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控制离心泵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泵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85330发布日期:2018-08-29 00:0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加热或冷却系统的至少一个第一循环泵的方法,该系统具有初级回路以及在传递点处与初级回路联接的次级回路,其中第一循环泵在初级回路中输送加热或冷却介质,并且在次级回路的至少一个局部区域中输送加热或冷却介质的至少一个速度控制的第二循环泵位于次级回路中。



背景技术:

在用液态热载体加热和/或冷却建筑物的系统中,通常在多个消耗部回路(consumercircuit)中划分消耗部。例如,可以通过建筑部件分开或通过不同的消耗部类型分开进行这种划分。例如,不同的消耗部类型是加热元件,或用于地板供暖或天花板加热和冷却的加热和冷却表面。例如,关于建筑部件,可以通过公寓或地板来进行划分。然后,每个消耗部回路具有一个或多个消耗部以及供应这个或这些的消耗部回路泵。另外,调节控制元件通常被布置在至少一个消耗部的每个消耗部回路中,该调节控制元件调节通过各个消耗部或多个消耗部的体积流量。可选地,调节通过消耗部的体积流量可以在消耗部回路中直接通过泵的速度调节来执行。

通常,消耗部回路被连接到共用的供应线路,即带有一个或多个发生部回路的至少一个加热或冷却发生部共用的流体线路(flowline)和回流歧管。在既可以加热又可以冷却的组合系统中,消耗部分别连接到自己的发生部回路的每个的至少一个加热发生部和至少一个冷却发生部,其中可选地,具有一个或另一个发生部类型的发生部回路正在运行。

一个发生部回路或多个发生部回路通常通过传递点连接到消耗部回路。例如,这样的传递点可以是液压分离器、热交换器或溢流线路,其中不同的传递点具有不同的特性并满足不同的需求。如果例如由于发生部回路和消耗部回路之间的距离而必须克服大的压力损失,则可以直接或通过供给回路来执行联接。这会产生两个传递点:发生部回路和供给回路之间的第一传递点以及供给回路和消耗部回路之间的第二传递点。从传递点到消耗部回路的视角来看,发生部回路或供给回路位于传递点的初级侧,而消耗部回路位于传递点的次级侧。

一般而言,系统中所需的体积流量由消耗部来限定。消耗部回路中的体积流量通常通过分配给各个消耗部的致动器进行控制。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消耗部回路泵的操作,采用具有泵电子系统的变速离心泵,在变速离心泵中,所谓的也称为δp-c控制器的恒定压力控制器和所谓的δp-c控制器的可变压力控制器被设置为检验的控制类型,可以在消耗部回路泵的泵电子系统中选择这种类型。可选地,为了通过致动器间接影响泵的速度,可以例如通过温度控制、湿度控制或体积流量控制来直接影响回路泵的速度。相反,并未建立对到布置在消耗部回路中的泵的传递点的初级侧的按需控制。人们知道控制对应于液压分离器或热交换器上的一个或多个温度差的初级侧泵的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在测量和技术控制方面成本较高和/或仅实现不完全的适应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变速离心泵的按需控制,该变速离心泵布置在到加热或冷却系统中的消耗部回路的传递点的初级侧上。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方法来实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提供了有利的进一步进展并且在下面进行描述。

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控制加热或冷却系统的至少一个第一循环泵的方法,该系统具有初级回路以及在传递点处与初级回路联接的次级回路,其中第一循环泵在初级回路中输送加热或冷却介质,并且在次级回路的至少一个局部区域中输送加热或冷却介质的至少一个速度控制的第二循环泵位于次级回路中,其中第一循环泵的体积流量通过与在传递点后方的次级回路的体积流量的函数相关性来控制。

通过根据次级侧的体积流量的这种体积流量控制,可以实现对初级侧的泵的按需控制,并且因此实现对初级侧的泵的节能控制。因此,初级体积流量被配置为足够高以向消耗部提供期望的加热输出,并且另一方面,为了节能,初级体积流量没有必要太高。

根据本发明的控制可应用于所有具有通过至少一个传递点联接的初级和次级回路的加热或冷却系统。因此,初级回路通常对应于发生部侧,并且次级回路通常对应于消耗部侧。初级回路与次级回路彼此独立,初级回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发生部回路,并且次级回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消耗部回路。初级回路和次级回路可以通过传递点直接联接至彼此。然而,可选地,供给回路可以位于初级回路和次级回路之间,其通过对应的传递点联接至初级回路和次级回路。

对应于这种大量的系统拓扑结构,可以不同的方式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因此,仅就系统拓扑而言

-在第一设计变型中,发生部泵被联接到消耗部泵,

-在第二设计变型中,发生部泵被联接到两个或更多个并联消耗部泵(参见图3),

-在第三设计变型中,两个或更多个并联发生部泵被联接到两个或更多个并联消耗部泵(参见图5、图6),

-在第四设计变型中,供给泵被联接到消耗部泵,

-在第五设计变型中,供给泵被联接到两个或更多个并联消耗部泵(参见图1、图2),

-在第六设计变型中,发生部泵被联接到供给泵(参见图7),

-在第七设计变形中,两个或更多个并联发生部泵被联接到供给泵(参见图8)。

因为在设计变型4-7中,仅考虑了系统的一半,所以利用体积流量控制通过变型4和变型6、变型4和变型7、变型5和变型6(参见图4)以及变型5和变型7的组合涵盖了进一步的设计变型。下面描述不同的变型。

根据本发明,第一循环泵的体积流量通过与在传递点后方的次级回路的体积流量的函数相关性来控制。可通过对其进行数学描述,其中是待控制的第一循环泵的体积流量,是传递点后方的次级回路的体积流量,f是将循环泵的相应设定体积流量赋给次级侧体积流量的数学函数。如果仅在初级侧设置第一循环泵(第一、第二、第四、第五、第六设计变型),则设定体积流量对应于初级侧体积流量从而如果在初级侧设置两个或更多个第一循环泵(设计变型3和7),则设定体积流量对应于发生部专用的体积流量即发生部回路的体积流量,从而

根据设计变型,可以在传递点前方的初级回路的体积流量与在传递点后方的次级回路的体积流量成预定的比值的方式控制第一循环泵。因此,函数相关性可以通过数学方式被描述成其中a表示在传递点前方的初级回路的体积流量与在传递点后方的次级回路的体积流量的比值。因此,函数相关性被描述为线性相关性。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可以是a=1。这意味着第一循环泵可以这样控制,使得在传递点前方的初级回路的体积流量对应于在传递点后方的次级回路的体积流量然而,为了在次级回路中有足够的控制余量,应选择1.0和1.3之间的比值。

