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机集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1995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湿机集水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除湿机集水结构。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为除湿机中常用的冷凝结水的部件,经过热交换器内部的空气为高湿度空气,冷凝结水后顺着热交换器的内壁滑落至出水管,由接水盘承接从出水管流出来的冷凝水。由于部分除湿机的热交换器的内部有气密的需求,接水盘内设置有用于密封的水封结构,利用水封结构存储部分冷凝水。冷凝水流至水封结构内,当水封结构内的水位高于出水管的出口后,将热交换器的出水管处堵封,使热交换器内部将成为一个密闭的内循环,使内循环的热风能够不泄露。

除湿机长时间使用后,水封结构内会产生水垢以及累积杂物,如不及时清洗,会造成接水盘堵塞,进而造成无法顺畅排水。现有技术中的接水盘常与壳体的中隔板一体设置,在对接水盘内的水封结构进行清洗时需拆卸壳体,水封结构清洗维护时拆卸过程繁琐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湿机集水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清洗水封结构需先拆卸壳体而导致的水封结构清洗维护时的拆卸过程繁琐复杂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除湿机集水结构,包括中隔板、从上往下穿过所述中隔板的冷凝水出水管以及设置于所述中隔板下方的接水盘,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冷凝水出水管下方的储水盘,所述储水盘内设有用于水封所述冷凝水出水管的出口的水封结构,所述储水盘与所述接水盘之间设有用于引导冷凝水流入所述接水盘的导流板,所述储水盘与所述中隔板可拆卸地连接。

可选地,所述储水盘的一端与所述接水盘一端摆动连接,所述储水盘的另一端通过卡扣与所述中隔板卡接。

可选地,所述储水盘的一端与所述接水盘之间通过一长条状的塑料片固定连接,所述塑料片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折痕以使所述储水盘的一端可沿所述折痕处摆动。

可选地,所述储水盘的一端与所述接水盘抵接,所述储水盘的另一端通过卡扣与所述中隔板卡接。

可选地,所述储水盘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接水盘外侧面抵接的抵接面,所述导流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抵接面,且所述导流板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接水盘内。

可选地,所述卡扣包括卡接凸起、具有弹性的U形部和用于使所述U形部产生弹性形变的拨动片,所述U形部一端脚连接所述储水盘,所述U形部的另一端脚连接所述拨动片,所述卡接凸起固定于所述U形部的与所述拨动片连接的一侧,所述中隔板上设有卡接孔,所述卡接凸起卡于所述卡接孔的边缘。

可选地,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一端与所述接水盘的一端摆动连接,所述安装架的另一端通过卡扣与所述中隔板卡接,所述储水盘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安装架内。

可选地,所述安装架的一端与所述接水盘之间通过一长条状的塑料片固定连接,所述塑料片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折痕以使所述安装架的一端可沿所述折痕处摆动。

可选地,所述卡扣包括卡接凸起、具有弹性的U形部和用于使所述U形部产生弹性形变的拨动片,所述U形部一端脚连接所述安装架,所述U形部的另一端脚连接所述拨动片,所述卡接凸起固定于所述U形部的与所述拨动片连接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水封结构为设于所述储水盘内设有可供所述冷凝水出水管伸入并同时可储水的柱形容腔。

