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风面板、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60040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出风面板、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出风面板、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空调的种类越来越多,用户对空调的舒适度及功能的多样化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空调出风方式是影响其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一般都是通过调整出风方向及出风量来提高空调的舒适度。但是风量小了制冷或制热的效率就会降低,风量大了吹到人身上会感觉不舒服,而且还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改变出风口结构的出风面板、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出风面板,包括多个出风部,在所述多个出风部中至少包括一个导风出风部和一个透风出风部。

优选地,所述导风出风部为导风格栅结构,其上设置有导风板或者导风叶片;和/或,

所述透风出风部为多孔结构。

优选地,所述多孔结构为金属网格结构,或者,所述多孔结构为设置有多个通孔的板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出风面板为圆弧形结构或筒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多个出风部沿所述出风面板的周向排布。

优选地,所述多个出风部包括第一出风部、第二出风部和第三出风部,所述第一出风部位于所述第二出风部与第三出风部之间,所述第一出风部为导风出风部,所述第二出风部和所述第三出风部为透风出风部。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室内机,包括上述出风面板。

优选地,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外壳,所述出风面板位于所述外壳的内侧,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出风口,通过将所述出风面板旋转到不同的方位,使得不同的出风部位于所述出风口处以实现不同的送风模式。

优选地,通过将所述出风面板旋转到不同的方位,能够使得仅一个出风部位于所述出风口处,和/或,使得所述出风面板上相邻的两个出风部各有一部分位于所述出风口处。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上述室内机的控制方法,通过将所述出风面板旋转到不同的方位,实现不同的送风模式。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上述室内机的控制方法,所述出风面板包括第一出风部、第二出风部和第三出风部,所述第一出风部位于所述第二出风部与第三出风部之间,所述第一出风部为导风出风部,所述第二出风部和所述第三出风部为透风出风部;

所述室内机具有快速制冷/制热送风模式、无风感送风模式、第一分区域送风模式和/或第二分区域送风模式,

其中,在快速制冷/制热送风模式,仅所述第一出风部位于所述出风口处;

在无风感送风模式,仅所述第二出风部或仅所述第三出风部位于所述出风口处;

在第一分区域送风模块,所述第一出风部和所述第二出风部各有一部分位于所述出风口处;

在第二分区域送风模式,所述第一出风部和所述第三出风部各有一部分位于所述出风口处。

本发明提供的出风面板、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在出风面板上设置多个不同结构的出风部,并通过选择不同的出风部出风使室内机能够实现多种不同的出风模式,从而使室内机能够满足不同使用群体及使用环境的需求,室内机的舒适度也更好。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本发明出风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2-5示出室内机不同出风模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发明提供的出风面板包括多个出风部,在多个出风部中至少包括一个导风出风部和一个透风出风部,此处所述的导风出风部即指风经由此出风部吹出时会对风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例如导风出风部为导风格栅结构,其上设置有多片导风板或者导风叶片,通过导风板或者导风叶片对风形成导向,从而能够让风吹出时集中性好,送风距离远,但是会产生比较明显的风感;此处所述的透风出风部即指风经由此出风部吹出时不会对风产生导向作用,仅为风吹出提供一个出口,例如透风出风部呈多孔结构,从而使得风吹出后分散效果好,送风距离短,但吹出的风比较柔和,不会产生明显风感。通过改变出风面板的位置,使所述出风面板上不同的出风部与出风口的位置相对,实现多种不同的出风模式,增加室内机的功能,并提高室内机的舒适度。

出风面板的形状具体不限,可以为平板状,适用于普通的方形柜机,此时可通过平移出风面板来获得不同的出风模式。优选地,出风面板应用于圆柱形柜机出风面板设置为弧形、圆筒形或半圆筒形结构,所述出风面板上设置多个优选沿所述出风面板周向排布的出风部,多个出风部至少包括一个导风出风部和一个透风出风部。

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出风面板100为半圆筒形结构,包括第一出风部110、第二出风部120和第三出风部130,所述第一出风部110为具有导风作用的格栅结构,所述第二出风部120和第三出风部130为仅具有透风功能的多孔结构,优选地,所述多孔结构可以是网格结构,优选为金属网格结构;或者所述多孔结构可以是在板状结构上设置多个通孔形成的结构,所述通孔为圆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或其他任意形状。所述第一出风部110位于所述出风面板100周向上的中间部位,所述第二出风部120和第三出风部130分别位于所述出风面板100周向上的两个边缘处。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面板100上可以只设置第一出风部110和第二出风部120,通过所述第一出风部110和第二出风部120的切换实现出风模式的切换。

如图2-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室内机包括出风面板100、外壳200和底座300,所述外壳200连接到所述底座300上,所述外壳200上设置有出风口210,所述出风面板100设置在所述外壳200内侧,并可转动的连接到所述底座300上。所述底座300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出风面板100转动,所述出风面板100可以通过转动使其中一个出风部位于所述出风口210处,或者,使相邻的两个出风部各自有一部分位于所述出风口210处,实现室内机的多种不同的出风模式。

所述室内机的多种送风模式及控制方法具体如下:

如图2所示,当需要对室内实现快速制热或者制冷时,启动快速制热/制冷送风模式。控制所述出风面板100的第一出风部110位于所述外壳200的出风口210处,室内机风道内的风通过所述第一出风部110吹出。所述第一出风部110为具有导风功能的格栅结构,对出风有导向作用,出风更加集中,出风量较大,送风也更远,能够使室内实现较快速的制热或制冷。但是,由于出风集中,出风量较大,所述第一出风部110出风时会有比较强的风感,容易使人感觉不舒服,同时,也会有比较大的噪音。

如图3所示,当需要比较柔和的出风,例如室内有老人、孩子或者病人等特殊人群时,或者,睡觉的时候要求出风噪音更小,启动无风感送风模式。将所述出风面板100的第二出风部120(或第三出风部130)转至所述外壳200的出风口210处。由于所述第二出风部120和第三出风部130为网格结构,出风比较分散,风通过所述第二出风部120(或第三出风部130)吹出后分布更加均匀,风感更弱,噪音更小,舒适度更好。

如图4、5所示,当需要分区域送风时,启动分区域送风模式。所述分区域送风模式包括第一分区域送风模式和第二分区域送风模式,分别为:

第一分区域送风模式:将所述出风面板100上的所述第一出风部110的一部分和第二出风部120的一部分同时转至所述外壳200的出风口210处,可实现对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送风方式。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处110一侧的区域出风量大,温度调节速度快。位于所述第二出风部120一侧的区域出风量小,出风更加均匀柔和,舒适度更好。

第二分区域送风模式:将所述出风面板100上的所述第一出风部110的一部分和第三出风部130的一部分同时转至所述外壳200的出风口210处,可实现对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送风方式。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处110一侧的区域出风量大,温度调节速度快。位于所述第三出风部130一侧的区域出风量小,出风更加均匀柔和,舒适度更好。

所述分区域送风模式,使室内机能够实现同一房间内不同区域对出风模式的不同需求。

本发明提供的出风面板、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在出风面板上设置多个不同结构的出风部,使室内机通过调整出风部能够实现不同的出风模式,室内机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人群及使用环境变换出风模式,舒适度也更好。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