓风驱动电机,所述排风口贯穿于蜗壳和外壳体,所述排风控制组件包括转动设在蜗壳之排风口内侧的排风挡片,所述蜗壳上固定设有用于驱动排风挡片转动的排风控制电机。

所述排风口设在蜗壳后端角部,所述排风挡片为凹弧形结构,且所述排风挡片的凹面朝向离心叶轮。

所述排风挡片的凸面上沿离心叶轮转向设有导流筋,所述蜗壳之排风口上固定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导流筋空间交错。

所述导流板呈弧形,且所述导流板的折弯方向与离心叶轮转向相反。

所述导风面板上还设有与鼓风腔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鼓风腔之间设有加热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排风设备,具有如下优点:

1、排风口设在鼓风腔位于外壳体后侧端部,且排风口上设有可活动开启或封挡住所述排风口的排风控制组件,通过控制排风控制组件即可使得排风口打开排气或者闭合,有效解决了当本实用新型闲置时,避免雨水从排风口进入,具有良好的防止雨水之功效。

2、离心鼓风组件中,离心叶轮及鼓风驱动电机采用水平安装,使得本实用新型运行更加平稳。

3、在排风挡片的凸面上沿离心叶轮转向设有导流筋,以及在所述蜗壳之排风口上固定设有与导流筋呈空间交错的导流板,对排风进行了有效地导流,且导流板呈弧形,其折弯方向与离心叶轮转向相反,进一步改善排风顺畅。

4、为了赋予本实用新型更具适应性,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其使用之功能,在所述导风面板上还设有与鼓风腔连通的出风口,在所述出风口与鼓风腔之间设有加热组件,通过该加热组件,即可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循环加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导风面板与蜗壳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导风面板与蜗壳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蜗壳、离心叶轮及加热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蜗壳、离心叶轮及加热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排风设备,包括一侧开口的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内设有将外壳体1内腔分成吸气腔11和鼓风腔12的隔板13,所述吸气腔11和鼓风腔12相连通,所述鼓风腔12内设有离心鼓风组件2,所述外壳体1开口侧连接有导风面板3,所述导风面板3上设有与吸气腔11连通的吸气口31,所述鼓风腔12位于外壳体1后侧端部设有排风口14,所述排风口14上设有可活动开启或封挡住所述排风口14的排风控制组件5。排风口14设在鼓风腔12位于外壳体1后侧端部,且排风口14上设有可活动开启或封挡住所述排风口的排风控制组件5,通过控制排风控制组件5即可使得排风口14打开排气或者闭合,有效解决了当本实用新型闲置时,避免雨水从排风口进入,具有良好的防止雨水之功效。

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离心鼓风组件2包括置于外壳体1内以形成鼓风腔12的蜗壳21,所述蜗壳21内呈水平转动连接有离心叶轮22,所述蜗壳21侧设有用于驱动离心叶轮22转动的鼓风驱动电机23,所述排风口14贯穿于蜗壳21和外壳体1,所述排风控制组件5包括转动设在蜗壳21之排风口14内侧的排风挡片51,所述蜗壳21上固定设有用于驱动排风挡片51转动的排风控制电机52。在离心鼓风组件2中,离心叶轮22及鼓风驱动电机23采用水平安装,使得本实用新型运行更加平稳。

所述排风口14设在蜗壳21后端角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风口14包括外排风口和内排风口,即内排风口设置在蜗壳后端角部,外排风口设在外壳体1后端部,并与内排风口位置相对应。安装使用时,排风口14朝向室外。为了对排风进行了有效地导流,在所述排风挡片51为凹弧形结构,且所述排风挡片51的凹面朝向离心叶轮22;所述排风挡片51的凸面上沿离心叶轮22转向设有导流筋53,所述蜗壳21之排风口14上固定设有导流板54。

为进一步对排风进行导流,所述导流板54与导流筋53空间交错,所述导流板54呈弧形,且所述导流板54的折弯方向与离心叶轮22转向相反。

为了赋予本实用新型更具适应性,在所述导风面板3上还设有与鼓风腔12连通的出风口32,所述出风口32与鼓风腔12之间设有加热组件4,为此,人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其使用之功能,即需要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时,控制排风控制电机52,将排风挡片51封挡住排风口14,并启动加热组件4,室内的空气经由吸气口31进入吸气腔11内,随之进入鼓风腔12内,在离心叶轮22的作用下,最后,被吸入的空气经过加热组件4加热后从出风口32吹出,如此循环,即可实现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对室内进行排气时,排风控制电机52启动,将驱动排风挡片51使得排风口14有闭合至打开,随即,鼓风驱动电机23驱动离心叶轮22转动,使得鼓风腔12产生负压,进而使得室内的空气有吸气口31进入吸气腔11,接着进入鼓风腔12,最终从排风口14排除室外,则实现排风之功能。

本实用新型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时,排风控制电机52使得排风挡片51封挡住排风口14,启动加热组件4,室内的空气经由吸气口31进入吸气腔11内,随之进入鼓风腔12内,在离心叶轮22的作用下,最后,被吸入的空气经过加热组件4加热后从出风口32吹出,如此循环,即可实现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