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轴、出风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1687发布日期:2018-08-14 16:4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阻尼轴、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空调器都会用到导风叶片作为吹风的导向件,导风叶片可相对出风框转动从而控制吹风方向。但因传动机构中存在虚位及间隙,尤其是叶片转轴与出风窗或轴套间隙,在运转时会产生抖动现象。在一些产品中,通过转轴与出风框之间的阻尼来使导风叶片的在转动时不产生抖动,但是导风叶片与出风框之间的阻尼不稳定,往往会产生阻尼较大,导风叶片转动困难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尼轴,其能够给导风叶片和出风框之间提供较为稳定的阻尼,不会使阻尼过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风结构,其包括上述的阻尼轴,其在导风叶片的转动稳定不抖动的同时,阻尼稳定,不易出现导风叶片与出风框阻尼过大而难以转动的情况。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导风叶片转动稳定不抖动,且阻尼稳定,不易出现因阻尼过大而导风叶片难以转动的情况。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阻尼轴,其包括具备弹性的轴体,轴体具备轴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轴体的外周面设有润滑槽;润滑槽由第一端端面向第二端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阻尼轴的润滑槽沿轴体的轴向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阻尼轴的第一端端面开设有向第二端延伸的盲孔;第一端端面还开设有至少两个向第二端延伸的条形孔;至少两个条形孔围绕盲孔布置;条形孔在径向上连通盲孔与外界;相邻的条形孔之间形成弹片;润滑槽位于弹片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阻尼轴的条形孔沿轴体的轴向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阻尼轴还包括与轴体连接的限位体;限位体凸出于第一端端面。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阻尼轴的限位体凸出于第一端端面的部分具备弧形或锥形的外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阻尼轴的限位体为沿阻尼轴的轴向延伸的轴状。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阻尼轴的限位体与轴体同轴。

一种出风结构,出风结构包括出风框、主动导风叶片、驱动部和上述的阻尼轴;主动导风叶片设置在出风框内;主动导风叶片的两端均与出风框可转动地配合;驱动部与主动导风叶片的一端传动连接;出风框上设置有阻尼壳;阻尼轴设置在阻尼壳内;轴体的具备润滑槽的外周面与阻尼壳接触;主动导风叶片与轴体的第二端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出风结构的阻尼壳包括筒体和筒盖;筒体的一端与出风框连接;筒体的另一端与筒盖可拆卸地连接;轴体的具备润滑槽的外周面与筒体的内周面连接;第一端靠近筒盖。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出风结构包括至少两个主动导风叶片,以及与主动导风叶片一一对应的驱动部。

一种空调器,其包括上述的出风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阻尼轴包括具有弹性的轴体,阻尼轴与其配合的部件转动连接时,由于轴体的弹性而实现过盈配合,从而产生阻尼。轴体的外周面设有润滑槽;润滑槽由第一端端面向第二端延伸,润滑槽可以储存一定的润滑剂,使得阻尼轴在使用过程中的阻尼较为稳定,不易出现因阻尼过大而难以转动的情况。

本发明的出风结构包括了出风框、主动导风叶片、驱动部和上述的阻尼轴;主动导风叶片设置在出风框内;轴体的具备润滑槽的外周面与出风框上的阻尼壳接触;主动导风叶片与轴体的第二端连接。这样可以使主动导风叶片因阻尼存在而不易抖动,并且阻尼轴能够储存一定润滑剂,从而使阻尼保持稳定,不会阻尼过大造成难以转动。

本发明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出风结构,因此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阻尼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出风结构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出风结构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出风结构局部的爆炸视图;

图5为图3中局部v的放大图;

