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太阳能集热器的炉膛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1943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太阳能集热器的炉膛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集热器的炉膛体。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的塔式太阳能集热器由于用于保温的炉膛体结构过于简单,使得保温效果差,进而使得沿太阳能集热器中的集热管流动的液体介质在温差波动下很容易凝固并堵塞管道,依次必须对炉膛体的保温效果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效果好的炉膛体。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太阳能集热器的炉膛体,包括真空隔热腔体、设置于所述真空隔热腔体外围的复合保温层、以及罩设于所述复合保温层外围的保温壳体;所述真空隔热腔体由若干块真空隔热板组合而成,所述真空隔热板包括第一金属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支架正反两面用于形成真空腔体的隔热板;所述复合保温层包括硅酸铝棉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硅酸铝棉层正反两面的铝箔层。

其中,所述炉膛体为一端壁设置有太阳光入射口的半封闭腔体。

其中,所述隔热板的正反两面涂覆有防止热量流失的辐射层。

其中,所述保温壳体包括第二金属支架,以及包覆于所述第二金属支架正反两面的保温层。

其中,相邻所述真空隔热板通过抽真空管依次贯通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支架和所述第二金属支架分别有纵横交错设置的金属空心杆焊接而成。

其中,该炉膛体架设于隔热架的上方,且四周围设有保温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真空隔热腔体、设置于所述真空隔热腔体外围的复合保温层、以及罩设于所述复合保温层外围的保温壳体;所述真空隔热腔体由若干块真空隔热板组合而成,所述真空隔热板包括第一金属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支架正反两面用于形成真空腔体的隔热板;所述复合保温层包括硅酸铝棉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硅酸铝棉层正反两面的铝箔层。采用此结构设计的炉膛体,能够通过真空隔热腔体及罩设与真空隔热腔体外围的复合保温层,对真空隔热腔体内的集热装置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第一金属支架的设置,能够对真空隔热腔体起到很好的支撑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可靠,且保温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太阳能集热器的炉膛体的轴测图。

图2是图1的截面图。

图3是图2中真空隔热板的截面图。

图4是图2中复合保温层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2所示,该炉膛体包括真空隔热腔体11、设置于真空隔热腔体11外围的复合保温层12、以及罩设于复合保温层12外围的保温壳体13;真空隔热腔体11由若干块真空隔热板组合而成,如图3所示,真空隔热板包括第一金属支架111,以及设置于第一金属支架111正反两面用于形成真空腔体的隔热板112;如图4所示,复合保温层12包括硅酸铝棉层121,以及设置于硅酸铝棉层121正反两面的铝箔层122。依此结构设计,使得层层设置的保温层,有效防止热量流失,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在炉膛体为一端壁设置有太阳光入射口14的半封闭腔体。在晚上没有太阳光时,可以通过保温盖将太阳光入射口14盖严,以此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隔热板112的正反两面涂覆有防止热量流失的辐射层113。优选的,靠近炉膛体腔体内部集热装置的辐射层的辐射值低于远离炉膛体腔体内部集热装置的辐射层的辐射值。依此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述,保温壳体13包括第二金属支架,以及包覆于第二金属支架正反两面的保温层。第一金属支架111和第二金属支架分别有纵横交错设置的金属空心杆焊接而成。以有效减少热量传递面积,减少热量流失。

为便于对真空隔热腔体进行抽真空作业,组装后的相邻真空隔热板112通过抽真空管依次贯通设置。

该炉膛体架设于隔热架的上方,且四周围设有保温体。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