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0778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空气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室内空气净化系统,特别涉及用于新风净化的、与建筑一体化的空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为消除雾霾的污染,家居室内常用空气净化器,使得室内多了一个摆放物。也有用所谓新风净化系统的,实质上也是增加一个装置,并需要一个专门设置它的场所。对于面积较大的场所,例如别墅、教室等,这就好比增加了一个小机房,还要有管道穿墙、穿顶棚,工程量大。

此外,净化装置的过滤器寿命不长,需要更换,而净化器在一年中的实际使用时间并不长(只有完全关窗的时候用),因此在室内特意增加一个装置来净化空气,并为其准备专门的场所来摆放,实在是巨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其不需要在室内另添设备,不需要类似机房的场所,不需要管道,并与建筑一体化,固化在建筑物件(如立柱、横梁、墙体)中,满足正常抵挡雾霾从门、窗缝入侵的要求,满足设计规范规定的新风量需求,十几年(几乎等同于一次装修周期)才需要借助装修同时来更换过滤芯体,大大方便了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是在建筑物室内侧一体化地设置立柱、横梁或部分墙体,所述立柱、横梁或部分墙体的一端设置进风口,进风口下游设置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与超低阻过滤芯体的一侧相连通,所述超低阻过滤芯体的另一侧连通至出风口。

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中:所述进风口与室内空气和/或室外空气相通。

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中:在所述立柱、横梁或部分墙体的内部位于进风口下游的位置布置有粗效过滤网。

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中:在所述立柱、横梁或部分墙体的内部布置有风机,或者在建筑物的室外布置有风机,以提供空气动力。

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中: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立柱的顶面和/或侧面。

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中:所述出风口在立柱表面形成花纹图案,并内嵌或外贴有亮度、颜色可变的彩灯。

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中:所述超低阻过滤芯体呈片状或圆筒形。

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中: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立柱的底部。

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中:所述立柱或者横梁凸出于建筑物的室内侧墙面或者内嵌到建筑物的墙体中。

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中:所述空气通道中包裹有暖气管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占用室内空间小,不用再为添加机房、管道穿墙等发愁,设置的立柱、横梁或部分墙体猛一看也看不出是空气净化装置,提高了居住舒适度。而且,经过计算和实践,由于本发明的滤材容量极大,而且电机风量较小,因此立柱或者横梁内的过滤芯体的寿命可长达十几年(几乎等同于一次装修周期),大大方便了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空气净化系统的平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立柱截面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另一种立柱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立柱1;窗2;墙体3;进风口4;粗效过滤网5;风机6;空气通道7;超低阻过滤芯体8;出风口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固化式空气净化系统,是在建筑物室内侧一体化地设置立柱1,立柱1数目不做限定,而且立柱1最好设置在建筑物靠门或者靠窗2一侧的墙体3上;

所述立柱1的建造相对简单,可以通过在建筑物室内墙角位置包起两面形成,也可以在建筑物室内墙面处包起三面形成,就像装修时包起排水管或者包起暖气管一般;立柱1的截面形状以矩形居多,也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

所述立柱1的底部设有进风口4,所述进风口4可通过墙洞与室外空气相通,则本发明构成一种新风净化系统;所述进风口4也可以与室内空气相通,则本发明构成一种空气净化器;当然,所述进风口4还可以同时与室内以及室外空气相通,则既具有新风净化作用,也具有室内空气净化作用;

在所述立柱1内部位于进风口4下游的位置布置有可清扫的粗效过滤网5,用于初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与杂物(例如柳絮、杨絮);

在所述立柱1内部位于粗效过滤网5下游的位置布置有风机6(风机6、粗效过滤网5均布置在距离地面50-60cm以下的位置),用于提供空气动力;

在所述立柱1内部位于风机6下游的位置(高于地面50-60cm位置)设置有空气通道7与超低阻过滤芯体8,所述空气通道7与所述超低阻过滤芯体8的一侧相连通,所述超低阻过滤芯体8的另一侧连通至所述立柱1的出风口;

所述出风口9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可以设置在所述立柱1的顶面和/或侧面,而且出风口9可以在立柱1表面形成花纹图案,还可以内嵌或外贴有亮度、颜色可变的彩灯,以增进立柱1的美观性,而且增进空气净化系统的隐蔽性。

以上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还可以有多种等同的变换。

例如,如图4所示,所述超低阻过滤芯体8不再呈片状,而是呈圆筒形,所述空气通道7位于圆筒形超低阻过滤芯片的内侧,所述出风口9位于所述圆筒形超低阻过滤芯片的外侧。

此外,所述风机6还可以设置在室外,优选为安装在所述进风口4上游的墙洞处,以减小室内噪音。

本发明若在教室等场所使用,可在教室两角甚至四角(如有外廊)各设一立柱1,并加大其尺寸。

除了立柱1形式外,本发明还可以设计为与建筑物固化一体的横梁形式,其一端设置所述进风口4,另一端设置所述出风口9,而所述粗效过滤网5、风机6、空气通道7与超低阻过滤芯体8的布置方式与立柱1式是相似的,在此不予赘述。

此外,本发明除了凸出于建筑物室内侧墙面的设置方式,还可以更进一步,将立柱1或者横梁结构内嵌到建筑物的墙体中,即在建筑物的建造阶段即预留出空气净化系统的安装位置;或者再进一步,在建筑物的建造阶段在建筑物室内侧一体化地设置部分墙体,然后在所述部分墙体中设置所述进风口4、粗效过滤网5、风机6、空气通道7、超低阻过滤芯体8、出风口9等结构,也是可行的,如此形成的空气净化系统从外面看来与墙面无异,能够提高隐蔽性。

所述立柱或横梁还可以将暖气管道包入其中,使所述空气通道包裹住暖气管道,提高出风口处的出风温度。

经过计算和实践,由于本发明的滤材容量极大,而且电机风量较小,因此立柱1或者横梁内的过滤芯体的寿命可长达十几年(几乎等同于一次装修周期),大大方便了使用。

而且本发明在教室等场所使用,不用再为添加机房、管道穿墙等发愁,设置的立柱1或横梁猛一看也看不出是空气净化装置,提高了居住舒适度。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系统,是在建筑物室内侧一体化地设置立柱、横梁或部分墙体,立柱、横梁或部分墙体的一端设置进风口,进风口下游设置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与超低阻过滤芯体的一侧相连通,所述超低阻过滤芯体的另一侧连通至出风口。本发明占用室内空间小,不用再为添加机房、管道穿墙等发愁,设置的立柱、横梁或部分墙体猛一看也看不出是空气净化装置,提高了居住舒适度。而且,经过计算和实践,由于本发明的滤材容量极大,而且电机风量较小,因此立柱或者横梁内的过滤芯体的寿命可长达十几年(几乎等同于一次装修周期),大大方便了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许钟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17.09.28
技术公布日:2018.02.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