可选地,所述中隔板的下表面设置容腔,所述接水盘和所述储水盘设置于所述容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增加一个储水盘,通过储水盘承接冷凝水,同时通过水封结构存储部分冷凝水,使冷凝水与所述冷凝水出水管的出口形成水封。所述储水盘与所述中隔板可拆卸连接,长期使用之后,水垢和杂物残留于所述储水盘内,仅需拆卸储水盘,对其进行清洗,无需拆卸中隔板或者除湿机的壳体,本实施例的储水盘更容易清洗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集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集水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集水结构移除中隔板和水箱后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接水盘和储水盘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区域I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的储水盘的拆卸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的储水盘扣接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的储水盘的拆卸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三的储水盘的拆卸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三的接水盘和安装架的连接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除湿机的集水结构,尤其适用于除湿机内部风路有密封要求的除湿机,如转轮式除湿机的热交换器,本实施例的集水结构包括中隔板、从上往下穿过所述中隔板的冷凝水出水管以及设置于所述中隔板下方的接水盘,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冷凝水出水管下方的储水盘,所述储水盘内设有用于水封所述冷凝水出水管的出口的水封结构,所述储水盘与所述接水盘之间设有用于引导冷凝水流入所述接水盘的导流板,所述储水盘与所述中隔板可拆卸地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增加一个储水盘,通过储水盘承接冷凝水,水封结构存储部分冷凝水使冷凝水与所述冷凝水出水管的出口形成水封。所述储水盘与所述中隔板可拆卸连接,可在不拆卸中隔板和壳体的前提下拆卸储水盘,实施对储水盘和设于其内的水封结构进行清洗维护。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5,本实施例为一种应用于除湿机的集水结构,包括中隔板10、从上往下穿过所述中隔板10的冷凝水出水管20、设置于所述冷凝水出水管20下方的储水盘30和设置于所述中隔板10下方的接水盘40,所述储水盘30与所述中隔板1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储水盘30内设有用于水封所述冷凝水出水管20的出口的水封结构,所述储水盘30与所述接水盘40之间设有用于引导冷凝水流入所述接水盘40的导流板31。

本实施例,增加一个储水盘30,通过储水盘30承接冷凝水,水封结构存储部分冷凝水使冷凝水与所述冷凝水出水管20的出口形成水封。所述储水盘30与所述中隔板10可拆卸连接,长期使用之后,水垢和杂物残留于所述储水盘30内,仅需拆卸储水盘30,并对其进行清洗,无需拆卸中隔板10或者除湿机的壳体,本实施例的储水盘30拆卸简单,更容易清洗维护。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盘30一端与接水盘40一端摆动连接,所述储水盘30的另一端通过卡扣70与所述中隔板10卡接。当拨动卡扣70,使所述储水盘30的另一端拆卸下来时,所述储水盘30的一端还与所述接水盘40保持摆动连接的状态,此时可很便利地利用刷子或其他洗刷用具对所述储水盘30进行清洗。

具体来说,如图2、图5所示,所述卡扣70设置于所述储水盘30的另一端,所述中隔板10上对应地设置卡接孔12。所述卡扣70包括卡接凸起71、具有弹性的U形部72和用于使所述U形部72产生弹性形变的拨动片73,所述U形部72一端脚连接所述储水盘30的另一端,所述U形部72的另一端脚连接所述拨动片73,所述卡接凸起71固定于所述U形部72的与所述拨动片73连接的一侧。当所述储水盘30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隔板10卡接时,所述卡扣70卡入所述卡接孔12内,所述卡接凸起71与所述卡接孔12的一边缘卡接。拆卸时只需拨动所述拨动片73,通过所述拨动片73带动所述U形部72变形,使所述卡接凸起71从所述卡接孔12内脱离。

具体地,所述储水盘30的一端与所述接水盘40之间通过一长条状的塑料片41固定连接,所述塑料片41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折痕以使所述储水盘30的一端可沿所述折痕处摆动。优选地,所述接水盘40和所述储水盘30由塑料材质制成,如此便于与所述塑料片41一体成型。所述储水盘30一端的下部与接水盘40的入口处的边缘连接,利用所述塑料片41所具有的韧性,摆动所述储水盘30,使储水盘30带动所述塑料片41沿折痕摆动,实现所述储水盘30与所述接水盘40之间的摆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封结构为设于所述储水盘30内可供所述冷凝水出水管20伸入并同时可储水的柱形容腔32。所述冷凝水出水管20的出口延伸至所述柱形容腔32内。除湿机工作时,冷凝水流入柱形容腔32内,柱形容腔32内冷凝水的水位随冷凝水的流入而上升,当冷凝水的液面高于所述冷凝水出水管20的出口时形成水封,柱形容腔32既能承接冷凝水,又具有密封所述冷凝水出水管20的功能。当所述冷凝水出水管20与热交换器50连接时,则所述柱形容腔32具有密封所述热交换器50的功能。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导流板31设置于所述储水盘30的底部并向所述接水盘40倾斜,所述导流板31的末端延伸至所述接水盘40,所述柱形容腔32设置于所述导流板31上,所述柱形容腔32的存储少量的冷凝水,冷凝水从所述柱形容腔32内溢出后经导流板31引导流入接水盘40内,最后从所述接水盘40流入水箱60内。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中隔板10的下表面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用于安装所述接水盘40和所述储水盘30的容腔11,所述接水盘40和所述储水盘30设置于所述容腔11内。所述冷凝水出水管20的出口穿过所述容腔11的顶部,并延伸至所述柱形容腔32内。所述容腔11的顶部于所述卡扣70位置的正上方设置与所述卡扣70对应的卡接孔12。

