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捣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2997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行业机械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的捣炉机。



背景技术:

在治炼行业中,需要使用捣炉机对冶炼炉内的炉料进行疏松和对结块进行捣碎。使用时,将捣炉机上的金属捣杆插入原料中,再经过上下摆动使原料翻松。现有移动式的捣炉机在使用时,在操作时,不能很好地固定住捣炉机,还需要采用其它外部设备来固定住捣炉机的底盘,操作不方便,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固定底盘的可移动的捣炉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移动的捣炉机,包括底盘,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磁铁块、液压马达、第一连接轴、主动齿轮、链条、第二连接轴、从动齿轮;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底盘和磁铁块之间,且可拆卸连接于磁铁块上;所述液压马达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主动齿轮通过链条与所述从动齿轮连接;所述从动齿轮通过第二连接轴连接于所述磁铁块上;所述主动齿轮通过第一连接轴与所述液压马达上的输出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固连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第一连接轴穿过所述轴套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连接杆和固连于所述底盘上若干个固定套;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固连于所述轴套的外圆周面上,远离所述轴套的一端穿过固定套。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通过一第二连接件固连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穿过固定套。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板、固定螺母、弹簧和第一连接杆;所述固定板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和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且位于所述固定板与固定螺母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螺母,远离所述固定螺母的一端穿过固定套。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套设有一杆套,所述杆套位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固定套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齿轮、链条和从动齿轮的数量均为2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底盘下方设置磁铁块,可以很好地将捣炉机固定,方便更好地进行捣炉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盘,2-第一连接件,3-磁铁块,4-液压马达,5-第一连接轴,6-主动齿轮,7-链条,8-第二连接轴,9-从动齿轮,10-轴套,11-第二连接件,12-固定板,13-固定螺母,14-弹簧,15-杆套,16-第一连接杆,17-第二连接杆,18-第三连接杆,19-固定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可移动的捣炉机,包括底盘1,还包括第一连接件2、磁铁块3、液压马达4、第一连接轴5、主动齿轮6、链条7、第二连接轴8、从动齿轮9;第一连接件2位于底盘1和磁铁块3之间,且可拆卸连接于磁铁块3上;液压马达4位于第一连接件2上,具体的,液压马达4放置于第一连接件2上,且通过螺栓固定;主动齿轮6通过链条7与从动齿轮9连接;从动齿轮9通过第二连接轴8连接于磁铁块3上;主动齿轮6通过第一连接轴5与液压马达4上的输出轴可拆卸连接。

在使用时,放置一块铁块在磁铁块3的下方,将磁铁块3放下与铁块相吸,从而固定住整个捣炉机,捣炉时避免摇晃,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中,为使设备性能稳定,还包括轴套10;轴套10固连于第一连接件2上;第一连接轴5穿过轴套10与主动齿轮6连接。

其中,在提升或放下磁铁块3时,为了避免捣炉机整体发生偏移,还包括第三连接杆18和固连于底盘1上若干个固定套19;第三连接杆18的一端固连于轴套10的外圆周面上,远离轴套10的一端穿过固定套19;还包括第二连接杆17;第二连接杆17的一端通过一第二连接件11固连于第一连接件2上,远离第二连接件11的一端穿过固定套19。

其中,在提升磁铁块3时,为了避免磁铁块3与底盘发生碰撞等,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能,还包括固定板12、固定螺母13、弹簧14和第一连接杆16;固定板12分别与第二连接件11和第一连接杆16连接;弹簧14套设于第一连接杆16上,且位于固定板12与固定螺母13之间;第一连接杆16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于固定螺母13,远离固定螺母13的一端穿过固定套19。

在第一连接杆16上套设有一杆套15,杆套15位于固定板12与固定套19之间。

具体的,主动齿轮6、链条7和从动齿轮9的数量均为2套。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