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9238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送风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送风设备。



背景技术:

送风设备多种多样,常见的送风设备包括家用空调、中央空调及风扇等。

但是,上述送风设备在送风时吹风感较强,特别是空调在制冷或制热时,送风直吹人体时,很容易引起人体的不舒适感。而对于停机状态时出风口无法封闭的送风设备(如办公室或公共场所内的中央空调等),不仅存在吹风感较强的问题,还存在停机状态时,外界蚊虫进入送风设备内部的情况,影响送风设备的使用效果。

因此,如何提高使用舒适性及使用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送风设备,提高使用舒适性及使用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送风设备,包括具有出风口的设备主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上,用于遮盖所述出风口的微孔风罩。

优选地,上述送风设备中,所述微孔风罩能够相对于所述出风口开启及遮盖。

优选地,上述送风设备中,所述微孔风罩与所述设备主体滑动配合。

优选地,上述送风设备中,所述微孔风罩上具有齿条部,所述齿条部沿所述微孔风罩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滑动的方向布置;

所述送风设备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上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部啮合。

优选地,上述送风设备中,所述齿条部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位于所述微孔风罩的两侧。

优选地,上述送风设备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上的滑轨,所述微孔风罩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

优选地,上述送风设备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上的限位凸台;

所述限位凸台用于在所述微孔风罩相对于所述出风口完全开启时限制所述微孔风罩滑动。

优选地,上述送风设备中,所述微孔风罩与所述设备主体铰接配合。

优选地,上述送风设备中,还包括驱动所述微孔风罩相对于所述出风口开启及遮盖的驱动装置。

优选地,上述送风设备中,所述微孔风罩上的单个微孔面积为3mm2-7mm2

优选地,上述送风设备中,所述微孔风罩上的微孔总面积与所述微孔风罩的面积比大于30%。

优选地,上述送风设备中,所述微孔风罩上的微孔为正六边形孔、圆形孔、方形孔或三角形孔。

优选地,上述送风设备中,所述微孔风罩位于所述设备主体的壳体内侧。

优选地,上述送风设备中,所述微孔风罩的外轮廓与所述出风口的结构相同。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风设备,通过在设备主体上设置微孔风罩,使得微孔风罩遮盖出风口。使得原本直接通过出风口的出风需要经过微孔风罩,并由微孔风罩的微孔流出,用于将高速射出的气流整流为低速低紊流度的微孔射流,有效避免了出风直吹人体的情况,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性。并且,在微孔风罩遮盖出风口后,由于微孔风罩上的微孔较小,可以有效避免外界蚊虫进入送风设备内部,提高了设备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孔风罩及齿轮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设备的微孔风罩完全打开出风口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设备的微孔风罩完全遮盖出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送风设备,提高使用舒适性及使用效果。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送风设备,包括具有出风口11的设备主体1,还包括设置于设备主体1上,用于遮盖出风口11的微孔风罩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设备,通过在设备主体1上设置微孔风罩2,使得微孔风罩2遮盖出风口11。使得原本直接通过出风口11的出风需要经过微孔风罩2,并由微孔风罩2的微孔流出,用于将高速射出的气流整流为低速低紊流度的微孔射流,有效避免了出风直吹人体的情况,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性。并且,在微孔风罩2遮盖出风口11后,由于微孔风罩2上的微孔较小,可以有效避免外界蚊虫进入送风设备内部,提高了设备使用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微孔风罩2可以由微孔板直接加工。微孔风罩2上的微孔尺寸较小,微孔的外接圆直径(圆孔直径)在1mm-8mm之间;而微孔为条缝形,其长度较大,因此,条缝形微孔的宽度在在1mm-8mm之间。

优选地,微孔风罩2能够相对于出风口11开启及遮盖。可以选择性的将微孔风罩2相对于出风口11开启,以便于使送风设备具有较强的吹风感;也可以将微孔风罩2相对于出风口11遮盖,进而提高用户使用舒适性。通过上述设置,方便了用户对送风需求的选择。

在本实施例中,微孔风罩2与设备主体1滑动配合。即,通过微孔风罩2相对于设备主体1滑动,以便于实现微孔风罩2相对于出风口11开启及遮盖。并且,由于微孔风罩2与设备主体1滑动配合,进而方便调节微孔风罩2遮盖出风口11的面积大小。

如图2及图3所示,微孔风罩2上具有齿条部22,齿条部22沿微孔风罩2相对于设备主体1滑动的方向布置;送风设备还包括转动设置于设备主体1上的齿轮3,齿轮3与齿条部22啮合。通过齿轮3的转动带动齿条部22直线运动,以便于实现微孔风罩2相对于设备主体1的滑动。

优选地,齿条部22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位于微孔风罩2的两侧。通过上述设置,有效提高了微孔风罩2相对于设备主体1滑动的平稳性。可以理解的是,齿轮3的数量也为两个且与两个齿条部22一一对应。

也可以仅设置一个齿条部22,在此不再一一累述且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设备中,还包括设置于设备主体1上的滑轨4,滑轨4与微孔风罩2滑动配合。通过设置滑轨4,以便于微孔风罩2沿滑轨4滑动,进而提高了微孔风罩2在滑动过程中的顺畅程度,避免了微孔风罩2偏移预定滑动路线。

如图3及图4所示,送风设备还包括设置于设备主体1上的限位凸台5;限位凸台5用于在微孔风罩2相对于出风口11完全开启时限制微孔风罩2滑动。通过设置限位凸台5,使得微孔风罩2相对于出风口11完全开启时,限制微孔风罩2继续滑动。即,微孔风罩2位于距离出风口11较近的位置,缩短了下次微孔风罩2遮盖出风口11的操作过程中微孔风罩2的滑动距离。

在另一实施例中,微孔风罩2与设备主体1铰接配合。通过微孔风罩2相对于设备主体1的转动实现微孔风罩2相对于出风口11开启及遮盖。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设备中,还包括驱动微孔风罩2相对于出风口11开启及遮盖的驱动装置。通过设置驱动装置,进一步提高了送风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也可以人工手动控制微孔风罩2相对于出风口11开启及遮盖操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优选为驱动齿轮3转动的电机。

为了提高使用舒适性的同时确保出风效果,微孔风罩2上的单个微孔面积为3mm2-7mm2。也可以将微孔的面积设置为气体尺寸,在此不再具体介绍。

微孔风罩2上的微孔总面积与微孔风罩2的面积比大于30%。即,微孔风罩2的孔隙率在30%以上。通过上述设置,减小了出风压力损失,确保了送风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微孔风罩2上的微孔为正六边形孔,进而使得整个微孔风罩2形成蜂窝状结构,在确保通风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微孔风罩2的结构稳定性。

也可以将微孔风罩2上的微孔设置圆形孔、方形孔或三角形孔,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以微孔风罩2上的微孔设置圆形孔为例,单个微孔面积为3mm2-7mm2,则圆形孔直径在1mm至3mm之间。

为了避免微孔风罩2与外界部件发生干涉,优选将微孔风罩2设置于设备主体1的壳体内侧。

微孔风罩2的外轮廓与出风口11的结构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11的结构为方形孔,微孔风罩2的外轮廓为方形。也可以将出风口11的结构设置为圆形孔,微孔风罩2的外轮廓为圆形。如图5所示,通过上述设置,有效降低了微孔风罩2的成本,仅需满足微孔风罩2可以完全遮盖出风口11即可。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