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回程真空烘干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3448发布日期:2018-11-02 23:2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烘干塔,具体是一种三回程真空烘干塔。

背景技术

现在东北市场上的烘干塔均采用高温强风烘干,干燥工艺流程为顺流、混流、逆流及组合型热风进行物料烘干,整个烘干过程为常压式,热能利用率低、功耗大、余热得不到利用,物料干燥后品质差、烘干时间长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人们采用了真空烘干技术,在低压的真空状态下给物料进行真空低温干燥,解决了热风温度高、物料烘干后品质差的问题;现在市场上的真空烘干的加热都是平行摆放的金属排管散热,导热散热效率低,排气效率低,烘干所需热能就增加很多。

现在市场上的热风烘干塔和真空烘干塔都是物料靠物料自重自上向下流动的单向烘干塔,为了达到干燥物料的目的,烘干塔所需要建设的高度都在17—25米,其制造难度大,过高的烘干塔受大风吹动摇晃,影响了烘干塔的安全度,17—25米高的烘干塔如果想建造中库房内,一般库房的高度就很满足安装单向烘干塔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设计出一种三回程真空烘干塔;三回程真空烘干塔的塔高是现在市场上的热风烘干塔和真空烘干塔的塔高的55%—60%,三回程真空烘干塔的换热装置为立体导热换热,增大了热能的导热散热,提高了塔内物料的干燥速度。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三回程真空烘干塔包括外干燥仓,内干燥仓,提升装置,热循环泵,卸料阀门,换热装置,加热装置,料斗,导气管,真空机组,支架,导热管。

所述的支架是工字钢制作的支架,或者是三角刚制作的支架,或者是金属条制作的支架。

所述的提升装置安装在内干燥仓仓内;提升装置和内干燥仓之间由支架支撑固定;支撑固定提升装置和内干燥仓的支架是金属条制作的支架。

所述的内干燥仓安装在外干燥仓内,内干燥仓和外干燥仓之间由支架支撑固定,支架是三角刚制作的支架;支撑固定外干燥仓和内干燥仓的支架是三角铁制作的支架。

所述的外干燥仓由支架支撑固定在地面上,外干燥仓在支架上固定;支撑固定外干燥仓的支架是工字钢制作的支架。

所述的提升装置的一端安装在内干燥仓内,提升装置的另一端延伸出外干燥仓。

所述的提升装置是斗式提升机,或者是搅龙提升机。

所述的斗式提升机包括电机,壳体,牵引件,料斗,驱动轮,改向轮,张紧装置,导向装置,进料口和卸料口。

所述的斗式提升机安装在内干燥仓的内部,斗式提升机在干燥仓内安装的形态是垂直状。

1、电机安装外干燥仓仓外的外干燥仓仓体上,电机的传动轴延伸进内干燥仓内,电机带动斗式提升机的驱动轮运动。

2、电机的传动轴延伸进外干燥仓时,电机的传动轴与外干燥仓仓体的连接位置由密封装置密封固定,传动轴与外干燥仓仓体的连接位置是固定密封不透气的。

3、斗式提升机的料斗把物料从下面的储藏中舀起,随着输送带或链提升到顶部,绕过顶轮后向下翻转,斗式提升机将物料倾入接受槽内。带传动的斗式提升机的传动带一般采用橡胶带,装在下或上面的传动滚筒和上下面的改向滚筒上。链传动的斗式提升机一般装有两条平行的传动链,上或下面有一对传动链轮,下或上面是一对改向链轮。

4、斗式提升机的出料口在外干燥仓内,内干燥仓内的物料通过斗式提升机的提升输送进入外干燥仓内。

5、斗式提升机具有输送量大,提升高度高,运行平稳可靠,寿命长显著优点,提升机适于输送粉状,粒状及小块状的无磨琢性及磨琢性小的物料。

所述的搅龙提升机包括驱动装置,传动轴,搅龙外筒,支架,螺旋叶片,密封装置,轴承装置。

所述的搅龙提升机的直径是180—380mm,搅龙提升机的高度是8500—16000mm。

所述的搅龙提升机的搅龙外筒的下端在内干燥仓的底部,搅龙外筒的上端连接在外干燥仓的上端的内干燥仓仓体上。

1、搅龙提升机在内干燥仓内安装的形态是垂直状,或者是倾斜状。

2、搅龙外筒和内干燥仓之间由支架支撑固定。

所述的搅龙提升机的搅龙外筒的下端端口是开口的,搅龙外筒的下端端口和内干燥仓的下端仓体之间是,谷物从内干燥仓底部的出料口进入搅龙外筒的进料口,谷物进到搅龙外筒的进料口处后,通过传动轴上的螺旋叶片旋转提升向上。

所述的搅龙提升机的搅龙外筒上端的出料口延伸出内干燥仓仓体;物料顺着龙外筒的出料口出来后,物料顺着内干燥仓上端锥形的内干燥仓仓体流入外干燥仓的仓内。

1、搅龙外筒的制作材料是带有通气孔的1—3mm厚度的金属板;带有通气孔的金属板便于仓内堆积物料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湿气的对流排放。

2、内干燥仓仓体的制作材料是带有通气孔的1—3mm厚度的金属板;带有通气孔的金属板便于仓内堆积物料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湿气的对流排放。

所述的搅龙提升机的传动轴上面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固定在传动轴上。

1、传动轴在搅龙外筒的内部。

2、传动轴上的螺旋叶片的外边贴在搅龙外筒的筒里面上。

所述的传动轴的上端贯通穿过外干燥仓内仓体上的轴承装置的轴承里,传动轴延伸出外干燥仓仓体外。

1、轴承装置安装固定在外干燥仓内部的仓体上。

2、外干燥仓内的仓体上的轴承装置起到固定支撑着延伸出搅龙外筒的传动轴的作用,轴承装置的轴承支撑着传动轴旋转。

所述的驱动装置通过支架固定在外干燥仓仓体上,固定驱动装置在外干燥仓仓体上的支架是金属条制作的支架。

1、驱动装置是液压马达,或者是气动马达,或者是电机。

2、传动轴延伸出外干燥仓仓体时,传动轴与外干燥仓仓体之间由密封装置密封,搅龙提升机工作时,传动轴与外干燥仓仓体之间不漏气。

3、内干燥仓内的谷物通过搅龙提升机来提升谷物工作的。

所述的驱动装置带动着延伸出干燥仓的仓体外的传动轴。

1、开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带动传动轴旋转运动。

2、内干燥仓内的物料可以靠物料自身的重力流到内干燥仓的底部,通过搅龙提升机的进料口进入搅龙外筒的下端,物料通过传动轴上的螺旋叶片的旋转作用而旋转向上,最后物料达到搅龙外筒的上端的出料口处。

