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和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6165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和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器在对室内进行制冷时,由于室内空气中的水分遇到换热器而形成冷凝水,冷凝水被排水管排到了室外,从而使得室内空气中的水分大大减少,室内空气非常干燥。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旨在增大室内空气的湿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所述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为竖式壁挂机,包括壳体,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贯流风轮、离心风轮、换热器、水箱和加湿件;所述壳体内设有一风道,所述贯流风轮和所述离心风轮均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贯流风轮的进风侧;所述水箱位于所述离心风轮的下方,所述加湿件下端插入所述水箱内,上端向上延伸至所述离心风轮的进风侧。优选地,所述离心风轮位于所述贯流风轮的下方。优选地,所述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离心风轮与所述贯流风轮均固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转轴。优选地,所述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贯流风轮固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转轴,所述离心风轮固设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转轴。优选地,所述离心风轮的轴线呈水平设置。优选地,所述加湿件的上端与所述离心风轮的进风侧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加湿件的上端与所述离心风轮的进风侧贴合设置。且所述加湿件与所述离心风轮贴合的位置设有通孔。优选地,所述离心风轮在所述加湿件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加湿件的外边缘内。优选地,所述加湿件呈褶皱状设置。优选地,所述水箱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换热器下方还设有用于收集所述换热器上冷凝水的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有连通所述水箱的排水管。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室外机和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所述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为竖式壁挂机,其包括壳体,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贯流风轮、离心风轮、换热器、水箱和加湿件;所述壳体内设有一风道,所述贯流风轮和所述离心风轮均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贯流风轮的进风侧;所述水箱位于所述离心风轮的下方,所述加湿件下端插入所述水箱内,上端向上延伸至所述离心风轮的进风侧。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离心风轮的进风侧设置加湿件,加湿件将水箱内的水吸至其上部分,当离心风轮工作时,离心风轮能够单独从加湿件吸风,而将加湿件上的水分带入到风道内。贯流风轮则通过壳体上的进风口吸风,并通过换热器换热后,将风送入风道。被带入到风道内的水分在离心风轮和贯流风轮风力的共同作用下被蒸发,并与空气混合后,随着空气从出风口被吹出,从而实现对室内的加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切示意图;图3为图1中B-B处的剖切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壳体50水箱11进风口60加湿件12出风口61通孔20贯流风轮70接水盘21转轴71排水管30离心风轮80电控盒40换热器90第一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该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为竖式壁挂机,其包括壳体10,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10内的贯流风轮20、离心风轮30、换热器40、水箱50和加湿件60;所述壳体10内形成有一风道,所述贯流风轮20和所述离心风轮30均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换热器40位于所述贯流风轮20的进风侧;所述水箱50位于所述离心风轮30的下方,所述加湿件60下端插入所述水箱50内,上端向上延伸至所述离心风轮30的进风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离心风轮30能够设置在所述风道内的任意位置,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心风轮30位于所述贯流风轮20的出风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心风轮30位于所述贯流风轮20的下方。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加湿件60为具有较好吸水性的吸纸,其能够自行虹吸水箱50内的水至加湿件60的上部分。该加湿件60呈块状,其可以为通过多张湿膜片拼凑形成,还可以为海绵等直接裁切形成。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离心风轮30的进风侧设置加湿件60,加湿件60将水箱50内的水吸至其上部分,当离心风轮30工作时,离心风轮30能够单独从加湿件60吸风,而将加湿件60上的水分带入到风道内。贯流风轮20则通过壳体10上的进风口11吸风,并通过换热器40换热后,将风送入风道。被带入到风道内的水分在离心风轮30和贯流风轮20风力的共同作用下被蒸发,并与空气混合后,随着空气从出风口12被吹出,从而实现对室内的加湿。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离心风轮30位于所述贯流风轮20的下方,如此,能够避免所述离心风轮30阻挡在所述贯流风轮20的出风侧,而对贯流风轮20的出风造成影响。