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4294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冷却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煤化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却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半焦,又称作兰炭,可广泛应用于电石、铁合金、化肥造气、高炉喷吹和城市居民洁净用煤等生产生活领域。生产半焦的同时副产焦油和焦炉煤气。

目前国内用于工业化生产半焦的主要方法是内热式直立炭化炉热裂解制备半焦,它是目前运用最广泛、规模最大、最多的一种热裂解原煤制备半焦的工艺。单台炉年产量大部分在10万吨以下,由多台炉并排组合后可达到年产量60万吨以上的国家准入规模。

现有技术中,对直立炭化炉热裂解制备的半焦进行冷却处理时主要采用水封湿法熄焦,即将水直接浇在高温的半焦上。水封湿法熄焦在熄焦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废水和蒸汽。其中,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具有毒性的污染物,远远超过传统生化处理法可以接受的进水水质条件;而且,废水中含油量较高,会造成工艺换热器和蒸氨塔及相关设备堵塞严重,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生产成本,恶化处理效果。并且,在水封湿法熄焦过程中消耗了一部分半焦的潜热。因此,水封湿法熄焦产生的高温废水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其热量难以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干燥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封湿法熄焦产生的高温废水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半焦的热量难以有效利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却干燥系统,冷却干燥系统包括:半焦冷却装置,半焦冷却装置具有半焦通道和冷却介质通道,半焦通道和冷却介质通道间隔设置,换热介质从冷却介质通道的冷却介质入口进入并从冷却介质通道的冷却介质出口流出以冷却半焦通道中的半焦;干燥装置,干燥装置包括第一旋转筒体,第一旋转筒体内设有物料通道和干燥介质通道,物料通道和干燥介质通道间隔设置,干燥介质通道的干燥介质入口与冷却介质出口连通,换热介质从干燥介质入口进入并从干燥介质通道的干燥介质出口流出以干燥物料通道中的物料。

进一步地,干燥介质出口与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冷却干燥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干燥介质出口和冷却介质入口之间的泵体组件。

进一步地,半焦冷却装置包括:第二旋转筒体,半焦通道和冷却介质通道均设置在第二旋转筒体内;第一头罩,第二旋转筒体的一端与第一头罩可转动地连接,第一头罩具有与半焦通道连通的第一半焦容纳腔,第一头罩上还设有半焦出口和煤气出口,半焦出口和煤气出口均与第一半焦容纳腔连通;第一尾罩,第二旋转筒体的另一端与第一尾罩可转动地连接,第一尾罩具有与半焦通道连通的第二半焦容纳腔,第一尾罩上还设有与第二半焦容纳腔连通的半焦入口。

进一步地,冷却干燥系统还包括第一螺旋进料装置,第一螺旋进料装置的出口与半焦入口连接,第一螺旋进料装置的螺距由第一螺旋进料装置的入口至出口的方向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冷却介质入口位于第二旋转筒体的靠近半焦出口的一端,冷却介质出口位于第二旋转筒体的靠近半焦入口的一端。

进一步地,干燥装置还包括:第二头罩,第一旋转筒体的一端与第二头罩可转动地连接,第二头罩具有与物料通道连通的第一物料容纳腔,第二头罩上还设有物料出口和蒸汽出口,物料出口和蒸汽出口均与第一物料容纳腔连通;第二尾罩,第一旋转筒体的另一端与第二尾罩可转动地连接,第二尾罩具有与物料通道连通的第二物料容纳腔,第二尾罩上还设有与第二物料容纳腔连通的物料入口。

进一步地,冷却干燥系统还包括第二螺旋进料装置,第二螺旋进料装置的出口与物料入口连接,第二螺旋进料装置的螺距由第二螺旋进料装置的入口至出口的方向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冷却干燥系统还包括落料管,落料管的出口与物料入口连接,落料管的轴线与水平方向具有第一倾斜角,第一倾斜角大于或者等于45°。

进一步地,干燥介质入口位于第一旋转筒体的靠近物料出口的一端,干燥介质出口位于第一旋转筒体的靠近物料出口的一端。

进一步地,第一旋转筒体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或者具有第二倾斜角,第二倾斜角为锐角。

进一步地,第一旋转筒体包括内筒和套设在内筒外的外筒,外筒与内筒间隔设置,物料通道设置在内筒中,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干燥介质通道。

