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冷暖空调系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25160阅读:765来源:国知局
智能型冷暖空调系统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智能型冷暖空调系统结构。



背景技术:

氟立昂是空调制冷系统中传递热量的媒介。没有它,热量就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换。空调也不可能制冷或制热。所以一旦空调缺氟,外在表现出制冷(热)效果差、不制冷(热)、保护性停机、室内机漏水(有时候会喷水)、内机蒸发器结冰等。而更有表面看不到的问题--减少空调的使用寿命、浪费电力、损害空调压缩机。所以要想正常使用空调,必须要有足够的氟立昂。

然而,目前的空调系统均不具有储存氟和自动添加氟的功能,导致氟添加频繁或不及时,导致空调系统不能长期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并给使用带来不便。并且,蒸发器和散热器是空调系统的两个重要部件,在制热的过程中,蒸发器会结霜,霜不能及时清除,导致蒸发器使用寿命低,并影响空调的制热效果,并且在冬天制热时,散热器容易被冻坏。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空调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型冷暖空调系统结构,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空调使用不便、蒸发器上的霜不能及时去除导致使用寿命低和影响制热效果、并且散热器容易被冻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型冷暖空调系统结构,包括有压缩机、四通阀、散热器、蒸发板换、室内机、干燥过滤器、储液器、膨胀阀、二通阀、蒸发器、气液分离器;该压缩机的出口端连接四通阀,四通阀的三个出口分别连接蒸发板换、散热器的进口端和蒸发器的出氟管,该室内机连接蒸发板换,蒸发板换连通干燥过滤器,该散热器连接有水循环装置,水循环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制冷风机,该散热器连通干燥过滤器,干燥过滤器连接储液器,储液器连接膨胀阀,膨胀阀连接二通阀,且膨胀阀连通蒸发板换,该二通阀连接蒸发器,蒸发器的上方设置有制热风机,蒸发器连接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出口连接压缩机,该压缩机的低压端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添加装置,该第一压力传感器控制第一添加装置,该压缩机的高压端连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二添加装置,该第二压力传感器控制第二添加装置,该第二添加装置和第一添加装置均连接氟储存容器;该蒸发器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且蒸发板换到室内机的进水管处连接有除霜热水管,除霜热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该第一温度传感器控制电磁阀,除霜热水管的出水口位于蒸发器的上方;该水循环装置包括有水帘、水箱和水泵,该水帘连接散热器的出水口、该水箱连接水帘的出水口,前述制冷风机位于水帘的上方,该水泵连接于水箱的出水口和散热器的进水口之间,该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有排水管,该排水管上设置有电子排水阀,且散热器上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该第二温度传感器控制电子排水阀;以及,该氟储存容器内置于室内机中,氟储存容器底部具有一定位腔,该定位腔与室内机配合定位安装,定位腔延伸出有两输出管,两输出管均连通氟储存容器内的储存空间,两输出管分别插入第一添加装置的输入口和第二添加装置的输入口中密封连接,氟储存容器的顶部具有加注口,该加注口连通储存空间,加注口上设置有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蒸发板换通过第一单向阀连通干燥过滤器,该散热器通过第二单向阀连通干燥过滤器,该膨胀阀通过第三单向阀连通蒸发板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设置有氟储存容器,使得本系统具有了氟储存功能,有效减少人为氟添加的频率,并利用第一压力传感器控制第一添加装置,可根据实际需要往压缩机的低压端自动添加氟,利用第二压力传感器控制第二添加装置,可根据实际需要往压缩机的高压端自动添加氟,从而使空调长期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为用户的使用带来方便;同时,通过配合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除霜热水管和电磁阀,使得空调具备了自动除霜功能,利于延长蒸发器的使用寿命,并提升空调的制热性能;此外,通过利用第二温度传感器感测散热器上温度,根据实际需要,第二温度传感器控制电子排水阀开启,以放干散热器中的水,防止散热器被冻坏;本实用新型可自动加氟、自动除霜、自动放水,智能化程度高;并且,氟储存容器内置于室内机中,充分利用了空间,实现了很好的定位安装和连接,结构简单紧凑,便于维护。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氟储存容器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1、压缩机 12、四通阀

13、散热器 14、蒸发板换

15、室内机 16、干燥过滤器

17、储液器 18、膨胀阀

19、二通阀 20、蒸发器

21、气液分离器 22、水循环装置

221、水帘 222、水箱

223、水泵 23、制冷风机

24、制热风机 25、第一单向阀

26、第二单向阀 27、第三单向阀

28、第一压力传感器 29、第一添加装置

30、第二压力传感器 31、第二添加装置

32、氟储存容器 33、第一温度传感器

34、除霜热水管 35、电磁阀

36、排水管 37、电子排水阀

38、第二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压缩机11、四通阀12、散热器13、蒸发板换14、室内机15、干燥过滤器16、储液器17、膨胀阀18、二通阀19、蒸发器20、气液分离器21。

