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8478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力烘干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烘干机,属于烘干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饲料和生物制药领域,常常需要将颗粒状的原料进行烘干,一般是在对传送带进行加热,传送带带动原料移动,传统的烘干设备烘干效果不理想,烘干均匀度不好,有时颗粒的一侧已经烘干后,而另一次烘干度较差;容易产生回潮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风力烘干机,该风力烘干机烘干效果好,烘干均匀度高,不容易产生回潮现象。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力烘干机,包括截面为弧形的送风底壳,所述送风底壳为板状结构,所述送风底壳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送风管,所述送风管内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风机,所述送风管的内壁上靠近风机的位置固定设置若干个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围绕送风管的内壁均匀设置;

送风底壳的上方设置有顶壳,所述顶壳为截面为弧形的板状结构,所述顶壳上靠近顶部的位置开有矩形的出风口;

所述送风底壳与顶壳之间设置有输送底壳,所述输送底壳的两端设置有拉钩,顶壳上设置有若干个豁口,所述豁口上可拆卸连接有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栓的底部设置有拉环,拉钩扣接在拉环内。

以下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输送底壳为导热材料制成,所述输送底壳上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直径小于需烘干原料的粒径。

所述输送底壳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输送轴,所述输送轴的外圆周上固定设置有螺旋叶片,形成输送螺旋。

所述加热器为加热棒,外联电源。

所述送风底壳通过支脚支撑,所述送风管固定设置在支脚上。

所述输送底壳的一侧设置有输送槽,所述输送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9,所述电动机9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偏心轮;所述输送槽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弹簧。

使用时,风机旋转,带动风流从加热器旁流通,从而将空气加热,热空气一部分直接将输送底壳加热,另一部通过通风孔吹到原料上,由于输送螺旋工作,螺旋带动原料前进,热空气会对原料的不同位置进行加热烘干,烘干效果好。

输送螺旋外接动力装置转动,此为本领域公知技术。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螺旋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出风口;2-输送轴;3-输送螺旋;4-固定螺栓;5-固定螺母;6-送风底壳;7-拉钩;8-拉环相济;10-支脚;11-送风管;12-风机;13-加热器;14-输送底壳;15-顶壳;16-豁口;17-输送槽;18-弹簧;19-电动机;20-偏心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一种风力烘干机,包括截面为弧形的送风底壳6,所述送风底壳6为板状结构,所述送风底壳6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送风管11,所述送风管11内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风机12,所述送风管11的内壁上靠近风机12的位置固定设置若干个加热器13,所述加热器13围绕送风管11的内壁均匀设置。

送风底壳6的上方设置有顶壳15,所述顶壳15为截面为弧形的板状结构,所述顶壳15上靠近顶部的位置开有矩形的出风口1。

所述送风底壳6与顶壳15之间设置有输送底壳14,所述输送底壳14的两端设置有拉钩7,顶壳15上设置有若干个豁口16,所述豁口16上可拆卸连接有固定螺栓4和固定螺母5,所述固定螺栓4的底部设置有拉环8,拉钩7扣接在拉环8内。

输送底壳14为导热材料制成,所述输送底壳14上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直径小于需烘干原料的粒径。

所述输送底壳14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输送轴2,所述输送轴2的外圆周上固定设置有螺旋叶片,形成输送螺旋3。

所述加热器为加热棒,外联电源。

所述送风底壳6通过支脚10支撑,所述送风管11固定设置在支脚上。

输送底壳14和顶壳相背设置,形成通道。

所述输送底壳14的一侧设置有输送槽17,所述输送槽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9,所述电动机19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偏心轮20;所述输送槽17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弹簧18。

使用时,风机12旋转,带动风流从加热器13旁流通,从而将空气加热,热空气一部分直接将输送底壳14加热,另一部通过通风孔吹到原料上,由于输送螺旋工作,螺旋带动原料前进,热空气会对原料的不同位置进行加热烘干,烘干效果好。

输送螺旋3外接动力装置转动,此为本领域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