3、搅龙外筒上端出料口处的物料顺着内干燥仓仓体向下流进外干燥仓仓内。

所述的密封装置是磁流体密封装置,或者是动态密封装置。

1、传动轴与外干燥仓仓体之间由密封装置密封。

2、搅龙提升机工作时,传动轴与外干燥仓仓体之间不漏气。

所述的内干燥仓安装外干燥仓内,内干燥仓和外干燥仓内之间由支架固定支撑。

所述的内干燥仓的内干燥仓仓体的制作材料是带有通气孔的1—5mm金属板。

所述的内干燥仓的横截面是圆形的,或者是方形的。

所述的内干燥仓的直径是1500—1800mm,内干燥仓的高度是6500—16000mm。

所述的内干燥仓的上端有进料口,内干燥仓的下端有出料口。

所述的内干燥仓的进料口是金属管制作的进料管。

1、内干燥仓的上端的进料口延伸出外干燥仓,内干燥仓进料口的进料管和外干燥仓仓体的连接处要固定焊接为一体,内干燥仓进料口的进料管和外干燥仓仓体之间是密封不透气的。

2、内干燥仓进料口的进料管上安装有卸料阀门。

所述的卸料阀门的出料口连接在内干燥仓进料口上,卸料阀门的进料口连接在料斗上。

1、所需要烘干的湿物料通过塔外设置的物料提升装置的提升输送进入料斗内备用,料斗内的物料通过卸料阀门进入内干燥仓仓内。

2、卸料阀门是关风器和电机,或者是阀门和电机。

3、卸料阀门用于连续不停的将料斗内的物料的排进内干燥仓的仓内,卸料阀门可以在旋转过程中保持动态密封,保障外干燥仓仓内的气体的一定真空度。

所述的换热装置安装在内干燥仓的仓内,内干燥仓内的换热装置安装在内干燥仓仓体和搅龙外筒之间。

所述的换热装置是列管式换热器,或者是热管换热器。

所述的换热装置通过支架固定在内干燥仓的内干燥仓仓体上,支架起到支撑固定换热装置的作用;支撑固定换热装置的支架是三角铁制作的支架。

所述的列管换热器的散热管的热能进口、热能出口延伸出内干燥仓仓体后,再延伸出外干燥仓仓体。

1、列管换热器的散热管的热能进口、热能出口延伸出内干燥仓后,安装在外干燥仓仓体上。

2、列管换热器的热能进口、热能出口延伸出外干燥仓仓体时,散热管和外干燥仓仓体的连接处固定密封为一体;列管换热器的散热管和外干燥仓仓体的连接处固定密封为一体。

所述的热管换热器通过支架固定在内干燥仓仓体上,支架起到支撑固定热管换热器的作用。

1、热管换热器的散热管的热能进口、热能出口延伸出内干燥仓仓体后,再延伸出外干燥仓仓体。

2、热管换热器通的散热管的热能进口、热能出口延伸出内干燥仓后,安装在外干燥仓仓体上。

3、热管换热器的散热管的热能进口、热能出口延伸出外干燥仓仓体时,散热管和外干燥仓仓体的连接处固定密封为一体,热管换热器的散热管和外干燥仓干燥仓的仓体的连接处固定密封为一体。

所述的内干燥仓仓内的换热装置是2—10层的换热装置。

1、内干燥仓仓内的换热装置和外干燥仓仓内的换热装置是一样的换热装置。

2、内干燥仓仓内的换热装置通过导热管连接在加热装置上;加热装置产生的热能由导热介质携带直接进入内干燥仓仓内的换热装置,内干燥仓仓内的换热装置直接给内干燥仓仓内的物料直接导热加热,内干燥仓内的换热装置为立体换热导热,热转换效率高且损耗小,增大了热能的导热散热,提高了导热换热速度,加快了物料的干燥速度。

所述的换热装置的热管换热器包括散热管,热管,导热介质。

1、热管的下端面是呈凹形状的,热管的下端面的凹形是对应散热管的管体形状的,热管的下端面贴合在散热管的管体上;热管下端面与散热管的贴合面积增大,就可以提高散热管内的热能对热管下端的热传导速度,增强热管内的导热工质的相变气化速度。

2、热管是呈上下状态立在散热管的管体上的,用焊机将热管与散热管的管体的贴合连接处焊接为一体。

3、热管的上端与热管的上端的之间由金属条的固定支撑。金属条增大了热管的坚固性,保证立着的热管不会摇摆,避免造成热管的下端与散热管的管体之间的断裂。

所述的热管换热器的散热管是呈螺旋盘管状态。

1、散热管呈螺旋盘管状态的热管换热器的中央位置是空心的。

2、散热管呈螺旋盘管状态的热管换热器的中央位置安装的是提升装置。

所述的散热管的一端是热能进口,另一端是热能出口。

1、内干燥仓内最上面一层热管换热器的散热管的热能进口通过导热管连接到加热装置;导热介质通过加热装置加热后,通过导热管进入干燥仓内最上面一层热管换热器的散热管的内部。

2、内干燥仓上面一层的热管换热器的散热管的热能出口通过导热管连接到相邻的下面一层的热管换热器的散热管的热能进口上;干燥仓上面一层的热管换热器的散热管内的导热介质通过导热管进入下面一层的热管换热器的散热管的内部。