图6为图2中局部vi的放大图。

图中:100-阻尼轴;110-轴体;110a-第一端;110b-第二端;111-条形孔;112-弹片;113-弹性空间;114-润滑槽;120-固定部;122-第一轴;124-第二轴;130-限位体;200-出风结构;210-出风框;212-筒体;213-筒盖;214-限位槽;215-卡扣;216-卡接孔;217-凸起;220-主动导风叶片;222-固定孔;224-从动导风叶片;226-导风连杆;230-驱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阻尼轴1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尼轴100,其包括轴体110、与轴体110固定连接的固定部120以及设置于轴体110的限位体130。阻尼轴100的轴体110具有在径向上的弹性,当阻尼轴100的轴体110与所要装配的孔过盈配合时,可以使阻尼轴100在绕轴线转动时产生阻尼,限位体130可以限制阻尼轴100在轴向上的运动,避免轴体110轴向抵接于壁面而产生过大的阻尼。

在本实施例中,阻尼轴100的轴体110具有轴向上第一端110a和第二端110b,轴体110的第一端110a端面开设有向第二端110b延伸的盲孔,并且第一端110a端面还开设有向第二端110b方向延伸的4个条形孔111。四个条形孔111将用于形成盲孔的侧壁分割为4个弹片112,4个绕轴体110周向设置的弹片112共同围成了一个弹性空间113,各个弹片112在轴体110的径向上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阻尼轴100的轴体110可以与其他部件的孔实现过盈配合,相对转动时,径向上具有弹性的轴体110可以提供阻尼。

进一步地,四个弹片112绕轴体110的轴线阵列设置,四个条形孔111因此也在轴体110的周向上阵列设置。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弹片112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减,可以是2个、3个或者4个以上。

在本实施例中,弹片112从轴体110的第二端110b沿轴体110的轴线方向延伸至第一端110a。弹片112的外侧面具有并排平行设置的多个润滑槽114,润滑槽114的延伸方向与弹片112的延伸方向一致。在本实施例中,润滑槽114的一端贯通轴体110第一端110a的端面,从而开放,以方便润滑剂从第一端110a进入润滑槽114从而一定时间内储存在润滑槽114内。在本实施例中,排列设置的润滑槽114是通过沿周向设置的波浪面形成的,弹片112的外周面在垂直于轴体110轴线的截面投影为波浪线。这样的外周面减少了轴体110与孔(阻尼轴100安装的目标位置)配合时的接触面,使阻尼不至于过大,同时具备储藏润滑剂的功能。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润滑槽114的形状和延伸方向均可以有所改变,比如使用v形槽、梯形槽、半圆槽等,润滑槽114的开设方向可以是沿轴体110的周向延伸或者与轴向呈一定夹角。润滑槽114的个数可以为1个、2个、3个或3个以上。

固定部120呈阶梯轴形,其包括较粗的第一轴122与较细的第二轴124。固定部120的第一轴122的远离第二轴124的一端与轴体110的第二端110b固定连接,第二轴124用于与其他需要安装的部件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固定部120与轴体110同轴。为了更好地与其他部件进行配合,第二轴124的截面形状为六边形,第二轴124的自由端具有倒角。

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固定部120可以为粗细均一的轴。第二轴124的的截面为六边形是为了与所配合的部件在转动方向上相对固定,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轴124的截面形状可以是三角形、矩形、椭圆形等其他形状,第二轴124的外周面距离其轴线不均等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体130为轴形,位于轴体110的弹性空间113内。限位体130的一端连接至弹性空间113靠近轴体110第二端110b的壁面,限位体130的另一端从弹性空间113靠近轴体110第一端110a的开口处伸出,限位体130的自由端凸出于第一端110a端面。进一步地,限位体130与轴体110同轴设置。