可选地,可以在传递点前方的初级回路的体积流量与在传递点后方的次级回路的体积流量保持预定的距离的方式控制第一循环泵。因此,函数相关性可以通过数学方式被描述成其中b表示在传递点前方的初级回路的体积流量与在传递点后方的次级回路的体积流量之间的距离实际上形成大于零的偏差。

此外,可以发生后两种变型的组合,其中,然后控制第一循环泵,使得在传递点前方的初级回路的体积流量与在传递点后方的次级回路的体积流量的函数相关性对应于函数其中系数a描述两个体积流量的线性相关性,系数b表示偏差。

初级回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发生部回路,其中至少一个加热发生部或冷却发生部加热或冷却加热或冷却介质并且通过串联连接的发生部泵将发生部回路的加热或冷却介质输送至加热发生部或冷却发生部,其中待控制的第一循环泵是该发生部泵。

可选地,对于这种变型或这种变型的进一步进展,初级回路可以包括并联连接的一些(m)个发生部回路,其中至少一个加热或冷却发生部分别加热或冷却加热或冷却介质,与各个加热或冷却发生部串联连接的发生部泵输送发生部专用的体积流量其中待控制的第一循环泵是这些并联发生部泵中的一个。

优选地,在这种情况下,待控制的第一循环泵是位于峰值载荷发生部回路中的发生部泵。这意味着根据本发明的体积流量控制仅用于该峰值载荷泵。但是,其它基本载荷发生部回路的发生部泵不受控制或以其它方式控制。

如上所述,一个发生部回路或多个发生部回路可以通过传递点直接连接到次级回路,即不需要供给回路的中间连接。然而,根据可选的设计变型,可以设置这样的供给回路,以便补偿长距离输送的压力损失。从到次级回路/消耗部侧的传递点视角看,可设置这种供给回路作为初级回路的部分,即作为发生部回路的部分。然后,一个发生部回路或多个发生部回路通过传递点被间接地连接到次级回路。因此,初级回路可包括在传递点处与次级回路联接的供给回路,其中在供给回路中输送加热或冷却介质的供给泵位于供给回路中,其中待控制的第一循环泵是这种供给泵。然而,供给回路也有可能是次级回路的一部分,甚至可能形成这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传递点利用这种供给回路将初级回路联接到发生部回路。因此,在供给回路中输送加热或冷却介质的供给泵位于供给回路中。因为这种供给泵是次级回路的一部分,因此第二循环泵对应于该供给泵。要理解的是,这种变型尤其与对应于待控制的第一循环泵的发生部装置泵相结合。供给泵可以不与第二泵相同的方式受控或者供给泵可以例如根据差压、温度或体积流量自主受控。

然而,根据另一种设计变型,这种供给泵以及发生部泵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进行体积流量控制。然后,在初级回路中或发生部侧存在将被控制的两个第一循环泵。在这种变型中,初级回路包括供给回路,其在传递点处被联接到次级回路并且通过第二传递点联接到发生部回路,其中在供给回路中输送加热或冷却介质并且形成另外的第一循环泵的供给泵位于供给回路中,以与一个第一循环泵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控制另外的第一循环泵。

与发生部侧的方式相同,次级回路还可以包括并联连接的一个或多个(n)消耗部回路,其中至少一个消耗部消耗来自加热或冷却介质的各自热或冷,并且其中与各个消耗部串联的单独控制的消耗部泵在各个消耗部回路中输送加热或冷却介质。通常,这种泵位于消耗部流动中。但是,它也可以位于返回流中。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泵系统,其包括用于在加热或冷却系统的初级回路中输送加热或冷却介质的至少一个第一循环泵以及在次级回路的至少一个局部区域中输送加热或冷却介质的至少一个第二循环泵,次级回路通过传递点处与初级回路联接,其中泵系统被设置成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

这特别意味着如上面和下面所描述的那样,泵系统被设置成控制与在传递点后方的次级回路的体积流量成函数相关性的第一循环泵的体积流量。这具有的优点是控制功能在没有建筑物自动化参与的情况下是可能的。因此,所涉及的泵优选地涵盖(取决于需要更多或更少量的设计变型)所有必要的(测量的)量,并且将这些量传递给待控制的至少一个第一泵。第一泵接收到这些量,并且根据本文所描述的数学规则确定其自身的待设定的体积流量。

因此,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在加热或冷却系统的初级回路中输送加热或冷却介质的循环泵,加热或冷却系统带有用于确定设定值的泵电子系统,其中调节其体积流量并且为此设置成计算与其它循环泵中的至少一个的体积流量成函数相关性的体积流量设定值,其它循环泵在加热或冷却系统(1)的次级回路(4)中提供加热或冷却介质的预期输送。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使用示例性实施例和附图解释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示出具有到次级回路的传递点的示例性加热系统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其中次级回路带有一个以上的消耗部回路;

图2示出根据图1的在初级回路和消耗部回路中具有额外的温度测量点的加热系统;

图3示出带有初级侧发生部回路和一个以上的次级侧消耗部回路的另一示例性加热系统的示意图,其中初级回路和消耗部回路中具有温度测量点并且两个消耗部回路中具有流体混合器;

图4示出图3的加热系统通过初级侧发生部回路和次级侧消耗部回路之间的供给回路的扩展;

图5示出根据图3的加热系统通过初级回路中的一个以上的发生部回路的扩展;

图6示出根据图5的加热系统通过发生部回路中的温度测量点和回流混合器的扩展;

图7示出另一示例性加热系统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其中该系统具有初级侧发生部回路以及通过传递点联接到其的供给回路;

图8示出根据图7的加热系统通过初级回路中的一个以上的发生部回路的扩展;

图9示出作为传递点的热交换器;

图10出作为传递点的液压分离器;