3、内干燥仓内最下面一层热管换热器的散热管的热能出口通过导热管连接到加热装置。干燥仓内最下面一层热管换热器的散热管内的导热介质通过导热管流进加热装置内。

4、每层的热管换热器的依次通过导热管来连接、串联起来。

所述的热管包括金属管,导热工质,翅片。

1、翅片呈上下纵向的状态固定在金属管的管壁上;翅片和金属管是固定为一体的,翅片用于增加热管的散热面积,提高热管的热能的导热、散热速度。

2、翅片的厚度是1—3mm;翅片的高度是10—50mm。

3、金属管是两头封闭的金属管。

4、导热工质在两头封闭的金属管的管内部。

所述的散热管的直径是16—56mm,散热管的长度根据热管换热器需要设定;螺旋状的散热管的散热管与散热管的间距是28—58mm;挨着内干燥仓仓体的螺旋状散热管的散热管与内干燥仓仓体的间距是28—58mm;挨着搅龙外筒的螺旋状散热管的散热管与搅龙外筒的间距是28—58mm。

所述的热管的直径是18—58mm,热管的高度是300—1800mm,热管与热管的间距是28—58mm。

所述的外干燥仓的外干燥仓仓体的制作材料是2—8mm的金属板。

所述的外干燥仓的横截面是圆形的,或者是方形的。

所述的外干燥仓的两端是锥状;外干燥仓仓体的外面由保温层来保温。

所述的外干燥仓的直径是2500—3800mm,外干燥仓的高度是8500—18000mm。

所述的外干燥仓的下端有出料口;外干燥仓下端的出料口上安装有卸料阀门,卸料阀门连接着料斗。

所述的外干燥仓上有1—3个排气口;外干燥仓上的排气口通过导气管连接到真空机组上。

所述的导气管是金属管,金属管的两端口上有法兰;导气管的一端连接到外干燥仓的上端的排气口,导气管的另一端连接到真空机组。

所述的卸料阀门是关风器和电机,或者是卸料阀门和电机。

卸料阀门用于连续不停的将外干燥仓内的物料的排出外干燥仓,可以在旋转输送物料的过程中保持动态密封,保障外干燥仓仓内的气体的一定真空度。

所述的外干燥仓内的换热装置安装在外干燥仓的仓内,外干燥仓内的换热装置安装在内干燥仓仓体和外干燥仓仓体之间。

所述的换热装置是列管式换热器,或者是热管换热器。

所述的列管换热器通过支架固定在外干燥仓的外干燥仓仓体上,支架起到支撑固定列管换热器的作用;支撑固定列管换热器的支架是三角铁制作的支架。

1、列管换热器的散热管的热能进口、热能出口安装在外干燥仓仓体上。

2、列管换热器的散热管的热能进口、热能出口延伸出外干燥仓仓体。

3、列管换热器的热能进口、热能出口的散热管和外干燥仓仓体的连接处固定密封为一体;列管换热器的散热管和外干燥仓仓体的连接处固定密封为一体。

所述的热管换热器通过支架固定在外干燥仓仓体上,支架起到支撑固定热管换热器的作用;支撑固定热管换热器的支架是三角铁制作的支架。

1、热管换热器的散热管的热能进口、热能出口安装在外干燥仓仓体上。

2、热管换热器通的散热管的热能进口、热能出口延伸出外干燥仓仓体。

3、热管换热器的散热管的热能进口、热能出口延伸出外干燥仓仓体时散热管和外干燥仓仓体的连接处固定密封为一体,热管换热器的散热管和外干燥仓干燥仓的仓体的连接处固定密封为一体。

所述的外干燥仓仓内的换热装置是2—10层的热管换热器。

1、外干燥仓仓内的换热装置和内干燥仓仓内的换热装置是一样的换热装置。

2、外干燥仓仓内的换热装置通过导热管连接在加热装置上;加热装置产生的热能由导热介质携带直接进入外干燥仓仓内的换热装置,外干燥仓仓内的换热装置直接给外干燥仓仓内的物料直接导热加热,外干燥仓内的换热装置为立体换热导热,热转换效率高且损耗小,增大了热能的导热散热,提高了导热换热速度,加快了物料的干燥速度。

所述的换热装置的热管换热器包括散热管,热管,导热介质。

1、热管的下端面是呈凹形状的,热管的下端面的凹形是对应散热管的管体形状的,热管的下端面贴合在散热管的管体上;热管下端面与散热管的贴合面积增大,就可以提高散热管内的热能对热管下端的热传导速度,增强热管内的导热工质的相变气化速度。

2、热管是呈上下状态立在散热管的管体上的,用焊机将热管与散热管的管体的贴合连接处焊接为一体。

3、热管的上端与热管的上端的之间由金属条的固定支撑。金属条增大了热管的坚固性,保证立着的热管不会摇摆,避免造成热管的下端与散热管的管体之间的断裂。

所述的热管换热器的散热管是呈螺旋盘管状态。

1、散热管呈螺旋盘管状态的热管换热器的中央位置是空心的。

2、散热管呈螺旋盘管状态的热管换热器的中央位置安装的是内干燥仓。

所述的散热管的一端是热能进口,另一端是热能出口。

1、外干燥仓内最上面一层热管换热器的散热管的热能进口通过导热管连接到加热装置;导热介质通过加热装置加热后,通过导热管进入干燥仓内最上面一层热管换热器的散热管的内部。

2、外干燥仓上面一层的热管换热器的散热管的热能出口通过导热管连接到相邻的下面一层的热管换热器的散热管的热能进口上;干燥仓上面一层的热管换热器的散热管内的导热介质通过导热管进入下面一层的热管换热器的散热管的内部。

3、外干燥仓内最下面一层热管换热器的散热管的热能出口通过导热管连接到加热装置。干燥仓内最下面一层热管换热器的散热管内的导热介质通过导热管流进加热装置内。

4、每层的热管换热器的依次通过导热管来连接、串联起来。

所述的热管包括金属管,导热工质,翅片。

1、翅片呈上下纵向的状态固定在金属管的管壁上;翅片和金属管是固定为一体的,翅片用于增加热管的散热面积,提高热管的热能的导热、散热速度。

2、翅片的厚度是1—3mm;翅片的高度是10—50mm。

3、金属管是两头封闭的金属管。

4、导热工质在两头封闭的金属管的管内部。

所述的散热管的直径是16—56mm,散热管的长度根据热管换热器需要设定;螺旋状散热管的散热管与散热管的间距是28—58mm,挨着内干燥仓仓体的螺旋状散热管的散热管与内干燥仓仓体的间距是28—58mm;挨着外干燥仓仓体的螺旋状散热管的散热管与外干燥仓仓体的间距是28—58mm。