进一步地,半焦通道和/或物料通道内设有导料机构,导料机构为间隔设置的多个导料片或者连续设置的螺旋结构。

进一步地,半焦通道和/或物料通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者多边形。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换热介质在半焦冷却装置的冷却介质通道中流动的过程中与半焦通道中的半焦换热,换热介质对半焦进行间接冷却而不发生直接接触,这样,不会污染换热介质。流经冷却介质通道的换热介质在与半焦换热的过程中升温,然后进入干燥装置的干燥介质通道中与待干燥的物料进行换热,从而利用换热介质的高温干燥物料,使高温半焦的热量得到有效的利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冷却干燥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冷却干燥系统的半焦冷却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半焦冷却装置;110、半焦通道;120、冷却介质通道;121、冷却介质入口;122、冷却介质出口;130、第二旋转筒体;140、第一头罩;141、半焦出口;142、煤气出口;150、第一尾罩;151、半焦入口;200、干燥装置;210、第一旋转筒体;220、物料通道;231、干燥介质入口;232、干燥介质出口;240、第二头罩;241、物料出口;242、蒸汽出口;250、第二尾罩;251、物料入口;260、保温层;300、泵体组件;400、第一连接管;500、第二连接管;600、第一螺旋进料装置;700、第二螺旋进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及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水封湿法熄焦产生的高温废水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半焦的热量难以有效利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冷却干燥系统,下面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冷却干燥系统包括半焦冷却装置100和干燥装置200。如图2所示,半焦冷却装置100具有半焦通道110和冷却介质通道120,半焦通道110和冷却介质通道120间隔设置。换热介质从冷却介质通道120的冷却介质入口121进入并从冷却介质通道120的冷却介质出口122流出以冷却半焦通道110中的半焦。干燥装置200包括第一旋转筒体210,第一旋转筒体210内设有物料通道220和干燥介质通道。物料通道220和干燥介质通道间隔设置,干燥介质通道的干燥介质入口231与冷却介质出口122连通。换热介质从干燥介质入口231进入并从干燥介质通道的干燥介质出口232流出以干燥物料通道220中的物料。

通过上述设置,半焦通道110形成半焦移动通道,物料通道220形成待干燥物料的移动通道,冷却介质通道120和干燥介质通道均形成换热介质的移动通道。换热介质在半焦冷却装置100的冷却介质通道120中流动的过程中能够与半焦通道110中的半焦进行热交换,低温的换热介质可以对高温的半焦进行间接冷却而不发生直接接触,不会污染换热介质。流经冷却介质通道120的换热介质通过与半焦进行热交换而升温,然后进入干燥装置200的干燥介质通道中与物料通道220中待干燥的物料进行热交换,利用换热介质的高温来间接干燥物料并将热量传递给物料使得换热介质降温,换热介质与物料不发生直接接触,不会污染换热介质。这样,高温半焦的热量传递给换热介质使得半焦冷却,再通过高温的换热介质干燥物料使换热介质降温,即将半焦的余热通过换热介质回收并用于物料的干燥,从而使高温半焦的热量得到有效的利用。而且,整个过程换热介质与半焦和物料均不直接接触,换热介质不会受到污染,因此从干燥介质通道排出的换热介质不会污染环境。

进一步地,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水封湿法熄焦相比,本发明的冷却干燥系统对半焦的冷却更加简便易行,冷却效率高,不会因半焦与换热介质直接接触而影响半焦的质量,并且可以降低半焦的含水量,进而降低半焦的运输成本,降低整个项目投资费用,节省运行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半焦冷却装置100中,换热介质用于冷却半焦,因此换热介质起到冷却介质的作用;在干燥装置200中,换热介质用于加热物料使物料中的水分蒸发,因此换热介质起到干燥介质的作用。

可选地,换热介质离开冷却介质出口122时,其自身的温度提高至80℃以上(包含80℃)。

优选地,换热介质离开冷却介质出口122时被加热至80-90℃(包含80℃和90℃)。

可选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待干燥的物料为原煤,实现煤粉的清洁利用,节能减排。

需要说明的是,待干燥的物料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物料。

可选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半焦通道110为一个或者多个,当半焦通道110为多个时,多个半焦通道110间隔设置。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干燥介质出口232与冷却介质入口121连通,冷却干燥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干燥介质出口232和冷却介质入口121之间的泵体组件300。

上述设置中,进入干燥装置200并对物料通道220内的原煤进行干燥处理后,换热介质的温度降低,干燥介质出口232与冷却介质入口121连通,这样冷却后的换热介质再次进入至半焦冷却装置100冷却高温半焦,使换热介质可以循环利用,提高冷却干燥系统的热利用率,提高半焦质量,提高项目经济性。泵体组件300设置在干燥介质出口232和冷却介质入口121之间,这样,泵体组件300能够保证从干燥介质出口232排出的换热介质顺利地通过冷却介质入口121进入半焦冷却装置100,进而保证冷却干燥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介质为水,泵体组件300为水泵。其中,由于存在盐析出,需要定期排水更换。

