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挡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0041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挡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空调用附件,具体涉及一种空调挡风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已经成为家居和办公的必备电器,尤其在冬夏两季,空调更是被长时间的使用。空调在使用过程中虽然可以调节风口方向,但很多时候,空调风不可避免的是对着人体的头部、肩部或者身体的某些部位直吹,这对人体的健康会产生严重影响。

对此,专利文献CN205481636U中公开了一种空调挡风调节装置,包括出风挡板(相当于本申请案中的挡风板),所述出风挡板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通过固定卡片连接于空调;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伸缩片、旋转片,所述伸缩片的一端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固定卡片,所述旋转片的另一端卡接固定于所述出风挡板;所述出风挡板的上下两边均设置有可旋转的风向导向片(相当于本申请案中的导风板),所述风向导向片的内侧设置有若干片可旋转的导向旋转片。上述专利文献中的空调挡风调节装置安装使用时,可通过出风挡板实现挡风,避免空调出风直吹人体。实践操作中,空调运行时挡风板两侧温差较大时,挡风板会因被空调风吹的太凉而出现冷凝水,进而影响使用效果,因此上述专利文献中的结构还需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对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空调挡风装置,使用该空调挡风装置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挡风板上冷凝水的形成,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调挡风装置,包括安装架、连接组件和挡风板,所述挡风板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安装架相连;所述挡风板为中空板状结构,其内具有沿挡风板长度方向贯通的空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挡风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将所述空腔两端开口封堵的端盖。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安装架可伸缩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挡风板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架内侧设有限位板,所述安装架与所述限位板之间设有安装间隙,所述安装间隙内设置有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并可沿轴向移动的齿轮,所述齿轮一侧中心位置设有向外伸出所述安装架的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外端固定有旋钮,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插入所述安装间隙内,并在该端成型有沿第一连接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适于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第一凸齿,所述安装架上设有适于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第二凸齿,所述第一连接件被锁定时,所述齿轮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所述第一凸齿和所述第二凸齿均相啮合,解除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锁定时,向内按压所述旋钮使所述齿轮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向内移动与所述第二凸齿脱离啮合而与所述第一凸齿保持啮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的齿盘,以及连接两齿盘的连接构件,所述两齿盘相对的面上设有相匹配的齿,多个所述的齿围绕所述齿盘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螺栓、螺母和螺旋压簧,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螺旋压簧和两齿盘的中心孔后与所述螺母螺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挡风板侧边可转动设置有导风板,所述挡风板侧边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弧形插槽,所述导风板的侧边设有与所述弧形插槽插接配合的连接轴;所述弧形插槽的内侧成型有定位凸台,在所述连接轴周面上成型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凸台与定位槽相配合将导风板定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挡风板的背面成型有沿其长度方向贯通的连接插槽,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具有适于与所述连接插槽插接配合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与所述连接插槽插接从而将所述挡风板和第二连接件连接。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发明中,挡风板为中空结构且其内具有沿挡风板长度方向贯通的空腔;空腔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挡风板内外进行隔绝,缩小了挡风板内外温差,从而能够抑制挡风板上冷凝水的产生,提升空调挡风装置的使用效果;进一步,在所述挡风板两端设置端盖将空腔两端封闭从而得到相对密闭的空腔,这样一来,增强了空腔隔热的效果,从而更为有效的抑制冷凝水的形成。(2)采用本发明中的空调挡风装置,在调节挡风距离时,向内按压所述旋钮使所述齿轮向内移动与所述第二凸齿脱离啮合(与所述第一凸齿仍保持啮合)后,旋转所述旋钮从而通过齿轮带动第一连接件伸缩移动,同时带动挡风板移动,当挡风板移动到适当位置后,停止旋转所述旋钮并撤去施加在所述旋钮上的压力,所述齿轮则在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外移动复位,使齿轮再次与第一凸齿和第二凸齿相啮合达到自锁目的,从而将第一连接件锁定牢靠,此时挡风板亦被锁定牢靠;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空调挡风装置,在调节挡风距离时无需使用工具,徒手通过按压与旋转相结合的操作即可完成挡风距离的调节,操作便捷,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空调挡风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位图1所示空调挡风装置的正向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安装架与连接组件的分解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角度调节机构的分解视图;