本实施例通过可拆卸的储水盘30和设于储水盘30内的水封结构来承接冷凝水、水封冷凝水出水管20,清洗时无需拆卸壳体和中隔板,具有易清洗维护的特点,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显著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未做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一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

如图6、图7所示,所述储水盘30的一端与所述接水盘40抵接,所述储水盘30的另一端通过卡扣70于与所述中隔板10卡接。拨动卡扣70使所述储水盘30的另一端拆卸下来,由于所述储水盘30的一端与所述接水盘40抵接,所述储水盘30可完全拆卸,清洗更加方便。

具体地,所述储水盘30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接水盘40的入口处的外侧面抵接的抵接面33,所述导流板31一端连接所述抵接面33,所述导流板31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接水盘40内,所述导流板31的另一端的下表面抵接所述接水盘40的入口的上表面。安装所述储水盘30时,使所述储水盘30的导流板31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接水盘40的入口,顺势使储水盘30的抵接面33与所述接水盘40的入口处的外侧面抵接,之后使所述储水盘30的另一端向所述容腔11内移动,使所述卡扣70卡接于所述卡接孔12内,至此完成储水盘30的安装;拆卸时,使所述卡扣70从所述卡接孔12内拨离,移出所述储水盘30即可。

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盘30一端以抵接的形式代替实施例1中的摆动连接,本实施例的储水盘30可完全拆卸,如此可更方便地完全地取出所述储水盘30进行清洗。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未做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一中的解释。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参照图8至图10,除湿机集水结构还包括安装架80,所述安装架80一端与所述接水盘40摆动连接,所述安装架80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卡扣70与所述中隔板10卡接,所述储水盘30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安装架80内。

所述安装架80与所述接水盘40的摆动连接和实施例1中的所述储水盘30与接水盘40的摆动连接原理相同。具体地,所述安装架80的一端与所述接水盘40之间通过一长条状的塑料片41固定连接,所述塑料片41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折痕以使所述储水盘30的一端可沿所述折痕处摆动。所述接水盘40和所述安装架80由塑料材质制成,所述安装架80一端与接水盘40的入口处的边缘连接,利用塑料片41所具有的韧性,摆动所述安装架80,使所述安装架80带动所述塑料片41沿折痕摆动,实现所述安装架80与所述接水盘40之间的摆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80与所述中隔板10的扣接结构和实施例一中的所述储水盘30与中隔板10的扣接结构相同。具体来说,所述卡扣70设置于所述安装架8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卡扣70包括卡接凸起71、具有弹性的U形部72和用于使所述U形部72产生弹性形变的拨动片73,所述U形部72一端脚连接所述安装架80的另一端,所述U形部72的另一端脚连接所述拨动片73,所述卡接凸起71固定于所述U形部72的与所述拨动片73连接的一侧。当所述安装架80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隔板10卡接时,所述卡扣70卡入所述卡接孔12内,所述卡接凸起71与所述卡接孔12的一边缘卡接。拆卸时只需拨动所述拨动片73,通过所述拨动片73带动所述U形部72变形,使所述卡接凸起71从所述卡接孔12内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盘30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定位件34,所述安装架80设置有与所述定位件34对应的定位槽81。通过所述定位件34与定位槽的配合,将储水盘30固定于安装架30内。需清洗储水盘30时,把安装架80的一端卡扣70与中隔板10拆卸,另一端绕塑料片41向下旋转,再将储水盘30的定位件34与定位槽81分离,将从储水盘30从安装架80上取下即可。

相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一安装架80,并且使储水盘30与所述安装架80可拆卸连接,进而使所述储水盘30与所述接水盘40可完全拆卸分离,可完全拆卸储水盘30,便于储水盘30的清洗维护。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