当然,冷却介质不限于水。在本发明的替代实施例中,冷却介质还可以为空气或氮气等气体介质。当冷却介质为气体时,泵体组件300为风机。只要气体没有发生粉尘污染,基本不需要更换。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半焦冷却装置100为管程式冷却机或者壳程式冷却机,半焦冷却装置100具备煤气密封,整体设备满足防爆要求。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半焦冷却装置100包括第二旋转筒体130、第一头罩140和第一尾罩150。半焦通道110和冷却介质通道120均设置在第二旋转筒体130内。第二旋转筒体130的一端与第一头罩140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旋转筒体130的另一端与第一尾罩150可转动地连接。第一头罩140具有与半焦通道110连通的第一半焦容纳腔,第一头罩140上还设有半焦出口141和煤气出口142,半焦出口141和煤气出口142均与第一半焦容纳腔连通。第一尾罩150具有与半焦通道110连通的第二半焦容纳腔,第一尾罩150上还设有与第二半焦容纳腔连通的半焦入口151。

上述设置中,半焦冷却装置100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半焦从第一尾罩150的半焦入口151进入半焦冷却装置100,并通过第二半焦容纳腔进入位于第二旋转筒体130内的半焦通道110中,第二旋转筒体130旋转输送半焦,可以提高半焦与换热介质的换热效率,冷却后的半焦通过第一半焦容纳腔和半焦出口141排出半焦冷却装置100外,半焦冷却过程中产生的煤气可以通过煤气出口142排出并收集。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半焦冷却装置100还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撑结构,两个第一支撑结构分别与第一头罩140和第一尾罩150连接,以可靠支撑第一头罩140和第一尾罩150,同时不妨碍第二旋转筒体130转动,提高半焦冷却装置100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冷却干燥系统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旋转筒体130连接以驱动第二旋转筒体130转动。

可选地,如图2所示,半焦冷却装置100具有多个半焦通道110和一个设置在第二旋转筒体130的中心的冷却介质通道120。多个半焦通道110围绕冷却介质通道120设置。换热介质在通过冷却介质通道120的过程中与多个半焦通道110中的半焦换热。

这样,多个半焦通道110中的高温半焦均可被冷却介质通道120内流动的换热介质充分冷却、降温,提高冷却干燥系统的半焦冷却效率。

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冷却介质通道120也可以设置在半焦通道110外侧。

优选地,如图1所示,冷却介质入口121位于第二旋转筒体130的靠近半焦出口141的一端,冷却介质出口122位于第二旋转筒体130的靠近半焦入口151的一端。

通过上述设置,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与高温半焦的移动方向相反,使高温半焦被充分冷却,提高半焦冷却装置100的冷却效率。

可选地,高温半焦在半焦通道110内的停留时间为5分钟(min)至30分钟。这样,既能够保证高温半焦被充分冷却,又可以使半焦冷却装置100的工作效率较高。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冷却干燥系统还包括第一螺旋进料装置600,第一螺旋进料装置600的出口与半焦入口151连接。第一螺旋进料装置600的螺距由第一螺旋进料装置600的入口至出口的方向逐渐增大。

上述设置中,第一螺旋进料装置600可以稳定、高效地输送半焦。第一螺旋进料装置600的螺距由第一螺旋进料装置600的入口至出口逐渐增大,这样,在第一螺旋进料装置600的入口处的半焦填充率高,第一螺旋进料装置600的出口处的半焦填充率低,一方面能够封住半焦冷却过程中产生的煤气,具有密封效果,避免煤气从第一螺旋进料装置600逸出,另一方面可以使半焦顺利进入半焦入口151,避免半焦卡在半焦入口151处。

其中,第一螺旋进料装置600的最高耐温为750℃。这样,高温半焦进入第一螺旋进料装置600后不会损伤第一螺旋进料装置600,保证第一螺旋进料装置600能够正常输送。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干燥装置200还包括第二头罩240和第二尾罩250。第一旋转筒体210的一端与第二头罩240可转动地连接,第一旋转筒体210的另一端与第二尾罩250可转动地连接。第二头罩240具有与物料通道220连通的第一物料容纳腔,第二头罩240上还设有物料出口241和蒸汽出口242,物料出口241和蒸汽出口242均与第一物料容纳腔连通。第二尾罩250具有与物料通道220连通的第二物料容纳腔,第二尾罩250上还设有与第二物料容纳腔连通的物料入口251。