优选地,所述离心风轮30与所述贯流风轮20共轴设置,而通过同一电机进行驱动。具体地,所述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图未示出),所述离心风轮30与所述贯流风轮20均固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转轴21。如此,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内的控制器能够同时控制所述离心风轮30与所述贯流风轮20共同开启,从而方便控制;并可以使得所述离心风轮30单独从加湿件60内吸风和吸取水分,且使得贯流风轮20单独通过换热器40吸风。离心风轮30和贯流风轮20各自从不同方向吸风,出风时,两股风在风道内混合,水分得以混合均匀并在风力作用下蒸发成水蒸汽,而从出风口12吹出,从而实现加湿。当然,所述离心风轮30与所述贯流风轮20也可通过不同电机进行驱动。具体地,所述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图未示出)和第二驱动电机(图未示出),所述贯流风轮20固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转轴,所述离心风轮30固设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转轴。如此,通过单独对离心风轮30进行控制,即使贯流风轮20停止工作,即空调系统停止制冷或制热时,控制器仍能够控制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离心风轮30转动,而对室内进行加湿。该实施例中,所述离心风轮30的轴向可以是沿上下方向,此时其进风侧位于其下端,所述加湿件60上端向上延伸至所述离心风轮30的下端;当然,所述离心风轮30的轴向也可呈水平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加湿件60上端向上延伸至所述离心风轮30的进风侧,其具体可以是,所述加湿件60上端与所述离心风轮30的进风侧间隔设置或贴合设置。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湿件60的上端与所述离心风轮30的进风侧间隔设置。由于加湿件60位于离心风轮30进风侧,因此可以保证离心风轮30在吸风时能够带走加湿件60上的水分;由于加湿件60与离心风轮30间隔设置,因此能够避免加湿件60堵塞离心风轮30的进风口11而影响进风。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离心风轮30的轴向沿上下方向时,所述加湿件60的上端端面与所述离心风轮30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当所述离心风轮30的轴向呈水平设置时,所述加湿件60的上端侧面与所述离心风轮30在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另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3,所述加湿件60上端与所述离心风轮30进风侧贴合设置,且所述加湿件60与所述离心风轮30贴合的位置设有通孔61。由于加湿件60与所述离心风轮30贴合设置,加湿件60堵住了离心风轮30的进风口11,使得离心风轮30难以进行吸风,因此通过在加湿件60贴合的位置设置通孔61,由于通孔61贯穿加湿件60,即使得离心风轮30进风口11与外界相通,从而保证了离心风轮30吸风顺畅;同时,离心风轮30可将加湿件60内部的水分,即离心风轮30可从通孔61孔壁处抽取水分,从而保证室内空气的湿度。该实施例中,所述加湿件60外围形状呈方形,且所述通孔61优选呈方形,则所述加湿件60的横截面呈回字形。当然,所述加湿件60的横截面也可呈圆环形。为使得所述离心风轮30尽可能从所述加湿件60上抽取更多水分,因此所述离心风轮30在所述加湿件60上的正投影优选位于所述加湿件60的外边缘内,如此,所述离心风轮30抽取的风大部分或全部先经过所述加湿件60,带走加湿件60内的水分,从而使得空气中含水量更高。上述实施例中,为了增大所述加湿件60的蒸发面积,所述加湿件60呈褶皱状,优选地,所述加湿件60呈锯齿状,从而能够吸附更多的水量,增大加湿量。为收集并合理利用所述换热器40上的冷凝水,所述换热器40下方还设有接水盘70,所述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排水管71,所述排水管71分别连通所述接水盘70和所述水箱50,从而将冷凝水引流至所述水箱50,而用于所述加湿件60的加湿。优选地,所述排水管71的进水端或出水端设有过滤膜。由于流经所述排水管71的水为冷凝水,该冷凝水是室内空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所述换热器40而冷凝形成,而由于室内空气通常含有灰尘等杂质,通过设置过滤膜对冷凝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冷凝水流入水箱50中,并在渗析作用下充满整个加湿件60。由于对冷凝水进行净化处理,再通过贯流风轮20将净化后的冷凝水汽化并重新送至室内,从而提高了空气质量,有利于人体健康。所述水箱50与所述壳体10可拆卸连接,如此方便用户将所述水箱50拆卸以对所述水箱50进行加水,同时也方便用户对所述水箱50进行定期清理,防止水箱50内细菌滋生。具体地,所述水箱50可与所述壳体10卡接、插接等。所述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位于电控盒80内,所述水箱50内设有液位检测器,以及与外部供水装置,如自来水管连通的管路,所述管路上设有开关阀,所述液位检测器和所述开关阀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且当所述液位检测器检测到所述水箱50内的水位下降到第一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开关阀开启,以使得外部供水装置与所述水箱50连通,来对所述水箱50加水;当所述液位检测器检测到所述水箱50内的水位上升到第二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开关阀关闭,以切断管路,使得外部供水装置停止对所述水箱50加水。当然,也可在所述壳体10上设置一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检测室内湿度,且当室内湿度低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开关阀开启,以朝所述水箱50内注水,而使得所述加湿件60能够与水接触。该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的背面设有进风口11,侧面设有出风口12。所述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的电控盒80以及第一驱动电机90位于所述壳体10的上部,如此与位于下部的所述水箱50以及冷凝水等距离较远,从而可有效防止所述电控盒80所述电机进水。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