图11示出作为传递点低损耗分布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加热系统1的一部分,其具有初级回路2以及通过传递点3联接的次级回路4。待控制的第一循环泵17在初级回路2中输送加热介质。两个速度控制的循环泵12位于次级回路4中,每个循环泵属于消耗部回路5并且在各个消耗部回路5中输送加热介质。这些循环泵12以流量优化的方式并联连接。因此,消耗部回路5也并联连接。每个消耗部回路5因此形成次级回路4的部分区域并且包括局部流体10和局部回流9。局部流体10来自中央次级流体线路7,其连接到传递点3的次级侧。局部回流9流入中央次级回流线路7,其同样连接到传递点3的次级侧。串联连接的消耗部6和消耗部回路泵12位于消耗部回路5内部,其中消耗部回路泵12布置在局部流10中。

与第二或右侧消耗部回路5相邻的两个粗破折号表示次级回路4还可以包括其它消耗部回路5。根据未示出的变型,次级回路4还可以仅包括一个消耗部回路5,使得在这种情况下分别仅设置一个单独的第二循环泵12。此外,应该注意的是,消耗部回路5不仅必须包括一个单独的消耗部6,如图1所示。相反,可以在每个消耗部回路5中设置可以彼此串联和/或并联的任意数量的消耗部6。

传递点4可以是热交换器3a(参见图9)、液压分离器3b(参见图10)或低损耗分布器3c(参见图11)。为了通过这些循环点3a、3b、3c中的一个进行传递,因为回路2、4是液压联接的,所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设定初级侧2上的体积流量而不会影响次级侧4的体积流量在热交换器3a的情况下,在初级侧和次级侧之间不发生质量传递,使得在初级回路2和次级回路4中可以使用不同的热交换介质。相反,在液压分离器和低损耗分布器的情况下,确实发生质量传递使得相同的热交换介质不可避免地在传递点3的初级侧和次级侧流动。在液压分离器3b的情况下,参见图10,在并联连接的第一消耗部回路5前方的分离器内存在较短的回路。对于低压分布器3c,在并联连接的最后一个消耗部回路5之后设置这种较短的回路23,其在分支后方将消耗部回路5的共用流分布器7连接到共用回流收集器8并将共用回流收集器8连接到最后一个并联消耗部回路5,参见图11。

待控制的第一循环泵17位于通向传递点3的初级侧的初级侧中央流体线路15中。在初级侧,中央初级回流线路16进一步远离传递点3。初级侧中央回流线路16和初级侧中央流体线路15以流体优化的方式连接,使得它们输送相同的体积流量

第一循环泵17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供给泵17c,即液压封闭的供给回路30的一部分,或者可以是如图3和图4所示的发生部泵17b,即发生部回路14的一部分。

对应于待控制的第一循环泵17的输送流量的体积流量在传递点3的前方的中央初级侧流体线路15中流动。在次级侧,次级体积流量在传递点3后方在中央流体线路7中流动,由此产生消耗部回路体积流量即两个子流量在这个设计变型中,这些消耗部回路体积流量对应于相应消耗部回路5中的相应消耗部回路泵12的输送流量。

应该注意的是,参照附图描述的加热系统也可以是冷却系统。如果关于这种加热系统1在下文中使用术语“加热的”和“加热”,则术语“冷却的”和“冷却”细节上作必要的修改也适用于冷却系统1。

根据本发明,现在控制与传递点3后方的次级回路4的体积流量成函数相关性的第一循环泵17的体积流量这意味着使用次级回路4的体积流量或者用于输送第一循环泵17的流量的设定值,或者由次级回路4的体积流量来计算这样的设定值。对于不同的系统类型,这在数学上被认为如下。

例如,次级回路4的体积流量可以在传递点3后方测量或计算,并且被选为第一循环泵17处的设定值或者针对第一循环泵17的体积流量的从次级回路4的测量或计算出的体积流量计算并且在第一循环泵17处设定的设定值

如果假定传递点3处的传递是绝热的,即对环境没有造成热损失,则在初级回路2和次级回路4之间根据等式(g1)应用能量守恒定律:

其中,

是初级回路2的体积流量,

是次级回路4的体积流量,

ρpri是在初级回路2中循环的介质的密度,

ρsec是在次级回路4中循环的介质的密度,

cp,pri是在初级回路2中循环的介质的比热容,

cp,sec是在次级回路4中循环的介质的比热容,

δtpri是在传递点3的初级侧的流体温度和回流温度之间的温差,

δtsec是在传递点3的次级侧的流体温度和回流温度之间的温差,

在初级侧的流体温度和回流温度之间的温差δtpri以及在次级侧的流体温度和回流温度之间的温差δtsec被称为“差距(spread)”或“温度差距”。

在液压分离器3b和低损耗分布器3c用作传递点3的情况下,由于在这两个回路之间存在质量传递,因此相同的介质在初级回路2和次级回路4中流动。对于热交换器3a就不是这样,可以提供不同的介质。尽管如此,但是因为不能使用或保持两种不同的热传递介质或冷却剂,所以本文通常在初级回路2和次级回路中也使用相同的介质,由此简化系统的构造和维护。主要是使用水或乙二醇或这些液体的混合物作为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

在传递点3的两侧介质相同的情况下,不考虑温度相关性,比热容cp,pri、cp,sec相等,并且密度ρpri、ρsec相等,从而可以减少等式1中的相应项。应用等式(g2)

当初级侧(发生部侧)体积流量根据等式g2被调整至次级侧(消耗部侧)体积流量时,因为彼此抵消,所以传递点3两侧的温度差距δtpri、δtsec也相等。从根据本发明的控制功能的意义来讲,因为发生部回路首先不会传递比消耗部所需的更多的体积流量,其次,当加热时不会比到达消耗部更高的流体温度(当冷却时不能提供比到达消耗部更低的流体温度),第三,当加热时,它不会得到比从消耗部回来更高的回流温度(当冷却时,它不会得到比从消耗部回来更低的回流温度),所以这可以理解为最优控制。

在(理想)液压分离器3b中(图10),在这种状态下不发生混合过程。在低压分布器3c的旁路23(图11)中,在这种状态下也不会产生溢流。在利用逆流热交换器3a(图9)进行传递时,在初级侧(pri)和次级侧(sec)之间以及在流体(vl)和回流(rl)中并且因此在热传递表面的整个区域中也存在相同的“驱动温度差”ttreib=tpri_vl-tsec_vl=tpri_rl-tsec_rl。

根据等式g2存在两个可能的测量变量,以便控制以初级体积流量近似于需要的方式控制初级侧循环泵17的速度,或通过近似于次级回路4的温度差距δtsec的初级回路2的温度差距δtpri或通过近似于次级侧体积流量的初级侧体积流量

