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硅胶生产的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0844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硅胶生产的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乃至国际上硅胶生产均沿用传统的隧道窑干燥生产工艺,物料由储料装置存储,人工手动装料至不锈钢托盘,再将托盘均匀摆放在烘干车上,人工推车至隧道烘干窑进行干燥,在隧道烘干窑干燥一定时间后人工推出烘干车,将车上托盘内的物料放料到筛选设备,完成一次物料的烘干过程。传统隧道烘干窑为砖混结构,先期投资较大,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工艺落后、消耗大量的电能及热能、恒温干燥、干燥程度不均匀、干燥状态及干燥效果无法得到控制、产品破碎率高、合格率低,不能满足连续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燥效率高,占用空间小的用于硅胶生产的干燥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硅胶生产的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所述干燥箱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干燥箱内设有传送机构,该传送机构包括设在干燥箱内的两条倾斜传送带,该倾斜传送带由伺服电机带动,干燥箱的侧壁设有向外凸出的中转槽腔,该中转槽腔由干燥箱的侧壁一体形成,该中转槽腔的开口与干燥箱内部空间连接,进料口设在干燥箱侧壁的底部,出料口设在干燥箱侧壁的上部,其中一条倾斜传送带下端装接在进料口处、上端装接在中转槽腔区域,另外一条倾斜传送带下端装接在中转槽腔区域、上端装接在出料口处,中转槽腔内设有升降机构和水平推送机构,干燥箱内设有加热器。

所述干燥箱的底面和侧壁均设有加热器,以及在两个倾斜传送带之间设有加热器。

所述加热器为电热棒。

所述升降机构由电机、丝杆和托板构成,丝杆与电机装接,托板与丝杆固定安装。

所述水平推送机构包括水平驱动电机、丝杆和顶板,丝杆与水平驱动电机连接,顶板与丝杆固定安装。

所述干燥箱底部设有抽湿口,该抽湿口与抽湿管装接,该抽湿管装接有风机。

本实用新型以由下往上的送料方式进行干燥,使干燥出来的湿气都直接沉降在干燥箱底部,从使得干燥箱上部能够形成更加有效的干燥,干燥效率高,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用于硅胶生产的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1,所述干燥箱1上设有进料口13和出料口10,干燥箱1内设有传送机构,该传送机构包括设在干燥箱1内的两条倾斜传送带11,该倾斜传送带11由伺服电机带动,干燥箱1的侧壁设有向外凸出的中转槽腔9,该中转槽腔9由干燥箱1的侧壁一体形成,该中转槽腔的开口与干燥箱内部空间连接,进料口13设在干燥箱1侧壁的底部,出料口10设在干燥箱1侧壁的上部,其中一条倾斜传送带11下端装接在进料口处、上端装接在中转槽腔9区域,另外一条倾斜传送带下端装接在中转槽腔区域、上端装接在出料口处,中转槽腔内设有升降机构和水平推送机构,干燥箱1内设有加热器12。

所述干燥箱1的底面和侧壁均设有加热器12,以及在两个倾斜传送带之间设有加热器。加热器为电热棒。从而实现底部、侧壁和多方位加热,受热更加均匀。

升降机构由电机5、丝杆和托板6构成,丝杆与电机装接,托板与丝杆固定安装。水平推送机构包括水平驱动电机7、丝杆和顶板8,丝杆与水平驱动电机连接,顶板与丝杆固定安装。下方的倾斜传送带将物料输送到中转槽腔并落到托板上,升降机构中的电机带动托板上升到上方的倾斜传送带的下端位置。然后水平推送机构中的水平驱动电机将顶板顶出,使托板上的物料被顶到上方的倾斜传送带的下端位置,从而被上方的倾斜传送带传输到出料口。

所述干燥箱1底部设有抽湿口4,该抽湿口4与抽湿管3装接,该抽湿管3装接有风机2。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由下往上的送料方式。刚进入到干燥箱的物料湿气较大,被干燥后湿度比重较高的气体沉降在干燥箱底部。物料先被输送到中转槽腔中,然后再由中转槽腔转运到上方的倾斜传送带上,实现两段式送料,而且上方的空气始终保持在较为干燥的程度,可以更好的干燥。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