所述的热管的直径是18—58mm,热管的高度是300—1800mm,热管与热管的间距是28—58mm。

所述的导热管是金属管。

1、安装在外干燥仓外面的导热管由保温层包裹来保温。

2、安装在外干燥仓内部的导热管没有保温层的。

所述的导热管用于连接加热装置和换热装置,导热管起到输送导热介质的作用。

1、导热管的直径是48—128mm,导热管的长度根据需要设定。

2、导热管通过管头的法兰连接固定在换热装置的热能进口、热能出口上。

3、导热管通过管头的法兰连接固定在加热装置的热能进口、热能出口上。

所述的三回程真空烘干塔在干燥物料工作过程中,外干燥仓的仓内是密封的封闭状态。

所述的卸料阀门是高气密型关风器和液压马达,或者是高气密型关风器和气动马达,或者是高气密型关风器和电机。

所述的真空机组通过导气管来抽排外干燥仓、内干燥仓和提升装置内的气体及物料干燥时产生的湿气。

1、真空机组是冷凝器和真空泵,或者是风冷式真空泵。

2、在烘干物料的过程中,外干燥仓仓内的气压为0.025mpa至0.098mpa。

3、烘干机在烘干物料过程中产生的湿气中含有可凝性气体、不可凝性气体及杂质。烘干物料过程中产生的湿气中的可凝性气体通过冷凝器的冷凝变为液体水,可凝性气体的体积缩小85—96%,冷凝后的湿气才可以通过导气管进入真空泵,这样所通过真空泵抽排的气体体积就减少了,提高了真空泵的抽排气的效率。

所述的换热装置的热管的导热、换热、散热的工作流程如下。

1、导热介质通过加热装置加热后,携载热能的导热介质通过导热管上的热循环泵的输送进入外干燥仓的换热装置、内干燥仓的换热装置,导热介质携带的热能通过外干燥仓的换热装置、内干燥仓换热装置的散热管传导到热管的下端;导热介质的热能是靠散热管传导加热给热管导热加热的。

2、换热装置的热管下端管内的液体状的导热工质受热后汽化为气体状的导热工质。

3、气体状的导热工质携载的热能通过换热装置的热管的管壁和翅片传导给堆积在换热装置周围的物料上,释放出热能的气体状的导热工质冷凝为液体状的导热工质。

4、液体状的导热工质靠自身重力下坠到热管的下端,再次受热、汽化、冷凝,周而复始的来导热、换热、散热。

5、换热装置的热管是一个独立换热热管,散热管内的导热介质与热管是不相通的。当一根热管出现损坏泄漏,这根热管就不可以使用了,但是不影响整个换热装置的正常使用。

6、散热后的导热介质通过换热装置的散热管的热能出口流出换热装置的散热管,由导热管输送给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再次给导热介质加热,导热介质周而复始的加热、散热、加热、散热。

所述的热循环泵安装在导热管上。

1、热循环泵可以增大导热介质在导热管和散热管内的流速,提高热能的传导速度。

所述的导热介质在换热装置的散热管,导热管,加热装置的内部。

所述的导热介质是水,或者是导热油。

所述的导热介质通过加热装置加热后,携带热能的导热介质由导热管上的热循环泵来输送,经换热装置的散热管的热能进口进入换热装置的散热管内部,导热介质携带的热能通过散热管和热管传导给干燥仓内的谷物,散热后的导热介质通过换热装置的散热管的热能出口流出换热装置的散热管,由导热管输送给加热装置再次加热;周而复始的加热、散热、加热、散热。

所述的加热装置是燃烧炉,或者是锅炉,或者是热泵。

一种三回程真空烘干塔的物料干燥原理及独特优点效果。

1、三回程真空烘干塔的塔高是现在市场上的热风烘干塔和真空烘干塔等单向烘干塔塔高的55%—60%,降低了塔高,保障了三回程真空烘干塔的安全度。

2、真空低温干燥就是将被干燥的湿物料放置在密闭的干燥仓内,利用水分气化蒸发温度随环境压力降低而降低的原理,三回程真空烘干塔在烘干物料过程中的干燥仓内的真空度优化设定为—0.025mpa至—0.098mpa,在真空状态下实现36~60℃的低温干燥对物料进行干燥。在用真空机组抽真空的同时,换热装置对被干燥物料不断热导加热,干燥仓的仓内真空度越高空气阻力小,干燥仓内换热装置的立体换热热导的热能供应充分,物料内的水分的汽化速度就快,物料中水分的沸点越低,水分的汽化速度就越快,使物料内部的水分通过压力差或浓度差扩散到表面,水分子在物料表面获得足够的动能,在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后,逃逸到干燥仓的低压空气中,从而被真空机组抽走除去,达到了物料快速的真空低温干燥的目的。

3、三回程真空烘干塔内干燥物料的导热介质在“导热管、换热装置、加热装置”的封闭系统中循环再利用,例如80℃的导热介质在换热装置内导热散热后,返回到加热装置的导热介质的温度也能够达到50℃,导热介质再加热到所需要的80℃,其温差仅30℃,这样所需要的热能就减少很多,热能的有效利用率增加很大。加热装置通过导热介质直接给物料导热加热,热转换效率高且损耗小;干燥仓内加热装置的立体换热的换热面积增加了12—30倍,提高了真空状态下的导热换热速度,烘干物料的热能传输总量得到提高;导热介质在“导热管、换热装置、加热装置”的封闭系统中循环再利用提高了热能的有效使用率。

4、真空传导干燥的能耗指标为2800—4000kj/kg,而热风对流干燥的能耗指标为5500—7500kj/kg;热风对流干燥的热能有效使用率一般只有20—50%,而真空传导干燥的热能有效使用率在理论上可以接近100%,实际上真空传导干燥装置内的热能有效使用率可以达到60—80%。一般情况下真空传导干燥比热风对流干燥节能30—50%,这是因为真空传导干燥不需要热风加热物料,由排气散失的热损耗小,在恒速干燥段,由于真空或者减压降低了水的沸点,物料升温极小,热量几乎全部用来蒸发湿分,如接近或者小于临界含水率时,真空传导干燥的节能优势就越大。