然而,控制初级回路2的温度差距δtpri具有受控系统中存在热容干扰死区时间的缺点。因此,根据本发明,提出控制初级侧体积流量首先参照图1说明这种概念如何产生的。

根据图1所示的第一示例,初级回路2包括待控制的离心泵17,次级回路4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受控流动优化的并联输送消耗部回路泵12。初级侧离心泵17可以是供给泵17c,该供给泵17c由于发生部回路和消耗部回路5a之间的距离太大以及管道系统中的相关联的液压阻力将热交换介质输送到传递点3,输送到消耗部回路5a。然而,初级侧离心泵17也可以是发生部泵17b。

如果需要上述的最佳控制,即δtpri=δtsec等式g1被简化为:

对于初级侧离心泵17的体积流量控制,其当前输送流量被用作实际值。例如,这可以通过体积流量传感器在离心泵17的内部或外部直接测量或者根据其它物理量计算或估计。例如,可以从泵产生的压差和泵速进行计算。可以根据机械液压泵电机模型的模型等式,可选地考虑到电气-机械电机模型进行估算,如控制技术观察人员通常会这样做。

因此,等式g3被转换为初级侧体积流量因此,对于体积流量控制的相应设定值,适用以下内容:

因此,显而易见的是,传递点3的初级侧2和次级侧4的介质相同导致体积流量相等,即然而,在介质不同的情况下,用因子k对次级侧总体积流量进行加权,该因子k描述密度比和热容比的乘积。从而,

适用于

或者根据函数相关性

适用于

其中系数a描述两个体积流量的线性相关性,系数b描述偏差。

现在应该注意的是,根据图1,在次级侧上设置一个以上的消耗部回路5,使得存在消耗部回路专用的子流。因此,次级回路4的总体积流量对应于全部n个消耗部回路体积流量的总和,其可以通过数学简单地加在一起。

如上面在初级侧离心泵中所做的那样,可以直接测量、计算或估计消耗部回路泵12内部或外部的消耗部回路体积流量

在此背景下,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核心概念是控制初级侧离心泵17,使得用系数k对消耗部回路体积流量的总和,特别是次级回路4中的流动优化的并联输送消耗部回路泵12进行加权,如果需要,乘以预定比值a和/或加上预定偏差b,其中特别是在使用相同介质的情况下,系数k=1。

可以从单独的体积流量测量装置或者从消耗部回路泵12内的体积流量传感器来确定消耗部回路体积流量单独的体积流量测量装置具有它们可以安装在消耗部回路5内的任何点的优点。当消耗部回路5中存在再循环时,这是特别有利的,并且消耗部泵12输送通过消耗部6的体积流量而不是下面将要说明的较低的消耗部回路体积流量。

然而,相反,确定通过消耗部回路泵的消耗部回路体积流量具有省去用于测量消耗部回路中的体积的额外的外部测量技术。这样,无需为这种外部测量技术提供额外的电源以及用于传输测量数据的附加通信线路,由此将安装和维护工作和成本降至最低。通常,现代电子控制循环泵单元确定输送流量q用于其控制、用于操作点识别和/或诸如风险分析的其它附加功能,使得相应的测量技术和/或基于软件的确定方法已经在泵电子系统中可用。理想地,这样的泵单元与集成的体积流量确定一起用作消耗部泵12。

此外,当待控制的离心泵17基于消耗部回路体积流量自动确定设定值用于其泵电子系统中流量控制时,这是有利的。因此,确定的消耗部回路体积流量被输送到待控制的离心泵。在该设计变型中,估算单元被集成到初级侧离心泵17的泵电子系统中,该初级侧离心泵17根据等式g5和g6从计算得出可选地,只要不存在相同的介质,使用预定因子k来计算。然而,在待控制的泵17的泵电子系统中,该系数k也可以默认预设为k=1,使得在传递点3的两侧介质相同的情况下,没有必要执行对k的进一步设定或规定。

可以有利地直接从初级侧离心泵上的各个测量点,即例如从单独体积流量装置或从个别消耗部回路泵12执行消耗部回路体积流量vsec,i的传输。

根据可选变型,在外部估算单元28,例如在中央通信装置28中也可以执行从消耗部回路体积流量根据等式g5和g6确定设定体积流量中央通信装置28一方面与消耗部回路泵12通信,以便确定或请求这些消耗部回路体积流量另一方面与待控制的初级侧泵17通信,以便传送设定体积流量被传送。这同样适用于对外部估算单元的权重因子k的任何可能规定。

为了数据传输,体积流动测量装置和/或消耗部回路泵12包括合适的通信接口以便传输消耗部回路体积流量数据。现如今,现代泵单元已经具有诸如can、lon、bacnet、modbus、lan等通信接口,因此不需要额外的通信单元就可以将体积流量数据传输到待控制的泵。无线电模块在泵单元中也是众所周知的。在附图中,示出通过连接到数据网络19的数据线缆的有线通信,初级侧离心泵17也连接到数据网络19。

如已经提到的,存在消耗部回路体积流量不等于布置在相应的消耗部回路中的消耗部回路泵12的消耗部流量的加热和冷却系统。例如,通过向局部回流线路9添加回流液体来为每个单独消耗部回路5a提供单独下降的流体温度是加热技术的惯例。例如,这是地板下加热的情况。如图2所示,为此目的,在相应消耗部回路5a中提供在图2中构造为三通控制阀的流体混合器11,流体混合器11设置在消耗部回路5a的局部流体线路10中并且通过混合器线路22连接到局部回流线路9。流体混合器11可以被机动化,特别是可以自动进行温度控制以在相应的消耗部回路5a中获得预定流体温度tvl,sec,i。

通过在消耗部回路5a中使用混合器11以将局部回流液体混合到局部流体10中,由消耗部回路泵12输送的体积流量的总和大于由传递点3提供的体积流量或流回传递点3的体积流量

只要在局部流体线路10中确定混合器11前方的流动方向上或在局部回流线路9中确定在混合器线路22分支后方的流动方向上的消耗部回路体积流量则这不是问题。因为与泵独立的体积流量测量装置可以布置在消耗部回路5a中的任何位置,所以基本上可以利用它来实现。然而,因为无论如何消耗部回路泵12都具有必要的手段,所以可以通过它执行确定消耗部回路体积流量,但是如果消耗部回路泵沿着流动方向在混合器11或所述分支后方,则为图2中的情况,不能立即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直接添加确定的消耗部体积流量为了使添加成为可能,可以执行对确定的消耗部体积流量的补偿。参照图2中的示例,因为左侧和中央消耗部回路5a每个都包括混合器11,所以这对于它们是必要的。