图7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安装架;11-第二凸齿;2-连接组件;21-第一连接件;211-第一凸齿;22-第二连接件;221-插接部;23-角度调节机构;231-齿盘;232-齿;233-螺栓;234-螺母;235-螺旋压簧;3-挡风板;31-弧形插槽;32-定位凸台;33-连接插槽;4-限位板;5-齿轮;51-安装轴;6-旋钮;7-复位弹簧;8-导风板;81-连接轴;82-定位槽;9-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中空调挡风装置的具体结构做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空调挡风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安装架1、连接组件2和挡风板3,所述挡风板3通过所述连接组件2与所述安装架1相连;所述挡风板3为中空板状结构,其内具有沿挡风板3长度方向贯通的空腔;空腔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挡风板3内外进行隔绝,缩小了挡风板3内外温差,从而能够抑制挡风板3上冷凝水的产生,提升空调挡风装置的使用效果;进一步,在所述挡风板3两端设置端盖将空腔两端封闭从而能够得到相对密闭的空腔,这样一来,增强了空腔隔热效果,从而更为有效的抑制冷凝水的形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第一连接件21、第二连接件22和角度调节机构23,所述第一连接件21的第一端通过所述角度调节机构23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21的第二端与所述安装架1可伸缩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22的第二端与所述挡风板3连接。通过设置安装架1与第一连接件21为可伸缩连接,并在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连接,这样一来在实践操作中用户可根据需要调节挡风距离和挡风角度。所述安装架1和所述第一连接件21的可伸缩连接结构及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参看图7所示,所述挡风板3的背面成型有沿其长度方向贯通的连接插槽33,所述第二连接件22的第二端具有适于与所述连接插槽33插接配合的插接部221,所述插接部221与所述连接插槽33插接从而将所述挡风板3和第二连接件22连接;采用上述结构有利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2与挡风板3的连接,并且第二连接件22与挡风板3的连接位置便于调节,以满足不同空调对于安装尺寸的需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优化的可伸缩连接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安装架1内侧设有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可与安装架1一体成型,或者通过组装方式(如螺丝固定、焊接或卡接等)与安装架1连接,所述安装架1与所述限位板4之间设有安装间隙,所述安装间隙内设置有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并可沿轴向移动的齿轮5,所述齿轮5一侧中心位置设有向外伸出所述安装架1的安装轴51,所述安装轴51的外端固定有旋钮6,所述第一连接件21的第二端插入所述安装间隙内,并在该端即L1箭头所指方向成型有沿第一连接件2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适于与所述齿轮5相啮合的第一凸齿211,所述安装架1上设有适于与所述齿轮5相啮合的第二凸齿11,所述第一连接件21被锁定时,所述齿轮5在复位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与所述第一凸齿211和所述第二凸齿11均相啮合,解除所述第一连接件21的锁定时,向内按压所述旋钮6使所述齿轮5克服复位弹簧7的弹力向内移动与所述第二凸齿11脱离啮合而与所述第一凸齿211保持啮合。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空调挡风装置,在要调节挡风距离时,向内按压所述旋钮6使所述齿轮5向内移动与所述第二凸齿11脱离啮合(与所述第一凸齿211仍保持啮合)后,旋转所述旋钮6从而通过齿轮5带动第一连接件21伸缩移动,同时带动挡风板3移动,当挡风板3移动到适当位置后,停止旋转所述旋钮6并撤去施加在所述旋钮6上的压力,所述齿轮5则在所述复位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向外移动复位,使齿轮5再次与第一凸齿211和第二凸齿11相啮合达到自锁目的,从而将第一连接件21锁定牢靠,此时挡风板3亦被锁定牢靠;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空调挡风装置,在调节挡风距离时无需使用工具,徒手通过按压与旋转相结合的操作即可完成挡风距离的调节,操作便捷,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给出一种优化结构的角度调节机构: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角度调节机构23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上的齿盘231,以及连接两齿盘231的连接构件,所述两齿盘231相对的面上设有相匹配的齿232,多个所述的齿232围绕所述齿盘231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螺栓233、螺母234和螺旋压簧235,所述螺栓233依次穿过所述螺旋压簧235和两齿盘231的中心孔后与所述螺母234螺接。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将挡风板3在多个角度位置进行锁定,在调节挡风板3的挡风角度时,用力扳转挡风板3使两齿盘231发生相对转动,转动到位后两齿盘上的齿相啮合,从而将挡风板3锁定。实践操作中,可进一步在上述角度调节机构上增设下述结构:所述齿盘231面向所述螺旋压簧235的一侧设有适于容纳所述螺旋压簧235的容纳腔,并在容纳腔处设置盖板,所述螺栓233依次穿过所述盖板中心、所述螺旋压簧235和两齿盘231的中心孔后与所述螺母234螺接,这样一来,盖板能将螺旋压簧235遮住,从而增加了美观性。除此之外,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角度调节机构结构。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参考图1和图7所示,所述挡风板3侧边可转动设置有导风板8,所述挡风板3侧边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弧形插槽31,所述导风板8的侧边设有与所述弧形插槽31插接配合的连接轴81,即连接轴81与弧形插槽31插接形成转动连接结构;所述弧形插槽31的内侧成型有定位凸台32,在所述连接轴81周面上成型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定位槽82,所述定位凸台32与定位槽82相配合将导风板8(在其可转动方向上)定位。在实践操作中,当用户需要调节风向时,可根据需要将导风板8转动适量角度,而无需对挡风板3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空调风向的调节更加方便,将导风板8调节到位后通过定位凸台32与相应位置的定位槽82配合将导风板8的位置锁定,从而避免导风板8容易在外力如来自空调风的吹力或者自身重力作用下自行转动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的所采用的复位弹簧7为螺旋压簧,装在所述安装间隙内所述齿轮5与限位板4之间,实践操作中,所述复位弹簧7可套设在安装轴上,其两端分别与旋钮6和安装架1外壁相抵,当然也可在上述两个位置均装设复位弹簧7以为齿轮5提供足够稳定的向外弹力;上述所述的复位弹簧优选采用塔簧,这样可减小复位弹簧7所需的安装空间。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