该压缩机11的出口端连接四通阀12,四通阀12的三个出口分别连接蒸发板换14、散热器13的进口端和蒸发器20的出氟管,该室内机15连接蒸发板换14,蒸发板换14连通干燥过滤器16,该散热器13连接有水循环装置22,水循环装置22的上方设置有制冷风机23,该散热器13连通干燥过滤器16,干燥过滤器16连接储液器17,储液器17连接膨胀阀18,膨胀阀18连接二通阀19,且膨胀阀18连通蒸发板换14,该二通阀19连接蒸发器20,蒸发器20的上方设置有制热风机24,蒸发器20连接气液分离器21,气液分离器21的出口连接压缩机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蒸发板换14通过第一单向阀25连通干燥过滤器16,该散热器13通过第二单向阀26连通干燥过滤器16,该膨胀阀18通过第三单向阀27连通蒸发板换14。

该压缩机11的低压端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8和第一添加装置29,该第一压力传感器28控制第一添加装置29,该压缩机11的高压端连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30和第二添加装置31,该第二压力传感器30控制第二添加装置31,该第二添加装置31和第一添加装置29均连接氟储存容器32。该氟储存容器32内置于室内机15中,如图2所示,氟储存容器32底部具有一定位腔321,该定位腔321与室内机15配合定位安装,定位腔321延伸出有两输出管322,两输出管322均连通氟储存容器32内的储存空间323,两输出管322分别插入第一添加装置29的输入口和第二添加装置31的输入口内密封连接,氟储存容器32的顶部具有加注口324,该加注口324连通储存空间323,加注口324上设置有密封盖325。以及,所述氟存储容器32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图中未示),该液位传感器连接有报警器(图中未示),该液位传感器用于探测氟存储容器32内氟的剩余量,并且,所述报警器为闪烁LED灯或蜂蜜器,该报警器露出室内机15的前侧面。

该蒸发器20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33,且蒸发板换14到室内机15的进水管处连接有除霜热水管34,除霜热水管34上设置有电磁阀35,该第一温度传感器33控制电磁阀35,除霜热水管34的出水口位于蒸发器20的上方。

以及,该水循环装置22包括有水帘221、水箱222和水泵223,该水帘221连接散热器13的出水口、该水箱222连接水帘221的出水口,前述制冷风机23位于水帘221的上方,该水泵223连接于水箱222的出水口和散热器13的进水口之间,该水箱222的出水口连接有排水管36,该排水管36上设置有电子排水阀37,且散热器13上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38,该第二温度传感器38控制电子排水阀37。

本实施例的制冷和制热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对本实施例的制冷和制热原理不做详细叙述,在空调运行的过程中,该第一压力传感器28和第一压力传感器28实时监测空调的运行状态,并根据实际需要,通过第一添加装置29将氟储存容器32内的氟自动添加到压缩机11的低压端,或者通过第二添加装置31将氟储存容器32内的氟自动添加到压缩机11的高压端,以使得空调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在制热过程中,蒸发器20上会结霜,此时第一温度传感器33感应到温度过低,通过启动电磁阀35,将室内机15内的一部分热水从除霜热水管34通过热水出水口喷出浇在蒸发器20上的铜管上化霜。当冬天空调处于制热状态时,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38感测散热器13上温度,根据实际需要,第二温度传感器38控制电子排水阀37开启,以放干散热器13中的水,防止散热器13被冻坏。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是:通过设置有氟储存容器,使得本系统具有了氟储存功能,有效减少人为氟添加的频率,并利用第一压力传感器控制第一添加装置,可根据实际需要往压缩机的低压端自动添加氟,利用第二压力传感器控制第二添加装置,可根据实际需要往压缩机的高压端自动添加氟,从而使空调长期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为用户的使用带来方便;同时,通过配合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除霜热水管和电磁阀,使得空调具备了自动除霜功能,利于延长蒸发器的使用寿命,并提升空调的制热性能;此外,通过利用第二温度传感器感测散热器上温度,根据实际需要,第二温度传感器控制电子排水阀开启,以放干散热器中的水,防止散热器被冻坏;本实用新型可自动加氟、自动除霜、自动放水,智能化程度高;并且,氟储存容器内置于室内机中,充分利用了空间,实现了很好的定位安装和连接,结构简单紧凑,便于维护。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