因此,根据本发明方法的有利的进一步发展,对通过消耗部回路泵12所确定的每个体积流量的补偿可以通过乘以消耗部回路专用的补偿值ci来执行。该补偿值ci优选地由混合器11后方的局部流体和相应消耗部回路5a的局部回流9之间的温差与与中央次级侧流体7和相应消耗部回路5a的局部回流9之间的温差的比值来形成。可选地,可以使用初级侧流体温度来代替中央次级侧流体温度。这具有不需要额外的测量技术来测量次级侧流体温度的优点。相反,可以求助于集成在离心泵中或者至少部分集成的测量技术用于检测温度。

因此,适当地,可以测量在混合器11后方的消耗部回路5a的局部流体10、局部回流9以及初级流体15的温度,并用于根据上述比例计算该消耗部回路5a的补偿值ci。检测局部流体7的温度可以通过布置在消耗部回路泵12外部的第一温度传感器31、33(参见图2-4)来执行。然而,可选地,因为消耗部回路泵无论如何都布置在流体线路10中,使得输送介质温度是流体温度,所以它可以被集成到此中并且测量输送流体的温度。检测局部回流9的温度可以通过布置在消耗部回路泵12外部的第二温度传感器32、34(参见图2-4)来执行。但是,如果消耗部回路泵12布置在消耗部回路5a的回流中,则第二温度传感器可以集成在该泵12中并检测输送介质温度。最后,检测初级中央流体15的温度通过可以布置在中央次级侧流体7中待控制的泵17外部或初级侧流体15中待控制的泵17外部(参见图2-4)或初级侧流体15中待控制的泵17内部的第三温度传感器24(参见图2-4)来执行。

根据图2的设计变型,第一和第二温度传感器31、32可以与相应消耗部回路5a的消耗部回路泵12通信并且将温度值传输到该消耗部回路泵12的泵电子系统。这可以通过传感器线路25以有线的方式或以无线电的方式利用泵集成或泵外部传感器来执行。然后,消耗部回路泵12将温度测量值传输到计算补偿值的泵电子系统中的待控制的初级侧泵17上。

然而,根据可选的设计变型,温度传感器还可以包括它们自己的通信接口,其具有相应通信能力并且通过无线电或导线连接到数据网络19。这允许向待控制的泵17直接提供温度测量值,使得关于数据传送通过消耗部回路泵12不绕行必须被实施。

以相同的方式,根据图2中的设计变型,第三温度传感器24可以与待控制的初级侧离心泵17通信,并将温度测量值传输到其泵电子系统。这可以通过传感器线路25以有线的方式或以无线电的方式利用泵集成或泵外部传感器来执行。

待控制的初级侧泵17由此从全部三个温度传感器24、31、32或24、33、34获得测量值,并且可以通过将局部流体温度和回流温度之间的差值除以中央流体温度和局部回流温度之间的差值来计算消耗部回路专用的补偿值ci。

应该注意的是,对待控制的初级侧泵17执行补偿值ci的计算并不是绝对必要的。相反,这也可以对其中一个消耗部泵执行补偿值ci的计算,使得它们提供正确的消耗部回路体积流量。在这种情况下,温度测量值,即所有消耗部回路泵12的中央流体温度必须被传输到相应消耗部回路泵12。这可以通过数据网络19以有线方式或通过无线电执行。此外,它可以通过待控制的泵17或通过第三温度传感器来执行。

根据另一代替方案,计算补偿值ci可以在中央估算单元中执行,该中央估算单元为待控制的初级侧泵提供设定体积流量。对应于上述可能性,温度测量值然后被传输到该中央估算单元。

为了确定各个补偿值ci,消耗部回路5a的局部流体10、局部回流9以及初级流体15的温度测量具有以下优点:可以大量使用泵中可用的测量技术,即原则上可以省去额外的自给自足外部温度测量技术。理想地,至少当相应泵处于流体中时,相应介质温度对应于流体温度。当消耗部回路泵12集成在局部流体10中时,它确定相应流体温度。当它集成在回流9中时,它测量相应回流温度。然后,连接到各个消耗部回路泵12的第二温度传感器34被集成在相应另一流体路径中。

如果使用中央次级侧流体温度代替初级侧流体温度来确定补偿值ci,则第三温度传感器布置在中央次级侧流体7中。然而,因为待控制的初级侧泵17和消耗部回路泵可能在远处延伸的加热系统1处距离中央次级流体7中的测量点较远,所以通信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是困难的。因此,第三温度传感器装备有自己的通信单元并将其连接到数据网络19是有利的。

下面说明确定补偿值ci的思路。

由于通过混合器11的热流量没有变化,即所以可以从混合器11之前和之后的温度差(差距)确定补偿值ci,可以通过其从混合器11后方的消耗部体积流计算混合器11前方的消耗部回路体积流量补偿值ci可以对应于上述温差的比例。因此,根据等式7:

适用于

其中,

是流入第i个消耗部回路5a的消耗部回路体积流量(混合器11前方的体积流量),

是流经一个消耗部或多个消耗部6的第i个消耗部回路5a的消耗部回路体积流量(混合器11后方的体积流量),

δtconsumer,i是第i个消耗部回路中的混合器11之后的流体10和回流9之间的温度差,以及

δtsec,i是在第i个消耗部回路中混合器11之前的流体10和回流9之间之间的温差。

为了确定补偿因子ci,可以在消耗部回路5a的四个点处,即在局部流体线路10中的混合器11之前(tvl,sec,i)和之后(tvl,consumer,i)以及局部回流线路9中旁路22的分支之前(trl,consumer,i)和之后(trl,sec,i)处发生温度测量,使得适用下面:

然而,为了计算补偿因子ci,使用以下知识,其观察结果减少了测量工作量:

一方面,因为温度通过局部回流线路9的分支进入混合器线路22,所以对于混合器11后方的温度差δtconsumer,i相同的回流温度对于混合器11前方的温度差δtsec,i也适用。因此,局部回流线路9中的单个温度测量就足够了,但是这必须是对带有流体混合器11的每个消耗部回路5a执行。