本发明与现有烘干塔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三回程真空烘干塔的塔高是现在市场上的热风烘干塔和真空烘干塔的塔高的55%—60%,降低了塔高,保障了烘干塔的安全度;三回程真空烘干塔中携载热能的导热介质通过换热装置直接给物料传导加热,塔内的换热装置为立体换热导热,热转换效率高且损耗小,增大了热能的导热散热,提高了导热换热速度,加快了物料的干燥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三回程真空烘干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三回程真空烘干塔的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三回程真空烘干塔的内干燥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三回程真空烘干塔的外干燥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三回程真空烘干塔的换热装置的热管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三回程真空烘干塔的内干燥仓的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三回程真空烘干塔的外干燥仓的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三回程真空烘干塔的换热装置的热管换热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干燥仓(1),内干燥仓(2),提升装置(3),热循环泵(4),卸料阀门(5),换热装置(6),加热装置(7),料斗(8),导气管(9),真空机组(10),支架(11),导热管(12),进料口(13),出料口(14),热能出口(15),热能进口(16),驱动装置(17),导热介质(18),搅龙外筒(19),传动轴(20),螺旋叶片(21),密封装置(22),轴承装置(23),内干燥仓仓体(24),外干燥仓仓体(25),法兰(26),热管(27),散热管(28),排气口(29),物料流向标志(30),搅龙提升机(31),热管换热器(32),导热工质(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三回程真空烘干塔包括外干燥仓(1),内干燥仓(2),提升装置(3),热循环泵(4),卸料阀门(5),换热装置(6),加热装置(7),料斗(8),导气管(9),真空机组(10),支架(11),导热管(12)。

所述的支架(11)是工字钢制作的支架(11),或者是三角铁制作的支架(11),或者是金属条制作的支架(11)。

所述的外干燥仓(1)由支架(11)支撑固定在地面上,外干燥仓(1)在支架(11)上固定;支撑固定外干燥仓(1)的支架(11)是工字钢制作的支架(11)。

所述的内干燥仓(2)安装在外干燥仓(1)内,内干燥仓(2)和外干燥仓(1)之间由支架(11)支撑固定;支撑固定外干燥仓(1)和内干燥仓(2)的支架(11)是三角铁制作的支架(11)。

所述的提升装置(3)安装在内干燥仓(2)仓内;提升装置(3)和内干燥仓(2)之间由支架(11)支撑固定;支撑固定提升装置(3)和内干燥仓(2)的支架(11)是金属条制作的支架(11)。

如图1、图2所示的提升装置(3)的一端安装在内干燥仓(2)内,提升装置(3)的另一端延伸出外干燥仓(1)。

所述的提升装置(3)是搅龙提升机(31)。

如图2所示的搅龙提升机(31)包括驱动装置(17),传动轴(20),搅龙外筒(19),支架(11),螺旋叶片(21),密封装置(22),轴承装置(23)。

所述的搅龙提升机(31)的直径是280mm,搅龙提升机(31)的高度是9000mm。

所述的搅龙提升机(31)的搅龙外筒(19)的下端进料口(13)在内干燥仓(2)的底部位置,内干燥仓(2)的物料进入搅龙外筒(19)的进料口(13);搅龙外筒(19)的上端连接在内干燥仓(2)的上端的内干燥仓仓体(24)上。

1、搅龙提升机(31)在内干燥仓(2)内安装的形态是垂直状。

2、搅龙外筒(19)和内干燥仓(2)之间由支架(11)支撑固定。

如图2、图3所示的搅龙提升机(31)的搅龙外筒(19)的下端端口是进料口(13),内干燥仓(2)的内干燥仓仓体(24)和搅龙外筒(19)的相连的位置是内干燥仓(2)的出料口(14)。

1、物料从内干燥仓(2)底部的出料口(14)进入搅龙外筒(19)的进料口(13)。

2、物料进到搅龙外筒(19)的进料口(13)处后,通过传动轴(20)上的螺旋叶片(21)旋转提升向上。

所述的搅龙提升机(31)的搅龙外筒(19)上端的出料口(14)延伸出内干燥仓仓体(24);物料顺着搅龙外筒(19)的出料口(14)出来后,物料顺着内干燥仓(2)上端锥形的内干燥仓仓体(24)流入外干燥仓(1)的仓内。

1、搅龙外筒(19)的制作材料是带有通气孔的1.5mm厚度的金属板。

2、内干燥仓仓体(24)的制作材料是带有通气孔的1.5mm厚度的金属板。

如图1、图2所示的搅龙提升机(31)的传动轴(20)上面有螺旋叶片(21),螺旋叶片(21)固定在传动轴(20)上。

1、传动轴(20)在搅龙外筒(19)的内部。

2、传动轴(20)上的螺旋叶片(21)的外边贴在搅龙外筒(19)的筒里面的筒体上。

所述的传动轴(20)的上端贯通穿过外干燥仓(1)内的外干燥仓仓体(25)上的轴承装置(23)的轴承里,传动轴(20)延伸出外干燥仓仓体(25)外。

1、轴承装置(23)安装固定在外干燥仓(1)内部的外干燥仓仓体(25)上。

2、外干燥仓(1)内的外干燥仓仓体(25)上的轴承装置(23)起到固定支撑着延伸出外干燥仓仓体(25)的传动轴(20)的作用,轴承装置(23)内的轴承支撑着传动轴(20)旋转。

所述的轴承装置(23)包括挡圈、轴承,密封圈,挡板。

所述的驱动装置(17)通过支架固定在外干燥仓仓体(25)上;固定驱动装置(17)在外干燥仓仓体(25)上的支架(11)是金属条制作的支架(11)。

1、驱动装置(17)是电机。

2、传动轴(20)延伸出外干燥仓仓体(25)时,传动轴(20)与外干燥仓仓体(25)之间由密封装置(22)密封,搅龙提升机(31)工作时,传动轴(20)与外干燥仓仓体(25)之间不漏气。

3、内干燥仓(2)内的物料通过搅龙提升机(31)来提升物料工作的。

所述的驱动装置(17)带动着延伸出干燥仓仓体(25)外的传动轴(20)。

1、开动驱动装置(17),驱动装置(17)带动传动轴(20)旋转运动。

2、内干燥仓(2)内的物料可以靠物料自身的重力流到内干燥仓2)的底部,物料通过搅龙提升机(31)的进料口(13)进入搅龙外筒(19)的下端,物料通过传动轴(20)上的螺旋叶片(21)的旋转作用而旋转向上,最后初步烘干后的物料达到搅龙外筒(19)的上端的出料口(14)处。

