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0801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热水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部分热水器内部设置内胆,进而可以对内胆中存储的水进行长时间的加热,当加热程度达到要求时,内胆中的水可以供给用户使用。对内胆中的水进行加热存在有多种方式。其中一种方式就是通过热交换将其它高温热源的热量通过换热管或壁面等传递给内胆中的水,从而达到加热水的目的。

例如,热泵热水器就是上述加热方式中的一种。热泵热水器以制冷剂为媒介,制冷剂在风机盘管(或太阳能板)中吸收空气中(或阳光)中的能量,再经压缩机压缩制热后,通过换热装置将热量传递给内胆(或储水装置)中的水,进而达到制取热水的目的。内胆或储水装置中的热水则再通过水循环系统送入用户散热器进行采暖或直接用于热水供应。

采用上述加热方式的热水器,由于不直接采用电加热,其具有热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环保等诸多优点,但是该类热水器也存在其相应的缺点,例如,由于高温热源将热量通过换热管或壁面传递给内胆中的水时,换热管或壁面与水之间的传热系数较小,这导致了热泵热水器加热速度缓慢,将导致能源的浪费,不利于节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被加热水与换热管之间的换热效率的节能热水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节能热水器,包括内胆、换热装置和水泵,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设置在所述内胆内,所述第二换热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管内,第二换热管的一端为进水端,第二换热管的另一端为出水端,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管的进水端,水泵与第二换热管之间形成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用于使进入第二换热管的水至少部分的沿第二换热管的内侧壁流动;所述第二换热管内形成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二换热管之间形成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内胆之间形成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换热管的材质为钢,所述第二换热管的材质为铜,第一换热管的外壁设置有搪瓷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流道内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道内的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流道内的流体为制冷剂。

进一步地,所述内胆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内胆的进水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管的进水端分别用于与自来水连接,所述进水管设置在内胆的一端,所述出水管设置在内胆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缓冲腔,所述缓冲腔设置在所述内胆内,所述进水管伸入缓冲腔内并与缓冲腔连通设置,缓冲腔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设置在缓冲腔远离所述出水管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进水管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口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排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二换热管设置在第一换热管内,第二流道内的流体可分别与内胆和第二换热管内的水换热,从而可提高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第一导流通道可使进入第二换热管的水至少部分的沿第二换热管的内侧壁流动,使得与第二换热管侧壁相接触的水发生流动,从而破坏第二换热管内侧壁上的水膜,增强水与第二换热管侧壁之间的对流换热,从而可提高水与第二换热管侧壁之间的换热效率,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节能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节能热水器的内胆与换热装置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1、内胆;11、进水管;12、出水管;21、第一换热管;22、第二换热管;3、水泵;4、导流通道;5、第一流道;6、第二流道;7、第三流道;8、缓冲腔;81、排水口;811、排水孔;9、热泵机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水泵与第二换热管形成导流通道,不仅可增大换热面积,而且可提高换热效率,节省能源。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节能热水器,包括内胆1、换热装置和水泵3,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管21和第二换热管22,所述第一换热管21设置在所述内胆1内,所述第二换热管22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管21内,第二换热管22的一端为进水端,第二换热管22的另一端为出水端,所述水泵3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管22的进水端,水泵3与第二换热管22之间形成导流通道4,所述导流通道4用于使进入第二换热管22的水至少部分的沿第二换热管22的内侧壁流动;所述第二换热管22内形成第一流道5,所述第一换热管21与所述第二换热管22之间形成第二流道6,所述第一换热管21与所述内胆1之间形成第三流道7;所述第一换热管21的材质为钢,所述第二换热管22的材质为铜,第一换热管21的外壁设置有搪瓷层。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二换热管设置在第一换热管内,第二流道内的流体可分别与内胆和第二换热管内的水换热,从而可提高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第一导流通道可使进入第二换热管的水至少部分的沿第二换热管的内侧壁流动,使得与第二换热管侧壁相接触的水发生流动,从而破坏第二换热管内侧壁上的水膜,增强水与第二换热管侧壁之间的对流换热,从而可提高水与第二换热管侧壁之间的换热效率,节约能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流道5内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道6内的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流道6内的流体为制冷剂。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流道和第三流道内的流体分别为水,第二流道内的流体为制冷剂,第二流道内的制冷剂不仅可对第三流道内的水进行加热,而且可对第一流道内的水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内胆1上设有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所述内胆1的进水管11和所述第二换热管22的进水端分别用于与自来水连接,所述进水管11设置在内胆1的一端,所述出水管12设置在内胆1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缓冲腔8,所述缓冲腔8设置在所述内胆1内,所述进水管11伸入缓冲腔8内并与缓冲腔8连通设置,缓冲腔8上设有排水口81,所述排水口81设置在缓冲腔8远离所述出水管12的一侧。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进水管上设置缓冲腔,可减缓冷水与热水混合的速度,从而使内胆中的热水能被用户尽可能多的使用,以提高内胆中的热水利用率,节约能源。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口81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进水管11的横截面积。

由上述描述可知,排水口的横截面积大于冷水进水管的横截面积,可以减缓冷水水流对内胆内的水的冲击,从而利于减缓冷水和热水的混合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口81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排水孔811。

由上述描述可知,各个排水孔的总面积即为排水口的横截面积。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节能热水器,包括内胆1、换热装置和水泵3,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管21和第二换热管22,所述第一换热管21的材质为钢,第一换热管21可以通过直管直接加工而成,所述第二换热管22的材质为铜,第一换热管21的外壁设置有搪瓷层,可以对第一换热管21起到保护作用。所述第一换热管21设置在所述内胆1内,所述第二换热管22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管21内,第二换热管22的一端为进水端,第二换热管22的另一端为出水端,所述水泵3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管22的进水端,水泵3与第二换热管22之间形成导流通道4,所述导流通道4用于使进入第二换热管22的水至少部分的沿第二换热管22的内侧壁流动。所述第二换热管22内形成第一流道5,所述第一换热管21与所述第二换热管22之间形成第二流道6,所述第一换热管21与所述内胆1之间形成第三流道7。所述第一流道5内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道6内的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反。第一流道5和第三流道7内的流体分别为水,第二流道6内的流体为制冷剂,第二流道6的两端分别通过管道与热泵机组9连通设置。

所述内胆1上设有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所述内胆1的进水管11和所述第二换热管22的进水端分别用于与自来水连接,所述进水管11设置在内胆1的一端,所述出水管12设置在内胆1的另一端。出水管12用于排出热水。

内胆1内还设有缓冲腔8,所述进水管11伸入缓冲腔8内并与缓冲腔8连通设置,缓冲腔8上设有排水口81,所述排水口81设置在缓冲腔8远离所述出水管12的一侧。所述排水口81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进水管11的横截面积。所述排水口81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排水孔81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热水器,可有效提高被加热水与换热管之间的换热效率,节约能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