上述设置中,干燥装置200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原煤从第二尾罩250的物料入口251进入干燥装置200,并通过第二物料容纳腔进入位于第一旋转筒体210内的物料通道中,第一旋转筒体210旋转输送原煤,可以提高原煤与换热介质的换热效率,干燥后的原煤通过第一物料容纳腔和物料出口241排出干燥装置200外,原煤干燥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可以通过蒸汽出口242排出并收集。

具体地,物料出口241设置在第二头罩240的正下方,蒸汽出口242设置在第二头罩240的正上方或者第二头罩240的端面的顶部。

这样,物料可以在重力作用下从物料出口241顺利排出,而蒸汽密度较低,会向上流动,从蒸汽出口242顺利排出。

可选地,第二头罩240上还设有检修口,以方便工作人员检修。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干燥装置200还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支撑结构,两个第二支撑结构分别与第二头罩240和第二尾罩250连接,以可靠支撑第二头罩240和第二尾罩250,同时不妨碍第一旋转筒体210转动,提高干燥装置200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冷却干燥系统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一旋转筒体210连接以驱动第一旋转筒体210转动。

优选地,如图1所示,干燥介质入口231位于第一旋转筒体210的靠近物料出口241的一端,干燥介质出口232位于第一旋转筒体210的靠近物料入口251的一端。

通过上述设置,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与原煤的移动方向相反,使原煤能够被充分干燥,提高干燥装置200的干燥效率。

可选地,如图1所示,冷却干燥系统还包括第二螺旋进料装置700,第二螺旋进料装置700的出口与物料入口251连接,第二螺旋进料装置700的螺距由第二螺旋进料装置700的入口至出口的方向逐渐增大。

上述设置中,第二螺旋进料装置700可以稳定、高效地输送原煤,第二螺旋进料装置700的螺距由第二螺旋进料装置700的入口至出口逐渐增大,这样,在第二螺旋进料装置700的入口处的原煤填充率高,第二螺旋进料装置700的出口处的原煤填充率低,一方面能够封住原煤干燥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具有密封效果,避免蒸汽从第二螺旋进料装置700逸出,另一方面可以使原煤顺利进入物料入口251,避免原煤卡在物料入口251处。

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冷却干燥系统还包括落料管,落料管的出口与物料入口251连接,落料管的轴线与水平方向具有第一倾斜角,第一倾斜角大于或者等于45°。即用落料管替换图1中的第二螺旋进料装置700。

通过上述设置,原煤可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落料管向物料入口251运动,结构更加简单。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旋转筒体210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或者具有第二倾斜角,第二倾斜角为锐角。

通过上述设置,干燥装置200呈卧式水平布置或者倾斜布置,容易控制原煤的移动速度和原煤在第一旋转筒体210中的停留时间。

可选地,第二倾斜角大于0°,并且小于等于4°。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旋转筒体210呈圆筒状结构,第一旋转筒体210的旋转转速约为0.5r/min-7r/min。

可选地,原煤在第一旋转筒体210内的停留时间不低于2小时(h)。上述设置能够保证原煤被充分干燥。

可选地,第一旋转筒体210包括内筒和套设在内筒外的外筒,外筒与内筒间隔设置,物料通道220设置在内筒中,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干燥介质通道。

干燥介质入口231和干燥介质出口232设置在第一旋转筒体210上。干燥介质入口231设置在第一旋转筒体210的朝向第二头罩240的一端的正下方,干燥介质出口232设置在第一旋转筒体210的朝向第二尾罩250的一端的正上方。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半焦冷却装置100还包括两个第一旋转接头,两个第一旋转接头与冷却介质入口121和冷却介质出口122一一对应连接。干燥装置200还包括两个第二旋转接头,两个第二旋转接头与干燥介质入口231和干燥介质出口232一一对应连接。如图1所示,冷却干燥系统还包括第一连接管400和第二连接管500。第一连接管400的一端通过一个第一旋转接头与冷却介质入口121连通,第一连接管400的另一端通过一个第二旋转结构与干燥介质出口232连通。第二连接管500的一端通过另一个第一旋转接头与冷却介质出口122连通,第二连接管500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个第二旋转结构与干燥介质入口231连通。

通过上述设置,第一旋转筒体210和第二旋转筒体130转动过程中,第一连接管400和第二连接管500固定不动,能够提高冷却干燥系统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干燥装置2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旋转筒体210外周的保温层260。

