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炭烧制前期的竹片晾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69462阅读:7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炭烧制前期的竹片晾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竹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竹炭烧制前期的竹片晾晒装置。属于竹炭加工辅助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竹炭是以三年生以上高山毛竹为原料,经近千度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炭。竹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其分子细密多孔,质地坚硬。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净化空气、消除异味、吸湿防霉、抑菌驱虫。与人体接触能去湿吸汗,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缓解疲劳。

目前,现有的竹材晾晒装置,把烧制前的竹材,经过裁切,切割成约1公尺长,再将竹子十字对刨成竹片,将竹片以绵绳或麻绳捆成一束,放置在空地中晒太阳,让青绿的竹子逐渐变黄,等竹子中的含水量减少13%~15%时,才能进行烧制。但是这种方式因为竹片成捆,内部极难接受到阳光的照射,降低了效率,影响了整体晾晒效果,席地而放的竹片,占用大量空间面积,不易于收纳和搬运,其次如果采取平台晾晒的方法,也会因为重量较重,缺少支撑,造成平台的损坏,这些都是实际存在而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炭烧制前期的竹片晾晒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竹炭烧制前期的竹片晾晒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和晾晒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内部设有晾晒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上设有主架,所述主架的末端设有旋纹,所述旋纹通过主架与支撑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晾晒装置上设有第一晾晒板,所述第一晾晒板的内部设有分板,所述分板的表面设有卡竹器,所述卡竹器通过分板与第一晾晒板固定连接,所述分板的背面设有固定圆轴,所述固定圆轴的末端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通过固定圆轴与分板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架的下方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部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通过连接柱与主架弹性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下方设有接块,所述接块通过连接柱与主架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接块的下方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通过接块与连接柱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晾晒板的下方设有第二晾晒板,所述第二晾晒板的下方设有第三晾晒板,所述第一晾晒板、第二晾晒板、第三晾晒板皆通过旋纹与主架旋转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分板的表面设有中孔,所述中孔与分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卡竹器的内部设有弧边分柱,所述弧边分柱通过第一晾晒板、第二晾晒板、第三晾晒板与主架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柱的末端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通过支撑柱与固定圆轴旋转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在支撑装置的主架上方设置第一晾晒板、第二晾晒板、第三晾晒板,第一晾晒板、第二晾晒板、第三晾晒板通过旋纹连接后,可对竹片进行层层放置,增加了收纳的面积,其次下方设置的含有固定圆轴的支撑柱可通过支撑脚对分板进行支撑。

2.通过在分板的表面设置多组卡竹器,卡竹器由四根弧边分柱进行组合而成,形成多组弧边,可与十字型剖开的竹片底部进行卡合,促使竹片以树立的形式固定,增加了晾晒面积和通风效果,便于整个晾晒过程的缩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竹炭烧制前期的竹片晾晒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竹炭烧制前期的竹片晾晒装置晾晒板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竹炭烧制前期的竹片晾晒装置卡竹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竹炭烧制前期的竹片晾晒装置晾晒板背面示意图。

图中:1-支撑装置、2-主架、3-旋纹、4-连接柱、5-缓冲弹簧、6-接块、7-万向轮、8-晾晒装置、9-第一晾晒板、10-第二晾晒板、11-第三晾晒板、12-分板、13-中孔、14-卡竹器、15-弧边分柱、16-固定圆轴、17-支撑柱、18-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竹炭烧制前期的竹片晾晒装置,包括支撑装置1和晾晒装置8,所述支撑装置1的内部设有晾晒装置8,所述支撑装置1上设有主架2,所述主架2的末端设有旋纹3,所述旋纹3通过主架2与支撑装置1固定连接;所述晾晒装置8上设有第一晾晒板9,所述第一晾晒板9的内部设有分板12,所述分板12的表面设有卡竹器14,所述卡竹器14通过分板12与第一晾晒板9固定连接,所述分板12的背面设有固定圆轴16,所述固定圆轴16的末端设有支撑柱17,所述支撑柱17通过固定圆轴16与分板12移动连接。

主架2的下方设有连接柱4,所述连接柱4的外部设有缓冲弹簧5,所述缓冲弹簧5通过连接柱4与主架2弹性连接,所述缓冲弹簧5的下方设有接块6,所述接块6通过连接柱4与主架2固定连接,缓冲弹簧5对装置起到了减震的效果。

接块6的下方设有万向轮7,所述万向轮7通过接块6与连接柱4移动连接,万向轮7便于设装置的移动。

第一晾晒板9的下方设有第二晾晒板10,所述第二晾晒板10的下方设有第三晾晒板11,所述第一晾晒板9、第二晾晒板10、第三晾晒板11皆通过旋纹3与主架2旋转连接,旋纹3便于和中空13进行配合使用。

分板12的表面设有中孔13,所述中孔13与分板12固定连接,分板12可对卡竹器14进行设置。

卡竹器14的内部设有弧边分柱15,所述弧边分柱15通过第一晾晒板9、第二晾晒板10、第三晾晒板11与主架2固定连接,弧边分柱15的设置便于弧形空间的形成。

支撑柱17的末端设有支撑脚18,所述支撑脚18通过支撑柱17与固定圆轴16旋转连接,支撑脚18便于对支撑柱17进行固定。

使用过程:整个竹炭烧制前期的竹片晾晒装置分为支撑装置1和晾晒装置8两个部分,在使用时支撑装置1的主架2上的旋纹3便于第一晾晒板9、第二晾晒板10、第三晾晒板11的旋转内置,其次第一晾晒板9、第二晾晒板10、第三晾晒板11的表面设有由多组弧边分柱15组合而成的卡竹器14,弧边分柱15的组合形成了多组弧形的空间,可对十字型剖开的竹片进行树立卡扣,增加了竹片的晾晒面积和通风效果,然后分板12下方的固定圆轴16下方设置的支撑柱17可利用支撑脚18对分板12进行有效支撑,增加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炭烧制前期的竹片晾晒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和晾晒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内部设有晾晒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上设有主架,所述主架的末端设有旋纹,所述旋纹通过主架与支撑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晾晒装置上设有第一晾晒板,所述第一晾晒板的内部设有分板,所述分板的表面设有卡竹器,所述卡竹器通过分板与第一晾晒板固定连接,所述分板的背面设有固定圆轴,所述固定圆轴的末端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通过固定圆轴与分板移动连接,该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晾晒板、第二晾晒板、第三晾晒板可对竹片进行分层放置,设置卡竹器可对十字型剖开的竹片进行树立放置,促使晾晒均匀,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立姣
技术研发日:2017.09.08
技术公布日:2018.0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