3、搅龙外筒(19)上端出料口(14)处的初步烘干后的物料顺着内干燥仓仓体(24)向下流进外干燥仓(1)仓内。

所述的密封装置(22)是磁流体密封装置。

1、传动轴(20)与外干燥仓仓体(25)之间由密封装置(22)密封。

2、搅龙提升机(31)工作时,传动轴(20)与外干燥仓仓体(25)之间不漏气。

如图1、图3所示的内干燥仓(2)的横截面是圆形的。

所述的内干燥仓(2)安装外干燥仓(1)内,内干燥仓(2)和外干燥仓(1)之间由支架(11)固定支撑。

所述的内干燥仓(2)的内干燥仓仓体(24)的制作材料是带有通气孔的2mm厚度的金属板。

所述的内干燥仓(2)的直径是1600mm,内干燥仓(2)的高度是8000mm。

所述的内干燥仓(2)的上端有进料口(13),内干燥仓(2)的下端有出料口(14)。

所述的内干燥仓(2)的进料口(13)是金属管制作的进料管。

1、内干燥仓(2)的上端的进料口(13)延伸出外干燥仓(1),内干燥仓(2)的进料口(13)的进料管和外干燥仓仓体(25)的连接处要固定焊接为一体,内干燥仓(2)进料口(13)的进料管和外干燥仓仓体(25)之间是密封不透气的。

2、内干燥仓(2)的进料口(13)的进料管上安装有卸料阀门(5)。

所述的卸料阀门(5)的出料口连接在内干燥仓(2)进料口(13)上,卸料阀门(5)的进料口连接在料斗(8)上。

1、所需要烘干的湿物料通过三回程真空烘干塔塔外设置的物料提升装置的提升输送进入料斗(8)内备用,料斗(8)内的物料通过卸料阀门(5)进入内干燥仓(2)仓内。

所述的卸料阀门(5)是关风器和电机。

1、卸料阀门(5)用于连续不停的将料斗(8)内的物料的排进内干燥仓(2)的仓内,卸料阀门(5)可以在旋转输送物料的过程中保持动态密封,保障外干燥仓(1)和内干燥仓(2)仓内气体的一定真空度。

如图1、图3所示的换热装置(6)安装在内干燥仓(2)的仓内,内干燥仓(2)内的换热装置(6)安装在内干燥仓仓体(24)和搅龙外筒(19)之间。

所述的换热装置(6)是热管换热器(32)。

所述的内干燥仓(2)仓内的换热装置(6)是3层的热管换热器(32)。

1、内干燥仓(2)仓内的换热装置(6)和外干燥仓(1)仓内的换热装置(6)是一样的换热装置(6)。

2、内干燥仓(2)仓内的换热装置(6)通过导热管(12)连接在加热装置(7)上;加热装置(7)产生的热能由导热介质(18)携带直接进入内干燥仓(2)仓内的换热装置(6)内,内干燥仓(2)仓内的换热装置(6)直接给内干燥仓(2)仓内的物料直接导热加热,内干燥仓(2)内的换热装置(6)为立体换热导热,热转换效率高且损耗小,增大了热能的导热散热,提高了导热换热速度,加快了物料的干燥速度。

如图5、图6、图7、图8所示热管换热器(32)包括散热管(28),热管(27),导热介质(18)。

所述的散热管(28)的直径是46mm,散热管(28)的长度根据热管换热器(32)需要设定;螺旋状的散热管的散热管(28)与散热管(28)的间距是38mm;挨着内干燥仓仓体(24)的螺旋状散热管的散热管(28)与内干燥仓仓体(24)的间距是48mm;挨着搅龙外筒(19)的螺旋状散热管的散热管(28)与搅龙外筒(19)的间距是48mm。

所述的热管(27)的直径是48mm,热管(27)的高度是800mm,热管(27)与热管(27)的间距是45mm。

所述的热管(27)包括金属管,导热工质(33),翅片。

1、翅片呈上下纵向的状态固定在金属管的管壁上;翅片和金属管是固定为一体的,翅片用于增加热管的散热面积,提高热管的热能的导热、散热速度。

2、翅片的厚度是1—3mm;翅片的高度是10—50mm。

3、金属管是两头封闭的金属管。

4、导热工质(33)在两头封闭的金属管的管内部。

所述的热管(27)的下端面是呈凹形状的,热管(27)的下端面的凹形是对应散热管(28)的管体形状的,热管(27)的下端面贴合在散热管(28)的管体上;热管(27)下端面与散热管(28)的贴合面积增大,就可以提高散热管(28)内的热能对热管(27)下端的热传导速度,增强热管(27)内的导热工质(33)的相变气化速度。

2、热管(27)是呈上下状态立在散热管(28)的管体上的,用焊机将热管(27)与散热管(28)的管体的贴合连接处固定焊接为一体。

3、热管(27)的上端与热管(27)的上端的之间由金属条的固定支撑。金属条增大了热管(27)的坚固性,保证立着的热管(27)不会摇摆,避免造成热管(27)的下端与散热管(28)的管体之间的断裂。

4、热管换热器(32)的热管(27)是一个独立换热热管(27),散热管(28)内的导热介质(18)与热管(27)是不相通的。当一根热管(27)出现损坏泄漏,这根热管(27)就不可以使用了,但是不影响整个热管换热器(32)的正常使用。

如图3、图6所示内干燥仓(2)内的热管换热器(32)的散热管(28)是呈螺旋盘管状态。

1、散热管(28)呈螺旋盘管状态的热管换热器(32)的中央位置是空心的。

2、散热管(28)呈螺旋盘管状态的热管换热器(32)的中央位置安装的是提升装置(3)。

所述的散热管(28)的一端是热能进口(16),另一端是热能出口(15)。

如图1、图3、图5、图6、图8所示内干燥仓(2)内最上面一层热管换热器(32)的散热管(28)的热能进口(16)通过导热管(12)连接到加热装置(7);导热介质(18)通过加热装置(7)加热后,通过导热管(12)进入内干燥仓(2)内最上面一层热管换热器(32)的散热管(28)的内部。

