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体多级输入输出热源能量梯级利用防磨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2999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装置,尤其是一种单体多级输入输出热源能量梯级利用防磨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对换热装置而言,采用单热源则无法在换热装置内部实现能量梯级利用,而采用多路热源先行混合后再输入装置,实质上仍为单热源。根据传热学理论,不同温度的热源在没有进行有效放热的前提下直接混合,一定会产生不可逆传热损失,故多路热源先行混合后再输入换热装置的设计,无论从装置的换热能力还是换热经济性上说,都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磨煤机出口风粉混合物作为一种含固率较高、流速较快的气固两相流体,其磨损特性很强,目前,采用行业内通常的换热装置,其换热装置的本体结构、风粉混合物流道、换热元件材质、风粉管道与换热装置的接口部位等都不能避免造成较大的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磨煤机出口风粉混合物温度,改善锅炉燃烧安全经济性的单体多级输入输出热源能量梯级利用防磨换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体多级输入输出热源能量梯级利用防磨换热装置,包括换热本体,所述换热本体设置有换热入口和换热出口,所述换热入口与入口管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换热出口与出口管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换热本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热源入口和至少一个热源出口,所述热源入口与所述热源出口通过换热本体内部的空间流道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单体多热源设计,换热装置体积和长度较小,结构紧凑,重量较轻;由于风粉混合物管道与换热装置只通过一个进、出口部位进行连接,相比组合式、串级或多级换热装置,大大简化了换热装置的防磨设计,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相比单体单热源换热装置,多热源设计实现了能量梯级利用,提高了装置的整体节能效果;在换热装置上开设热源入口及热源出口,并通过换热管道相连通,可以提高磨煤机出口风粉混合物温度,改善锅炉燃烧安全经济性,降低氮氧化物生成和通过锅炉尾部污染物处理设施的烟气量,降低污染物排放;由于采用基于汽轮机抽汽的热源进行风粉加热,从而减少了因汽轮机排汽的汽化潜热造成的冷源损失,提高了发电机组的运行经济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所述换热本体呈两端敞口的筒状结构,所述换热本体的一端为所述换热入口,所述换热本体的另一端为所述换热出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换热入口与换热出口采用了特殊的防磨设计,可以有效的避免含粉气流对连接部分的冲刷磨损。

进一步,所述入口管道与所述换热入口通过入口连接装置固定连接,和/或所述出口管道与所述换热出口通过出口连接装置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入口连接装置与出口连接装置均采用特殊的结构设计,可以确保风粉混合物的流场均匀,且不会产生煤粉沉积。

进一步,所述热源出口与所述热源入口对应布置。

进一步,所述换热本体呈水平布置,所述热源入口设置在所述换热本体的顶部,和/或所述热源出口设置在所述换热本体的底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双路或多路压力相近、温度由高到低的热源通过热源入口输入到换热本体中,依次对风粉进行加热,热源在换热本体中放热后可根据需要以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位置以双路或多路依次从换热本体中通过热源出口排出,将多个热源出口与热源入口对应布置,热源出口与热源入口之间通过换热管道连接,相比单热源输入输出换热装置,在满足同样的换热温升的前提下,燃煤机组的发电煤耗可多降低0.7-0.9克/千瓦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换热本体;11、换热入口;12、换热出口;13、热源入口;14、热源出口;2、入口管道;21、入口连接装置;3、出口管道;31、出口连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单体多级输入输出热源能量梯级利用防磨换热装置,包括换热本体1,换热本体1设置有换热入口11和换热出口12,换热入口11与入口通道2的一端相连通,换热出口12与出口通道3的一端相连通,换热本体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热源入口13和至少一个热源出口14,热源入口13与热源出口14通过换热本体1内部的空间流道相连通。

本实施例的热源入口与热源相连通,这些热源一般对应于汽轮机的中、低压缸抽汽或其它适用热源,利用汽轮机中、低压缸不同级段抽汽的汽化潜热或其它适用热源作为换热装置的热量来源。

本实施例的换热本体1只有换热进口11、换热出口12各一个连接端口与被加热的风粉混合物管道进行连接,不同的热源在换热本体1不同的部位依次接入,并在换热本体1内部直接混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换热本体1呈两端敞口的筒状结构,换热本体1的一端为换热入口11,换热本体1的另一端为换热出口12,入口管道2与换热入口11通过入口连接装置21固定连接,和/或出口管道3与换热出口12通过出口连接装置31固定连接。换热本体1有双路或多路压力相近、温度由高到低的热源输入到装置中,依次对风粉进行加热,或热源在换热本体1中放热后可根据需要以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位置以双路或多路依次从换热装置排出。本实施例的热源出口14与热源入口13对应布置,且个数可不相同,换热本体1呈水平布置,热源入口13设置在换热本体1的顶部,和/或热源出口14设置在换热本体1的底部。

本实施例的换热本体1、风粉混合物流道、热源介质流道、换热元件材质、风粉通道及换热本体1的进出口连接部位等进行针对高含固量气粉两相流的防磨耐磨设计,并通过针对性设计实现单位空间较大的传热面积和放热系数,从而降低含粉气流对换热装置的局部和整体磨损,保证换热装置的使用寿命达到设计要求,并实现较高的换热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