另一方面,混合器11前方的流体温度tvl,sec,i对于所有消耗部回路5a是相同的,从而可以使用中央流体温度tvl,sec代替混合器11前方的局部流体10的与消耗部回路有关的温度测量。

tvl,sec,1=tvl,sec,2=tvl,sec(g9)

考虑到这些关系,消耗部专用的补偿值ci可以确定如下:

当假设理想化条件下,使用液压分离器3b或低压分布器3c作为传递点3时,可以进一步假定通过分离器3b和分布器3c的流体温度保持相同,至少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只要初级质量流量大于或等于次级质量流量因此,应用tvl,sec=tvl,pri。由此假设,使用初级侧流体温代替次级侧流量温度tvl,sec。这具有以下优点:只要像今天的现代离心泵一样,待控制的初级侧泵17适当地配备有泵电子系统用于处理温度值,就不需要在次级流中布置附加的测量技术用于温度测量。然后这可以胜任测量电子并进行评估的任务。如果待控制的离心泵17被附加地布置在初级回路的流体中来代替外部温度传感器,则可以使用确定介质温度的泵集成温度传感器。

考虑到所做的假设,次级侧总体积流量由补偿的消耗部流量产生,但是补偿只需要混合器11处于消耗部回路5a中的情况下发生。

且(g11a)

因此,计算初级设定体积流量优选地使用等式g5、g11a和g11b来执行。

在图2所示的示例的情况下,适用下面

如果传递点3的理想化考虑被实际考虑代替,则应当考虑初级侧流体15和次级侧中央流体7之间的温降δtpri-sec:

tvl,sec=tvl,pri-δtpri-sec(g13)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进一步发展中,由g14代替g11b中的计算消耗部专用的补偿值ci:

在实际的大尺寸液压分离器3b的情况下,在调节体积流量时,在分离器3b中发生混合,其中在流体中从初级侧到次级侧的温降与在回流从初级侧到次级侧的温降相同。这同样适用于热交换器3a和低损耗分布器3c中的驱动温差。

如果没有考虑温降,则因为过高估计差距,所以等式11给出的次级体积流量结果太低。因此,初级体积流量也将被控制得太低。在液压分离器3b中,温度会被较大的次级体积流量混合向下,并且消耗部6将供应不足。

通常,即使使用至少一个加热回路,也不安装混合器,从而可以连续测量温降。

在无混合器的消耗部回路5b中(图2)中优选地确定温降δtpri-sec,这样在这个(第i个)消耗部回路5b中计算初级流体温度tvl,pri和次级局部流体温度tvl,sec,i之间的温差。:

δtpri-sec=tvl,pri-tvl,sec,i(g15)

在不具有混合器的消耗部回路5b中,次级流体温度tvl,sec与消耗部回路5a的局部流体10的温度tvl,sec,i相同:tvl,sec=tvl,sec,i,所以不需要测量该次级流体温度tvl,sec。相反,现有的测量点可以用于此。这意味着,在没有混合器5b的消耗部回路中,例如如图2右边所示,每次可以通过传递点3在流体15、10中测量温降δtpri-sec。

可选地或附加地,可以在流体混合消耗部回路5a中的回流介质处确定温降δtpri-sec,其中在全开式混合器11,即在局部流体中不存在混合回流介质的情况下,该消耗部回路5a中计算初级流体温度tvl,pri与混合器11后方的次级局部流体温度tvl,consumer,i之间的差值:

对于全开式混合器,δtpri-sec=tvl,pri-tvl,consumer,i(g16)

虽然现有的测量点可以用于此目的,但是在完全打开的混合器11的情况下,测量点处的次级流体温度tvl,sec在混合器11后方的消耗部回路5a的局部流体10中,tvl,sec=tvl,consumer,i,openvalve,因此不需要测量该次级流体温度tvl,sec。这意味着只要混合器11处于全开状态,则在流体15、10中通过传递点3测量温降δtpri-sec。

但是,这不必连续进行。计算温降δtpri-sec并保存至少一次就足够了。由于这种计算是基于测量值,所以只有当在混合器处于全开状态下才需要信息,该测量值是在一个估算点处,即优选在待控制的初级离心泵中,可选地在各个消耗部回路泵12中或在中央估算单元中已经可用。如果该信息可用,则从当前流量温度tvl,pri与tvl,consumer,i的差计算得出温降δtpri-sec。

例如,可以通过来自混合器11的相应打开信号进行信息的提供。打开信号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电传输到相应估算点。为此,可以在估算点和混合器11之间设置相应信号线,或者混合器11具有允许其连接到数据网络19的通信单元。

优选地,特别是每当混合器11处于全开时,每隔一段时间重复执行温降δtpri-sec的确定。这具有可以对温降δtpri-sec进行补偿和平均的优点。

此时应该补充的是,将g15插入g14导致补偿值ci=1,即,当混合器处于全开状态时,因为所确定的消耗部体积流量vconsumer,i对应于消耗部回路体积流量vsec,i,所以在数学上不需要对其进行校正。因此,在g11中,n=3,如图2,3和4所示,c3=1被设置并且未在g12中列出。

由于温降δtpri-sec与回流的温降相同,所以根据另一设计变型,可以在回流中而不是在流体中确定温降δtpri-sec。对等式15也是如此:

δtpri-sec=-δtsec-pri=-(trl,sec-trl,pri)(g17)

然而,为此目的,必须通过第四温度传感器26另外测量初级侧回流温度trl,pri。可以根据如下混合规则在次级回路中计算中央次级侧回流温度trl,sec。

消耗部专用的回流温度trl,sec,i由于它们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34进行测量而是已知的,并且根据等式g6、g7或g11a计算消耗部回路专用的体积流量

根据本发明,现在也在初级回路2中测量trl,pri,使得等式g17中的所有量都是已知的,并且这些量可以用于计算温降。

如果热交换器3a被用作传递点3,则在初级回路2和次级回路4中循环的介质可以改变。根据等式g5,由于介质的这种差异,加权因子k不等于1。由于在设计加热或冷却系统时要确定待使用的加热/冷却介质或多个介质,因此它/它们的密度和比热容原则上也是已知的并且可以是初级侧泵17本身的体积流量控制或可以是已经根据等式g5计算出的加权因子k的形式。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为此目的,也可以执行自动确定加权因子k。由于初级侧和次级侧的热流量必须相同(绝热传递),因此可从方程式g1得出:

