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供热水两用电磁感应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2003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供暖、供热水两用电磁感应锅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暖、供热水两用电磁感应锅炉,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设置于本体下端或侧面的电感加热体产生的热量瞬间加热并循环本体内的水而用于供暖,并使循环的供暖水流入上部的冷水管而供应热水的供暖、供热水两用电磁感应锅炉。



背景技术:

通常,电锅炉通过电加热器对通过供水管流入的冷水进行加热,加热的水用于供暖或作为生活用水使用。根据水的加热方法锅炉可分为供热水锅炉和蓄热水锅炉。该锅炉因不易发生爆炸、不易泄漏有害气体、噪音小而普遍使用。

近年来,随着油价的上涨,电锅炉因取暖费用低而备受人们关注。

现有电锅炉的加热装置是在一个加热桶内设置线圈式或串联式加热器后注入冷水进行加热,或者层叠多个桶并在每个桶内设置多个加热器,让冷水流过得到加热。

但是,当使用一个加热桶时,由于加热桶体积大,因此加热注入于桶内的冷水所需的时间较长;而当使用多层加热桶时,则由于加热桶体积变大、结构变得复杂,因此生产成本增加。

并且,加热桶内的流量按自然流速流动,速度非常慢,因此,在高温下加热器周围形成油脂或石灰石,从而降低热导率、缩短加热器的寿命、增大耗电率。

另外,为了短时间内向使用者提供充分的循环水,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因此,通常利用化石燃料锅炉供热水。为了弥补弱点,需要在锅炉上安装可最大限度地停止流体的水箱,导致体积变大,加热器寿命缩短。

另外,电感加热器(inductionheater)由可通高频交流电的电磁铁构成,在电磁感应作用下产生于金属内的涡电流产生焦耳(joule)热,将电磁转换成热量。

电感加热器由导体上缠有线圈的电磁体构成,当线圈上接通交流电时线圈上形成随时间方向发生变化的交流磁场,此时,导体受交流磁力,并在电磁感应作用下导体上产生涡电流(eddycurrent),在此涡流作用下产生的焦耳热对带有磁性的物体进行加热。

电感加热器具有瞬间产生强热量的特性,过去主要用于工业领域,但是,近年来也开始适用于生活家电领域。但是,为了使电感加热器发热,必须含有包含铁成分的磁性体(magneticmaterial)。

现有加热器,如日本第2011-043313号(公开日:2011.03.03)公开专利所述,它包括第一次加热管和第二次加热管、地面空间、第三次加热管及镁,发热剂根据电磁感应,移动可发热至高于500℃,最好是600~900℃的高温的电磁感应式发热体,并根据金属或碳等磁性材料固化金属粒子和玻璃、陶瓷、水泥等固体材料和混炼物。

另外,韩国第0815719号(公告日:2008.03.20)授权专利中公开的是包括第二内桶和第一内桶、通道及壳体,可提高导热率的结构。

但是,上述的公知技术均需要使用一个电锅炉提供所需效能,因此,加热空间增大,并且为了简便而迅速地加热至所需温度需要大量能量,从而降低效率、增加成本。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第1049964号(授权日:2011.07.11)

(专利文献2)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1-0030035号(公开日:2011.03.23)

(专利文献3)韩国授权专利第0815719号(授权日:2008.03.14)

(专利文献4)日本公开专利第2011-043313号(公开日:2011.03.03)。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通过设置于本体下端或侧面的电感加热体产生的热量瞬间加热和循环本体内的水用于供暖,并使循环的供暖水流入上端的冷水管,以供应热水的供暖、供热水两用电磁感应锅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供暖、供热水两用电磁感应锅炉呈由下端支撑的圆筒状,它由内部可装入水的本体;突设于所述本体的上端、半径小于本体的圆筒部;缠绕在所述圆筒部外周缘的线圈式冷水管;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用于盖住所述圆筒部和冷水管的圆筒状上壳体;插设于所述本体内底面中央的电磁感应加热体;用于向所述电磁感应加热体的加热器之间供应供暖水的供暖水循环管构成。

本发明供暖、供热水两用电磁感应锅炉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设置于本体下端或侧面的电感加热体产生的热量瞬间加热并循环本体内的水用于供暖,使循环的供暖水流入上部的冷水管以供应热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供暖、供热水两用电磁感应锅炉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供暖、供热水两用电磁感应锅炉第一实施例组装状态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供暖、供热水两用电磁感应锅炉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供暖、供热水两用电磁感应锅炉第二实施例组装状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供暖、供热水两用电磁感应锅炉呈由下端支撑的圆筒状,它由内部可装入水的本体10;突设于所述本体10上端、半径小于本体的圆筒部20;缠绕在所述圆筒部20外周缘的线圈式冷水管30;下端开口、上端封闭的用于盖住所述圆筒部20和冷水管30的圆筒状上壳体40;插设于所述本体10内底面中央的电磁感应加热体50;设置于所述电磁感应加热体50的加热器51之间、用于供应供暖水的供暖水循环管60构成。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时,如果对公知功能或公知结构的详细说明影响对本发明要点的清晰描述,则省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供暖、供热水两用电磁感应锅炉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供暖、供热水两用电磁感应锅炉第一实施例组装状态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供暖、供热水两用电磁感应锅炉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供暖、供热水两用电磁感应锅炉第二实施例组装状态剖视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供暖、供热水两用电磁感应锅炉呈由下端支撑的圆筒状,它由内部可装入水的本体10;突设于所述本体10上端、半径小于本体的圆筒部20;缠绕在所述圆筒部20外周缘的线圈式冷水管30;上端封闭、下端呈开口状的用于盖住所述圆筒部20和冷水管30的圆筒状上壳体40;插设于所述本体10内底面中央的电磁感应加热体50;设置于所述电磁感应加热体50的加热器51之间、用于供应供暖水的供暖水循环管60构成。

所述上壳体40的中央设有将本体10内的供暖水排至供暖管的供暖排水管41,两侧设有向所述线圈式冷水管30注入冷水的进水管42和用于排出热水的排水管43。

所述电磁感应加热体50插设于本体10侧面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未进行说明的标号61为阀门。

下面对本发明供暖、供热水两用电磁感应锅炉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接通电源加热电磁感应加热体50,此时,电磁感应加热体50的加热器51加热,使供应至加热器51之间的水上升而进行循环,在本体10内循环的水迅速得到加热并上升后通过设置于上壳体40的供暖排水管41排出,此时,一部分水溢流至圆筒部20两侧,将通过进水管42流入的线圈式冷水管30内的水变成热水后通过排水管43排出。

如上所述,得到迅速加热的水用于供暖,通过本体10内的水使冷水变成热水后即可使用。即,可同时进行供暖和供应热水。

上述的说明仅是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但本发明保护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及其附图所示的范围之内通过一些修改,可实现不同的实施方式,而这种修改应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