限位体130的作用是防止阻尼轴100在轴向窜动时,四个弹片112的自由端与其他部件产生面接触,产生巨大转动阻力。为了更好的进行限位而不至于产生过大阻尼,限位体130的自由端端面为球面。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限位体130自由端的端面可以为锥面等其他可以与其他部件的预接触面点接触的形式,甚至也可以采用较小或者较为光滑的面接触。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出风结构20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出风结构200的第一视角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出风结构200的第二视角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出风结构200局部的爆炸视图;图5为图4中局部v的放大图;图6为图2中局部vi的放大图。请参照图1至图6,出风结构200包括出风框210、主动导风叶片220、从动导风叶片224、驱动部230以及上述的阻尼轴100。主动导风叶片220设置在出风框210内;主动导风叶片220的两端均与出风框210可转动地配合;驱动部230与主动导风叶片220的一端传动连接。主动导风叶片220以及从动导风叶片224通过阻尼轴100与出风框210可转动地连接,并具有一定转动阻尼。

出风框210设置有阻尼壳,阻尼壳包括垂直设置于出风框210外侧的筒体212以及用于封盖筒体212自由端开口的桶盖。

筒体212与出风框210侧壁连接的一端贯通出风框210的侧壁,阻尼轴100的轴体110设置于筒体212的空腔内,阻尼轴100的固定部120伸入出风框210的内侧与主动导风叶片220连接。轴体110的弹片112在筒体212的空腔内有一定的轴向挤压变形,因此弹片112与筒体212的内侧在相对转动时具有一定阻尼。

筒盖213的内侧具有一个限位槽214,阻尼轴100的限位体130伸至限位槽214内,以便在轴向和径向上对限位体130进行限位。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槽214也可以省略。筒盖213的边缘设置有卡接孔216的卡扣215,筒体212的外侧具有与卡接孔216配合的凸起217,使得筒盖213能够更好的固定于筒体212。进一步地,卡扣215具有一定弹性以方便筒盖213的装卸。

在本实施例中,主动导风叶片220设置有固定孔222,固定孔222与固定部120配合以实现阻尼轴100和主动导风叶片220在绕轴线转动方向上保持相对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从动导风叶片224和出风框210同样由阻尼轴100与阻尼壳配合的方式连接起来,此处不再赘述。多个从动导风叶片224以及主动导风叶片220平行并排设置,并通过导风连杆226连接,使其转动同步。进一步地,出风结构200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动导风叶片220,并且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与主动导风叶片220一一对应的驱动部230。这样可以使各导风叶片的转动更加稳定。

本实施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图未示),其包括温控系统(图未示)、吹风系统(图未示)以及出风结构200。

阻尼轴100、出风结构200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阻尼轴100的轴体110与筒体212配合而可以相对阻尼转动,阻尼轴100的固定部120与导风叶片(包括主动导风叶片220和从动导风叶片224)的固定孔222配合,并且在转动方向上相对固定。因此,叶片在转动时不会产生虚位及间隙,因此不会产生抖动。弹片112与筒体212接触的外周面具有润滑槽114,可以储存一定量的润滑剂,使得在使用的一定时期内保持阻尼稳定,不会因为阻尼过大而产生转动困难的情况。限位体130使得导风叶片在轴向窜动时,弹片112不会抵接到筒盖213而产生过大的摩擦力。因此,该阻尼轴100与出风框210的配合可以在具备阻尼的情况下,具有较稳定的阻尼。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阻尼轴包括具有弹性的轴体,阻尼轴与其配合的部件转动连接时,由于轴体的弹性而实现过盈配合,从而产生阻尼。轴体的外周面设有润滑槽;润滑槽由第一端端面向第二端延伸,润滑槽可以储存一定的润滑剂,使得阻尼轴在使用过程中的阻尼较为稳定,不易出现因阻尼过大而难以转动的情况。

本发明的出风结构包括了出风框、主动导风叶片、驱动部和上述的阻尼轴;主动导风叶片设置在出风框内;轴体的具备润滑槽的外周面与出风框上的阻尼壳接触;主动导风叶片与轴体的第二端连接。这样可以使主动导风叶片因阻尼存在而不易抖动,并且阻尼轴能够储存一定润滑剂,从而使阻尼保持稳定,不会阻尼过大造成难以转动。

本发明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出风结构,因此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