2、内干燥仓(2)上面一层的热管换热器(32)的散热管(28)的热能出口(15)通过导热管(12)连接到相邻的下面一层的热管换热器(32)的散热管(28)的热能进口(16)上;内干燥仓(2)上面一层的热管换热器(32)的散热管(28)内的导热介质(18)通过导热管(12)进入下面一层的热管换热器(32)的散热管(28)的内部。

3、内干燥仓(2)内最下面一层热管换热器(32)的散热管(28)的热能出口(15)通过导热管(12)连接到加热装置(7)。内干燥仓(2)内最下面一层热管换热器(32)的散热管(28)内的导热介质(18)通过导热管(12)流进加热装置(7)内。

4、每层的热管换热器(32)的依次通过导热管(12)来连接、串联起来。

如图1、图4所示的外干燥仓(1)的外干燥仓仓体(25)的制作材料是3mm的金属板。

所述的外干燥仓(1)两端的锥状;外干燥仓(1)的横截面是圆形的;外干燥仓仓体(25)的外面由保温层来保温。

所述的外干燥仓(1)的直径是2800mm,外干燥仓(1)的高度是12000mm。

所述的外干燥仓(1)的下端有出料口(14);外干燥仓(1)下端的出料口(14)上安装有卸料阀门(5),卸料阀门(5)连接着料斗(8)。

所述的卸料阀门(5)的进料口连接在外干燥仓(1)的出料口(14)上,卸料阀门(5)的出料口连接在料斗(8)上。

1、外干燥仓(1)内烘干的物料通过卸料阀门(5)、料斗(8)排出外干燥仓(1)。

2、卸料阀门(5)是关风器和电机。

3、卸料阀门(5)用于连续不停的将外干燥仓(1)内烘干的物料排出外干燥仓(1),卸料阀门(5)可以在旋转输送物料的过程中保持动态密封,保障外干燥仓(1)和内干燥仓(2)仓内的气体的一定真空度。

所述的外干燥仓(1)上有2个排气口(29);外干燥仓(1)上的排气口(29)通过导气管(9)连接到真空机组(10)上。

所述的导气管(9)是金属管;导气管(9)的外面由保温层包裹来保温。

1、导气管(9)的两端口上有法兰(26)。

2、导气管(9)的一端连接到外干燥仓(1)的上端的排气口(29),导气管(9)的另一端连接到真空机组(10)。

如图1、图4、图7、图8所示的外干燥仓(1)内的换热装置(6)安装在外干燥仓(1)的仓内,外干燥仓(1)内的换热装置(6)安装在内干燥仓仓体(24)和外干燥仓仓体(25)之间。

所述的换热装置(6)是热管换热器(32)。

如图4、图5、图8所示的外干燥仓(1)仓内的换热装置(6)是3层热管换热器(32)。

1、外干燥仓(1)仓内的换热装置(6)和内干燥仓(2)仓内的换热装置(6)是一样的换热装置(6)。

2、外干燥仓(1)仓内的换热装置(6)通过导热管(12)连接在加热装置(7)上;加热装置(7)产生的热能由导热介质(18)携带直接进入外干燥仓(1)仓内的换热装置(6),外干燥仓(1)仓内的换热装置(6)直接给外干燥仓(1)仓内的物料直接导热加热,外干燥仓(1)内的换热装置(6)为立体换热导热,热转换效率高且损耗小,增大了热能的导热散热,提高了导热换热速度,加快了物料的干燥速度。

如图5、图7、图8所示的热管换热器(32)包括散热管(28),热管(27),导热介质(18)。

1、散热管(28)呈螺旋盘管状态的热管换热器(32)的中央位置是空心的。

2、散热管(28)呈螺旋盘管状态的热管换热器(32)的中央位置安装的是内干燥仓(2)。

如图4、图7、图8所示的散热管(28)的一端是热能进口(16),另一端是热能出口(15)。

1、外干燥仓(1)内最上面一层热管换热器(32)的散热管(28)的热能进口(16)通过导热管(12)连接到加热装置(7);导热介质(18)通过加热装置(7)加热后,携带热能的导热介质(18)通过导热管(12)进入外干燥仓(1)内最上面一层热管换热器(32)的散热管(28)的内部。

2、外干燥仓(1)上面一层的热管换热器(32)的散热管(28)的热能出口(15)通过导热管(12)连接到相邻的下面一层的热管换热器(32)的散热管(28)的热能进口(16)上;外干燥仓(1)上面一层的热管换热器(32)的散热管(28)内的导热介质(18)通过导热管进入下面一层的热管换热器(32)的散热管(28)的内部。

3、外干燥仓(1)内最下面一层热管换热器(32)的散热管(28)的热能出口(15)通过导热管(12)连接到加热装置(7)。外干燥仓(1)内的热管换热器(32)的散热管(28)内的导热介质(18)通过导热管(12)流进加热装置(7)内。

4、每层的热管换热器(32)的依次通过导热管(12)来连接、串联起来。

所述的热管换热器(32)的挨着内干燥仓仓体(24)的螺旋状散热管的散热管(28)与内干燥仓仓体(24)的间距是48mm;挨着外干燥仓仓体(25)的螺旋状散热管的散热管(28)与外干燥仓仓体(25)的间距是48mm。

如图1、图3、图4、图6、图7所示的导热管(12)是金属管,安装在外干燥仓(1)外面的导热管(12)的外面由保温层包裹来保温;安装在外干燥仓(1)、内干燥仓(2)内部的导热管(12)上没有保温层。

所述的导热管(12)用于连接加热装置(7)和换热装置(6),导热管(12)用于输送导热介质(18)。

1、导热管(12)的直径是58mm,导热管(12)的长度根据需要设定。

2、导热管(12)通过管头的法兰(26)连接固定在换热装置(6)的热能进口(16)、热能出口(15)上。

3、导热管(12)通过管头的法兰(26)连接固定在加热装置(7)的热能进口、热能出口上。

所述的三回程真空烘干塔在干燥物料工作过程中,外干燥仓(1)的仓内是密封的封闭状态。

所述的真空机组(10)是冷凝器和真空泵。

1、真空机组(10)通过导气管(9)来抽排外干燥仓(1)、内干燥仓(2)和提升装置(3)内的气体及物料干燥时产生的湿气。

2、在物料烘干的过程中,外干燥仓(1)仓内的相对压力为—0.065mpa。

所述的热管换热器(33)的导热、换热、散热的工作流程如下。

1、导热介质(18)通过加热装置(7)加热后,携载热能的导热介质(18)通过导热管(12)上的热循环泵(4)的输送进入外干燥仓(1)的热管换热器(32)、内干燥仓(2)的热管换热器(32)内部,导热介质(18)携带的热能通过热管换热器(32)的散热管(28)传导到热管(27)的下端;导热介质(18)的热能是由散热管(28)传导加热给热管(27)导热加热的。