因此,如先前参考各种可能性详细描述的那样,在传递点3的初级侧2确定温度差距δtpri和体积流量尤其是测量的温度差距δtpri和体积流量因此,优选地从集成在待控制的泵17中的一个体积流量传感器或者从泵17内的其它量计算得出初级侧体积流量第三温度传感器24和第四温度传感器36可以用于确定温度差距,其中优选地,待控制的初级侧泵17的泵电子系统确定与这些传感器值的差值。

根据本发明,可以根据前述等式g6、g7或g11a中的一个来计算次级侧4的体积流量

另外,可以计算次级侧4的差距δtsec,即次级侧流量温度tvl,sec与次级侧回流温度trl,sec之间的差值。

δtsec=tvl,sec-trl,secg(20)

因此,优选地从根据等式g18的混合规则确定次级侧回流温度trl,sec。次级侧流体温度tvl,sec可以从初级侧流体温度tvl,pri和传递点3的温降δtpri-sec计算得到。

tvl,sec=tvl,pri-δtpri-secg(21)

如前所述,由于初级侧流体温度tvl,pri也用于初级侧温度差距δtsec,所以在该点处可以获得并且可以使用。可以通过等式15或16或17和18中的一个所述的方式来确定温降δtpri-sec。

加权因子k的完整计算规则是考虑(即,具有温降的)实际传递点以及混合器影响消耗部回路5a,例如通过在等式g19中将等式g14和g16代入等式g11a、等式g22、g18和g16代入g21而获得:

且(g19)

且(g11a)

δtsec=tvl,pri-δtpri-sec-trl,sec(g20+g21)

δtpri-sec=tvl,pri-tvl,consumer,i(g16)

在嵌套的表示中,出于清晰和可读性起见,加权因子k的计算规则在此处被省略。尽管如此,计算规则可以表示和计算为一个数学上独立的表达式。

利用这种方式确定软件系数k,然后可以根据等式5计算待控制的初级侧离心泵17的设定体积流量并且因此在泵控制中设定该设定体积流量

在初级回路2中在图1和图2中所示的待控制的离心泵17可以是发生部18的流体15中的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的发生部泵17b,或者可以是如图4所示布置在供给回路30的流体35中的供给泵17c。当然,发生部泵17b和供给泵17c也可以布置在相应回流中。

根据图5所示的加热系统1的设计变型,初级回路2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发生部回路14。图5示出三个这样的发生部回路14a、14b。虽然图5示出每个发生部回路14a、14b中仅存在一个发生部18,但是每个发生部回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发生部18。发生部提供加热线路或者在冷却系统的情况下提供冷却线路。

发生部泵17a、17b被分配给每个发生部回路14a、14b,其在每个局部流体20中驱动加热介质并将其输送到中央流体15中。对于这种类型的加热系统1,没有必要控制所有的发生部泵17a、17b或相同地控制它们。相反,如果单独的发生部回路14b中的一个会具有必要的峰值载荷,并且其它发生部回路14a具有基本载荷,则情况发生变化。这些回路14a中的发生部18以最大的热传导的方式运行。这同样适用于基本载荷泵17a。只有用于峰值载荷发生部回路14b的泵17b适用于消耗部侧体积流量的波动,以便实现高能效的加热泵控制。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也必须仅适用于该峰值载荷泵17b,而基本载荷泵17a不受控制或以其它方式控制。

峰值载荷发生部回路14b中的发生部18根据期望的中央初级侧流体温度tvl,pri或中央次级侧流体温度tvl,sec调节其热传导,其中峰值载荷泵17b适用。如果热传导达到设定极限时而没有达到期望的流量温度tvl,pri或tvl,sec,则必须切断或接通包括相关联的发生部和相关联的基本载荷泵17a的基本载荷发生部回路14a。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设计变型,现在以初级侧2的总体积流量对应于次级侧的体积流量的方式控制分配给峰值载荷发生部回路14b的一个发生部泵17b。这意味着被分配给基本载荷发生部回路14a的发生部泵17a也必须考虑体积流量。因此,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分配给峰值载荷发生部回路14b的泵也被称为峰值载荷泵17b,并且与基本载荷发生部回路14a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泵17a也称为基本载荷泵。

如果假定存在m个发生部回路14a、14b,其中第p个发生部回路14b提供峰值载荷,其他发生部回路提供基本载荷,则以与等式g1相同的方式产生:

适当地,如前面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待控制的泵17b的输送流量表示期望的设定值变量。因此,通过从等式g22进行换算,根据本发明的体积流量控制导致该设定值变量:

且(g23)

因此,在具有一个以上的发生部回路14的设计变型中的设定值变量的计算规则不同于根据等式g5的计算规则,区别仅在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发生部回路14即基本载荷泵的体积流量也被确定并且从所确定的、可选地加权的次级侧4的体积流量中减去。发生部泵14a、14b的体积流量可以通过在相应的泵内或其外部或者通过泵本身或者通过体积流量测量装置测量或类似于之前的描述的计算来确定。

然后,基本载荷发生部回路14a的所确定的体积流量被传输到峰值载荷泵17b或另一个估算单元,以便确定待控制的峰值载荷泵17b的初级侧设定体积流量可以通过无线电或如图5所示通过数据线缆20和数据网络19来执行这种传输。

计算等式g23中的次级体积流量可以如其它设计变型中那样,特别是根据等式g6、g7或g11a中的一个来执行,特别是对于初级侧2和次级侧4的介质不同的回路而言,可以根据等式g19来执行。

根据另一个设计变型(未示出),例如,两个发生部回路14b可以涵盖根据需要产生变化的峰值载荷,而基本载荷由另外的发生部回路14a提供。基本载荷发生部18在该回路14a中以最大热传导的方式运行。其基本载荷泵17a也是如此。只有峰值载荷发生部回路14b的泵17b适应于消耗部侧体积流量的波动,以便实现高能效的加热泵控制。因此,在该设计变型中,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仅)用于这些峰值载荷泵17b,而基本载荷泵17a不受控制或以其它方式控制。因此,提供根据本发明控制的两个第一初级侧循环泵。

根据本发明方法的设计变型,现在以初级侧2的总体积流量对应于次级侧的体积流量的方式控制分配给峰值载荷发生部回路14b的发生部泵17b。

以与等式g23相同的方式确定由峰值载荷发生部回路14b的总和形成的体积流量,并且这种体积流量被均匀地分配或以预定比率分配给峰值载荷泵17b。因此,体积流量对应于峰值载荷发生部回路的热传导比率。