通过上述设置,保温层260可以减小换热介质在干燥装置200内流动过程中向周围环境释放的热量,提高冷却干燥系统热量的有效利用率,散热损失基本可以控制在5%以内。

可选地,保温结构为轻型纤维棉和纤维模块。保温结构也可以为陶瓷纤维喷涂和纤维棉搭配。

可选地,半焦通道110和/或物料通道220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者多边形。其中,横截面是指垂直于半焦通道110和/或物料通道220的中心线的截面。

当半焦通道110为多个时,多个半焦通道110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或者多边形的组合。

同样的道理,当物料通道220为多个时,多个物料通道220的横截面也可以是圆形或者多边形的组合。

优选地,半焦通道110和/或物料通道220的壁面由耐磨的金属材料制成,例如碳钢材料。

优选地,半焦通道110和/或物料通道220内设有导料机构,导料机构为间隔设置的多个导料片或者连续设置的螺旋结构。

通过上述设置,导料结构可以促进半焦或者待干燥的物料由入口向出口移动。

可选地,导料片可以为梯形片、三角形片、半圆形片和半椭圆形片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具体可以根据半焦通道110和/或物料通道220的横截面形状确定。

例如,当半焦通道110和/或物料通道220的横截面为圆形时,导料结构为连续设置的螺旋结构;当半焦通道110和/或物料通道220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时,导料结构为间隔设置的多个导料片。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干燥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一方面,来自干馏热解设备的高温半焦进入第一螺旋进料装置600内,在第一螺旋进料装置600的推动作用下从半焦入口151进入到半焦冷却装置100的第二旋转筒体130内,之后导料机构推动高温半焦向前移动,在高温半焦移动过程中与循环冷却水进行热量交换使半焦冷却至100-200℃,吸热升温后的冷却水进入到干燥装置200的干燥介质通道内并与原煤进行换热。

另一方面,25mm以下颗粒的末煤通过上料系统被输送至储料仓内,通过调整输煤系统进料速度和第二螺旋进料装置700的速度,使储料仓料位始终保持在一定高度;末煤从储料仓出口落入到第二螺旋进料装置700后,在螺旋叶片的推动作用下,进入到第一旋转筒体210内,第一旋转筒体210在第二驱动装置作用下,第一旋转筒体210以4r/min的转速运行,末煤从物料入口251缓缓向物料出口241移动。末煤在移动过程中,与第一旋转筒体210内部的高温热水通过发生热交换,末煤在受热后,末煤中的水分被蒸发,使末煤在进入干馏热解设备时其内部的含水量降低,有助于降低酚氨水量。干燥后的末煤在物料通道220内向前移动,最后在第二头罩240的内收集,待进入干馏热解设备,干燥产生的蒸汽从第二头罩240顶部的蒸汽出口242溢出,进入后处理系统。降温后循环水在循环水泵的作用下进入到半焦冷却装置100设备内吸热。

在上述过程中,原煤与换热介质反向运动,原煤在重力作用下朝向物料出口241运动,干燥后的原煤从物料出口241排出,待进入到干馏热解设备内。降温后的换热介质在泵体组件300的作用下重新进入半焦冷却装置100的第二旋转筒体130内与高温半焦进行换热,循环往复吸热。采用本发明的冷却干燥系统,可以更加清洁高效的利用煤,提高冷却干燥系统热效率,提高半焦质量,系统运行稳定,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与现有工艺技术对比,本发明的冷却干燥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可适用于大型工业化生产,适宜于进行工业化的热解,而且不受煤种限制,可进行多种煤的热解处理。

2、可用于各种粉煤热解系统中,用于干熄焦和对原煤进行预干燥,半焦质量高,热效率高,能降低系统的运行费用。

3、可组合多种新工艺系统,从而为实现煤、油、气的多联产工艺创造条件。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换热介质在半焦冷却装置的冷却介质通道中流动的过程中与半焦通道中的半焦换热,换热介质对半焦进行间接冷却而不发生直接接触,这样,不会污染换热介质。流经冷却介质通道的换热介质在与半焦换热的过程中升温,然后进入干燥装置的干燥介质通道中与待干燥的物料进行换热,从而利用换热介质的高温干燥物料,使高温半焦的热量得到有效的利用。进一步地,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水封湿法熄焦相比,本发明的冷却干燥系统对半焦的冷却更加简便易行,冷却效率高,不会因半焦与换热介质直接接触而影响半焦的质量,并且可以降低半焦的含水量,进而降低半焦的运输成本,降低整个项目投资费用,节省运行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性。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