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热式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8966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即热式加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用水加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即热式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多用途即热式饮品制作机器越来越被人所喜爱,但是现有的饮品制作机器大多采用储水式加热的方式,将饮品制作机器内的纯净水加热至所需温度需较长的时间,导致每制作一次饮品,需等待较长的时间,影响用户的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即热式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即热式加热装置,包括供水装置和加热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供水装置内的水引入所述加热装置内加热、并存储所述加热装置散发的热量的储能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的温控装置、连接在所述加热装置的出水口处的单向阀装置,及用于使所述加热装置内的气压保持在预设范围内的泄压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即热式加热装置中,所述储能装置包括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的水流通道;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水流通道的入水口与所述供水装置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水流通道的出水口与所述加热装置的入水口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即热式加热装置中,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供水装置连接的注水管,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有用于导通所述水流通道及所述加热装置的引流道。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即热式加热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及套设在所述加热管内的分流管,所述加热管的内壁与分流管的外壁围成有供水流通的加热腔。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即热式加热装置中,所述加热管为电膜石英管。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即热式加热装置中,所述加热腔呈环形,所述加热腔的环宽为1mm-20mm。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即热式加热装置中,所述温控装置包括用于测试所述加热装置的出水口处的水温的出水感应器,及至少一个用于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的温控器;所述出水感应器安装在所述第一端盖上,所述温控器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即热式加热装置中,所述单向阀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端盖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即热式加热装置中,所述泄压装置与所述加热装置相连通,所述泄压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二端盖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即热式加热装置中,所述供水装置包括供水单元、水泵组、用于连接所述供水单元及所述水泵组的第一连接管,及用于连接所述水泵组与所述水流通道的第二连接管。

综上所述,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即热式加热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供水装置内的纯净水经储能装置引入加热装置内进行加热,加热装置将流入其内的纯净水瞬间加热到预设温度,加热装置在加热过程中散发出来的热量被储能装置所吸收存储,以对后续流经储能装置内的纯净水进行预热,可以起到节能的作用,减小机器工作的能耗。此外,由于加热管内设置有分流管,可以使进入加热管内的纯净水与加热管的内壁充分接触,使加热腔内的纯净水瞬间加热到所需温度,故本申请的即热式加热装置只需几秒钟的等待时间即可随开随用,不仅使用方便,而且省时省电,比普通加热器更节能,成本价格也更低。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即热式加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一种即热式加热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一种即热式加热装置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即热式加热装置,主要包括供水装置1、储能装置2、加热装置3、温控装置4、单向阀装置5和泄压装置6。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加热装置3安装在储能装置2内,供水装置1内的纯净水经储能装置2引入加热装置3内进行加热,加热装置3将流入其内的纯净水瞬间加热到预设温度,加热装置3在加热过程中散发出来的热量被储能装置2所吸收存储,以对后续流经储能装置2内的纯净水进行预热。温控装置4控制加热装置3的加热过程,使加热装置3内的水被加热到预设温度。单向阀装置5连接在加热装置3的出水口处,在加热装置3内加热至预设温度的纯净水经由单向阀装置5流出注入到所需的容器中,从而避免热水倒流。泄压装置6与加热装置3相连通,若加热装置3在加热过程出现堵塞而产生高压,当压力达到一定数值时,加热装置3内多余的水就会通过泄压装置3排出,以使加热装置3内的气压保持在预设的压力范围内,使整个装置更加安全可靠。图2箭头为即热式加热装置内水流的流向。

如图2所示,供水装置1主要包括供水单元(未示出)、水泵组11、第一连接管12和第二连接管13。第一连接管12的两端分别与供水单元的出水口及水泵组11的入水口连接,第二连接管13的两端分别与水泵组11的出水口及储能装置2的入水口连接。纯净水存储在供水单元内,水泵组11通过连接管将供水单元内的纯净水引入储能装置2内。

如图3所示,储能装置2主要包括壳体21和水流通道22,壳体21大致为U形结构,加热装置3安装在壳体21内,水流通道22设置在壳体21的外壁上、与壳体21并列设置。第二连接管13连接在水流通道22的入水口处,水流通道22的出水口与加热装置3入水口相连通,以使供水装置1内的纯净水经水流通道22引入加热装置3内进行加热。

壳体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盖23和第二端盖24,第一端盖23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连接管13连接的注水管25,注水管25与水流通道22的入水口相连通,结合图2所示,第二端盖24上设置有用于导通水流通道22的出水口与加热装置3的入水口的引流道26。

储能装置2由导热材料制成,加热装置3在工作过程中加热散发出来的热量被储能装置2所吸收储存,当后续抽上来的冷水在进入加热装置3加热前先经储能装置2预热至一定的温度,可以起到节能的作用,减小机器工作的能耗。本实施例中,水流通道22可以通过粘接、焊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在壳体21的外壁上,水流通道22和壳体21可以采用铝或铝合金等导热材料制成。但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壳体21与水流通道22的具体材质,只要壳体21与水流通道22能够吸收存储加热装置3在加热过程中散发出来的热量即可。

如图3所示,加热装置3主要包括加热管31及套设在加热管31内的分流管32,分流管32的外壁与加热管31的内壁围成有供水流通过的加热腔33(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加热管31为为电膜石英管,分流管32为密闭结构,加热管31的入水口通过第二端盖24上的引流道26与水流通道22的出水口相连通,以将水流通道22内的纯净水引入加热腔33内,加热管31对加热腔33内的纯净水进行加热。

为了使进入加热腔33内的纯净水能瞬间加热到预设温度,可以适当减小分流管32的外壁与加热管3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使纯净水与加热管31的内壁充分接触。本实施例中,加热腔33呈环形,为了使纯净水与加热管31的内壁充分接触,可以减小加热腔33的环宽。优选的,加热腔33的环宽为1mm-20mm。

温控装置4主要包括用于测试加热装置3的出水口处的水温的出水感应器41,及至少一个用于控制加热装置3的加热过程、使加热装置3内的水被加热到预设温度的温控器42。出水感应器41安装在第一端盖23上,且位于加热装置3的出水口处,每一温控器42安装在壳体21的外壁上,本实施例中,温控器42包括两个。当出水感应器41测试到加热装置3的出水口处的水温达到预设值时,打开出水阀门(未示出),加热至预设温度的纯净水流出注入到所需的容器中。该预设温度可以为任意温度,优选的,该预设温度为100℃。

单向阀装置5与加热装置3的出水口相连通,在加热装置3内加热至预设温度的纯净水经由单向阀装置5流出注入到所需的容器中,以避免热水倒流。制作完饮品后,水泵组11将加热装置3内的残留水排完,使加热装置3内产生负压,单向阀装置5可以防止热水倒流。

泄压装置6与加热装置3相连通,若加热装置3在加热过程出现堵塞而产生高压,当压力达到一定数值时,加热装置3内多余的水就会通过泄压装置3排出,以使加热装置3内的气压保持在设定压力范围内,使整个装置更加安全可靠。

本实施例中,单向阀装置5安装在第一端盖23上,泄压装置6安装在第二端盖24上,泄压装置6与第二端盖24上的引流道26相连通。由于单向阀装置5及泄压装置6的结构均为现有技术,故单向阀装置5与泄压装置6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本申请的一种即热式加热装置的各个部件的出水口与入水口处均设置有密封件(未标号),以避免纯净水泄漏。例如,供水装置1与储能装置2的连接处、储能装置2与加热装置3的连接处、加热装置3与温控装置4的连接处、加热装置4与单向阀装置5的连接处,及加热装置3与泄压装置6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件(未标号)。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替代。另外,针对特定情形或材料,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