根据上述设计变型之一的进一步发展,在发生部回路14或一个、多个或全部发生部回路14a、14b中,混合器21可布置在初级回流线路16或初级局部回流线路中。图6示出具有发生部回路的这种发生部回路14a'、14b'。其中本文中的基本载荷发生部回路和峰值载荷发生部回路都包括这样的混合器21。

在该回流混合器21中,来自局部流体线路10的介质通过混合器线路22混合到回流线路9以提高回流温度。这样的布置对于在初级侧具有恒温锅炉18或热电联供装置单元的加热系统尤其有用。可以向这样的发生部回路14a',14b'类似地应用先前描述的关系和计算。

在这种情况下,类似于等式g7和g10插入其中,具有混合器的发生部回路14a',14b'的发生部专用的初级体积流量可以从对应发生部回路体积流量计算得到,如等式g24a和g24b所示:

且(g24a)

其中,

是流入第i个发生部回路14a'、14b'的发生部回路体积流量(回流混合器21之后的体积流量),

是流经第i个发生部回路14a'、14b'或发生部18的发生部回路体积流量(回流混合器21之前的体积流量),

ri是发生部专用的补偿值,

tvl,producer,i是在第i个发生部回路14a'、14b'分支到回流混合器21之前的初级局部流体20的温度,

trl,producer,i是第i个发生部回路14a',14b'中回流混合器21之后的初级局部回流19的温度,以及

trl,pri是中央初级侧回流16的温度。

在物理关系的表示中,由于它们与具有流体混合器11的消耗部回路相同,所以省去物理关系。因此,可以返回先前的实施例。

为了能够根据等式g24b计算每个发生部专用的补偿值,局部次级流体20和次级局部回流19的相应温度tvl,produced,i和trl,producer,i是必需的。这些根据本发明被确定并且被传输到估算点用于计算设定体积流量,即被传输到待控制的初级离心泵17或峰值载荷泵17b,或被传输到外部估算单元。与其它设计变型一样,确定可以通过测量来执行,从其它测量的量计算得到或通过从模型量估算得到。并且如在其它设计变型中那样,可以通过无线电或通过线缆,特别是通过介质线路25和数据网络19来执行确定,数据网络19使得确定位置与估算点通信。

如从图6清楚看到,例如,温度tvl,producer,i可以在发生部回路14a'、14b'分支到回流混合器21之前的初级局部流体20中通过温度传感器37来测量,并且被传输到该发生部回路的发生部泵17a,17b的泵电子系统。此外,温度trl,producer,i可以在回流混合器21之后的发生部回路14a'、14b'的初级局部回流20中通过温度传感器28来测量,并且被传输到该发生部回路14a'、14b'的发生部泵17a、17b的泵电子系统。布置在局部流体20中的温度传感器37可以被集成到相应发生部泵17a、17b中并且将其测量信号直接输送到其泵电子系统。可选地,它可以如在局部回流19中布置的温度传感器28那样通过传感器线路25连接到所述泵17a,17b的泵电子系统。

如图4所示,与消耗部回路4的传递点3可切换到供给回路30,以克服长距离和相关的压力损失。这种供给回路30直接附接到传递点3的初级侧,并连接到第二传递点29的次级侧,第二传递点29的次级侧再次附接到发生部回路14。在根据图4的示例中,在发生部侧设置单独的发生部回路14。在该设计变型中,根据本发明控制布置在供给回路30中的供给泵17c,即其体积流量根据消耗部专用的体积流量的总和来控制。

对于布置在发生部回路14中的发生部泵17b,也可以使用这种体积流量控制。因此,这种发生部泵也可以根据消耗部专用的体积流量的总和来控制其体积流量。这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即直接或间接来进行。

根据直接的方式,发生部泵17b可以例如从计算该值的供给泵17c或从中央估算单元接到必需的体积流量设定点。然而,发生部泵17b也可以计算本身的体积流量设定点。为此目的,所需的体积流量和温度值从消耗部回路5a、5b和供给回路30传输到发生部泵17b。在这两种情况下,发生部回路14中基本上不需要确定温度。

根据间接的方式,以其体积流量由供给泵17c的实际体积流量控制的方式控制发生部泵。从全面考虑,这种情况被视为供给回路30是一个或唯一的消耗部回路。从控制的视角来看,第二传递点29然后出现在第一传递点3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发生部泵17b不能由总体积流量控制,而仅由供给回路中的一个体积流量来控制,在使用不同介质的情况下,可选地乘以加权因子k。顺便提一句,这种情况要以与上述实施例和等式相同的方式来处理。

这同样适用于在发生部侧设置一个以上发生部回路14的情况(图中未示出)。在由图5和图6所示的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根据本发明只控制一个发生部泵17b的体积流量,即,其提供消耗部的热导率波动,而其它泵提供基本负荷。可以根据整个消耗部侧总体积流量或者根据简单的供给部侧体积流量来控制该峰值载荷泵17b。

附图标记

1加热系统

2到第一传递点的初级回路

2a到第二传递点的初级回路

3第一传递点

3a逆流板式热交换器

3b液压分离器

3c低损耗分布器

4次级回路

5消耗部回路

6消耗部

7中央次级流体线路

8中央次级回流歧管

9局部次级流体线路

10局部次级回流线路

11混合器、流体混合器

12循环泵、消耗部回路泵

13扩展容器

14发生部回路

14a基本载荷发生部回路

14b峰值载荷发生部回路

15初级流体线路

16初级回流线路

17循环泵

17a基本载荷发生部泵

17b峰值载荷发生部泵

17c、17d供给泵

18发生部/锅炉

19数据网络

20数据线缆

21混合器、回流混合器

22混合器线路

23旁路

24初级回路中的流量温度传感器

25温度传感器线路

26初级回路中的回流温度传感器

28中央通信装置

29第二传递点

30供给回路,到第一传递点的次级回路

31第一消耗部回路中的流体温度传感器

32第一消耗部回路中的回流温度传感器

33第二消耗部回路中的流体温度传感器

34第二消耗部回路中的回流温度传感器

35流体供给部回路

36回流供给部回路

37供给回路中的流体温度传感器

38供给回路中的回流温度传感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