2、热管(27)下端管内的液体状的导热工质(33)受热后汽化为气体状的导热工质(33)。

3、气体状的导热工质(33)携载的热能通过热管换热器(32)的热管(27)的管壁和翅片传导给堆积在热管换热器(32)周围的物料上,释放出热能的气体状的导热工质(33)冷凝为液体状的导热工质(33)。

4、液体状的导热工质(33)靠自身重力下坠到热管的下端,再次受热、汽化、冷凝,周而复始的来导热、换热、散热。

5、热管换热器(32)的热管(27)是一根根独立的热管(27),散热管(28)内的导热介质(18)与热管(27)是不相通的。当一根热管(27)出现损坏泄漏,这根热管(27)就不可以使用了,但是不影响整个热管换热器(32)的正常使用。

6、散热后的导热介质(18)通过热管换热器(32)的散热管(28)的热能出口(15)流出热管换热器(32)的散热管(28),导热介质(18)由导热管(12)输送给加热装置(7),加热装置(7)再次给导热介质(18)加热,导热介质(18)周而复始的加热、散热、加热、散热。

如图1所示的热循环泵(4)安装在导热管(12)上。

1、热循环泵(4)可以增大导热介质(18)在导热管(12)和散热管(28)内的流速,提高热能的传导速度。

2、导热介质(18)在热管换热器(32)的散热管(18),导热管(12),加热装置(7)的内部循环流动加热,导热,加热,导热。

所述的导热介质(18)是导热油。

所述的加热装置(7)是锅炉。

一种三回程真空烘干塔的物料烘干的工作流程如下。

1、导热介质(18)通过加热装置(7)加热后,携带热能的导热介质(18)由导热管(12)上的热循环泵(4)来输送,经热管换热器(32)的散热管(28)的热能进口(16)进入内干燥仓(2)和外干燥仓(1)的热管换热器(32)的散热管(28)内部,导热介质(18)携带的热能通过热管换热器(32)的散热管(28)和热管(27)传导给内干燥仓(2)和外干燥仓(1)内的物料上,散热后的导热介质(18)通过经热管换热器(32)的散热管(28)的热能出口(15)流出换热装置(2)的散热管(28),散热后的导热介质(18)由导热管(12)输送给加热装置(7)再次加热;周而复始的加热、散热、加热、散热。

2、启动卸料阀门(5)和搅龙提升机(31)上的驱动装置(17);卸料阀门(5)和搅龙提升机(31)开始工作。

3、启动真空机组(10)后,真空机组(10)通过导气管(9)开始排气抽外干燥仓(1)内的气体;外干燥仓(1)内的气体和物料干燥时产生的湿气通过真空机组(10)的抽排;外干燥仓(1)仓内的空气压力保持在—0.065mpa左右。

4、所要烘干的湿物料通过三回程真空烘干塔塔外设置的物料提升装置的提升输送进入料斗(8)内备用。如图1、图3中物料流向标志(30)所示:料斗(8)内的物料依次通过旋转的卸料阀门(5)、内干燥仓(2)的进料口(13)后,湿物料进入内干燥仓(2)仓内;内干燥仓(2)内的换热装置(6)为立体换热导热,热转换效率高且损耗小,增大了热能的导热散热,提高了导热换热速度,加快了物料的干燥速度。

5、导热介质(18)携载的热能通过热管换热器(32)的散热管(28)和热管(27)传导给堆积在内干燥仓(2)仓内的物料上;热能持续不断给内干燥仓(2)内的谷物传导加热,内干燥仓(2)仓内的谷物中的水分就不停的汽化。

6、内干燥仓(2)干燥仓(1)内初步干燥后的物料如物料流向标志(24)所示的,内干燥仓(2)内的物料靠物料自身的重力下坠到内干燥仓(2)下端底部的出料口(14)处,内干燥仓(2)底部出料口(14)处的物料通过搅龙提升机(33)的搅龙外筒(19)进料口(13)进入搅龙外筒(29)内;物料通过传动轴(20)上的螺旋叶片(21)的旋转作用而旋转向上,将初步干燥后的物料螺旋输送提升到搅龙外筒(19)的上端的出料口(14)处。

7、搅龙外筒(19)上端出料口(14)处的初步干燥后的物料依靠物料自身的重力下坠,初步干燥后的物料顺着内干燥仓仓体(24)向下流进外干燥仓(1)仓内;导热介质(18)携载的热能通过热管换热器(32)的散热管(28)和热管(27)传导给堆积在外干燥仓(1)仓内的物料上;热能持续不断给外干燥仓(1)内的物料传导加热,外干燥仓(1)仓内的物料中的水分就不停的汽化,外干燥仓(1)内的换热装置(6)为立体换热导热,热转换效率高且损耗小,增大了热能的导热散热,提高了导热换热速度,加快了物料的干燥速度,最后达到了物料干燥的目的。

8、真空机组(10)通过导气管(9)持续不停地排气抽外干燥仓(1)内的气体;外干燥仓(1)内的气体通过真空机组(10)的抽排,外干燥仓(1)仓内的相对压力为—0.065mpa左右。

9、干燥后的物料靠物料自身的重力下坠到外干燥仓(1))下端底部的出料口(14)处,干燥后的物料通过卸料阀门(5)、料斗(8)排出外干燥仓(1)。卸料阀门(5)用于连续不停的将外干燥仓(1)内烘干干燥后的物料排出外干燥仓(1),卸料阀门(5)可以在旋转输送物料的过程中保持动态密封,保障外干燥仓(1)和内干燥仓(2)仓内的气体的一定真空度。

以上是对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三回程真空烘干塔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及应用,具体实施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化,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